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程强的言论充满了自相矛盾之处。 依刘之言,新加坡核心似乎指的是道地的、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包括成年人和未成年人。而根据他的引述:“以目前政府每年批准2万5000个外来移民成为新加坡公民来看,和我国公民每年生育3万个婴儿相比,每年所新增加的外来公民和新生婴儿的公民比例接近一比一。”他认为这部分移民给新加坡核心造成了威胁。 首先刘说的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活习惯不同的观点实在不值一驳。即使小到一个家庭,父母子女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活习惯都不尽相同,再放大到同属一个族群的华人,祖籍福建、广东和海南的新加坡人也存在着明显差异,更别提不同种族之间了。新加坡不同种族能够和谐相处,并不在于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活习惯完全相同和相似,而是在于求同存异,互相包容,愿意为新加坡的繁荣富强、长治久安而共同努力。 对于刘所提的每年2万5000个新移民。实际上这部分外来移民中大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加入新加坡籍的,通常为夫妻2人加 1~3个孩子,这里姑且认为50%成年人,50%孩子。成年新移民在入籍前通常已在新加坡生活工作多年,已在某种程度上熟悉了新加坡的环境、国情和习俗,而他们加入新加坡,则也表明他们认同了新加坡的核心价值,愿意效忠新加坡,和这个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从近来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来看,政府实际上对公民入籍申请的审批也严格了许多,未能很好融入社会的申请者未必通得过审批。这经过精挑细选的年总数不过十几千的成年新公民,稀释在几百万的人口大潮中,我不知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 当然,不可否认这部分新公民因有亲友在其来源国(简略起见这里称之为“祖国“)而与其祖国保持着丝丝缕缕的联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新加坡的忠诚。我曾遇到过不少新加坡年长人士(包括华族和印族),他们多是新加坡建国之前就来到了这个小岛,可以说是新加坡的创建者,而和他们聊天时他们仍难掩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但我丝毫不曾怀疑他们对新加坡不忠诚,因为怀疑其忠诚将是对他们的莫大侮辱。 对于另外一半不过十几千的未成年新公民,他们要么是土生,要么是土长,接受的是与土生公民孩子相同的教育,培养的是与土生公民孩子相同的核心价值,男孩子也将服与土生公民男孩子相同的兵役,我不知道刘是基于什么理由认为这部分人会存在磨合问题,会稀释而不是强化新加坡核心? 刘并没有给出新加坡人核心的确切定义,不过结合其上下文貌似可以理解为只有土生公民才算核心。既然新加坡需要加强新加坡人核心,那么作为新加坡选民代言人的国会议员,应该可以称得上是新加坡人核心的“核心”,而工人党作为最大反对党,其中委则可以称为工人党核心的“核心”,这两个核心的核心都应该强化而不是稀释。 而工人党貌似反其道而行之。 很抱歉我没能查到工人党2011年前的中委名单,但若按当年工人党主要成员都是土生新加坡人考虑的话,新加坡人核心率为100%,而其最新中委有15人,如果没有记错其中非土生新加坡人有两位:阿裕尼集选区议员陈硕茂(出生于台湾)及非集选区议员严燕松(出生于英国),相当于13.3%。当年议员就刘程强一人,工人党议员新加坡人核心率占100%,而仅仅5年之后,工人党非土生土长的议员的人数增加了2位,已占2011年全部8名议员的25%,或最新9名议员的22.2%,那这工人党核心的核心是不是稀释地也太快了点? 在新加坡华人新年伊始针对新移民的言论日益沸腾之际,得益于非核心的工人党口是心非的釜底加薪之举,或许是用心良苦,却让我看得忧心忡忡。 或许有人会说陈、严二位可以被称作新加坡人核心,因为他们服了兵役。这样一说似乎有道理,但认真一想还有问题——在服兵役之前,以下哪些新加坡孩子才有资格算作新加坡核心?为什么? 1、在新加坡出生的本土公民2、在外国出生的公民3、在新加坡出生的新公民4、在国外出生的新公民这些都是孩子,正如我前面说的,他们有太多相同,受相同的教育,有相同的核心价值观,男孩子也服相同的兵役,唯一的不同就是他们的父母是不是土生公民,孩子本人出生时是不是拿新加坡护照。