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陪读的生活真正展开来的时候,我和我的女儿迎来了人生长路上的一个转折。
选取几个片段吧。。。。。。我知道,每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每一个好像那么不经意的日子,其实都伴随着女儿成长的时光无声地引领着她的命运。
关于降班
女儿在国内读了半年中一,然后到新加坡读预备班,然后考试,入学再读中一。
上学回来的第一天,女儿对我说“妈妈,我们班里就我一个外国学生,我比他们都大一岁”。
。。。。。。
一天, 我和女儿在图书馆里读书,旁边的一个学生看到我手里捧着两本中文书,很热情地说“你们是从中国来的吧。。。。。。”
原来她是个从中国来的奖学金得主,比我女儿大几岁,两个孩子兴致勃勃地聊起来。
。。。。。。。
“最郁闷的是,你永远比他们大一岁。。。。。。”那个女生带着无奈的口气说。
“对,对,对。哎呀,快郁闷死了。我觉得自己好像停止成长了一样,好像是在等着他们。。。。。。”女儿遇到了知音。
她的话让我有点吃惊。
。。。。。。
“妈妈,今天的科学题就我答对了,老实说我进步很快,我狂喜呀”
“奥,真好”
“我们班同学说,你还比我们大一岁呢”。
。。。。。。
前些日子,听说新加坡有个奥数比赛开始报名了。女儿也自报奋勇。
一个星期后,学校组织了一次奥数培训,女儿回来说“老师什么也没讲,只是出了15道题,先摸摸底,老师的意思是,如果这些题你都不会,最好就别报名了”
几天后摸底的结果出来了,女儿考了年级第一。
然后,女儿被告知,可能外国学生不能参加比赛;女儿去追问,得到答复,外国学生可以参加,就是要交钱。女儿高兴地从学校给我发来短信“我可以参加奥数比赛的”。
又过了两天,女儿一边吃饭一边和我说“妈妈,这次奥数比赛我可能真的去不了了,老师说,这个比赛有年龄限制,我比规定的年龄大了三个月”看的出来,她有点沮丧。
第二天,又是吃饭的时候,女儿说“妈妈,今天我去找我们年级的负责老师了,我还想参加奥数比赛,我问老师我能不能参加中二的。”
“啊?中二的内容你都没学过,怎么参加呀”
“我只是想去看看奥数比赛是什么样的”
“奥,学校会同意吗?”“不知道。”
“我们班的同学看见我去找老师,就和我说,你比我们大一岁,就是不一样!”
“妈妈,某个东西碎了。”女儿苦笑了一下,耸耸肩。
啊,大一岁。。。。。。
大一岁。
竟让女儿如此难堪么?
回复 2# orchestra
看到楼主的帖子,心里五味俱全。深刻理解孩子的心情。我正在犹豫要不要带孩子去,心乱如麻啊?楼主愿意给我些真实的建议吗?谢谢了。我家孩子8月底9周岁,国内开学就4年级了
关于团聚
从孩子出生时起,我们身边就没有老人帮忙。我和先生手把手的把孩子带大。我们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始终很亲密。
陪读生活开始了。三个人变成了两个人加一个人。
两种生活方式,两个相隔遥远的空间。
。。。。。。
几乎每天晚上,我们都会打开视频,我和先生聊聊天,孩子和爸爸也要说上几句。
。。。。。。
星期天我带着女儿去逛商场。挤在人群中我说“以后咱们早点出来吧,人太多了。”女儿说“妈妈,我们同学说,在新加坡,星期日是家庭团聚日,这一天家里的人都会在一起。”
“是吗?那还不错”“对呦,多好呀”
。。。。。。
一天晚上,女儿想问爸爸一道题。等到很晚,先生才回家,一到家就打开视频。
“很忙吗?回来这么晚?”
“这两天事太多.”
