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闲谈

独生子女,如何为父母养老?

此次回家,发现父母白发增加,对自己在新加坡的长远打算有所动摇。
虽然他们不缺钱财物质,但是怕病痛没人照顾。
古人云,父母在,儿不远行。


可以理解了你为什么要在国内买房,要回国了,这才是最重要的理由了吧。
孝女呀。


我们都要面对的问题


嗯,双方父母来了几次,很明确表示他们不喜欢新加坡,不会长住。唉,想想回家可能也不错,这两年要决定生活地点和方式。


以前没有汽车,火车,轮船,飞机,更没有电话,QQ,所以父母生了病,孩子无法及时知道.孩子在外,父母不知现况,所以也惦记着.
可是即使在交通通讯落后的古代,人家也说了”父母在,儿不远行,行必有方”,
年青人追求理想,自食其力,这才是老人家最愿意看到了.


唉,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是两难的决择。
父母在家,自己却远赴他乡,不时平时一两个电话,过年过节寄点钱就行的。
每当家里又在唠叨说谁谁家又抱孙子了,就感觉自己很无奈;而当打电话给家乡好友时,朋友客气的说“你家里有什么事打给我,我离的近照应下也方便。。。!”时,更多的感觉自己的不孝。。。
难啊~~~


为人子女是应尽赡养老人的义务,而身为父母的也需适当体谅子女的苦衷

双方要协调,寻找可以接受的方式,否则任何一方的绝对委屈求相信都不会快乐


我还好,下面有弟弟妹妹在国内顶着。
我的将来,孩子在哪,我就在哪,独生子女1个。
现在就在想,我家少爷将来去美国读大学的话在美国工作生活的话,我也该是去美国了。

人生,处处是一个驿站而已。


哈哈,原来还有‘行必有方’,我读书只记一半。。。
即使在新加坡这么便利的城市,还是有老人在家中。。有时想太多太远。。
谢谢安慰。


嗯,亲戚朋友也有自个的家庭在运行,总不可能老照应。
这边工作着也不好时常请假,遇上大点事还说不定哪时能回来上班。
除了抱孙,其他挺难。


他们认为新加坡不适合养老,环境不同,协调的可能性基本是零。


这让人羡慕的。。。家有姐妹,娃娃也长大了。。。
我家娃子以后念书也是个问题,国内还是这边,最近连房子问题也摆上来思考了
国内的人想出来念书,我有背道而驰的想法,又怕以后害了他。
要不顾虑这个,回家也成定局了。还真羡慕像你这样已成定局的。。


没有选择,觉得可怜或可悲

有得选择,还真是件痛苦的事, 因为取舍不定


现在就在想,我家少爷将来去美国读大学的话在美国工作生活的话,我也该是去美国了。

人生,处处是一个驿站而已。

老鼠爱小米 发表于 6-4-2010 16:12 [/quote]
汗~
我最怕的就是这个,年轻的时候随着老公走,年老了还要随着儿子走,都没办法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所以,偶对臭小子发话了,以后放他单飞,我们在哪里根据地就在哪里.:lol


不是独生子女也是一样的。我妈生三个,一个美国,一个北京,偶蜗居新加坡。
其实谁也靠不上的。
现在叫我跟我爸妈住一起还不习惯。但求他们身体健康吧!


    女人的命就是如此。在小跟随父母,年轻跟随老公,老了跟随孩子。这就是所谓的【三从四德】。


    这些由不得我们想的。要问问孩子的意见,他们愿意在哪里读书?至于回国还是留在新加坡,也要问问老公和孩子的意愿,他们喜欢在哪里生活?

对于我来讲,我的孩子愿意在新加坡读书,他愿意留在新加坡生活,我当然就选择新加坡啦。其实,我家孩子只会唱新加坡国歌不会唱中国国歌的,回中国干啥?我能想象的,他回到中国傻傻的。受新加坡的教育,孩子循规蹈矩的,不够圆滑,不够厉害,回去也是吃亏的。太老实了。

不要说孩子了,就说我吧,我回国也是竞争不过别人的:我在那里老老实实的排队,其他的人都在我的前面窗口前排队,我敢怒不敢言,排队都争不过别人。别人办完事了走了,我还在那里傻傻地站着。。。


感觉没有两全的方法,就算家里有其他的兄弟姐妹照顾,虽然会放心,但自己心里也是会有遗憾和愧疚的,毕竟没有在父母身边尽孝,这种遗憾在父母年岁越大会越强烈。想到这些就让人觉得难受。

我公婆都已经退休了,为了帮我带小孩,放弃老家惬意的生活,来到这里天天跟住牢一样,跟国内的大孙子通电话或视频,眼圈都是红红的,声音也变得很急切。我安排他们回国3个月探亲,可是婆婆一想到要离开女儿就一百个不放心,说两句眼圈又红了,想想觉得老人跟孙辈的建立了很深厚的感情和依赖以后,等到孩子长大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不管是在哪里,他们始终是有一头牵挂着的。

