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10年个人和家庭收入全面解密
很多中国人关心新加坡和香港人的收入。网上看到最多的是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平均收入,这种平均收入很含糊,其实有时中位数更加合理。北京很多人抱怨房价过高而收入过低。而对于国外的收入让中国普通人了解清楚的确不容易。
本人(狮城阿嚏, http://blog.sina.com.cn/shichengati)在新加坡生活多年。对于这边人的收入状况一直在跟踪。现就新加坡个人以及家庭的收入情况进行阐述。
2010年8月,1新加坡元大约等于5人民币。
在新加坡,上班的人正常应该有公积金。所以,新加坡公积金局有所有贡献公积金的最新记录。根据公积金局的最新统计,2010年1季度,所有贡献公积金人的平均工资为4310新加坡元/每月(合21000人民币/月)。2009年第4季度为4160新加坡元/月。2009年第3季度为3562新加坡元/月。2009年第2季度为3609新加坡元/月。2009年第1季度为4155新加坡元/月。2008年第4季度为4229新加坡元/月。第一和第四季度偏高是因为新加坡大部分公司在这两个月份发年终奖。
这里说的新加坡月工资是当月的所有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和奖金等等)。但是这是税前收入,另外20%还要交到公积金里。所以,是交税和交公积金之前的收入。但是,需要强调,雇主要交工资的15%到公积金,这个平均收入没有包括雇主交的这部分。
所以,按照年平均,新加坡上班人的平均月收入大约是4000新加坡元,合人民币20000元/每月。如果按照年算,新加坡上班人的平均年收入大约是4000*12=48000新加坡元/年,合人民币24万人民币/每年。这种收入,一年税应该不到2000新加坡元(合人民币1万元)。另外,交20%公积金。其余都是自己可以动用的现金。
所有行业中,金融业一直名列前茅。2010年1季度,所有贡献公积金人的金融业的平均工资为8603新加坡元/每月(合43000人民币/月)。2009年第4季度为6803新加坡元/月。2009年第3季度为6147新加坡元/月。2009年第2季度为6410新加坡元/月。2009年第1季度为8198新加坡元/月。2008年第4季度为6830新加坡元/月。所以,统计数字说明,新加坡金融业收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和中国一样,平均数字会使很多人收入被增长。另外一个数字就是中位工资。就是100人中第50个人的工资。2010年7月,新加坡人中位工资大约为2400新加坡元/每月(合12000人民币/每月)。所以,中位工资远远低于平均工资。新加坡计划10年内把中位工资提高到3800新加坡元(合18000人民币/每月)。新加坡中位工资和平均工资的巨大不同反应了贫富悬殊的状况。
新加坡有很多家庭为单位统计的。按照家庭算,2007年新加坡家庭平均月收入是7440新加坡元/每月(合人民币37200元/每月)。2007年新加坡家庭中位月收入是5480新加坡元/每月(合人民币27400元/每月)。2005年,新加坡平均家庭大小为3.6人。即和中国的3口之家规模相差不大。新加坡74.5%的人住在相当于中国3室2厅(大约使用面积9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里(Resident Households Living in HDB 4-Room or Larger Flats or Private Housing (%) is 74.5%)。88.8的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
香港由于近几年货币随美元贬值,收入情况新加坡应该相差不大。
2008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4715元。与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39867元相比增长了4848元,涨幅达12.17%。金融行业仍居平均收入榜首。2008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反映的是国有、集体、各种合资、合作、独资公司以及私营单位职工工资的平均水平,不包括个体工商户。采用的是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另外一个数据是2008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25元,户均可支配收入64285元。北京的数据并不是特别完善,根据我个人的感觉,目前北京平均大约会是新加坡的1/3左右。北京没有报道中位工资,北京贫富差距更大,所以中位工资北京大约会是新加坡的1/3以下。
一不小心,坐上了沙发
顶一下,谢谢分享。
个人感觉最有意义的是”家庭年收入”,可惜我查到的资料都是按月计算的。
人家挣多少,
关我啥事~~~~~~~
基本上没什么意义。只是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尤其是在中国,对于很多人来说,账面收入能占30%就不错了,很多收入统计不上来。。。
公积金局怎么可能根据所交公积金来统计行业收入?CPF 按收入4500封顶,薪水大于 4500 的怎么统计出来的?
