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_ _本周讨论话题:李显龙总理国庆群众大会演讲电视直播_ _ 

       今天傍晚6时45分,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文化中心举行国庆群众大会,李显龙总理发表演说。
  
      李总理是从6时45分开始,先后发表马来语和华语的演说,直到晚上7时半,休息约半小时后,再从8时开始发表英语演讲。

       新传媒电视8频道、U频道和95.8城市频道将作华语现场直播;英语广播则通过亚洲新闻台、新传媒电视5频道、okto频道和938英语新闻台现场播出。  

    公众也可以上总理公署网站www.pmo.gov.sg或民情联系组(REACH)特别设立的微型网站www.reach.gov.sg/ndrsg,同步收看国庆群众大会演讲的网上广播。  

 另外,公众今年也首次能通过智能手机追看总理演讲内容,网址是www.ndr.sg。
  
     为增强国庆群众大会的互动元素,国人可以#ndrsg为标签,即时将观后感发到twitter.com/Reach_Singapore这个特设的推特网上。民情联系组也利用其社交网站“面簿”上的活动网页www.facebook.com/REACHSingapore ,供国人写下将收看大会的留言。

      总理在今晚的演说中阐述了经济、教育、移民政策和新加坡精神这四大课题,总理将讨论我国如何着手应对这些课题,以及如何改善和调整相关政策以让新加坡的未来更有保障。


:苏亚华)


现在,李总理正在英语演讲中。。。。。。。。。。。


全是些安抚人心的话,对外来的我们来说形势是严峻的,情况是不容乐观的。


给我的感觉,是李显龙总理的马来语和华语水平都好高呀,不但发音准确,还用词恰当。在华语演讲中,我全程听完了,他说了很多成语:事半功倍,力争上游,天生我才必有用,入乡随俗,脱颖而出,海纳北川,强国兴邦,多姿多彩,腾笼换鸟,,,,,

不拿草稿,站在那里,语句流畅通顺,不吃螺丝,,,,不容易呀!


HEHE,总理是厉害,不过还是有总理公署的。


总是上层建筑的人物啊,值得佩服。不过个人感觉有些话题不应该从总理嘴里说出来,而是应该部长之类的来发表。


精通三门语言,不简单~~~~.这里很多人都精通这三门,而且有的还会闽南话,广东话,五门啊~~~~

不过看不看草稿就不知道了,那个台子上有可能放稿件的.

说的应该都是已经提到过的.
15%经济增长算非常好了~~~~,即使近三年平均也有5%,不错~~~~
今后是1/3的外劳(忘记是需要1/3的外劳,还是1/3的批准率),移民标准比外劳要高.

提到个网站,但不是本网站~~~~~


真够累的。。
演讲三场。用三种语言。


同学们没注意到这个重要信息吗?——明天马部长将宣布重要的新房屋政策!

李总理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故意半开玩笑说,我今天就不详细说了,不然你们就光记得这个了,后面讲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本来就是读华校出生的·


    李显龙是RI的,英校。


    在英语演讲部分,大部分在说HDB的事。


    不然这么长的时间怎么凑?


    李总理没有看柜子,他的视线是看的台下观众,左右扫描。


    明天接着关注。


    我听都听累了,还是半躺在沙发上。。站着当然累。


回复 12# gydlsgp

    是随笔南洋。


回复 22# 老鼠爱小米

关于看稿件问题,说不准,因为有两个地方可以放稿件,
一个是台子上,只要眼睛描一下,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地方是摄影机,现在摄影机能显示稿件内容,并可以滚屏,只要眼睛看着就可以了,这个现在电视台应该用得很多了.

关于网站,我其实是不好意思在这里说,有意思的是,李总理是说的:南洋网,没有说全名,虽然幻灯上显示了主页.

PS:看英语演讲时候,只看了开头~~~~,觉得差不多,就没有坚持~~~~


应该不是完全背的,可以有提示的。
就像那些播音员。

只不过新加坡的精英确实厉害,
过过招就知道都是一些强手。
而且,有一点是我们国人所比不上的,
相信大家在这边生活久了都会有感受的。


用真诚与正直,赢得尊敬
用才华与能力,赢得尊重

有施爱之心,
有赐福之力,
谁能拒绝你呢?
亲爱的同胞。

爱是一种力量
不仅保护你的家人朋友
也为陌生人带来 福祉

当你在事业上、生活中做到这一点
你将突破地域、种族、国籍的障碍
成为受人欢迎与信赖的贵人

有很多同胞做到了这一点
给新加坡带来了蓬勃的力量
所以李总理在讲话中给予了充分肯定


回复 25# xuemei166

    世界充满爱!


National Development Minister Mah Bow Tan will be chairing a press conference on Monday.
刚从strait times看到的


李显龙 – 南洋小学 – 公教中学 (Catholic High, 华文特选学校) – 国家初级学院 – 剑桥大学

他的华文水平没准儿比总理公署的那些人都强。
很喜欢他的讲话,实在。比讲那些空泛的大话,废话强多了,有这样的总理是新加坡人的福气。


李和吴在水平上是2个等级….

