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闲谈

别信电影! 告诉你子弹击中人体后真实的威力!

别信电影! 告诉你子弹击中人体后真实的威力!
1:胳膊中枪,还能开枪。
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中近距离中枪后还生龙活虎,挨了三枪还在那到处晃悠。然后干掉了一位同样挨了两枪的罪犯朋友。
真实情况下,挨这么一枪。胳膊肯定被打没了,不迅速送到医院。小命也会挂掉。。在200米这样的中近距离内,以AK47为例,即使穿防弹衣。也会被击穿。子弹从前面进,是一个很小的弹孔,但在后方会造成碗口大校的创洞–吃过兰州牛肉拉面吗?看看那碗,就那么大。
在真实的战争视频中,曾经有这样的情景。一个美军挨了AK47一枪,大腿彻底失去功能。别说走路,下半辈子基本要靠轮椅了。
—–胳膊腿中一枪(不是流弹和擦破皮),马上就会失去战斗能力。
不过有特例,就是小日本的38大盖。小日本的38大盖因为过于追求射程,子弹设计又不合理。所以被38打一枪,如果不是要害部位。伤口一般都会很小。
2:防弹衣能防弹吗?
                       
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A同志卧底被拆穿。同伙B马上给他一枪。A同志假装倒地,B同学继续无间。
现实情况,答案是不能,现在最先进的防弹衣。也不能防中近距离的步枪子弹。在近距离情况下,甚至不能防手枪子弹。尤其是变态的五四手枪和沙漠之鹰。
而在200米外,防弹衣即使防护子弹。也不能很好的保护战斗人员。高速步枪子弹的冲量之大,没有亲生经历过战斗的人很难想象。
曾经有位美国士兵因为子弹打中防弹衣后,虽然没击穿防弹衣。但震碎了他的5根肋骨,肋骨碎片插进心脏马上死亡。
防弹衣更多的是用来防止弹片和流弹。在中近距离下,少数情况下防弹衣有时候反而会导致伤害更加严重。
所以别以为穿了防弹衣你就牛X,200米内,挨一枪照样完蛋。
3:头盔
很遗憾,在中近距离下也不能防弹。在狙击步枪射程内也起不到作用。
也许有人说那把头盔做厚点,但象前面说的那样。中近距离内的步枪子弹冲量之大,如果正面击中。即使没打穿头盔。也会振断你的颈椎骨。
4:重炮轰击,大家躲在阵地上或掩体里。
答案是如果你不躲在低下的坑道中。基本会死光。事实上在战场上相当一部分人不是被炮弹弹片直接击中而死,而是被冲击震死。电影中常有这样的镜头,炮弹飞来大家卧倒。炮弹就在身边爆炸。
然后拍拍土,继续战斗。这样的情景在战斗中基本不可能。以二战的105口径榴弹炮为例。一颗炮弹下去,大半个足球场的人不可能生还。不管你是躲在掩体后还是躺在地上。
所以大炮才叫战争之王。在苏德战争中,许多德国士兵就是被震死在钢筋混凝土的掩体里面。
5:人海战术。
电影中的“人海战术”只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和一战期间(导致人海战术退出历史舞台的是著名的凡而登绞肉战,因为马克沁重机枪的出现,英法联军在短短一天内,被打死6万人。)
而现代所谓的人海战术真正的意思是,集中优势兵力攻其劣势兵力。
在战斗中,GCD军队也从没采用过电影中出现的一大群人聚成堆往前冲的战斗场面。
在苏德战争时期,曾经有个德军步兵营在营地修整聚成一堆。结果一炮下来,这个营就被取消建制了。
所以在真实战斗中,都是以战斗队形展开。两人之间大概保持20~50米距离–二战和解放战争中的中国军队也是这么做的。
6:堵抢眼。