“吃饭了吗?”“还没有”
“丫头有道题想问你”
“奥,让她来吧”
。。。。。。
“我不做了!”女儿气呼呼地站起来。
“怎么了?”我看着女儿。
“就给我讲这一道题,骂我三次了”女儿见到我的目光眼睛里闪出了泪花。
我赶忙跑到电脑前,瞥了一眼怒气冲冲的先生,就看见了屏幕上的一行大字“你是白痴!”。我一把合上了电脑。
一分钟后,手机想起来,我关上了手机。
我做到女儿身边,握着她的手“别哭了,这道题明天再说,你也再想一想。也别生爸爸的气了,他是爸爸呀。好不好?爸爸肯定白天工作的时候,遇到窝火的事情了。你看他一回来就很咱们视频,还没吃饭呢。”
“我知道。妈妈,我知道。”女儿轻轻地笑了一下。
“这次妈妈要惩罚他一下”
“怎么惩罚?”女儿马上问过来。
“三天不理他”
“嗯。那我爸爸可惨了。”
第二天,我收到了先生的短信“昨天白天好多事都不顺利,所以我有点着急了。对不起。今天晚上把电脑开开吧”
可是,女儿离家万里,有了委屈也不能去和爸爸撒娇,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的气撒在她头上呀。这一天我们还是没开电脑。
第三天先生的短信说“我想买好飞机票去向你们当面道歉”天啊,工作哪能说扔下就扔下,我赶忙给他打电话过去。
。。。。。。
在超市里,女儿拿着一把剃须刀走过来“妈妈,爸爸该买剃须刀了”我高兴地接过来。
。。。。。。
今年国内的北方天气炎热。
先生光着脊背坐在电脑前。今天是丫头先和他说话。
“爸爸,你怎么不穿衣服呀!真难看!”女儿的第一句话。
“对不起,我忘了。”穿好衣服后,先生开始和女儿说笑起来。。。。。。
第二天,我和丫头一起打开视频,我看见赤背的先生从椅子上一闪就出去了,
“你猜,你爸爸干什么去了?”
“拿苹果。”先生习惯在电脑前吃苹果。“不对。”
“上洗手间了。”“不对。”
“那干什么去了?”“穿衣服。”
等到先生穿好体恤坐在电脑前时,女儿听到爸爸说“你妈妈了解我呀”
。。。。。。
写这个帖子的时候,先生已经买好了往返新加坡的机票,要来看望我们了。
我们也要迎来我们的团聚日了。
女儿可以把剃须刀交给爸爸了。
在某一个夜不成寐的夜晚,借着窗外组屋永不熄灭的灯光,我凝视着女儿熟睡的脸庞,我想,现在这难以圆满的父爱对她的成长又该如何评估呢?
这是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
回复 3# 石榴放蕊
我真的不建议孩子来得太早。国内的小学教育还是比较扎实的,艰苦程度也还可以忍受,孩子需要有这样一个磨练过程,也可以在华文、数学上有个必要的积累。如果可以在国内加强英语学习,提前做一些准备,初中再来也还是能跟上这里的课程。
我到新加坡的体会是,孩子在国内如果很优秀,在这里就很有希望;如果在国内学习成绩就中下等,到了这里,就更困难。如果又不能陪读,就别来了。
回复 7# orchestra
谢谢你的回复。也有人说要去就得越早越好,孩子适应得好,国内的英语教学都是哑巴英语,现在也还是,因为没有语言环境。我是能陪读,但没有经济后盾,不知能否找到工作?
关于同学之间
入学的第一天,女儿发来短信“这里的同学都还好。兴奋中。”
。。。。。。
入学第二天晚上,女儿收到五个同学的短信,提醒她要带上什么书什么工具。
“妈妈,我来之前,老师向班里同学介绍我,说咱们班要来一个数学特别好的学生”第三天女儿洋洋得意的告诉我。
。。。。。。
很多天过去了,我问女儿“你们班的同学好相处么?”
“嗯,好相处。”
“同学之间,是说英语还是说华文?”
“基本上说英语。或者华文里带着英语。有些词他们不会说华文。”
“你呢?你和她们说什么?”
“说英语。因为有的话我说华文他们听不懂。”
。。。。。。
“妈妈,我一得高分,班里就有同学生气。他们还总说我比他们大一岁。”
“所有的外国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你这是在新加坡,这里简单多了。留学到欧美国家的那些孩子是什么遭遇你不是也知道吗?”
“嗯。其实我也不生气,我就是不服气。”
。。。。。。
“妈妈,你说这个世界有多小吧。今天我遇到在中国参加学术交流的那个西班牙帅哥了”
我也还记得这件事。就是女儿在国内读初一的时候,学校里选了几个学生去和国际学校的学生进行学访活动。那次女儿告诉我,有个西班牙男生长的特别帅,他走的时候,好几个女生都哭了。。。。。。
“奥,真是什么事都能遇到呀。他还认识你吗?”
“妈妈,今天太有意思了。我不知道学校里有这个活动,一开始我没出来,后来就看见我们班女生都围起来,指着一个地方喊:帅哥。。。。。。帅哥。我也走过去,他背朝着我,可是我觉得他眼熟,我就叫了一声,他回过头来,看见我,大叫一声就朝我走过来了。我们班女生就开始尖叫。然后我和他聊天,我们班女生都呆了,等他走的时候,我们班有的女生就气哭了。哈哈。。。。。。她们太伤心了!哈哈”
第二天,那个帅哥前来和女儿辞行,他们又聊了很久。他当天就要回上海了。
“妈妈,我们班好几个女生都不理我了。汗呀,狂汗!”
“那个帅哥和你很熟吗?”
“不是呀。”
“那他为什么当着同学的面说要和你交朋友呢?”