在婚前我就跟老公说,不管时间长短,我都希望让公婆跟我们住段时间,让老公感受上有老下有小的完整家庭生活,因为老公十多岁就在外读书,跟父母一起生活的日子很短,为了不让他在以后有遗憾,我是真心愿意跟公婆一起生活的,可是实际上住一起后有很多生活习惯和地域背景的不同,会有摩擦,我的性格比较直说话不太中听,刚开始婆婆也会跟我针锋相对,但是现在磨合后,我们相处已经蛮融洽的了。她们是很用心的在帮我照顾小孩,可我有时候心烦还会跟他们发发脾气,想想就内疚啊,父母是越来越老了,要珍惜一起生活的日子,对他们好点再好点,这个世界真是没有后悔药卖的。。。。。

呵呵,貌似应该发在婆媳帖里头,见谅了:L


不要太担心,父母会体谅你的


父母现在比我过得好呀。。。
也不知道他们老了会怎么样。。以后又会是怎么样。。。
总之。。。趁年轻不断的强大自己,以后不管发生什么,总会想到好的处理方法的~~~


今天心情很沉重,很伤心。
一位和家里关系很好,每次回家都会拜访的阿姨,怀疑得了肠癌,今天动身去广州进一步检查和动手术,她的女儿也是我的朋友,怀胎7个月从广州回家待产。我们几家的关系比亲戚还密切,都表示会尽力帮忙。听到消息时我不敢相信,因为他们一家平时都很注重养生之道,阿姨近年感觉肠胃不太好,时常开中药调解,只以为是小问题,没想到在这个时刻。。。。
爸爸说,人生就这样无常,到了一定年纪,可能上个月好好的,这个月就出事了。
最近奶奶摔伤了腿和手腕,不能走路,幸亏有妹妹学校假期在家照顾,据说摔到了骨头,可是因为90高龄,医生不敢在她腿里上钢钉,只能开药慢慢恢复,每天她都痛得不能睡,听了很心疼,也怜惜一直照顾她的妹妹。
总会联想到父母,该怎么办,如果发生了,该如何。
约几年前,妈妈问在新加坡生活辛苦有没有后悔过,曾经坚定地说,如果再选一次,还会是这里。
真讽刺,那句话还犹如耳边,却从心否定了。


哎~~~~这个帖子真的不好说什么~~
像一把刀刺痛了每个人~
虽然我不是独生子女~~但是也想留在父母身边~~
那些独生子女~~哎~~~更不知道如何说了~~


我想要靠自己的力量立足在这个世界,有足够的影响力,有足够的钱,可以守护我想守护的人,可以在面对任何突如其来的灾难时,都不会被 打 倒。–夏沫


回复 35# 谦纭

    理想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面对现实,很多时候是无奈的


没有后顾之忧,父母还是愿意在孩子附近住的。


尽量多挣钱,父母生病时即使没办法在身边,能够提供经济支持也是尽孝道

生病了,经济实力胜过一切

我从小就认识的一位叔叔,是父亲多年的同事,为人非常好,晚年得了绝症,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儿女虽在身边,也从金钱上帮不上什么忙,他为了不拖累家人,自 杀了。每每想到这件事,都免不了难过。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 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


    还得看你儿子愿意不愿意和你一起长期生活,特别是工作以后。早已形成独立人格和个性,到时候愿意和谁一起生活就由他去。愿意和父母承欢膝下当然锦上添花:)


我父母从来不担心(或者表现出来不让我担心)我独自在外的问题,他们也习惯了二人世界。可能和我从小就读寄宿学校有很大关系,现在我都记得,我妈在我刚进大学的时候说:如果谈了恋爱,有了男朋友,以后就更不用考虑他们了,该去哪去哪,该干嘛干嘛。

末了再加一句:如果结婚有了孩子,我没时间帮你带。。。
汗,我觉得他们都不太像中国传统父母。


随着年龄渐长,觉得和父母的感情越深,越难割舍。

以前结婚时,妈爸来参加婚礼,回去时妈妈眼角含泪,我知道却不能完全理解,现在回国看着年近古稀的父母,总想着在多陪陪他们,帮他们做做事情,带孩子好好陪他们玩玩,享受一下短暂的天伦之乐。

这次回去妈妈忍着病痛给我们做了顿饭,陪我和孩子出去走走,不知道她的身体那么差,回来就躺下挂的急诊,住了1个月医院,心里真是内疚啊,沉甸甸的。父母总是先想着孩子,可当父母生病了却不能全程陪在身边,真的很不孝。现在就极力的劝父母过来这边,有什么事我好照顾,花多少钱我都觉得值得。


回复 43# 古道

看得眼睛都湿润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怎么珍惜都不够啊。


    远行必有方~


对孩子这一代,我比较认同西式生活和观念


感谢父母的善良,感谢父母的朴素,感谢父母的严厉。你们即使不富裕,没文化,无背景,但是给了我宝贵的锻炼机会。你们是我最大的骄傲和动力。


。。。至情至孝。。。

幸好最近家人又回来了,虽不在同一屋檐,至少也在同城。。。


中国的计划生育造福的是全人类,但是承担后果的是自己。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