如果仅因他们的父母不是土生公民就把他们排除在新加坡人核心之外,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唯血统论(应了李叶明先生批评的“把公民刻意分成土生和非土生”)?如果刘认为他们没有不同,那么工人党岂不是危言耸听,声称新加坡人核心稀释了新加坡人核心?投到早报去吧写得很好,也投稿给早报吧!支持投转联合早报阅谢谢各位,我再斟酌一下。若文中有疏漏错误之处,也希望各位能批评指正。还有他的第一世界国会这个大饼,忽悠了多少选民啊!其实如果新加坡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活习惯都一样,哪里还会给他刘程强成立反对党的机会?就是因为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和生活习惯都不一样,才有了WP,SPP,…
他哗众取宠,也不怕闪了舌头。工人党是大卫 马绍尔于1957年创立的,是李光耀的主要对手,影响比现在大的多。工人党要吸收外来人才,不让国家吸收外来人才。明显是党的利益大于国家利益。
只许州官放火,如何能有号召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况国家大事。刘先生能把工人党肃清成true blue, 再谈国家true blue如果你是新移民 还是收声的好
占了便宜还卖乖 只会引起反感
新加坡人有理由担心他们的家园和和未来
作为移民 应该想法化解本地人的担心和误会 而不是攻击这叫什么话, 他刘程强才是得了便宜又卖乖的, 你反而让我收声。你以为你委曲求全闭口无声他就会不针对你了吗?支持投书联合早报.我不建议你们用攻击的态度 不意味着闭口无言
工人党是新加坡人民选出来的 代表他们说话的 不是刘成强一个人的事
他说了什么 怎么说的 背后都有一个社群在支持他们
新移民应该做的是积极了解事实 想法化解他们的担心
非要用攻击的态度 还不如离开新加坡楼主哪句话有攻击意味?
我木有读出来,请指教。我一直不谈政治,並不是不懂,而是敏感话题太多,什么正蓝,正红,忠诚与否,都是表面,我个人认为,要拿pr,全家拿pr,要拿红登记,全家拿红登记,不要老公拿红登记,老婆拿pr,才来谈忠诚。写的很好,他们就是博眼球,实事没看到做多少。执政党要真的这么鼠目寸光新加坡就没有未来了。你是说作为已经把新加坡当家园的新移民就不关心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前途吗?新移民, 不是因为出生, 而是因为真心觉得新加坡是个宜居适合自己的地方而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家园, 所以才更有理由关心这个国家的未来和前途忠诚是要不到的,即使入公民,很多人也是为自己生活的考虑(比如孩子升学,bto等)
要得到新移民甚至外国人的忠诚,新加坡政府和社会本身就要变得更大气包容开放一些
即使很多外国人只是匆匆过客,但他们会把新加坡的好带到世界各地,变成新加坡的软实力,
将来新加坡万一有天灾人祸,即使不是新加坡公民,谁能因此说这些人不会伸出援手呢强烈支持投稿给早报!楼主写得很好,支持!同时希望有文笔好的可以投书早报或海峡,列出PR和公民相比在付出和获得上面的不同,看看PR都得到了什么好处,免得总有人觉得PR占了便宜到底占什么便宜了???真要投稿,建议参照一下刘文的措辞。去掉多余的形容词,多些白话的讽刺语气,直接其戳痛处而不要拐弯抹角。
对于Michael的忠诚,我毫不怀疑。我怀疑的是某些不时将忠诚挂在嘴边的人。纵观历史,往往是那是没有高呼忠诚的人最终成了国家的脊梁。
我也不否认有些新移民脚踏两只船,政府需要做的是完善入籍流程及制度,堵住漏洞。
而目前的情况则是一会儿抱怨PR不肯入籍,一方面抱怨PR入籍变为新公民后无法融入,将其划分TBS和Non-TBS,一会看到新移民买三套房就难受,如何能让新移民安心。
新加坡作为一个岛国,与马来西亚还有陆路交通,与其他国家则唯有靠飞机。一旦有外敌入侵,Michael认为大多数新移民有其他选择吗?我想目前新移民最大的担心还是折腾党分家党非核心党。说实话,如真有打仗,我宁可战死,外敌一入侵,必然屠城,奸[关键词屏蔽]女,我保护不到家人,还不如不做人。只要是还能动,不管到时是七十岁还是八十岁,能杀一个外敌算一个。
可能战争片看多了,觉得很入侵者很可怕,能不打仗最好不要打仗。移民为的不就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如果一个地方可以让我们安心工作,好好抚养孩子,老有所依。
谁不会好好耕耘,建造更美好的家园呢?
