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俊说:“‘巅峰杰作’这个词,我们很谨慎,腰封上的每个字都和村上春树先生确定过。我们所有海报和腰封上的文字,全部都是本人看过之后确定的。”
村上春树的《1Q84》是否真的达到了所谓的“巅峰”?简体中文版的译者施小炜先生说:“从私文学和公文学的角度来理解,《1Q84》是切口。村上春树的**作《且听风吟》是纯粹的私文学作品,主人公不工作、不学习,不靠自己的劳动去挣工资,养活自己。假如他提供一种社会性劳动,获得一份工资,经营自己的生活,他跟这个社会就发生了某种关系。
在《且听风吟》里,村上春树彻底割断了这种联系,他让主人公的活动都是在私人层面与周围的一切发生关系,与社会完全脱节。对于日本近代文学来说,私文学是它的一大特点。作家不写革命,不写社会变革,主人公行为的影响半径可以测量出来。”
施小炜所说的“私文学”也就是通常日本文学史里所说的“私小说”。“私小说”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的两层解释。从广义讲,以第一人称来叙事的小说,统称为“私小说”;狭义讲,“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而孤立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称为“私小说”。直到村上春树上一部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他的虚构类作品都没有脱离“私小说”的范畴。
但是在《1Q84》里,男主人公天吾是补习学校的兼职老师。天吾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担心随时被解雇,也可能随时辞职。他改写深绘里的小说《空气蛹》,波及到他所在的社会。换句话说,他个人的行为不仅仅影响到自己个人和周围人,也影响到了更大的范围。这让小说能从更多的社会意义来解读,也让《1Q84》的主题更多地指向当前这个世界,它已经不再像早年村上春树所创作的小说形态。在冷战、热战、天灾人祸所团团包围的混沌世界里,从一对纯真的小儿女出发,如何扩大到整个社会,如何从现实世界进入想象的超现实世界?村上春树从过去的第一人称进入第三人称的书写。
从另一方面来说,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的关联使得《1Q84》可以被解读为针对“某一种意识形态”写的小说。“我们已经走进1Q84,一个被置换的,一个错误的年代。我们没有‘老大哥’,但有‘小小人’,但是‘小小人’是什么呢?村上在向奥威尔致敬的时候,用了独特的村上方式,也就是描写两个世界的关系,一个虚幻,一个现实;真实的1984年,虚幻的1Q84年。我们以为的这个现实世界其实是虚幻的,已经出问题的,已经有待怀疑需要打问号的。从这个角度说,村上春树的批判力很强,直指现在这个世界。”梁文道评价道,“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后的答案是要告诉我们,我们在1984年的时候以为‘1984’没有到来,其实‘1984’早就到了。我们居然不知道我们已经活在‘1984’的世界里。通过这部小说,村上春树想告诉我们,为什么‘1984’已经到了?我们是怎么进入‘1984’的世界里的?”
作为村上春树最长篇幅的小说,日本版《1Q84》第一、二册超过1000页,第三册前不久也已经出版。在读者的强烈要求下,村上春树甚至可能写出《1Q84》的第四册。这是村上春树式的“长跑”。施小炜说:“村上春树坚持长跑,坚持过一种很有规律的生活,从来不到俱乐部里面**人、喝酒,一辈子只爱他老婆一人。不仅仅是他的写作方式,他的生活方式也颠覆了日本传统文人的形象。这也是村上春树作为一个现代小说家的与众不同之处 。”
灰常喜欢的一个作者,看过了很多他的作品, 每一句话都是一个事理。
喜欢他
从现在开始关注~
http://www.qiongru.com/read.php?tid=1146 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