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儿行千里母担忧。很多孩子出国了,父母的心也就牵挂到了大洋彼岸。尤其随着出国留学越来越低龄化,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父母出国做了陪读,据了解,各个国家对于家长陪读的政策差别较大,有的国家不允许陪读,而有的国家却十分支持。
加拿大:不提倡不接受父母陪读,访问签证实现陪读签证
从签证种类上看,加拿大没有陪读签证的种类。加拿大ZF并不鼓励低龄留学。但在实际操作中,加拿大移民局将陪读签证归入到访问签证(visit visa)中。但是如果孩子小的话,就可以现通过访问签证过去,然后同不断的续签来达到陪读的目的。该类签证最长时间半年,还可以续签一年,访问签证实际上可以起到陪读签证的作用。
对于访问签证,需要两个基本条件:1、在加方有邀请;2、你有足够在加拿大生活消费的经济证明,通常是一年10万元人民币。
英国:父母不可以陪读
在英国,父母不可以陪读,但是配偶或者未成年子女可以陪读,在父母学业完成之时随父母一同回国。如果孩子在英国读书,可以申请探亲签证时间大概3-6个月。
美国:父母不可以陪读
留学生的父母不允许陪读,留学期间可以让留学生在当地的亲属或学校指定的监护人代为看管。
新西兰:陪读家长不准工作
新西兰禁止十岁或以下的小留学生独自在当地生活,必须有家长陪读。新西兰将会修改签证规例,准许家长每次可以在新西兰居留一年,但不准工作,没有国民保健资格。 1.申请人必须是被监护人的直系亲属(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2.申请人将要陪读的学生必须是申请Form7以下的课程。
十一至十三岁小学生,没有家长陪同,要经过教育部特别批准。已有寄宿的学校则可获豁免。
新加坡:陪读母亲允许工作
新加坡实施”母子陪读”的留学政策。公立和私立的中小学校都可招收外国学生,并且允许17周岁以下学生的母亲(或者其他母系亲属如外婆,奶奶)在新加坡陪读。母亲可以一直陪读到学生进入新加坡ZF理工学院或ZF大学为止。在孩子读公立学校同时,允许陪读母亲工作,母亲的收入可以满足孩子上学及母子生活所需。
澳大利亚:政策较为宽松 ,18岁以下留学生,父母可以申请陪读
澳大利亚的陪读政策相当宽松,除父母外,留学生的亲属也可申请作为监护人。《澳大利亚移民法》对亲属的定义是: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姨姑、叔舅、侄甥、祖父母、孙子女;此外,继亲属也可以。但监护人不能小于21岁。
马来西亚:要有存款证明
马来西亚原先不存在陪读,近些年,随着国内很多家长把马来西亚视为去欧美留学的”跳板”,马来西亚ZF采取多项措施鼓励外国学生到马来西亚留学,包括允许留马学生的父母前去陪读。对存款证明的要求通常在15万马币,存期五年。
谢谢楼主,好帖
新加坡:陪读母亲允许工作
新加坡实施”母子陪读”的留学政策。公立和私立的中小学校都可招收外国学生,并且允许17周岁以下学生的母亲(或者其他母系亲属如外婆,奶奶)在新加坡陪读。母亲可以一直陪读到学生进入新加坡ZF理工学院或ZF大学为止。在孩子读公立学校同时,允许陪读母亲工作,母亲的收入可以满足孩子上学及母子生活所需。
不过这句话误导了很多妈妈
同意楼主小飞猪的话,好多妈妈都是被误导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度是如年的。
楼主可以加些 其他的国家吗?
比如:瑞士、瑞典、芬兰、法国、等国家的陪读政策 ,
真对不起,我现在还没有资料,等找到,我会加上去的,谢谢
说的没错,国内报纸中介也这样写,然后还说70%讲华语沟通没问题,可以找到工作。我朋友差一点就来了。
陪读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是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
陪读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是为了孩子一切都是值得的!
对的。lz不妨也将来新加坡的利与弊,正面的与大家分享。
楼主真好 太有价值了!
希望再多些国家 好给我们做参考谢谢
请问小小鸟TT :我现在想带孩子去澳洲,怎样办呀?谢谢!!!
我也想同问这个问题,请帮忙解答,谢谢
澳大利亚:政策较为宽松 ,18岁以下留学生,父母可以申请陪读
澳大利亚的陪读政策相当宽松,除父母外,留学生的亲属也可申请作为监护人。《澳大利亚移民法》对亲属的定义是:父母、配偶、子女、兄弟、姐妹、姨姑、叔舅、侄甥、祖父母、孙子女;此外,继亲属也可以。但监护人不能小于21岁。
母亲可以工作吗?在申请的时候都需要什么呢?想连同外婆一起申请去,谢谢
在新加坡的陪读妈妈也是不好找工作的
找了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做滴
有误导成分
小孩子到新加坡来念书的确是有许多的好处的,其它的不说,就安全方面心里就放心了许多,环境也优美和干净。
来了两个月,首先遇到的就是在租房过程中的困扰,不仅仅是本地人不愿意租房给陪读妈妈,同样是从国内过来的中国的二房东们也不太愿意租房给陪读妈妈;所以在来之前还是要准备好足够的经济实力去买公寓的房子。如果新加坡政府能够提供在孩子上学附近的租房,那有多好啊!
还有一些陪读妈妈居然自己也耻于说自己是陪读妈妈。看来要改变群体印象不是一朝之事,在这里我想倡导各位从自身做起从今日做起,我们一起为改变陪读妈妈的群体印象而努力。
陪读妈妈不可以找工作的,不是吗
好象只是对新加坡的陪读政策比较详细说明,其他国家也只是粗略讲一下。希望日后有各国更加详细的说明。谢谢!
一步一步来吧。要新加坡人对陪读身份的观念彻底改变,需要很长的时间的。
这里也呼吁妈妈们一起努力,与新加坡人慢慢建立友好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