将心比心吧,呵呵。
又相反如果一个地方天天变着法子让你日子难过,让你感受到不公平待遇。
你怎么能忍心别人留后路?说难听点这不都是你们逼的么?你这是在模糊焦点。
我全家都拿了红登记,是不是可以批评反对党的反移民政策了?
人家已经在拼命区分什么土生土长,deep blue了。你是不是在新移民里面又要分出全家公民,跨国婚姻等等?
每一个新公民都是希望新加坡越来越好的,这点我可以打保票。新加坡没有战略纵深, 而各国现在的武器也远比二战期间先进得多。当代社会不像以前,宣战以后发个导弹到新加坡是分分钟的事。 一旦有外敌,新加坡能做到的就是举全国之力撑24-48小时,等待国际支援。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当兵时,是当炮兵。我睡觉去了,不和你玩儿了,我明天还考试呢这里个个都是人才,我怎么有可能能说服大家?
安居乐业,是每个人的梦想,有很多事,不是一时半时能说得清。
我也算是移民,我小学三年级才拿到居民权,老爸从马来西亚过来,爺爺从中国过来。金某认为本地人可以说事拿pr留国籍,但身为外国人留原籍是无可厚非的事,为何中国人就留不得原籍。
中国,吾辈生于斯长于斯,有如亲娘,不论穷富丑美,由不得我选,也必有养育之恩;
狮城,吾等厮守之地,有如妻子,是机缘,是选择,是两情相悦,或因貌美,或因姻亲,或因利益而来。
之后,谁愿与妻子海枯石烂,或是回家侍奉老母,还是孝道与恩爱两全,都是各家合情合理的选择。 没理由说说谁不对的。
但若说起,媳妇这回对母亲发难,最后挨板子的都是这儿子与丈夫一身的人。 无所谓你表不表忠心。你实在是太伟大了,自己都是反对党挤兑的目标还能来苦口佛心的劝我们。
堪比西游降魔记里的唐憎。
小小声问:可不可以受权给“男人如树”投稿给早报?这么好的文章,不刻印出来,有点可惜。今天早报好像登了。赞同!发现不能沟通的人挺多。
评价两句,就是扣攻击,侮辱的帽子,真够无语。
以后都不敢说话,在别人地盘上就要沉默,不参与怎么融入啊,费解虽然是夫妻,入籍是很私人的事情,夫妻有不同想法很正常。
入籍不只是享受好处而已,义务也随之而来,更不用说入籍所作的牺牲了部长的小孩老婆都是美国籍,你怎么看?新加坡人面对外国人,其他们从来不会将心比心,长期累积的优越感让他们不会站在对方立场上想问题。现在这种优越感在慢慢丧失,所以他们不爽了,抗议了。引用: xinxin01 发表于 19-2-2013 19:49
小小声问:可不可以受权给“男人如树”投稿给早报?这么好的文章,不刻印出来,有点可惜。
…[size=12.727272033691406px]天使同行: 可以啊。如果“男人如树”不介意,我愿意分享。
不需要授权,发出来就是和大家一起交流的。
请随意引用我在这里说出的观点。谢谢你们的认同!
