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客观来讨论

网里的讨论充其量也只能做为参考。很多时候看到不少自以为是的人,还真以为能凭几句话就能造成什么改变或误导他人。

放轻松点,留言客观点。来这游览的朋友不会为你的大声喊大声叫就唯命是从的。他们自己有分析的能力的。不会因为有人说新加坡很差很烂就没有人来新加坡了,也不会有人说新加坡什么都好,隔天就很多人来新加坡的。

既然是“狮城论坛”,难免会有新加坡人来这里交流的。难道游览之后,他们还不知道陪读的心酸与困难吗?(我就不信新加坡没有好人或我就不信中国没有好人)

那也不能因为陪读之路难行而夸大其词,甚至借题发挥。欲加之罪也会让新加坡人看了不爽的。换成是在中国,中国会让新加坡人在中国论坛上这样吗?将心比心好了。

再说,谁没被骗过,谁没被人帮过?陪读要的不是被同情,要的是身份认同。(负面影响也很无奈)
很多的负面影响非一日之寒,但肯定是人为造成的。论坛若有平和与客观的讨论,或许新中两国至少不会因为这论坛上的交流而恶化。


不时在论坛上看到除了发泄就是把一些课题夸大的去挖掘并所谓的探讨。真的是探讨吗?? 还是故意制造混乱??明白人一看就知其意了。。

无论是留学或是租房,甚至是中介等等课题,几乎全都一面到的去数落。看事情做事情如果总是以自己的立场为出发点,凡事以自己为中心,那到哪里会尽你所愿。

留学之前一定得具备全面与足够的准备,哪怕半途中有什么突发事件,自己早已未雨绸缪了。亡羊补牢虽然为时不晚但给会让你失去理智,整天无助的哭诉也无济于事啊。

租房永远是以个大学问,试着换位思考您就会感觉更深。与家人住在一块难免还是会有所摩擦,更何况是陌生人。生活,环境,背景,学习,习俗等等的不同,难免会有起争执的时候,最好遵守合约原则才能给双方保障,不然公说公理,旁人理不清的。


我在这里是希望能找到中立场的朋友,无论是中国朋友还是新加坡朋友,是已经在新加坡的陪读妈妈还是未来的陪读妈妈,中介或学生等等,一起来个客观的讨论。(排除发泄与互相攻击)

让更多人从讨论中看到,认识到从而调整自己,给论坛成为一个属于真正的健康平台。


谢谢更正:

无论是留学或是租房,甚至是中介等等课题,几乎全都一面到的去数落。看事情做事情如果总是以自己的立场为出发点,凡事以自己为中心,哪会全如你所愿的。


既来之,则安之,没有人被逼迫强行从中国劫持,绑架到新加坡,世上没有后悔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付出代价,适应,喜欢就留下,否则就回国,每个人人都是自由,各有千秋,各有利弊,每人经历不相同,没有可比和参考价值


我很中立。我只提供信息。


我很中立。我只提供信息。

欢迎欢迎啊。呵呵


既来之,则安之,没有人被逼迫强行从中国劫持,绑架到新加坡,世上没有后悔药,每个人都要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付出代价,适应,喜欢就留下,否则就回国,每个人人都是自由,各有千秋,各有利弊,每人经历不相同,没有可比和参考价值。

我认为参考还是可以的。不过还是得慎重的去衡量再做留学的决定。


我很赞同,有时为了一点失误而夸大其辞,我读了深感痛心。我们虽是高级动物,往往气上头 ,偶尔也会出言不逊,
此时心比心,对方的你该会释怀吧!


您言重了。四海之内皆兄弟啊,您都这么说了,我同样会尊敬您的。
如果有冒犯之,多多海涵。


不求效果 。开贴标题很明确了。不想节外生枝。


什么都看不到


可能系统问题吧。我也不知道


心里话。太多的因素造成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忙打主意的,打广告,歇斯底里呐喊,胡乱言语,哭诉、埋怨、无助的等等,难道不能好好用心去交流吗?非得借题发挥,达到自己心理的满足吗?


很多时候看到的是互相把对方的说法**来证明自己才是对的,我个人觉得没多大的意义。双方应该拿诚意来探讨,不用争论到面红耳,因为出发点都是为了提供更全面的资,除非你有所目的。(哪怕你是打主意还是发泄
尤其是不论什么话题都可以说尽新加坡的坏话,很多时候自圆其说更莫名其妙,这也算是种欺骗,甚至低估来论坛游览的妈妈们。


为了不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我还是再强调多一次,我是中立的。
若还有搞不清楚的,指桑骂槐或对号入坐,我不会加入。

看看吧。一直以来,这论坛里真正互相关怀照应扶持鼓励的多,你欺我诈或纯粹发泄的多??这样无止尽的情况永远不会停止的。真正关心这论坛,多讨论,少攻击吧!