“说着玩呗。在中国搞学访活动的时候,我们俩个,一个人演罗密欧,一个人演朱丽叶。
排练的时候他还摔了一个跟头,我们笑死了,你说他能不记得我吗?”
“那你就这样告诉你们班同学呀,她们就理解了。”
“不理我的同学,我也没法和他们说呀。和我在一起的,我都告诉他们了。”
。。。。。。
“妈妈,今天科学试卷发下来了。有一道题我的答案是对的,老师给我判错了。
我拿着试卷找老师去了,可是老师说我是后改的,说要把卷子给其他老师看一下,如果是我改了答案,就是零分。”
“啊?你们老师怎么会这么处理问题呢?她多大呀?”
“20多岁吧。”
“隔了这么多天,改过的笔迹一下就能看出来呀”
“就是呀,而且,我的同桌还给我证明我没有改”
“老师还是不相信吗?你们班同学都相信你吗?”
“大部分同学都相信我。”
“有个男生还故意跑来问我,说,你改了吗?我说你说呢?他说你肯定没改。然后,他又说我要说你改了呢?我说,那我就扇你。哈哈。。。。。。”
。。。。。。
“现在,你和同学的关系怎么样?”前些日子我问女儿。
“挺好的。”
“你有朋友吗?和你不错的朋友”
“当然有啦。”
“你有知心朋友吗?像在中国时那样?”
“没有。没有那种什么话都能说的朋友”
“为什么?”
“因为我是中国人呀。我们很多想法都不一样。而且,中国孩子如果比他们做得好,他们就会很嫉妒。”
“你有很多地方都不如他们呀。”
“反正,你不能比他们好。”
羡慕。。。融入的不错呢
我儿子回来也跟我说过,如果他做的好,其他孩子会说因为你是中国来的,做不好就会被笑chinaboy,没办法,这就是出来读书必须面对的问题。好在我儿子已经靠成绩和拳头获得了其他孩子的认同,难为了孩子
成绩和拳头,哈哈,你儿子真强!有时候拳头还是很有用的!!
呵呵,是我这个妈妈教育失败,孩子没学会以德服人。
我的孩子也一样,到了学校后数学考试一直是满分,同学不以为然,还说中国人就数学好。后来我就向我女儿说,一定要学好英文,超过他们。给她报了个英语班,以对话为主的,她说太简单,学校的英文比那难多了,我现在又找了个专门教中一的补习班,还不知效果如何?由于住在别人家里,都没有办法请家教,太不方便了,做饭也只能小煮,孩子经常头晕,我怀疑她缺乏营养了,看来我得租整套的房子了。
给大家泼点冷水吧!我很想知道带孩子来新加坡,你的目的是什么?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要什么样的生活?拥有别墅的有钱人,要当高级知识分子,还是未人类社会做巨大贡献的科学家,还是。。。。?到了这里就可以实现吗?学好英文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还是你想一个衣食无忧的生活?如果你在国内没办法得到,在国外你有什么超强的能力可以获得?
你的话有点莫名其妙。在新加坡把书读好了就有一份好职业,不求大富大贵,不过有一份生活质量不错的白领工作是没有问题的。
关于英语学习
女儿在国内时英语成绩优异。
到了新加坡才发现她的英语水平只有一,起始程度而已。
一边上语言预备班,一边开始自己补习。从何入手呢?
先是到书店去买一本一本的习题,然后又买来了名校试卷。就这样,女儿开始一份一份的做题。可是,遇到问题了却没有人能帮助解决,学校的老师上完课就走了。
我开始为她找补习老师。几经询问,终于找到了一个新加坡老师。每周两次课。以后不会做的题可以得到解答了。补习老师每周都会给她留阅读和写作的练习。这样,她开始找到一些学习的方向了。
接下来,我意识到女儿这样的学习步伐对于应对考学来说有点慢了。
虽然,她在学也在进步,但是,这样的学习速度怎么能追赶已被落下几年差距巨大的新加坡学生呢?那么,还要再艰苦一点。
我和女儿办理了图书借阅证。从图书馆里抱回她自己选择的读物,每天找出50个单词默写。
周六、周日复习,把一星期的词汇再看上一遍,然后我给她抽出几个单词再默写。
现在想想,女儿真是个懂事的孩子。无论你和她提出什么要求,只要她答应下来,就会自觉自愿的去遵守。很多个夜晚,她把默写的词汇交给我,我给她打上分数还给她。
到了考试的前一个月,我们默写的词汇从每天50个增加到80个又到100个。同时,她的补习学校和补习老师都说,她的进步很快。
。。。。。。
入学后,她开始和新加坡本地的学生一同上课,一同考试了。她适应的很快。但是能跟上课程听懂老师讲的内容和取得好成绩还相差万里。果然,期末一考试英语只得了56分,尽管学校老师还表扬了她。
看样子,英语学习的路还很长很长。
她要面对很多科目了。加上CCA又被选入弦乐乐队首席,每周都要占去很多时间去排练。所以,家教课改成了每周一次。我希望还能给她找个补习学校,开阔一下学习思路,这样我带着她到了learning lab。参加考试一周后我接到了补习中心的通知,但是因为上课时间和它的收费方式我们最后还是放弃了。我和补习中心说好了,明年的一月份我们再去,这样就不用白白扔掉两个月的学费了。因为每到假期我们是一定要回国的。
。。。。。。
入学后不久,我听取了女儿的意见,每天不再给她默写单词了。她把时间留给了更多的阅读。
她是从童话故事开始读起的,然后是漫画,然后是小说,先是少年读物,后来是青年读物,现在是**读物,从小猫小狗小动物,到仙女、鬼故事。。。。。。
有一次看见女儿拿着一本鬼故事我问她“这样不会做恶梦么?”