你就辛苦一下,发个电邮给早报!1. 能拿红登记就是我的同胞,
2。这里是你我的家园,大家同坐在一条船,
3,我并没有排斥"新移民",并且非常欢迎”新移民"来做贡献,不管是金钱上或技术上,越多越好。
4,可是,690万将影响深远,希望ica把关好,不要乱乱批,放一大堆人进来,
我看到的个䅁太多,最傻眼的,站街也拿出红登记(从中国就从是此行业,而不是被逼或被骗,从没看轻此服务大众的性工作者,没她还真是不行,这紅登记也太贱了吧)。
5。打仗只是一个比喻,没人希望打仗。
6。立场不同,观点就不一样,很正常。
以红登记的角度看,当然希望国家好,拿护照出远门,待遇也不一样。
我人笨口拙,文笔不顺,只是有的话不吐不快,望见谅。还真没听过,愿闻其详。Below fm internet,
In a statement through his press secretary, Dr Yaacob said the status of his wife as an American citizen by birth confers dual citizenship to their two children until the age of 18.孙建民是谁?哪一个ID的大名?加在1楼里面一起吧,把主楼整丰富一点.这个不能乱说,无凭无据,别被人利用了!写得太好了,写得麦克要哭了.都说了小孩双重国籍,这是合法的。1. 能拿红登记就是我的同胞,
2。这里是你我的家园,大家同坐在一条船,
3,我并没有排斥"新移民",并且非常欢迎”新移民"来做贡献,不管是金钱上或技术上,越多越好。非常感谢Michael能够理性地看待新移民这个群体,虽然本人没拿红登记
4,可是,690万将影响深远,希望ica把关好,不要乱乱批,放一大堆人进来,这个同意,ICA理应对申请者素质严格把关,对批准数目仔细研究,一旦批准要同等对待,而不是像工人党一方面声称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强调新移民土生公民稀释核心云云。但政府进行基础设施规划应有个依据,这个依据是多少恐怕连反对党也难以达成一致。
我看到的个䅁太多,最傻眼的,站街也拿出红登记(从中国就从是此行业,而不是被逼或被骗,从没看轻此服务大众的性工作者,没她还真是不行,这紅登记也太贱了吧)。这个本人没有调查,也没有发言权。
5。打仗只是一个比喻,没人希望打仗。理解,但个人认为忠诚有多种形式,即使在战争的特殊情况下,也有宁为玉碎是一种,曲线救国是一种,出力是一种,出钱也是一种,前线奋战是一种,后方补给也是一种。以当年中国的淮海战役为例,军队达到哪里,群众就用小车把粮食推到哪里,“淮海战役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些普通民众以自己的方式对他们的国家展示了忠诚。
6。立场不同,观点就不一样,很正常。求同存异,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
以红登记的角度看,当然希望国家好,拿护照出远门,待遇也不一样。
我人笨口拙,文笔不顺,只是有的话不吐不快,望见谅。再次感谢!其实这里很多也都是拿了红登记的,同样把新加坡当家园,但是没有站在反对党的立场上面,是因为大家都是很理智的看待这个问题。
另外再加一条http://en.wikipedia.org/wiki/Chen_Show_Mao
WP的陈硕茂,老婆孩子也是美国人。。。
所以说天下乌鸦一片黑,如果要说执政党的部长没什么忠诚的话,反对党的议员我看也没什么忠诚,到时候也是拍拍屁股就走的
政客的话,听听就算了。Family & Personal LifeChen is married and has two children, a ten-year-old boy and a seven-year-old girl. His middle child, a girl, passed away before her fourth birthday. His wife, a homemaker, was born in Taiwan but grew up in Indonesia. His wife and children are US citizens. [20]我一直以为反对党都是草根,原来也身价丰厚,失敬失敬。反驳得挺好的。我接触的大多本地朋友还是很理性的。清楚地知道新加坡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只是他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想知道增加人口是不是唯一或者最好的途径。这个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实议员当中也有一些够不上“true blue“的标准,国外出生,新加坡长大逻辑逻辑,刘CQ的逻辑的确有问题。我poly,大学的老师们,60几岁的,很多都不是新加坡出生的呢。其实新加坡人是很包容的, 比如部长议员是“裸官“,这些大家都能接受不吵不闹。
什么新加坡核心啊,trueblue被翻出来爆炒,还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自己利益。我想说,新加坡新公民也好,土生土长公民也好,也是公民。大家都有贡献!现在的待遇也一样。
好比马国,土生土长公民会区分土著和不是土著公民,待遇不一样但贡献一样。那是天朝的事情。这里在说新加坡。
不可同比。
大部分国家都是本国人优先。那你说新加坡什么人算本地人。
我先告诉你我知道的,官方认为PR和公民算本地人就是。拿这种东西来比纯洁性,贻笑大方了。
新加坡建国前,没有国家的概念,也就没有什么新加坡核心。建国近50年,移民人口不断增加,可能远远超过真正的土生新加坡人。可是新加坡国家概念不是越来越强吗?担心这个是没有一点必要的。
不用谈什么核心,最重要的是政治经济发展。如果一团糟,核心不跑也帮不了新加坡。所以现实挺好的我只是对当兵发表意见。
当兵对当兵的人而言是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如果真的要研究TRUE BLUE,估计新加坡最TRUE BLUE的就剩马来人了。
试问,哪一个国家的华人的TRUE BLUE不是来自中国的?!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