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三年了,发现一个很不解的现象
就是貌似大部分的新加坡人都不在家做饭的
很多人家的厨房只是装修好了放着而已
然后全家热热闹闹的去巴沙吃
真不理解啊
那些东西我吃了半年就是在没胃口了
他们的这个文化还真的奇特啊奇特
因为他们家的抽油烟机不怎么抽油
省煤器省电 新加坡人什么都算计
因为他们的厨房是个摆设来的。
很多是不会做,娇气,怕油,自认为高贵,十指不沾阳春水;很多原因的了,但也有一部份人是会做的
我觉得倒是巴沙的东西比家里做起来还便宜~
煮的时候洗锅`1 吃完了还要洗碗 ~!麻烦涅~!
除了自己做的,他们觉得吃什么都好吃
没时间做饭。
没时间做饭,有时间排大队哦。。 哈哈
我以后要在新加坡开小吃店。 就雇3~5个人天天在我摊位前排队。。
新加坡人就喜欢凑这种热闹。
当地没有新鲜食材,买、做、洗都很麻烦,费用对他们来说也觉得高,新加坡人早已经习惯了对吃不讲究了,还做来干嘛,去巴沙随便吃点饿不死就行了
全家都做工的,哪有时间回家买菜烧菜洗碗
首先, 他们没有文化(包含饮食文化)继承下来;–什么八大菜系,什么煎炒烹炸…
第二, 打小没吃过美味,以致先天味蕾生长不全;–什么米粉粿条,什么海南鸡饭…
第三, 因井蛙夜郎关系,拒绝后天调理,一概否定,更致贫贱味蕾终生;什么太油太咸太麻辣…
哈哈,笑话笑话助消化,周末还去吃罢刹…哈哈哈哈
经常在食阁里看见还不会走路的小宝宝用手抓着吃米粉。。。。。。。
文化差异吧
自己做的比较贵,外面吃便宜
自己做比外面便宜
而且好吃
如果只是吃青菜肉丝面,2块不到
饭有时候也就花几毛而已
这根本就说不通 外面买的怎么可能比自己做的还要便宜
关键还是因为自己做太麻烦 工作一天太累了 而且很多女人也是天天在外面奔波 谁还有心情做饭
我自己做的就肯定比外面巴沙的贵,用的食材、配料(米、油、菜、肉等)肯定挑上等的买,用料足,不计价钱只要美味健康卫生营养(这点就不要指望巴沙食阁摊主会酱紫为你考虑了),再加上煤气、洗洁用品、烹饪用品。。。肯定一餐是不止几块钱的
我经常自己在家做,虽然花的钱可能比去巴沙多,可是吃的好啊,而且干净,最重要的是好吃
今天吃了一顿杂菜饭,是我3个月来第一次吃,吃了这顿之后我估计我有要有至少3个月不吃了。。实在是。。
他们也好意思管杂菜饭叫中餐。。。
而且说他们的女人们也工作,国内的我们的妈妈们不也是工作了回家做饭么,还是照样做的那么好吃 ~~~~
懒就一个字。
工作关系… 晚上还要准备第二天的工作.. 没时间做饭
等你開店了 記得雇用我去排隊
我让我的小脑袋想了又想~终于想到了~答案~就是他们的家没~小米~
主要是工作时间。一般上,都是上班到7点或8点,职位越高,越晚下班。哪有这么多时间去煮?加上每位家庭成员的下班时间不一,所以索性肚子饿了,自己在外面搞定了才回家。但是周末没上班,没出门,还是会在家煮煮点东西吃的。
所谓的没文化,在家吃贵,等等的猜想。。。只是对新加坡不够了解,或你们个人生活太闲了,无法体会为何这么多人会在外面用餐。
很简单,怕把厨房弄脏了。
没有饮食文化。
没有家庭凝聚力。
人比较自我。
妇女同志没有我们父母那一辈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事情,能省就省。
新加坡男人的胃要求不高。
离婚率高。(换一个老公,还要重新学手新菜?!)
等等等等。。。。
总之文化差异吧。
我觉得就是他们自己都很 懒。。。。。
味蕾是从小培养的,不习惯就说不习惯,干嘛要说别人不会吃,如果新加坡人大多数不在家吃饭,那卖菜卖鱼卖肉的巴刹为何那么多?
如果都在家里做,很多人会失业的
我个人认为理由很简单,他们做华人餐做不好,印度餐看着不像,马来餐不是味道。所以就在外边买着吃喽
回复 31# mihu888
可是那些在FOOD COURT 或者饭店门口排长队的人又怎么解释呢?
我在寿司店打工的时候,有很多客人不惜排半个小时的队吃一顿饭
这不是很忙的人的作风啊。。
而且,可不仅仅是周末,每天都有。。
回复 28# 上香蓉
为什么?
我想起 这个论坛里看到的一个笑话。。
一个新加坡人跟中国的孕妇讲 我生孩子的时候 可是要吃4块钱的鸡饭。
新加坡人忙 他们对事业有要求 他们对自己身体要求低 他们没我们闲
所以他们老了之后 会因为吃太多 太咸太甜太油的东西 导致 心脏病 糖尿病 要被换器官或者其他的并发症。
在新加坡 点个青菜都会是用咸虾酱炒的。罗汉斋勾的芡简直跟糨糊一样。
所以 LZ就别问那么多为什么了 这就是新加坡的生活文化。
生活在这 就尊重这里的习惯好了。
哎呀 当然是同样东西做类比啦 就好像菜对比菜 肉对比肉一样
总不能用外面买的杂菜饭跟自己家煮的鱼翅做对比吧
是啊~还是自己做的好吃~
好想我爸妈的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