“妈妈,你不知道,这些鬼可善良了,不是那种做恶梦的。”
最近,我发现女儿开始读爱情小说了。
无论怎样,她的英文学习还在探索中,她的家教老师说,她的作文成熟多了。
我建议女儿,如果你要读爱情小说,就读《简爱》吧,那是个很美的爱情故事。我还建议女儿,等到这个题材读过隐后,你可以读一读人物传记和旅游日记之类的,那样你的词汇内容就广泛多了。
既然是很长的路,就要做好远行的准备。和急行军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方式。我们要做这样的打算和努力吧。
回复 11# ok09
孩子还行,大人很笨呢。
回复 12# amy991108
有了成绩和拳头,你就省心多了。
回复 13# nancy911
该出手时再出手啊。。。。。。也可以从轻拳开始。。。。。。
回复 14# amy991108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方式,你再问问孩子,说不定比你想的更优秀呢。
回复 16# juewang
你有何高见呢?
回复 17# 寂寞有害
幸会啊,寂寞妈妈。我从你的帖子里收益良多呢。还有你的博文,我总会去读的。只是我把自己博客的密码忘了个彻底,没法给你留言了。
回复 15# 雨と淰
你女儿本来就是个好样的!一定要自己煮饭啊。
我也曾想自己租整套的,可是,一年里有三个月我都不在新加坡,房子谁来管理,怎么能放心呢?
不租整套的,要可以煮饭的,这样的房间好难找呀
真是个乖女孩,我的女儿就是贪玩,才不肯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呢。我要把姐姐的学习经历给她看。
以游客的身份可以留言啊。留言给我呀,不然我写得很闷啊。
你的女儿真乖,还是女孩肯听话。我儿子在learning lab补习英文。如果你每次假期回去一个月的话,他们可以帮你调换把落下的4节课补上。
有妈妈陪在异乡会比较适应吧。。。
回复 27# yzhxnn
你女儿多可爱呀。。。。。。让她看看这个帖子吧,有用的。我当初也让女儿去看铜牌的帖子。
回复 28# 寂寞有害
我跑去留言了,结果只能匿名留言。郁闷呀。
话说回来,从你女儿和其他队员的合影上,我一眼就看出你女儿的站姿,没发现吗?就像一个芭蕾舞演员要开始演出了。小丫头有点专业素质了。
回复 29# 寂寞有害
嘿嘿,我好像就是从你的博文上抄下了这个补习中心的名字。
我们回国两个月,等到一月份去给她报名吧。但愿那时还有名额。
回复 30# ok09
是呀,对十六岁以下的孩子来说,陪读还是必要的。
关于孩子的特长与CCA
女儿的特长是小提琴。
从五岁起,女儿就开始练习小提琴。那时,因为她进入的是一家艺术幼儿园,到了大班所有孩子都必须选择一项来学习。白天有半天的专业课,每个孩子各自去学习各自的专业。
因为我的偏好,我们给孩子选择了小提琴。那时,我完全不知道,在一张张感人至深的小提琴光盘后面埋藏着怎样的艰辛岁月。
第一天的练习内容是把琴平举15分钟,一动不动。女儿的脸上留着委屈的泪水。她望着我的那莫名又惊慌的目光,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开垦一片荒地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和忍耐啊。
幸好那时我和女儿都坚持了下来。
。。。。。。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几乎天天如此,每天都要练琴。就是去旅行也要背上琴,在宾馆里练上一小时。
从开始的每天15分钟到30分钟到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女儿从幼儿园走过了小学。
从四年级开始她可以参加学校和区里的比赛了。当然她总是第一名。
到了五年级,她开始参加市里的比赛,捧得金杯。
到了六年级她开始参加全国的比赛,夺得银奖。
同时,她入围亚洲明星大赛,在国内最后的决赛时输给了比自己大三岁的同门师哥。她在年龄组的最低段,他在同一组的最高段。那一届的亚洲总决赛是在新加坡举办的。她的师哥夺得铜牌,并接受了新加坡记者的访问。
也在同一个阶段里,女儿参加了中国音乐家协会小提琴十级的等级考试,获得很高的评价。
这样,来到了中学。是不是要走小提琴专业道路的选择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抉择了。
当然,这个选择我必须听从我的女儿。
