我儿子从小一来到这里,一直都学的还不错,邻里学校也是前几名,现在9岁了,最近很不爱学习,前段时间看妈妈们发的贴子,说很多孩子看英文的哈利波特,能帮助提高单词量就给他买了,刚开始也是很喜欢,上个月我妈妈从国内来,我请她带来基本中文的哈利波特,现在好像是迷上了,每天回家就是看那几本书,好好跟他说,也要看英文书,可不听,叫我不用管,他自己知道学习,然后现在小三了,学校的活动也多,好像回到家本来就没多少时间,他再一耗时间,很快一天就过去了,其实我也是很怕小孩来到这里英文没学好,中文也很落后了,怎么办,也许是我望子成才太过分,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又是真的还是觉得很辛苦。请教妈妈们都是怎么调整心态和跟孩子沟通的。我只是觉得每天时间都不够用,很怕这样一天一天耗过去啊。谢谢大家。
小孩子这个时间是这样的,我儿子到了小三才知道学习,以前都不知道学习,就是玩。
是啊,谢谢,其实也知道小孩子哪有不贪玩的,可还是希望他好好学,但在家,就是看不惯他不学习的样子,很恼火。
勤和孩子沟通不要老是指责孩子,多去学校了解情况。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在那里欠缺。不要要责怪孩子,找找自己的原因。鼓励孩子,要经常说你可以的,考的不好,不要去给孩子压力太大。要找一下是什么原因。
是的,我也知道问题还是处在我自己身上,在这里很多琐碎的事情让人不开心,比如租房子,看到有妈妈陪读证被拒,总觉得自己为了孩子牺牲了很多一样,主要是自己的心态问题,其实孩子的成绩也算是不错的,我会努力去调整自己,谢谢
可以跟他讲:学习退步绝对不行,学习没有进步也不行.如果学习上小有进步,只要不做坏事,不妨给他自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和自主的能力.:loveliness:
其实小孩子在一段年龄上注意力就很容易被转移,尤其当他们看到不敢兴趣的东西,或者兴趣丧失了, 有的时候教育方法也是一种手段,例如如果他枯燥的学习英文,他会很有抗拒感, 我可以推荐 一个美国人教英文, 他是个男的,很年轻,白人,我觉得他教的英文方法应该可以对你孩子的口味, 新鲜, 英文又标准,上课又幽默,你可以考虑一下打电话给我97747161,要是有效的话也算帮到忙了, 价钱不用担心,很合理。
谢谢,我也准备放手一段时间,孩子也让我放手他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等过一段时间再来看效果了。
我们家也有不少书,买书的时候。。。。切记。。。有英文原文的就不要买华文翻译版。。。是华文原文的就不要买英文版。。。。同一本书,只能有一个语文版本。。。那他就被迫一定要接受。。。而且本来就该如此。。。。用什么语言写的,就该读什么语言。。才能读到其中的奥妙。。。。我有新加坡朋友买古典名著的英文翻译版给孩子,水浒传,聊斋之类的,。。。。没用的,只是知道故事内容,根本就看不到华文的精髓。。。。英文书也是一样的。。。。
哎,孩子不听话,这个是世纪难题,相信很多很多的妈妈都曾遇到过,有时候过了那个年龄段就好了。
谢谢大家,也许是以前我管得太多,小孩也烦了,孩子小的时候就因为身体不好的缘故,很少上幼儿园,我就辞掉了工作一直带他。来这里之前也是我们大人考虑不周,想趁他没上学之前好好玩玩,也没想到先在国内上几个月小一。来了直接上小一,可能是在国内一直也在上英文兴趣班的缘故,开学没多久,孩子回到家告诉我老师说他还不错。为了让他很好的适应,我让他放学以后去托管中心,和小朋友在一起。因为没有课本,我就买了一些辅导书,每天他就带到托管做,等第二天,我就对着答案一个一个检查,错了的我就改出来,翻字典,在网上求助就成了我每天白天的工作,等晚上他从托管接他回来,看着他跑步,吃了饭,休息之后,我们就一起读书,给他讲解错了的题目。就这样日子过的很快,小一很快结束了,他也考了年级第三的好成绩。我们都很开心,觉得来新加坡这个头开得很好,第一年很成功。小二开始了,我仍然按原来的方法继续去做,不知是不是因为开头开得好,我不知不觉提高了对他的要求的缘故,我们的关系开始不像开始那样,他也从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变得爱跟我讨价还价,小二就这样在我们的摩擦中过去了,也取得了年级第五的成绩。可小三开始就明确说我太啰嗦,说他请我管的时候我再管。有时总会有一些感慨啊,不知自己在写什么,总之这是一个平台,我可以上来和妈妈们交流一下,学习一下
“这个孩子太让我伤心了,我这么爱他、为他好,他却这样气我!”