如果有留意的话,你可以发现一个很怪的现象:
只要是在新加坡感受到美好的事情,一分享就被轰炸为是中介了。可笑啊!
提供一点,分析一点,比较一点,就是中介了。可悲啊!

再来,到这里哭诉,埋怨,吐苦水,甚至抹黑仿佛是这里的专利了。可惜啊!
看来,如果有陪读妈妈要来新加坡,建议她们去找认识的亲戚好了。
这里感觉很不安全啊!

注:温馨提议:只要是要你付钱的,哪怕她不是中介,还是小心点为秒啊!


温馨提醒:只要是要你付钱的,哪怕她不是中介,还是小心点为秒啊!


自己观点自己阅读.jpg (15.1 KB)

不是拼排行榜,也不是争观看率。喜欢就来讨论,不喜欢就不要参与。
旁观者清。


我也不知道。

谢谢提醒。


目前在国外(代续)


说句公道话,陪读版板有些帖子的确写得不错,也帮助了不少无助的妈妈,我就是其中之一,当时《陪读心得》一帖的楼主也很热心,来此分享自己的陪读心得,当时的跟帖量很大,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被一些人说成是中介。我是非常清楚的,因为我是通过那帖子才认识那位好心的妈妈,并在她的指引下、按照她的方法直接给孩子们找到了学校,没有花多一分钱,甚至我们当时初到新加坡的那几天住在她家,却不肯收我们一分钱。这种无私的胸怀反被一些人别有用心的人误解,我想无非就是真正的中介在贼喊作贼罢了。

在这论坛曾被人帮过,现在想回馈确被被误会,很无奈的。
我能理解。


我们不能控制其他人的说话权,但我们可以选择不理会。注意几点就知道对方的来意了。
1:是否有正面回答询问者的问题?(还是在回答的时候加上负面的内容)
2:给予或提供资料的时候,他/她会不会有进一步的阴谋。(这时候自己再判断了)


回复 24# mapleboy22

    楼主在国外还不忘陪读版的兴衰,真了不起:handshake


回复 28# 4321book

说得对!赞一个


连接到别的版块没钱赚啊 !

您言重了。我不打算在这论坛上赚钱。


LZ 你累不累呀,看了你好多贴,感觉你是站着讲话不腰痛,你既然不是陪读妈妈 就不明白她们的苦中,只有经历过—,努力过—,感受过,最后的结局是她们没想到的。LZ你都不理解,你老是在这板块掺合什么?真不明白?


是讲‘map—-22’啦。


是讲‘map—-22’啦。

这里欢迎客观讨论的朋友。不想有口水之战。
谢谢。


一点建议。

讨论的范围很广泛,也可以深入浅出。但我还是希望能达到不带有情绪的话语。平心静气的来交流会更好。


欲加之罪会让新加坡人看了不爽的

   不想再参与这里的讨论,但是, 怎么感觉这句话那么的不舒服。


我的妈呀,管理员怎么屏蔽了那么多东西啊!很多**言论吗?


不重要的。讨论终归是讨论,不是总结。


又到周末啦。祝大家有个开心的周末哦!:lol


无意中游览看到的,很有趣。对新加坡不大认识与了解的妈妈们,可以看看,这里与您分享:
1 新加坡由一个主岛和63个小岛组成,其中大多数岛屿无人居住。

2 新加坡是世界最小的20个国家之一,总面积只有682.7平方公里。美国面 积约为新加坡的15,000倍。

3 除了摩纳哥之外,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每平方公里平 均6430人。

4 新加坡于1965年9月21日成为联合国的第117个成员国。

5 新加坡的国旗的象征意义:红色象征了博大的兄弟情谊和人人平等,白 色则强调了纯洁和美德。弯月代表了冉冉升起的年轻国度,五颗星则代 表了对民主、和平、进步、公正和平等的信仰。

6 新加坡国花,卓锦万黛兰 (Vanda Miss Joaquim),于1893年由亚美尼亚人 Agnes Joaquim最先发现。这种兰花是 V. teres 和 V. hookeriana自然杂交的结晶。

7 半鱼半狮的鱼尾狮是新加坡的象征。“Singa”或狮子代表了一位苏门答 腊王子在这岛上所看到的形似狮子的动物,而鱼则是新加坡历史上作为 古老海城“Temasek”的象征。

