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新加坡的中产标准是:
住公寓出租组屋,
月入七千炒小股。
照这个标准生活还是比较滋润的,要求不要太高了。
呵呵,這個中產標準確實不太高,感覺生活還是有點緊巴的,不過,人是沒有知足的
受到警告
dddd
中产入门级
现在才还未入市的,今后月入7千要买组屋+公寓,何其难啊…
炒炒小股还行…
差不多入门!
哎,只有叹息的份
连中产入门的槛都还差得远
中产阶级就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住组屋也好 住公寓也好
睡的是同一张床
枕边是同一个人
说的同样的话
爱听就好
月入3千也好 3万也好
吃的同样的3餐
碗里同样的青椒炒肉丝
爱吃就好
坐巴士也好 驾宝马也好
爱去同样的地方
找同样的友人聊天
老友在就好
死的时候
与自己一同焚化的
只有一副棺木
只求带走温暖的记忆
自己也同样温暖地
活在别人的记忆里
觀音姐姐又來了, momo
回复 11# sysg
表笑偶啦~:loveliness:
偶是有感而发
偶一位70后的朋友
每天不眠不休的 比家宝还忙
偶真担心她阵亡
按LZ的标准是N倍的中产袅~
可她老觉得自己差钱
被“贫穷的幻觉”驱使着
卯足了发条……:L
就怕人比人啊
是啊,似乎越有钱的朋友越忙碌,多少是个够呢?
每次看XUEMEI66的帖,都会有一丝感动.
最多只是入门吧,真正的至少都是东海岸排屋级别的,车至少两辆
“中产”这个词就是个大忽悠,貌似饿不死的都可以算在内。
回复 10# xuemei166
呵呵,这个有点意思
回复 10# xuemei166
+1 应该有健康的心态:)
中产还是有标准的,忘记名字了,其算法大家都知道,食物支出所占的比值,貌似现在看有点不全面。
回复 2# 一家四口
如果没有生活压力,也没有追求的折磨,小日子肯定滋润。
回复 12# xuemei166
你的朋友表现与经济无关,他要么是小时候穷怕了,要么是肾激素太强了。
回复 16# 张惠妹
要求高了,累,
所谓中产基本上是这个社会的中间阶层,绝对不是TOP20%。在新加坡住公寓是20%的层次,这个中产标准有点高,当然了,给自己多一点动力也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心态。赞同XUEMEI的观点,年级不大,能有这样的感悟,着实令人敬仰。。。
感觉这是中国式的,对新加坡中产阶层的衡量标准。
应该不是这样的,旅游,保险,孩子的教育等等都应考虑。
房子不是唯一的标准。
7000如果是家庭收入,以目前的通胀应该不算高。
我们的同胞相对新加坡人来说,开销方面算省的。
回复 10# xuemei166
修行很高呀
回复 9# hoalvin
你这句话也很经典。
中产=中庸 基本就是这种心态。
不见底,也难攀高。
回复 26# Hait
家庭收入在新加坡7000也算中产? 这7千应该还不包括租房的收入吧?
按周围新加坡同事追求的理想:一个或两孩子,一辆车,养公寓,雇女佣,弄不好老婆辞职当太太,平时下下馆子,买几件小名牌,家庭收入不过万是很辛苦地~
别以为住公寓的都有钱或是top20%,要知道富人住组屋的大有人在,看组屋楼下停车场就知道了。
回复 30# okkoo
同意。
普通车不能算什么吧?住公寓不还贷还行。
回复 10# xuemei166
超赞。
回复 25# Hait
没有恒产,就没有恒乐。对未来担忧滴投资孩子教育,保险等等,收入再高一点,也不是中产生活,:'(
回复 30# okkoo
四十岁前有条件一定住公寓,五十岁发达了一定留在组屋纳福。
回复 31# 东方肥狗
就是。这还没提到每年全家出游一到两次的开销,孩子教育,保险…
回复 30# okkoo
是的,我的意思也是说家庭收入如果是7000,不能算中产。
如果多几个孩子,多买几份保险,多出去旅游,当然如果还要还房贷,那日子也是过得结巴的。
其实房子是最基本的生活投资,住200万的房子,和住20万的组屋其实就成本来算200万的比20万的要多付很多钱。
其实我们的同胞,看上去好像比新加坡人有钱,买组屋,又买公寓的,其实很大一块是靠省吃俭用存下来的。
在生活质量上还是远远不及人家的。
各有各生活,随意就好,开心就好!