如果要说物理效果的话,真没什么用。即使你丢个沙袋去堵。也会被机枪打的飞出去你才知道啊??!!你常中弹啊?我常见人中弹。。。从牛顿第二定律来分析的话。子弹进入人体前的速度很大(不知道具体是多少数量级,反正很大),从人体射出后速度一下子减小到挺小(不知道具体是多少数量级,反正相比进入速度小了很多很多),而且在体内的作用时间很短,因此加速度必须很大(不知道具体是多少数量级,反正很大)。而要达到这样大的加速度,肉体要提供多大的力啊!进口小出口大的子弹已经不允许使用了。应为太不人道武器就是用来毁灭肉体的。本来就无人道之说。谁跟你说要禁止?子弹能普度众生?楼猪换头像鸟~内种战争片,你当神话看了就好。以后战争中死亡的,多半不是被击中,被子弹集中的更少。关于达姆弹:
达姆弹因由印度加尔各答附近一个叫达姆达姆的地方兵工厂生产而得名。达姆弹出现于1897年,由达姆达姆兵工厂军方总监克莱上尉设计。弹头尖端没有包覆而露出铅心,子弹射入人体后铅心扩张或破裂,因而扩大了创伤面,造成对人员的严重伤害。这是早的达姆弹,到了后期,达姆弹也常被设计为其旋转刚好可以满足其飞行稳定需要,进入目标的时候会剧烈翻滚导致更大的创伤,即产生空腔。进入人体后达姆弹头因巨大阻力而完全变形,有些甚至挤出铅芯形成比较大的变形体,形成进口小,出口大的喇叭形创口。 达姆弹已经被禁止使用,但是利用达姆弹原理的小口径步[关键词屏蔽]并没有被禁止,可以通过调整弹头重心等途径来增大小口径子弹的杀伤力。
关于5.56和7.62的比较:
5.56mm步[关键词屏蔽]的特点是弹头轻、初速高,近距离命中生物体目标由于弹头失稳翻滚而造成较大的创伤,但侵彻力不足。
5.56在进入美军装备序列时,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许多参加过两次大战的高级将领认为,这是“猎鹿弹”,但是m16在越南战争中的表现使美军迅速倒向了小口径弹药。在不影响杀伤效果的前题下,小口径弹药的携带量比传统口径要高很多,甚至说,小口径[关键词屏蔽]的杀伤力比传统的7.62弹药还要可怕。应该说明,子弹的杀伤力主要来源于对目标的能量传递,而不是穿透目标,在这点上,达姆弹算是一个能量传递的理想模型,而现在的小口径步[关键词屏蔽]正是在利用达姆弹的原理。前苏联的5.45弹虽然口径小,但是使用了空心弹头和滑动弹芯,在集中目标后由于重心的变化,弹头剧烈翻滚,把能量传递给目标,这就是小口径弹药的可怕之处,当年的阿富汗游击队就尝够了AK74的苦头,由于创口难愈合,还以为5.45弹有毒,这就是毒弹头的来历。我们的5.8和美国的SS109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这个机制。当然,5.45弹的侵彻力和有效杀伤距离是一个缺点,以至于前苏军不得不给班排一级紧急配备了dragonov,以补偿400-1000米的火力空隙。
关于子弹的侵彻力和杀伤效果:
子弹的侵彻力(就是穿透能力)和杀伤效果是两个概念。速度高的弹丸击种人体可能只造成贯穿伤,也就是打一个洞又飞走了,而速度不太高的弹丸由于无法穿透人体,就在人体内减速、翻转直到停止,会造成一个相当大的空腔,对肌体破坏厉害的多。当两个固体碰撞后,两个粘在一起的情况下,动能损失最大(动量守恒定律推导结论),而损失的能量就是传到人体的能量,这就是前线部队未装备轻质防弹衣的原因,被高速弹丸击穿后,弹丸在人体翻滚撕裂危害更大。而达母弹则是利用弹丸尖部不包覆钢壳,人为降低了对钢板的侵彻力,但进入人体后由于惯性弹丸内的铅从弹尖“喷”出,对肌体产生了类似爆炸的杀伤效果。
达姆弹制作: 达母弹可以用任何制式子弹制作,方法吗:磨掉一快让重心偏离中轴线,挖个空腔,可以想象一下把个榨汁机放在肚子里一通搅会发生什么事““`一般的枪械让子弹完全旋转需要10-15M的距离所以有时候近身射击反到杀伤力小。哥,原子彈這麼不人道的還被全世界禁止開發。結果某個國家還幫了1個2b瘋子國家研發並且在新年扔到自家門口。被禁止不代表沒人用哦楼主应该说说动画片,那个更蒙人现代战争那就应该火力轰炸,炸到对方死的差不多投降了 再派地面部队学习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