她参加过无数比赛,她完全了解这个行业的生态环境,她得到过很多奖杯,也被无情的淘汰过,她也应该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
之前这个问题已经面对了很久。六年级小升初的激烈竞争下,坚持下来的孩子已经没有几个了。
她经过了最后的考虑。她说如果想在专业上取得成绩,到了她这个年龄每天不练上8个小时是没有希望的。她说她还想了解更多的东西,她说如果一辈子只有这把小提琴,她觉得自己会失去很多。
奥。她终于决定了。她一定反复权衡过这个问题。
而我,以一个妈妈长年累月的观察,觉得女儿的选择是有理由的。
艺术需要有那种发自心底的狂热。那种与生俱来的只属于艺术的心灵。
。。。。。。
初一的时候,在一个国际学校的访问团活动中,学生自愿报名并经过学校核准,可以邀请一个国际学生到家里吃住,为期三天。这种事女儿怎么会错过呢?结果,学校给她分配了一个日本女生。那个孩子有着日本女孩特有的谨慎和礼节,与开朗好动的女儿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父母的工作关系,她在日本、美国、瑞典、韩国都住过几年,刚刚又来到了中国。三天当中,早晚两餐由我们负责安排。放学后她们在一起安排她们的内容,会去健身中心,会去上网,更多的时候,她们在一起聊天,谈自己的事情。。。。。。
不久我们从学校收到了日本女孩的家长发来的感谢信。信上提到在我家里吃到的美餐和我送她的一个京剧脸谱,并且,重点提到了女儿的小提琴,说他们不知道,在中国一个初一的孩子可以演奏这么动听的小提琴,令他们敬佩,他们说在日本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事情。
。。。。。。
女儿参加CCA活动的第一天,在陌生的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那些孩子们惊奇不已。老师当即就把她确定为乐队首席,将一个中四的学生替换下来。
回到家里,刚说起CCA,女儿就抱着我像个小小孩一样失声痛哭。她太想念自己的老师了。
其实我也懂得,想念之外还有一些别的东西。
过了一段时间,她说这里的学生不是练琴是玩琴。她说乐队里有人很嫉恨她。
前几天,女儿回到家对我说,学校组织了一个活动,哪个班得了奖。她说:“明年我要自己报名演独奏,看他们能把我怎么样”。
是啊。既然在这个本领上你有这个自由。
。。。。。。
“以后,你有孩子了,你还让她练小提琴吗?”有一次走在路上我问她。
“不让。”她脱口而出。
但是,不到一分钟。
她说“我还是让他练吧。”
“为什么?”
“因为,有了小提琴,真的不一样了。”
我亲爱的女儿,怎么说出来的话,那么顺妈**心思啊!
。。。。。。
用了8年的时间,女儿有了一双会欣赏音乐的耳朵,她已经能比较细致地聆听交响乐了。音乐将伴随她一生。
女儿现在还是很顽皮,在各种诱惑之中迷恋。但是,只要我叫她回来,她总能回来。
只有当妈**心理清楚,她的耐心和毅力曾经经过怎样的磨练啊!
。。。。。。
就是这样吧,当你播下种子,精耕细作,突然有一天就会硕果累累。
所有的付出在顷刻之间得以补偿。和付出的相比,收获的总是更多更长久。
真羡慕你们有那么乖巧懂事的女儿,我的儿子个性十分鲜明,很聪明却难于驯服
回复 36# amy991108
聪明的孩子学东西快,悟性也高,但是他们很难把心思停留在某个地方。
我妹妹的儿子,画画、萨克斯、吉他、摄影样样都会,学习总是中等。前些日子又开始写小说,在网上刚写几章就有网站想找他签约,他不肯,接着写,又有两个网站找他签约,他还是不肯,还接着写。我妹妹问他想要干什么,他说他要钓大鱼。最后等到起点网找他签约他才答应下来,还是让他爸爸去签约,怕人家发现他只是个中学生。然后他的新小说凭着点击量上了强推榜。但是,等到这篇小说写完了,他就不写了。他说,也没什么意思。
我看了他的三篇小说,天马行空一般,很难想到出自一个孩子。
我妹妹也是,总为他操心,真是又爱又恨。
我想,这样的孩子将来一旦定下心来就会出成绩的。
你的话有点莫名其妙。在新加坡把书读好了就有一份好职业,不求大富大贵,不过有一份生活质量不错的白领工作是没有问题的。
请问在中国难道就不可以吗?中国真的是一点看不到公平吗?现在中国真正好点的大学,你必须在10%的行列,你能挤进去吗?去看看现在新加坡生活的中国人,特别是前期来了10多年的,他们大部分都是中国名牌大学毕业的,那时能上大学的还不到10%,要上名牌需要更加优秀,现在他们的衣食住行,和同龄在中国的比,他们会比留在国内的同学好吗?现实点,他们能在这里挣到顶尖位置的有几个,薪水是佼佼者的有几个?上5000的人都不多。住别墅,公寓的有几个?而在同类的同学,差点的都拥有两套房子,家里也是精装修,更别说和独领**的人比啦!
