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关于组屋pr名额新政的一些看法…

我觉得这个措施要分开看,
第一对于饱和区,买卖基本都是新加坡人行为,pr不可以买,竞争少了自然会造成房价下降(主要是cov下降)别忘了他还有个三年措施,先在买了三年后才可以卖,就是说饱和去的pr卖给pr,新的pr三年后才可以卖,而那时的房价必然下降,因为三年里大部分都是新加坡人买卖行为。(个人觉得先在不要在买饱和区的房子)

第二关于有些人认为pr的房子会增值的想法:我给你个最简单的算发,比如说你跟你邻居一起卖房子,你邻居新加坡人,这是有六组买家(4对新加坡人,2对pr) 你邻居的房子貌似只有4对新加坡人买,这样整体房价cov会下降,你的房子如果高出隔壁3w,新加坡人不会买,这样出价的只有两个pr买家,这时这两对肯定会压低价格,甚至只有一对肯出价,你觉得你的房子会比隔壁卖的贵吗。只有维持在跟隔壁差不多的售价才有竞争力,而这时候整体的价格已经被拉下来了,也许你会问你的房子可以卖给这六对任何人,但别忘了你同个小区里新加坡人的选择可仪更多,你觉得会增值?太小看新加坡zf的算计能了了,这个政策是一石二鸟,谁也站不到便宜(只是我不明白,如果公民买了pr的房子,这个房子的pr名额怎么算,还属于这个房子还是平均分配,感觉这个政策并不完善,只是过渡行为)因为他们可能也无法预料未来走势。

三。未来走势cov下降是必然的,可能效果没这么快,政府不要高cov就是不想组屋价格失控。这个政策不是针对谁,绝对是一石二鸟。

四。如果大家研究一下新加坡地铁的建法,会发现他是怎么逐步提高房屋价值的(为什么黄线迟迟不开通,或者缓慢建设,也是不想再次带动房价提高吧,先在价格的洼地真的不多了)


如果你邻居喊1万COV, 而你也跟着喊1万。 这样新加坡人,PR就都会来看你屋子。 然后,因为PR如果喜欢,他们就会多出钱为的就是你那间,因为他们不像新加坡人有那么多选择。


回复 2# shinejump

你别忘了这时候整体价格已经下来了,多那么点都不算什么了


我在另一贴的回答,转过来

我的想法是…

PR限制令本身只是一项政策… 宏观上并不会影响整体房价… 因为整体供求还是一样的… 只是分配的位置不一样…

PR限制令对房价的影响,是回调PR过度集中造成的区域房价不合理现象… 5年前有人敢想象pioneer的4房卖40多万cov5万吗?现在文庆这种这么近市中区的cov是多少? 这在地理上是非常不合理的…

