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房地产降温措施出炉后 建屋局4天接获100个上诉个案

建屋局在房地产降温措施宣布后的4天内,接获4000个询问以及100个上诉个案。当局所接获的询问电话也多了50%,许多询问者不清楚自己是否受新政策影响而向当局查询。

建屋发展局澄清说,受津贴组屋屋主一向不能在最低居住年限 (Minimum Occupation Period,简称MOP)期间同时拥有私人住宅,海外房地产也不例外。

建屋局发言人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为确保对所有的组屋买主一视同仁,我们从8月30日起规定非津贴组屋屋主也须符合同样规定,以加强组屋作为屋主自居的原则。”

ZF在本周一宣布新一轮的房地产降温措施,规定私宅屋主在购买非津贴组屋后,必须在六个月内将私宅卖出,这包括所有本地与海外的房地产。

目前购买组屋时须申报 是否在本地或海外置产

基于措施也涉及海外房地产,因此引起公众议论,一些业者也质疑当局要如何追查屋主是否在海外置产。

建屋局澄清时说,受津贴组屋屋主一直都不能在MOP期间同时拥有组屋和私人住宅,包括海外房地产。刚宣布的措施将这个条令延伸至非津贴屋主,统一他们所要遵守的规定。

受津贴组屋指的是直接向建屋局购买的组屋,或向该局申请公积金购屋津贴购买的转售组屋。

目前,公众在购买组屋时,必须申报他们是否在本地及海外置产。要是所持有的房地产在海外,申请者必须提交文件证明产业已在指定时间内变卖。

虚报资料者可在被定罪后被判罚款高达5000元,或监禁长达6个月,或两者兼施。要是所虚报的资料在买卖完成前被发现,当局可撤销买卖申请;要是买主已完成买卖程序,建屋局有权收回组屋。

针对永久居民往往已在家乡置产的现象,这个条令是否令他们难以买组屋,建屋局发言人说,除了在本地购买组屋外,他们也可租房住,或是购买私人住宅。

尽管如此,发言人说,当局将保持灵活,研究每起个案的情况。

整体来说,自从房地产降温措施出炉后,建屋局忙得不可开交,短短4天内便接获4000个询问以及100个上诉个案。当局所接获的询问电话也飙升50%。

有的公众不清楚自己是否受新政策影响,有的则须打消买卖房地产的计划,进退两难。


如果有人刚卖掉组屋,自己的公寓在建,要等几年,现在新政出来了,不是只能去租?


回复 1# kaixin666

    把HDB搞到烦透了的时候,可能条例又要变了。


    应该先做个民调就好了,否则牵扯的面太大了。。。


看来建屋局的人闲得慌,搞点事情出来忙一下。这个条例对PR来说确实不合理。潜台词就是说,你要想在新加坡,就把国内的都放弃。要想回国,就彻底把这里当作一个流动站。不过,我估计它的意思就是要把PR重新清理一下。入籍的入籍,不入籍的摆明了不入籍的态度。


    那就每个人都打电话去忙忙他们。


    其实意思是:你要是想要吃着碗里霸着锅里你就多拿点钱出来消灾(买公寓不买组屋)
PR们想 归顺的快归顺 (换公民并卖掉海外房产)
不想归顺的就多花钱,造福新加坡子民和ZF(租房住)

怎么想着都是好,谁叫他们觉得出国的人都是有钱人呢?那些来打体力活的工的人,也不会想在这里买房子的,做几年都回家自己盖房子去了。


回复 6# 老鼠爱小米
我倒是想打来着,就是打通不知道说啥好,哈哈


回复 7# angel_luo
中国炒房团都来到这里,给人家造成了PR都很有钱的印象了。


    是啊,这些有钱的老爷团太太团来扫荡一圈走了,烂摊子留给我们了。。。


苦了咱们这些穷人了。PR不都是富人。


    错鸟,应该是入公民的才是穷人….

那些‘红毛’等高薪人士,会拿pr,不会拿sc的…..


所以,新ZF希望我们都把国内的房产卖掉,带着大把的钱来新加坡花呢


PR都没人愿意拿。。。。。


把中国炒房团赶回家, 别在这里投机钻营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