收入统计一直都是由 MOM 来出的,细分到各个行业,各个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收入统计,只是这样细分的报告不是每年都发布, 08 年好像有过一次,09 年就不分年龄和性别了。
回复 6# maurice
公司收入是没有报给mom, 但是都要报给cpf…. 报全额,但4500内入cpf….. mom是没有资料,需要向cpf拿统计报告….
你去mom网站看,所有wage统计报告都有注明
Source: Derived based on data from Central Provident Fund Board
原来如此。
这样的啊。。。
金星不去MAS可惜了
TMD…基本薪水还没有平均工资高…
faint….
统计学太差了。原来新加坡的中位数不是平均数,心里平衡一点。我家是中位数。
回复 12# sosbb
想请教这个中位数怎么算的?
甲:收入8000
乙:收入2000
丙:收入3000
丁:收入1000
收入中位数是?
学习了
回复 13# 阿兴
中位数2500,平均数3500。如果中位数和平均数相差很大,说明贫富差距大。
楼上都是数学帝
回复 18# 老恭
感谢以上各位的回复。
这中位数就象几个评委打分,去掉最高分,去掉最低分,剩下的取平均值。
新加坡社会结构是梨形,底小头尖,中下部膨大….
不过记住这只是wage earning, 很多有钱人和自雇人士,报很少的cpf,其实驾大车住洋房…
也有很多薪水不高,投资赚了很多钱没计入统计的….
早就是这样了
支持楼主
知道了
飘过~~~
Median 是介样算的
For an odd number of values
As an example, we will calculate the sample median for the following set of observations: 1, 5, 2, 8, 7.
Start by sorting the values: 1, 2, 5, 7, 8.
In this case, the median is 5 since it is the middle observation in the ordered list.
[edit] For an even number of values
As an example, we will calculate the sample median for the following set of observations: 1, 5, 2, 8, 7, 2.
Start by sorting the values: 1, 2, 2, 5, 7, 8.
In this case, the average of the two middlemost terms is (2 + 5)/2 = 3.5. Therefore, the median is 3.5 since it is the average of the middle observations in the ordered list.
回复 24# 老恭
非常感谢老恭,这下我彻底明白了。
壮士请不要轻易喊我ID..
互相学习 赫赫
我觉得公积金的薪水估计不准,薪水到一定水平,公积金就是一样的了,根本不客观
本地有银子的人多啊
75000个RESIDENTIAL LANDED PROPERTY
住一房组屋的贫下中农也很多
平均数还真是望尘莫及哦~中位数已达标~
我中位数也没有达标,:Q
引用: 新加坡74.5%的人住在相当于中国3室2厅(大约使用面积9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里
中国的3室2厅面积差不多是138平米(建筑面积),那么也就是说它相当于新加坡的90平米(floor area?)的四房。
不知我这个判断对不对?
回复 30# 阿兴
应该是75%的家庭住政 府组屋。大部分组屋是3房60多平米,和4房90多平米。
中国的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相差50%吗?新加坡的组屋也建筑面积,但是和使用面积相差不多,看户型,旧的没有浪费空间,差的少。新组屋外形好看,凹进凸出,差得多一些。
中位数薪水是还没扣掉CPF的吗?
回复 33# 谦纭
好像是没扣。
摘入今天早报一段:
全国职工总会获得ZF拨款4000万元,以设立“增长与同惠计划”,全力协助“三低”员工提高技能和生产力,增加收入。
职总将在下来两年协助至少2万5000名低技能、低生产力、低薪(三低)员工摆脱困境,让这些月入在全国最低第20到30百分位、月薪不到1700元的员工能突破收入瓶颈。
可得,新加坡劳动人口大约25%在1700以下, 1700-2400占25%….
那你为什么要取这个ID?
是给小姑娘喊地
赫赫
无语了,我还以为是专门给你老婆喊的。。。。。。
即使4500封顶,雇主也要把真实工资告诉CPF。CPF应该有最上班人最真实的信息。但是对于自雇的,就没有了,很多人不交CPF。
我也觉得……
这个按照公积金局的数字得来的不准,低于实际数字,公积金的缴交有封顶一说的。
刚才看帖子讨论家庭平均收入,有时候家庭收入意义不大。关键是个人。这是我两年前写得关于新加坡个人收入的情况分析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