记得小李上台没2年,就被美国评为世界前几位的**… 具体名称忘了,大概是带领国家走出困境的的领导人…


听说对于男孩服兵役的制度有改革,谁知道的详细点指点一下….


整体还是佩服政**府的。


9494,按老李讲的,小李就是一天才啊!(老李自己在回忆录里讲的)呵呵!
另外今年的NDP演讲真是最有新加坡特色的一次,都说新ZF把国家当成一个大公司那样地管理着,这么今年连powerpoint都上了,真象是企事业内部会议啊!


    我记得小李是华校的


小李读书的经历
Lee Hsien Loong studied at Nanyang Primary School南洋小学,
received his secondary education at Catholic High School公教中学 and subsequently studied at National Junior College国家初级学院, where he learned the clarinet under the tutelage of Adjunct Associate Professor Ho Hwee Long.
He studied mathematics at 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 University剑桥大学, where he graduated in 1974 with First Class Honours in Mathematics and a Diploma in Computer Science (with distinction). He subsequently obtained a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MPA) from Harvard University’s哈佛大学 Kennedy School of ** in 1980.


    是的,改变很大。跟以往的群众大会不同。进步很多了。


    哦,那就是我记错了。


    没听到这个。


会给9K的补贴。


似乎大家都很佩服李总理啊~~~~为什么呢?


在昨晚的群众大会上,李总理有讲到组屋有新政策,不过他不要说,要等今天来公布。


    是每年9000还是一次过9000?


一次性。据说是什么教育、住房的补贴…


李显龙上的是南洋小学和公教中学,都是华校来的


我怎么记得李显龙总理自己说小学是在”直落古楼”
中学是在“英华”


他老爹小学是在直落古楼读得,看他写的风雨独立路里有说,小李读得是华校南洋小学,后来读的公教华英中学,他读的时候也是用华文教学的,在学校说华语回家找老爹说英语在加上本人智商高有语言天分,貌似还会说流利的俄语。。。不得不佩服


移民问题让我心寒了,看来PR还得多等等了。


新移民还是会有的,门槛会高一点,ZF这么说也是为了安抚人心,但是以后估计不会再像05,06年那种滥发PR的情况再出现了,出生率摆在那里,不引进的话种族平衡会被打破。。


要引进移民的,只是看是不是新加坡需要的人。他需要的,就给PR给公民。不需要的,哪怕你的薪水再高你的WP再高,他也是不要。我觉得,这个跟专门有关。跟从事的行业有关。


总理国庆群众大会演讲反应 民情组首场对话会
就新移民课题 大部分与会者不满意总理解释

(2010-08-31)

李显龙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花费许多唇舌,向人们解释新加坡需要借助外来人才和引进客工的重要性,可是显然地,不是每个人被完全说服,一些在情绪上还是不太能接受总理的说法。

  国家发展部长马宝山和民情联系组(REACH)主席许连碹博士昨晚在基层领袖俱乐部主持首场针对总理前晚演说的对话会上,约100名出席者当中,六成举手表示不满意总理的解释。

  在长两小时的对话会上,新移民继续成为焦点课题。与会者提出的近20道问题,有一半与新移民相关,范围从新移民是否应该强制服兵役、他们是否应成为公民后,立即享有与新加坡公民同等的待遇、如何解决新移民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的不同等。

  一名来自武吉知马选区的基层领袖就表示,虽然新加坡公民可在为孩子报读小一时享有两次抽签机会,可是最近许多家长向他反映,不少外来移民为了让孩子报读心仪小学,特地申请成为公民,以享有多一次抽签机会,本地家长因此仍然觉得孩子报读小学的机会被“剥夺”了。

  马宝山回应时指出,决定放弃原本的国籍,成为新加坡公民,对新移民来说是重大的人生决定,因此ZF不会规定他们必须成为公民多久后才能享有公民的待遇。

  他说:“总理说得很明白,如果我们不需要增加人口,安于现有的350万名公民,每年1.2的超低生育率,经济放缓,那我们就不必花那么多心思去吸引外来人才,还得想尽办法安抚新加坡人不满的情绪,可是现实是我们不能这么做……因为没有新移民,新加坡人口10年后会减少、我们的经济会受影响、国民服役人员不足,这个城市将变得没有活力,到时新加坡将不再具吸引力。”

  他强调,新加坡也不要成为迪拜,那里有90%人口是外来移民,10%的当地公民虽然目前享有一切好处,可是一旦发生危机,国家局势会变得如何,谁也说不准。

  马宝山说,当一台引擎慢下来,要重新启动将是困难的,而新加坡目前就有如一台马力十足的引擎在行驶着,ZF和人民有必要提供它充分的燃料,让它继续保持这股冲劲。

  银行从业员穆迪表示,很多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因为买不到组屋而延迟生育计划,他吁请ZF建造更多新组屋满足需求,从而协助提高生育率。