我相信政策本身并不是为了抬价还是压价,反而使pr自己太悲情了…

如果你在裕廊东上班,看看你们公司的新加坡人住哪… 我看,东部,北部,西北部,统统都有吧… 再看看PR住哪? MRT3站之外,大概就没人了…

这个不仅是方便不方便的问题… 这是本地人和外地人对这个城市的地理观的问题… 超出活动范围就不熟悉,也不愿意去熟悉了…  

反过来也一样… 房子买在裕廊东的同学,勿洛有个工作机会,你会去面试吗? 这是政府主要想解决的问题…

PR每次喊贵又要买贵,这个其实自身上是有问题,政府只是出个办法帮忙解决一下… 等到观念里,对住哪里,去哪里工作都很随意了… 效果也就达成了…

至于对房价的影响,这区降了,那区升了,总体上,买卖方一样,就不会有什么变化…

对房价的调控措施,应该是另外2项,减少补贴和3年限制… 外加移民收紧政策…

提醒一下:
现在要买房的同学,不要抢到一个满区的名额就觉得自己lucky… 应该先去空区抢房子…

趋势不要搞错了…


回复 4# goldenstar

    我也同意短期房价不会有影响,不过长期肯定有控制作用,所以我也说现在不要买满区的房子啊,肯定会有回调的 pioneer那边的起价跟地铁开通也有一定关系吧


ZF这个政策的影响是相当深远.
1. HDB的交易量必定下跌, 交易价格中的COV也会跌,因为能够进入市场的人少了. 对于那些没有饱和的HDB,大多数都是老房子,电梯需要翻新的,或者离上班的地方远,如果在JURONG上班,有几个会跑到东部或者东北部去买房的?中心区的屋子交通方便,但贼贵,一般PR买不起,能够买的人都有能力买公寓了。所以有助于HDB的市场稳定。
2. 对移民的影响慢慢的才会体现. 粗略估算,即使每个HDB都住满5%,还有PR是买不到组屋的,312W公民,50W常住,各位自己算比例。 ZF给那些没有能力买房的PR两条路:1. 继续租房(因为有不少靠房租的新加坡人)2.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说实话,ZF需要的是高端人才,一般人可有可无。无论如何,都是ZF希望看到的。但如果收入不高在一个地方长期租房始终不是办法,最终的结果还是退出,达到ZF清除低端PR留下高端PR的目的。


回复 6# 两片叶子

  HDB的交易量必定下跌, 交易价格中的COV也会跌,这是在饱和区会体现的,在未饱和区可能会短期出现上涨火暴现象,  长远来说是为了稳定市场的措施。短期不会看到什么,不过我觉得还是有变数的,比如一个饱和区如果新建组屋, pr名额自然会增加,这个措施只是政府多了对市场的控制力与疏导能力,我觉得是变数很多,新加坡建组屋毕竟是居住为目的的,在泡沫形成前预防作好。不得不佩服人家政府的行政能力,中国房价打压了这么久还是泡沫越来越大,别人的zf是给人民找食吃,我们的是挖了大腿肉来填肚子。诶,当个pr真的很迷茫


关于第一点:为何三年内房价必然下跌?即使是新加坡人买卖行为,要知道目前全部PR(不仅仅是中国)买房子只占了整个市场的20%.
关于第二点:基本同意这个观点,如果公民买了房子,很简单阿,这个地区实际PR比例下降,可以让其他PR在该区域买房子.房子本身没有PR名额.
关于第三点:那也不一定一定下降.政府是不会控制COV的,政府控制的是估价(这点政府已经明确表过态),目前政府认为房价还算是在合理区域,但这里的矛盾的是,如果COV上升,势必会影响房价.所以只能看到政府政策只是微调,控制炒作行为.
关于第四点:没有注意到这点,可能有这样的考虑.老实说新加坡房价都差不多.


回复 8# gydlsgp

1.我说的下跌是饱和区cov的下跌,买的人少了,cov自然会下降,而且先在高cov我觉得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大量的买方中介竞争抄高价格,导致cov不透明,导致cov至少相差5k-10k,不夸张的先在几乎一个中介带一个买家看房,中介几乎超过买家数量。
2。还是不明白5%跟8% 还有其公平性
3。估价也是要根据成交价的,所以有的小区的房子会越卖越贵,就是因为后卖的房子要根据以前的成交价。


1.饱和区也是一样的,目前全部PR(不仅仅是中国)买房子只占了整个市场的20%:相当于5间房子,有4间是新加坡人在买。影响有限。关于年限对谁都一样。影响房价因素很多。这个政策直接影响效应应该不大。
2.例如假设现在某区PR比例上限是5%(具体数据忘记了),实际PR比例也是5%,有多个PR卖给了公民,那实际PR比例因此下降到4%,那不到上限5%,应此这个地区房子还可以卖给PR。至于具体怎么算人数,就不是很清楚了,按买房规则来看(两个PR买一套房,公民好像也要两个买,35岁以上一个买),大概算两个PR吧,估计会有一定规定,至于因此是否合理(大概就是35岁以上一个买的这种情况怎么算),那只能说任何政策都不会做到绝对公平。
3.所以也不一定下降,还是要看各种影响房价因素。

因此觉得,这个政策对房价的影响其实不是很大,是能被消化的。就目前看政府认为:如果总房价上涨幅度在经济增长速度内话,就是合理的。政府是不会控制COV的,调控的是估价。如果出现房价下跌的情况,那在一定范围内,也是合理的,去年前年应该有过这种情况。


分析的都没什么意思。政府的意思是给国人消消气,不是针对房价的。出高COV的主要是本国人,跟PR关系本来就不大。


请问目前的饱和区是在哪里?是JURONG吗。。我就是觉得现在COV有点偏高,迟迟不敢下手买。。多存一段时间的钱。


回复 12# nigeljessie

那边一些地方已经饱和了,具体去hdb的网站查


COV和影响很难说,现在很多PR中,夫妻一方拿了公民, 这样又有补贴,又可以不受名额限制


裕廊和三巴望都饱和了,只有新公民和马来西亚PR可购买。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