是不是常常会听到做父母的这样的抱怨?我同事有个女儿今年十二岁了,妈妈为了让这个女儿赢在比别人更早的地方(实际上确实从胎教开始就已经有所动作了),将来参与社会竞争不至于那么吃力,妈妈几乎做到了节衣缩食,省下大笔的钞票给女儿报了很多的培训班。一到休息日母女俩就打仗似的奔走于各个培训班之间,以至于我这位同事不经意间还练成了一幅中年人少有的“魔鬼身材”,因为她的生活里只有孩子、只有奔走,皮下脂肪大量消耗在陪女儿学习的路上。
就是这样一位为女儿呕心沥血的妈妈,最近总是委屈得在朋友面前流泪:“我这么辛苦是为了谁啊,还不都是为她好啊,谁知道她一点儿也不体谅我,说我没别人的妈妈好,不给她时间玩儿,昨天还居然自作主张没去学口语,你们说,哪有这么不懂事的孩子啊!都快气死我了!”
看来这对母女的恩怨还要持续下去,因为妈妈以为自己给了女儿最无私的爱,但女儿那边只是觉得妈妈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学习的机器,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了,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真的没有办法解决了吗?不是的。站在妈妈的角度和站在女儿的角度,似乎都没有谁是绝对的错误,但妈妈的“爱”怎么就传达不到女儿的心里去呢?我想,这是因为妈妈对女儿还不够尊重——不尊重她的年龄,也不尊重她的权利。
想想看一个才刚十二岁的少女,就要每天背负“将来要有竞争力”这样的重压,牺牲掉自己所有休闲娱乐的时间,埋头在各种繁重的学习当中,有谁理解她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去游乐园时,那种羡慕和自怜的心情?又有谁体量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浑身上下涌动着的爱玩的天性?
说回上面这个十二岁的小女孩儿,妈妈给过她选择的权利吗?在妈妈那严严实实的爱的包裹下,孩子根本无法选择是上英语口语班呢?还是上芭蕾舞班呢?是周六上呢?还是周日上呢?是周周都上呢?还是隔周上呢?在妈妈的包办下,孩子最终被告知:周六上午上英语口语班,周六下午上芭蕾舞班,周日上午上小主持人班,周日下午上绘画班……
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孩子哪怕还剩一点“表达意愿的权利”也是好的。“妈妈,我不想参加英语口语班了,我们班同学没有额外参加培训班,口语也说得很好呢!”“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算盘,你就是想玩儿!我为了你这么操心,我都没说累,你倒累了?!”
妈妈其实错过了最后和女儿好好交流的机会。最终导致女儿逃课的人,其实是妈妈;最终把妈妈气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人,也是妈妈自己。
说到底,妈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失败,在于她没有平等地看待孩子,没有在意和重视孩子自身的感受,只是在用她的强势和想当然,给孩子强加了一份所谓的“爱”,而实际上,孩子压根儿就没有接收到她的爱。因为即便是神仙来了,也很难让孩子理解这样的逻辑:你妈妈之所以不让你玩儿,并且强迫你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是因为她爱你。
爱孩子,就让她知道吧!利用一切可行的方式,传达爱的信息吧!真心地赞美他、温柔地拍拍他、谈话时和他的眼神平视,聆听他的想法,给与他正确的引导、在一切场合都尊重他、体量他作为孩子的立场和压力、用轻柔的手帮他剥掉粘在嘴角的饭粒,而不是说“你的吃相真邋遢”——这,就是能让孩子感知到的爱。
谢谢,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现在和小孩也多了一些沟通,上星期五放学回来,还说我是个乖妈妈
呵呵,我孩子今年也小三,是女孩
谢谢,看来以后还有很多向你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