8 Singlish是一种新加坡土话,主要在英语中搀杂华语、马来语甚至淡米尔 语中的许多词汇。Singlish在牛津英语辞典的在线版中有两个条目-- lah和sinseh。

9 尽管英语是新加坡的官方与工作语言,也是这里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国 歌“Majulah Singapura”的歌词则是以马来语填写的。

10 世界最大的蝙蝠--飞狐,翼展可达1.5米,可见于属新加坡的一个岛屿 --乌敏岛。


讨论的话题可以很广。除了留学的利弊,大家可以谈谈有关房子的话题(房东、租金、合约注意事项等等¥
教育孩子心得(功课,才华、亲子活动等等),新加坡休闲活动(旅游景点、文化区等等)、
生活与常识(廉价市场、购物地点等等)

这样的交流会更具意义。


趁假期与几位朋友(有2位是陪读妈妈)聚会,聊得很开心。其中有一孩子来新加坡1年了,之前在学习或交朋友的时候总是有很多的问题。那天见面就问他了,他说现在不会像刚开始来的时候那么闷了。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是听了我的一番话(我忘记什么时候说的),他开始尝试去做,果然有效哦。我也很开心啊。
我后来才想到去年好几次的聚会,我都会给他鼓励与开导。他的妈妈还说是我的功劳呢,我都不敢承认呢,喝喝。


最进看到地铁站有用英语写出的一段话:
意思大概是这样:不怕慢 只怕站
好像是孔子讲的。

我忽然想起另一句话:
世间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我在另一个帖子有放上一些关于新加坡有趣的资料,这里就不重复了,希望能让妈妈们对新加坡认识多一点。
谢谢


回到正题。
这贴子欢迎所有喜欢讨论与交流的朋友。希望抱着客观的心态平心静气的来交流。


好消息啊。陪读有福啦。
最近狮城报道:家教补习新趋势,学生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向老师请教,收费更低廉。

现在开始不用在担心补习费用高了。相信妈妈们会很开心知道这消息吧。喝喝


最近有个新的贴子蛮不错的。建议多点类似的贴子来增加交流的题材。
这是个很好的现象啊。喝喝


才几没来这,忽然发觉这里那么乱了。好几个帖子不约而同说着同声同调的话,不仔细看还真以为是在讨论,再看下去,就明白讨论为虚,聊八卦为实。不对啊,背后好像有什么。。。!(不能说的太白)
总之出门再外,谁也不能相信。再怎么熟(不是真正亲戚及家人)或爱套关系的通通都要提防。

注:打听一下就知道2房东多数是。。。(明白就好)


最近论坛里有提到在新加坡留学,孩子有快乐的童年、国内教育风气很差等等。

我觉得到新加坡留学的孩子有增加的现象也属正常的现象。不过办理留学事项还是得到zf网站收取资料为主为佳。出门在外,谁也得提防,谁也不能轻易信任。正所谓:前车之鉴也

共勉之


论坛里总会有几个表里如一的人,借这里来达到他们发泄的目的的。
若你问她:
既然不喜欢 干吗不回去?(我就是喜欢留,你管的着吗?)
可是你要留,又要埋怨?(不可以吗?你有权利干涉吗?)
再来一看到与她们不同的论点时,她们可紧张了,拼死拼活得争回那口闷在心理n年的气。
争不过事实的时候,她们换招数了。
常用的伎俩:
小心某人是中介
小心色老头
小心骗子
可是就是没有具体的证据,光喊叫她们就达到她们的心理上的满足了。

鉴定完毕:可怜的一批想留留不住,想走走不了的(边缘人)的写照。


修改:论坛里总会有几个表里不一的人

忙中有错


我都在同情他们啊,只是她们不自觉而已。还越说越开心呢。你说的无可救药是她们吧??


换话题吧。还是多讨论留学的事项。毕竟这些喜欢乱哄乱叫只是少数的例子。不谈也罢。


不为福利,不做口水之战。只支持需要帮助的陪读们。


只要不是发泄与骂架。针对所讨论的课题说出利与弊。让陪读们看到两面的真实现象,也尊敬想来或打算来的陪读们的选择,而不是日日夜夜的一再强调或借助自己悲惨的个人经历来达到自己认为这样就能得到阻止陪读留学的念头。更不必刻意把中介形容为洪水猛兽,对我来说,只要他们能达到我的需求,他就是好的中介了。不要脸因为自己被中介所骗就否定全部的中介就是这样子。会接受这样说法的也不会多的。


修改:不要因为自己被中介所骗就否定全部的中介就是这样子。会接受这样说法的人也不会多。


    哈哈哈哈。。。。我一看您的帖子就想笑。。。


哈哈哈,同感!很好,这是一个动物园贴。看动物就上该贴。


可惜我听不懂你们的兽语。所有没办法理解你们的心态。抱歉哦!