你说的是60后,70后吧。的确在中国发财的机会多些。可是看看现在的下一代人吧,大学毕业以后能拿到可以供房子的薪水吗?不是名牌大学的话工作都难找,在新加坡考进NUS比在中国考进清华要容易100倍,国大的排名还在清华的前面。毕业以后新加坡也容易找到工作,新加坡只要发展,永远是缺乏劳动人口的。中国当然也是在高速发展之中,可是人口实在是个问题,人才是过剩的,不然怎么会像冯天薇这样的顶级人才都被淘汰了。中国的确还是有不少机会,可是我们没有关系,实在不忍心让孩子去经历这么残酷而又不公平的竞争。无论在哪里,第一代移民都是要吃苦做出牺牲的,我觉得在新加坡比在其他的国家还是要强,基本上没有种族的问题,语言的问题也不大,我们有技术的人没有刷过盘子。收入的话,基本上比多数的新加坡人高,当然比同等学历和资历的新加坡人要低,不过下一代人的起点就一样的啊。
你可以全面比较,选择是个人的事,当然我最希望孩子能在中新之间发展,发挥他的优势。
棒
真棒
女儿棒
妈妈也棒
相信女儿以后会更棒
楼主是个好家长,所以能教育出这么个好女儿.
追看这贴,不敢想能让孩子能从中学到些什么,但我想我应该向楼主学习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
回复 52# 欢迎好运
真是过奖了。。。。。。谢谢。
一直关注.LZ真是个用心的好妈妈
回复 54# amy991108
谢谢关注。。。。。。
今天的帖子“陪读生活在继续”因为
对不起,您填写的内容(如签名、帖子、短消息等)包含不良内容而无法提交,请修改。
我找不出不良内容
无法提交
陪读生活在继续
在一个陌生的国家长久生活,需要时间和努力。
我们来这里一年多了。
对这个国家我们有了一些了解。
我和女儿会跑到宏茂桥吃寿司,跑到碧山吃牛肉刀削面,跑到后港吃朝鲜冷面和石锅拌饭,我们知道哪里有中国餐馆也知道哪里有新加坡辣螃蟹,我们也喜欢印度的手抛饼。。。。。。新达城的耐克鞋款式最新,武吉士的服装店和饰品店很新潮。。。。。。我们已经能解决自己的简单生活问题了。
大多数日子,我们自己做饭在家里吃。到了周末,因为其他房间的人们都有很多事做,家里太嘈杂了,我们就会出去,要么逛街要么去图书馆。
我们搬过两次家。
第一次我们租了一套2+1的主人房,另一个房间的夫妻经常请人到家里来,有时晚上11点还会有人来,在客厅里吃吃喝喝大声说笑。我没有住到租约到期就搬走了,被扣了一个半月的租金。
第二次我们租了一个排屋的主人房,虽然半夜不再有摩托车的轰鸣划破夜空了,但是十多个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冰箱里永远都是满满的,今天买来的调料几天之后就用完了,你的锅你的碗总会被别人悄悄地借用,如果你是个爱干净的人最好别去厨房。人们进进出出,夜里11点就像下午一样。等到女儿入学后,我们马上就又搬家了。
这一次,我们很幸运。3+1的房子里一共住了4个人。大家都很自律。互不干扰。晚上11点后基本上就安静了。早上女儿吃完饭悄悄地关上大门去上学。我们知道,在每一扇关闭的门内都有着各自的艰辛,各自的忍耐。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儿和我都学会了隐忍。
房东说也许到了年底她就不再续约了。那样我们就又要搬家了。
。。。。。。
每天早上我会到公园去走步,再做做体操,以免颈椎病的困扰。然后去买菜。回到家里,收拾屋子。然后上网,看看国内的新闻,看看财经消息,看看汇率,再看看联合早报网和南洋视界。还有狮城网。在狮城网上,我受益匪浅。在我的电脑文件夹里,收藏着寂寞有害、银牌助教、ahong345和小飞猪的帖子。
。。。。。。
我女儿的家教老师很高兴的成了我们的担保人。每年收费1000元。
。。。。。。
到了新加坡,一切都在变化中。有时候,一纸令下,我们的生活就会被动摇。
我的日子仿佛在旋转,无论是速度还是方向都很难把握。好在我来这里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女儿的教育和成长,我最根本的希望是寄托在我女儿身上。这样,我的生活还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只是,我还要做一些其他的准备,使我和我的女儿能在突然的变化中保持平稳。
过去,ZF下大力气打击dubo,那是一种犯罪。现在,各国ZF在最好的地段,投入巨资,营造最舒适的环境kaisheduchang。然后媒体再来劝诫百姓。虚伪至此,残酷至此,就是今天世界的真面目。从这个角度来说,整个世界都在旋转。
。。。。。。
我见到过很多陪读妈妈。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经历。在他们身上,我常常能看到让自己汗颜的东西。我尊重这些陪读妈妈。
。。。。。。
就是这样吧,有昏天黑地风雨兼程的日子,也总有气定神闲尘埃落定的日子。
改来改去,终于发出去了。
楼主很真实地记载着生活,我们体会得到这份用心.