马宝山开玩笑说,如果年轻夫妇都承诺生育,那么要ZF马上宣布为他们兴建组屋并不难,可是生育问题并不是靠买组屋就能解决,因为它还牵涉到个人意愿和事业发展等多方面。
  他说,10年前,建屋发展局当时有多达3万5000间组屋滞销,即使建屋局以“求”的方式也卖不出去,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2006年,因为人们总觉得组屋价格会继续下跌,可以再等一等。

  不料2007年,房地产市场红火起来,组屋价格节节上升,人们却在这个时候一窝蜂涌入市场要买房子,才形成今天建屋局不得不采取预购组屋(BTO)的形式来评估需求。

  民情联系组将在下来一个星期,继续收集人们对总理国庆群众大会演讲的反应。

  有兴趣者可上网www.reach.gov.sg提出意见。


房市降温措施料将立竿见影(2010-08-31)

对许多准备结婚、建立小家庭的年轻夫妇来说,或许终于可以放开压在胸口的一块大石了。
  去年,楼价在一片经济不景气中,突如其来地回弹,力道之强和快,让许多原本想成家置业的年轻人措手不及,等到回过神来,楼价已经飙涨至相当高的水平。  

 国家发展部昨天宣布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为市场降温,最明显受益的,无疑是这批从来没有进过场的第一次购屋者。  

 整个房地产配套从多方面下手,来帮助所有新加坡公民,特别是第一次购屋者,让他们都能够以合理的价格买到组屋。ZF一方面提高供应量,让第一次购屋者有更多选择;另一方面则降低竞争对手的能力,让较不急着买房的人暂时退场,把机会让给这些还没有房子,而需要房子成家的人先置业。   

 “居者有其屋“是新加坡住屋政策的根本。确保组屋供应的充足,以及价格维持在国人负担得起的水平,本来就是建屋局最重要的使命。  

 ZF当初设立建屋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人能够以合理的价格,拥有高品质的住屋。这些年来,ZF逐渐放宽了条例,让私宅屋主也能购买转售组屋,这虽然让一些屋主通过买卖转售组屋套利赚钱,却也提高了组屋的需求。再加上外来移民带动人口增加,提高了住用需求,一些国人也开始责怪外国人,认为是他们抬高了住用需求,导致屋价上升。  

 经过这些年的转变后,昨天宣布的新条例,再次发出了这个明确信息:组屋是要留给屋主自住的,建屋局必须优先处理好人们实际的住屋需求,确保屋价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在经济层面上,整个配套的用意也很明显,为维持一个稳定而能够持久的楼市,就不能脱离经济基础面,允许楼市出现泡沫化。  

 它并不希望看到第一次购屋者因为担心屋价快速上涨,而草率地买下自己负担不起的房子。同样的,多项针对购买第二套房的措施,似乎是在打击投资者和组屋提升者市场,但其实也是在鼓励国人更审慎地买房,以免承受太高的债务负担。
  

    一直以来,ZF都很密切留意楼市的走向。这其实已是它过去一年来第三次出手干预,对楼市“出招”:第一次是去年9月、第二次是今年2月。但因为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强劲增长,大量现金在流动,因此过去两次的降温措施,往往不到几个月后就开始失效。

     过去四个季度来,私宅价格已上涨了38%,攀升至1996年巅峰时以上的水平。去年私宅需求也异常炽热,单单新单位的成交量就超过1万3000个。  

 过去两次,ZF端出来的都是比较像“凉茶”,较具预防性质和清凉降火作用的措施。但是,昨天第三次出手,下的似乎是较能够立竿见影的“重药”。  

 这主要是因为全球仍充满不明朗因素,国人有必要谨慎审视自己的购屋决定。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经济虽然强劲增长,但是下半年的增长却可能放缓。  

 此外,美国也还没有摆脱陷入双谷衰退的威胁。上星期,美国联邦储备局公布的第二季经济增长数据,经修正后只有1.6%,低于初步估计的2.4%。联储局主席伯南克因此表示,如果经济放缓情况显著恶化,以及通货紧缩的迹象浮现出来,联储局将考虑再一次大规模购买债券,以及放宽货币政策。  

 过去一年多来,楼市的飙升吸引了许多人进场,他们当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已经拥有一套房子,但却进场买了第二,甚至是第三、第四套房子。   

   当中,有的希望提升居住环境,有的则希望收租,或者等楼价攀升后脱售,赚上一笔。不过,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很强的财务实力,有的纯粹是因为看到别人买房子赚到了钱,所以也跟风进场。他们或许计算过,认为自己负担得起每个月的房贷供款,不过必须指出的,这是在现有低利率环境下的情况。  

 利率不可能一直维持在现有历史性低水平,万一世界经济出现大震荡,影响本地的经济增长放缓,带动楼价下跌,房地产买家将面对屋价贬值。这不但会影响他们的财富,也会进而影响新加坡整体经济。
  

   利率的飙涨,会导致每个月供房的款项激增。在1997年后的亚洲金融风暴时期,就有许多人因为利率剧升,每个月的供款暴涨而陷入了财务困境。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