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睡意,八点多就醒来了。四周静悄悄的,今天是二零零九年二月七日,农历正月十三。在我的潜意识里,从小到大,都是把农历正月初一当作新年的正式开始的。这是我在南洋岛国的第三个年了。过年前是淡淡的思乡之情,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回国和家人团聚的,心里也没有太多的想法。
虽说是农历旧新年,海外华人都是挺注重的,单从新加坡政府的节假日就能看出来。这边通常假期都是一天的,唯独春节,有二天的假日。在华人老板的公司里,还会多放一二天,碰上周未,一连就有五六天了。公司里有不少马来西亚华人,过年之前就盘算着何时回国,拿几天假期了。公司里早早地就在不停地播放过年歌,华人老板也会买几幅对联,或几对中国结,或几个“春”字,挂在公司的不同角落,以增添公司的喜庆。
新加坡的春节,寄新的一年希望与祝福,有如中国的文化一样含蓄。和圣诞节的热闹隆重相比,春节显得有些冷清,冷清的只是场面,热的是在心头。在这两天公共假期里面,大多商场都是关门的,华人营业的商店员工、小摊贩们,都休息过年了;曾经繁华的街道,也变得异常冷清,在两旁高楼大厦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偶尔会有几个老外不经意地经过。置身于此,真的有不一样的感觉。记得之前两次过年,因住处不能做饭,年初一初二这几天只能上马来人或印度人开的餐馆吃马来饭,印度饭,或者跑到远一点的肯德基,麦当劳就餐。
这边的华人也是拜年的,只是比国内的简单多了。大年初一或初二,只要拿着二个桔子去亲戚家就行了,甚至空手而去也行。红包文化在此一样甚行,但一样很简单,二块、五块, 八块或十块的红包就可以打发了,不用像在家乡一样,费尽地多想,到底要给多少才合适呢?未婚人士是无需包红包的,已婚者是没有红包收的。在收受红包时,也无需像在中国一样,委婉客气地推托好几个来回才会作罢。在一年的收工和开工时期,公司通常也会给红包的,但你不要有太多的奢想,红包也就是几元新币而已。
太冷清了,思乡之情也会越来越重的。只有经常给家里打电话,听电话里的乡音,电话里的烟花爆竹声缓解一下了。想去凑热闹,只有去牛车水(中国城)了。唯独那里会放几束烟花,几串鞭炮的。或是唱几出戏,以及一些中国传统的杂技呀,舞蹈呀之类的表演。在过年之前,这里也是热闹非凡的,年货市场异常红火,中国能买到的货品,这里基本齐全了。马路与街道两旁,张灯结彩,一大片一大片红红火火的。只可惜我孤身一人,也是偶尔经过,看看热闹罢了。
想起一句老话….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