一位妈妈与我一起工作,聊起生活,她的口气让我觉得很不舒服,虽然我知道,能让孩子过来读书的,当然经济不会差,但也不用这样夸口:1让我与人合租?才不要,我从来不与人合租.我都是住一个月千多块以上的.什么?也有一个房间五六百块的?那是人住的地方吗?.2….什么一套?我不知道,反正我只租一间,薪水不够房租?你以为我是靠在这里打工让孩子读书的.3.这里辛苦又被人欺负,是呀,我误入匪穴,不多时,老娘要炒它鱿鱼了…..
哈哈,还真有牛人啊!
哈哈。。。。。。我也想起在国内时单位组织去九寨沟旅游回来后,一位同事说起在那里见过的冬虫夏草“那玩意多少钱也不算贵,真是大补的,我家里存着呢,我吃了一根,转天就流鼻血了。。。。。。”我强忍着,差点笑出来。
我们周围总有几个可笑的人。。。。。。
非常赞赏你和女儿的勇气..
加油!
回复 62# awenlucy
谢谢鼓励!
嗯~支持你~
回复 64# david001
谢谢!
有什么好牛的,真牛就不要做工呀。
不做工的是真牛?
我不做工,可是我很惭愧,因为在这里我没能力找到舒心的工作。。。。。。
我还真羡慕那些能说一口流利英语,可以在新加坡自己选择职业的人。。。。。。
祝愿楼主母女一切顺心如意
回复 68# amy991108
谢谢你!你的祝福很温暖!
回复 67# orchestra
我做工, 也带着孩子(家属). 什么工作都是很辛苦的, 但也自己试着调节好.
只要家人健康快乐, 大家在一起努力奋斗, 有很多艰苦只是暂时的.
相信明天会更好! 楼主加油! 所有在这里的大家加油!
一起祝福LZ吧。
你说得真好!谢谢你awenlucy!
谢谢你的祝福!
祝福楼主和她女儿开心在这里生活和学习。
恩,一起加油。有空要让你的女儿教育一下我的宝贝闺女,那家伙太贪玩了。
谢了。。。看见你真高兴。。。
恩,和姐姐一起加油吧,有机会让他们在一起热闹热闹。
回复 77# orchestra
恩恩,肯定有机会。:)
楼主最近有更新吗?
学期开始了,很忙吧..
关注…
如果能有lz这样的朋友,相信会过的很实际很开心的。喝喝
最近因为孩子的爸爸在新加坡,我们的时间变得很宝贵。孩子也特别高兴。
等孩子的学习有了新的进展,我会来更新的。
谢谢你的关注!
祝福你们一家
谢谢!也祝你中秋快乐!
有些想不明白,好端端的为何带孩子来新加坡读书,你们夫妻分居,孩子和妈妈在这边借房子寄居,妈妈从中一开始陪读,5,6年的寂寞孤独,都是为何?其实你女儿在国内成绩也不错,读书也满快乐,化这么大力气,费那么多金钱,代价太大了,真不明白……..哎
为了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这是我和先生达成的共识,尽管辛苦,我们都心甘情愿。。。
是付出了很多代价,只希望和以往一样,劳有所获。。。
你女儿在国内也不是学习的不错?是国内的教育制度问题吗?