猪怎么能听懂  


这个帖子满嘴胡言乱语  


  新加坡人都是这样的吗?怕怕。骗人不眨眼的说。


新加坡人都是这样的吗?怕怕。骗人不眨眼的说。

多一个有问题的出现了。中国人也都是这样的吗?
你又被谁骗了啊?怎么老是被人骗啊?在不学精点还是会被骗的啊。


请问楼主是陪读妈妈还是新加坡人?


回复ls:

我是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


没有所谓的怕与不怕的,也没绝对的错与对。不同经历、体验、遭遇,还有个人的背景、素质、文化水平等等的因数,就会在论坛的交流与发言时一览无遗了。不管对方有什么论点,开口闭口随意骂人就已经是不对了。


你用多一点时间去找找吧。就知道了。


休闲了几天,开始忙咯!


今天回国就看到这个报导,与大家分享了。

内容大概:

蒙古国的中学教育要转型,蒙古教育部特地向新加坡借鉴经验。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正在探讨蒙古ZF这方面的要求。

蒙古教育文化科学部长奥特根巴亚尔表示,蒙古希望新加坡能协助该国以剑桥考试来取代当地的全国联考。


Shandongman :你也是凯迪的常客吗?握手!


好久没更新了。一句话:忙。。哈哈哈!
多多交流哦。给未来的陪读们提供些许的帮助。谢谢大家啦!


我回来啦。回到新加坡的感觉很好。呵呵!


迟来的祝福,献给新加坡与中国所有的妈妈们。happy new year!


与大家分享:
The 2010 GCE ‘O’ Level examination results were released on Monday afternoon at the respective secondary schools of students who sat for the national exam last year.

SNGS student Chia Pei Yun, who scored 10 A1s, was revealed to be the student with the highest scores in her cohort.

According to a Channel NewsAsia report, apart from Pei Yun, three other students came out tops in the Chinese student category. They are Teo Jing Ming (Catholic High School). Julia Shan-Wen Fung (Singapore Chinese Girls’ School) and Choo Hui Ting Felicia (Methodist Girls’ School). All three students scored nine A1s and one A2 each.

Victoria School’s Muhammad Amirul Haqim B G was the top Malay student with his score of nine A1s.

Also scoring nine A1s are the top students in the Indian student category. They are Kashmira, H Sharanya Pillai and Leah Tom from Cedar Girls’ Secondary School, Riverside Secondary School and Crescent Girls’ School respectively.

Neubronner Daniel Robert of St. Joseph’s Institution, also scored nine A1s in the top Eurasian student category.

The release of the O-level results on Monday saw little change in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islandwide.

Out of 37,655 students who took the examination last year, 99.8 per cent — or 37, 598 — were awarded certificates for obtaining at least one or more GCE ‘O’ Level passes.


代替2位陪读妈妈询问:孩子开学后什么时候才会拿到新的学生证呢?
可站内留言给我。
这里代妈妈们说声谢谢。


遇到问题还是需要冷静,不要冲动。冲动只会加重矛盾的激化,解决不了问题。人在低落的时候需要有人倾诉,需要有人分担。可以找人聊聊,宣泄一下,但不要压抑。网络是自由的,希望大家正确利用网络的作用,给网友带来更多的愉快和好的建议,而不是抱怨和诋毁。中国人也是文明的。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大家都是文明人啊。朋友相处之道要和睦。
新加坡不同的种族能够和平共处,我们向他们看齐吧!


在(子女教育)版看到的,与大家分享:

    人不可能是完美的,或多或少的存在缺点,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们要看他们好的一面,更重要的是你不能老是看到别人的缺点,即便你的抱怨是对的,你也不要抱怨,因为成功者绝不抱怨,抱怨者永不成功!


有讨论就可能会有进步,不是吗?


举个例子:
有人说:新加坡的租房很贵,不喜欢租给陪读与孩子,不欢迎什么什么的。。等等!

这里想说的是,经过了好几年了,为何这些状况还没有真正的改善呢?
要改善这一切得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的。如果再恶循循环的话,只会加深彼此的反感而已。

知己知彼。不要老以为自己是绝对的对。讨论中大家才会受益的。
彼此互相尊敬才能开始沟通。


最近有几个贴子很受用,可以参考参考。但是话说回来,有关陪读的课题,建议还是到官方网站查询最为准确。


没什么讨论的,要是不好就那从哪来回哪去啊!

这番话也有人说过了。其实好不好,见仁见智。
不过要走要留,她们自有定夺。不来的,你求她她也不会来,不走的你赶她她也不会走的。

彼此互相尊重对方为佳。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