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里面提到的地点都比榜俄,盛冈地点好,可能下半年就会推出的,新公民家庭还能有3万房帖
同学们干嘛不等等呢
新加坡的特性,总是赶早。
这些地点靠近MRT吗?我在HDB网站看过。
DBSS 是不错。我看我朋友的Pinnacle @ Duxton 造的真的蛮不错的。
DBSS是不错,不过Pinnacle @ Duxton 貌似不是ZF组屋。
Sorry打错,Pinnacle @ Duxton 貌似不是DBSS。
别的不熟,淡滨尼的那个还算靠近,步行10分钟以内吧
最新的MRT downtown line,就有一站是bedok reservior,是在给bedok reservior的DBSS加温啊!
听说收入8000-10000的夹心层也可以申请是吗?
新公民,若是五年前已买了组屋,是不是就不可以买DBSS?
或是在拿到钥匙后半年内卖掉组屋?
可以的,如果是walk in 可以买的就要赶早了,这样好的地点肯定一推出就抢光了
上个月刚标下淡滨尼私人组屋地段的森联集团(Sim Lian Group)也将从收入顶限的调高受惠。该集团准备在明年第二季推出组屋,估计建造170个三房式,408个四房式及102个五房式单位。
森联集团执行董事郭新玲受询时说,随着申购者的收入顶限提高,私人组屋的需求也会增加,集团目前已接获700个与这批私人组屋有关的询问。
她说,现阶段还无法公布组屋售价,但表示需求的增加不太会影响集团的定价策略,因为组屋售价终究取决于地段的优点。
由于这块位于淡滨尼5道与淡滨尼中8路的地段靠近地铁站,地点方便,森联集团对组屋的走势深具信心。
郭新玲说,就算组屋转售市场的价格走势放缓,靠近地铁站的组屋依旧会有需求,影响不大。
森联集团在上个月以1亿7813万元的价格标得地段,每平方英尺261元的容积率更创下私人组屋的纪录。
郭新玲说,私人组屋主要是满足首次购屋者的需求,让他们在成熟组屋区购买新组屋,因为这些组屋区往往很少推出预购组屋(BTO)。
“淡滨尼的转售组屋也有12年到20年的屋龄,买主还要支付装修费用,因此新组屋依旧有其吸引力。”
森联集团去年已推出四美的私人组屋,目前还有14个单位待售,申请者的家庭收入顶限保持在8000元。
随着购买私人组屋的家庭收入顶限调高,公众需求估计将增加,该类型组屋的价格会否水涨船高?
之前已标下义顺地段并即将在明年1月推出私人组屋的发展商表示,组屋价格将依旧是公众负担得起的,平均售价是每平方英尺500元左右。
ZF在上个月底宣布将申请私人组屋的家庭收入顶限从8000元调高至1万元,义顺的“绿欣园”(Adora Green)将成为首批开放让收入较高的国人申请的组屋。
之前已推出私人组屋让公众选购的发展商将不受新条例影响,申请者的家庭月入顶限保持在8000元。
佳之地地产(Guthrie)和SK Land是在今年5月标下义顺11道的地段,当时是以1亿4889万元(容积率每平方英尺180元)成为最高的出价者,可在私人发展商设计、兴建和销售计划下(Design, Build and Sell Scheme,简称DBSS)兴建私人组屋。
佳之地地产董事总经理梁俊辉接受本报访问时说,当时公司投标地段时不知道申请者的收入顶限将调高,因此这可说是“美丽的惊喜”。
“这意味着私人组屋的市场扩大了,但我们主要还是以首次购屋者为对象。”
他说,公司锁定的对象原本是家庭月入介于6000元至8000元的购屋者,如今则可涵盖总月入达1万元的家庭,市场肯定更大。在他看来,如果月入低于6000元的家庭购买私人组屋,负担或许太重。
至于私人组屋价格会否随着需求增加而调高,梁俊辉透露,绿欣园的平均售价相信会在每平方英尺500元左右,不过公司还未制定最后的价格,但保证价格肯定具吸引力。
也就是说,三房式组屋的价格粗略估计为30万元,四房式是40万元,五房式则是50万元。不过,梁俊辉也说,私人组屋的发展成本增加,将是制定价格的考虑因素之一。
以每平方英尺来说,这样的价位与去年推出的大巴窑私人组屋The Peak@Toa Payoh接近,其平均售价是每平方英尺500元至510元,不过其地点更为适中。当时,最贵的一个组屋单位要卖72万2000元。
去年推出的四美私人组屋Parc Lumiere,则是每平方英尺平均售价425元;两年前推出的宏茂桥私人组屋Park Central@AMK的每平方英尺平均售价,则介于490元至500元。
即将推出的绿欣园将建造超过800个组屋单位,约65%将是四房式,两成是三房式,其余的是五房式单位。
设计方面,它将让“五房式组屋变成六房式”,因为除了一般五房式会有的三个房间外,它也会增设一个小隔间,让屋主装修为书房、育婴室或衣服间(walk-in wardrobe),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
李显龙总理在上个月底发表国庆群众大会演说时宣布,购买私人组屋的家庭收入顶限将从8000元调高至1万元,以协助“夹心层”购买组屋。首次购屋者同样可获得3万元津贴。
之前,不符合组屋申请条件、又没能力购买私宅的夹心层,即家庭月入顶限介于8000元至一万元的国人,只能购买执行共管公寓(EC)或转售组屋。
卓登新达国际研究部主管陈瑞谨说,私人组屋和执行共管公寓是不同的产品,前者是装潢及设计较好的组屋,通常较靠近地铁站;后者则会在10年后转换为公寓,并有公寓设施。
基于吸引力不一样,他认为两者不能相提并论,注重生活方式的公众或会选择执行共管公寓,较在乎组屋地点的就会选择私人组屋。
“提高私人组屋的收入顶限会导致需求增加,但是增幅也未必显著,执行共管公寓仍旧会有需求支撑。”
新房有补贴?扯淡呢?
DBSS和EC,首次购屋者可获得3万元津贴。
为啥这个不是抽签啊?
是不是其他的DBSS也是walk IN的
请注意语言文明,尤其是不懂装懂的时候
回复 18# freesoul99
扯淡是中性词
请做好中文学习,尤其在不懂装懂得时候
“的地得”都用不好的人,谓语和宾语都搭配不当的人,还要奢谈中文学习,真是好笑得很
同学我说如果,没说这个是walk in的啊,DBSS有的是walk in的,有的抽签是发展商自己决定的
人家说的没错啊,第一次买新房的公民,买DBSS和EC都是有三万津贴的,跟普通组屋不一样。符合条件的快下手吧,过了这个村不知道政策又咋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