是的,很多富人住在组屋,也有人很辛苦地供着公寓。
我LG的老板是上市公司的老板了。就一直住在组屋,他说习惯了喜欢组屋。
家庭月入7000, 差不多了。 估计也够中产了。 多出来的, 就看怎么理财了。
不太追求名牌和享受, 应该也够用的。
在新加坡,把车算到中产的要求里面,有点儿高了, 也不是生活必需品。
俺还没算收入够不够这个呢, 如果算cpf之前的, 估计接近了,呵呵。
说的太好了, 顶!
回复 40# DongTing
屋老
一树梅花小
住个诗人
添个新诗料
爱清闲
爱天然
城外西湖
湖上有青山
住公寓的穷人也很多,实不能中产之
中产活的最累吧~~~~不上不下,但是却赚的不是最多的,渴望好生活~~~
家庭人均收入7000算中产还差不多,呵呵,单看一个人的薪水就不咋地了
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果家庭收入7000每月,要公寓,车子,还要敢炒股,还得平实吃喝花销不顾虑太多,再加上个孩子,我觉得不是中产,基本得月光。我所知道的,2夫妻一个月5000开销,公寓就接近3000,信用卡帐平均1500包括所有分期付款,没有孩子没有车子,不生大病老人不住院,交通方面巴士+德士一族,家人和自己偶尔往返中国或来新探亲。
中产中产, 也不过就一中农吧 (按照地主, 富农, 中农, 贫下中农和贫农来划分), 顶多再算上部分富农. 而新加坡2009年的家庭收入中位数才不过是S$4850 (http://www.singstat.gov.sg/pubn/papers/people/op-s16.pdf) 也就是说, 整个新加坡有一半的家庭收入在S$4850以下. S$7000至少也该属于富农的级别了吧, 竟然还不算中产? 这里对中产的标准好高啊, 感慨一下…
[quote]家庭人均收入7000算中产还差不多,呵呵,单看一个人的薪水就不咋地了
按你说的”家庭人均收入7000算中产还差不多”这样计算的话,夫妻带两个小孩这样的家庭,就要月入4X7000=28000才算中产.
在国内月入多少算中产呢
回复 sefery 的帖子
月入七千,加几千房租红利,正好万余。
如果这个收入,没恒产,又个体户,那的确不知什么产。
玩笑
的确中产就是普普通通人,泛泛之辈。既无大富大贵生活,也无这奴那奴的艰辛。
为啥要”被”呢? 生活过的好与坏, 只有自己知道. 和别人比,永远没底.
幸福与否, “有钱与否”, 经济实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心态和消费习惯. 有钱也要算着花, 钱少同样可以逍遥. 人有贫富, 但对大家都公平的是一天24小时, 开心的过还是郁闷的过,完全是自己的选择.
读书那会儿在面馆打工, 最开心的就是开饭的时候, 辛苦了大半天吃上一口美味的面, 和老婆相视而笑. 今天依然可以,不过把面馆换成了家中,煮一桌美味,一起共享. 吃完下楼手逛一下公园, 回来打开电视,放一部共同欣赏的电影, 就是美好的一天.
世事无常, 谁都不知道哪天会是自己最后一天. 说不定2012就在眼前. 别在一路”被定位”中迷失了, 要有自己的幸福标准, 开心每一天.
话说在中产这个概念最早诞生的美国, 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是”自由”.
回复 xuemei166 的帖子
能出口成诗,文采不错啊! 我来新加坡后,很多字都忘记怎样写了,惭愧啊!
回复 杜湖人家 的帖子
您太太太太太….谦虚了~
那哪能叫诗啊
街边儿随便拉一个都能写的话
拉我我就写不了。。猫文还成
呵呵,楼上还懂猫文的呢
回复 cabbage 的帖子
嗯~有感想!
起得比鸡还早
睡得比鼠还晚
干得比牛还累
吃得比猫还少
帮别人比帮自己还多
收别人比叫花子还少
到底排哪儿咱不知道
心窝里比石头还踏实
明天哪里死了哪里埋
俺一生就这么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