纯属家庭内部问题。。。
为了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这是我和先生达成的共识,尽管辛苦,我们都心甘情愿。。。
是付出了很多代价,只希望和以往一样,劳有所获。。。
这点我非常同意。其实孩子在哪里求学,夫妻一定要心连心,共同进退。
家永远是最温暖的地方。
回复 85# orchestra
举双手赞成
夫妻分居,难保不出什么事,还双手赞成,都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我真的不建议孩子来得太早。国内的小学教育还是比较扎实的,艰苦程度也还可以忍受,孩子需要有这样一个磨练过程,也可以在华文、数学上有个必要的积累。如果可以在国内加强英语学习,提前做一些准备,初中再来也还是能跟上这里的课程。
我到新加坡的体会是,孩子在国内如果很优秀,在这里就很有希望;如果在国内学习成绩就中下等,到了这里,就更困难。如果又不能陪读,就别来了。
我曾接触过一个连华语数学都很差的学生,现在都考很好成绩了。妈妈也从很灰心沮丧直到开始对孩子有了很大的信心。没有决对的结局,只有持续的努力,才会有很好的将来。
看来,我们很幸运。孩子的爸爸是个有感情有责任的人,不是一个臭皮囊。。。
一个家庭,一场婚姻,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那不仅是感情的结合,更是命运的结合。如果这场婚姻的意志那么脆弱,我只能说,在当今眼花缭乱的世界和千头万绪的生活里,需要顾虑的岂止是短暂的分离,距离不过是其中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罢了。
你能到你自己的帖子里去讨论你的问题么?
你这样引用我说的话是断章取义。
你既接触过一个月吃住包括学费补习在内花费1200的妈妈,也接触过90分钟15元一次的补习老师,还接触过华语数学成绩都很差现在成绩都很好的学生,又接触过那么多对新加坡非常感激的陪读妈妈。。。我发现只要涉及陪读妈**你都接触过,而且,只要是你接触过人都能化腐朽为神奇,你是专门和时来运转的陪读妈妈打交道的人么?
你能到你自己的帖子里去讨论你的问题么?
你这样引用我说的话是断章取义。
对不起了。原以为您也是在这分享心得,才会加入我曾接触过的经历。
既然您也不喜欢,我也没必要在这里特别去强调自己的立场。
谢谢您
谢谢你能尊重我的立场。
到你自己的帖子里去讨论也便于别人更了解你。
回复 90# cyz2000fa
为人父母不会是你这样的
很有道理啊
愿望是好的 结局是出乎意料的 因为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七情六欲
特别是正常的男人 忍得了一时 忍不了 “长期” 能留下来陪读的妈妈
其孩子不会太大 常年长期的两地分居 有几个正常的人能真正地做到
守身如玉的呢 ? 留守在本地的陪读妈妈在来本地多年后 大多数都
葬送了自己的婚姻 离婚率已经达到80% , “忠” 与 “守” 难两全 !
真理也!在补充一点,很多的婚姻维持别以为是爱情,分居两地也给情人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夫妻分居,难保不出什么事,还双手赞成,都是自己骗自己罢了
对,非常对!
回复 103# juewang
你们的婚姻基础就那么不牢固?
有真正感情的家庭,不会在意暂时的分离. 何况为了孩子,彼此之间的心靠的更近了.
“谢谢你风雨内, 分开也像共同渡过” – 歌词
不要在这个帖子里进行人身攻击。论坛里并不缺乏眼光,丢人的可能是你自己;
不要在这个帖子里借题发挥,如果对某一话题特别感兴趣可以另开贴另加主题;
不要在这个帖子里招摇撞骗,陪读妈妈需要了解真实的信息;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观点不同,这可以理解。让大家看看陪读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种种可能性也不是坏事。但是请大家彼此尊重,没必要恶语伤人。
还有,我觉的把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说出来就可以了,不需要反过来倒过去地说。一个观点说一次和说十次有什么不同?
我在我自己的帖子里说我自己的观点。
你看得懂么?
恩,其实这里的无知和幼稚大家早就看出来了。
回复 107# orchestra
支持你。这帖子只是分享一些孩子的教育经验,与某些话题无关。互联网无限大,楼主的确没什么了不起,各位何不开个了不起的帖子?
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尊重。
回复 115# 4321book
我不想跟你对骂,如果骂你倒真的被你说准了,我也不知道你认为我是谁,不过还是提醒你自重。
恩。还真有点无赖的样子。
谢谢你!你说得对。
不懂的,就悲剧了。
过街老鼠不是贱。。。是恶心。。。
恩。就是这个德行。
厚颜倒是真的。无耻还谈不上。没有那个水平。
你们在吵啥?有点看不懂?
主角在观众眼里。
我真不想说话伤你。。。你适可而止吧。。。
好好的帖子,又被搅得乌烟瘴气。
没看出楼主有什么不对,分享一些真实陪读的生活没什么不好吧?
陪读版块就是供妈妈们分享心得的,不是用来相互攻击的。
跟帖也不要太离题了吧
读者至少看得出吧
不要自作聪明
这贴我锁了,可惜了好好一个精品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