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准证

早报读者来信:新加坡——我的理想家园

新加坡——我的理想家园
(2010-10-30)
刘亮
  我是新加坡的永久居民。十多年来,从单 **匹马下南洋闯天下,到今天一家三口住在舒适的三房式ZF组屋里,过着日子不算宽裕但却幸福的生活,从心底里感谢新加坡ZF为普通老百姓所做的一切。
  刚从中国来新工作时,脑海里只是《英语世界》杂志所介绍的一个热带水果很多的小国,以及《参考消息》报章登载的一个干净、发达的华人为主的国家。到达后坐地铁转一圈,才发现这里的环境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全岛到处郁郁葱葱,树形优美如浮云;成片的五颜六色的高楼大厦竟然是老百姓的住房!走一天看不到垃圾、纸屑,眼睛没有进半粒灰尘,地面也没有发现鼻涕和痰迹,路牌及各种标志写得清清楚楚,只要懂英文,不会迷路。第一天我就喜欢上了这片土地。
  工作后,发现老板及同事讲话彬彬有礼,凡事讲道理,态度和善,乐于助人,不会歧视外来者,没有太多复杂的人事关系,只要尽力把工作做好就行。
  两年后,我将妻子和4岁的女儿接过来,开始了小家庭的生活,这才真正接触到新加坡的核心部分。
  我们租了循环路一套三房式组屋的一间房,与单身的地道新加坡房主人同住,共享厨房、厕所兼浴室及客厅,虽然我们晚上喜欢做菜饭,油烟很多,但主人能体谅,相处融洽。我女儿很快就找到了附近一间德教太和观的托儿所,费用不高,早上送去晚上接回来,对做工的人特别方便。
  女儿刚来时,连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听老师讲话就像听天书。半年后,在老师们及所长的耐心教导下,英文竟然全班第一,又因为她华语讲得好,还让她在毕业典礼时代表托儿所念誓约,虽然她当时只是一个外国人。
  该上小学了,附近的名校学额满了,还好,有一所嘉诺撒仁爱会女子小学有学额,就报名了。这所小学就像一个大花园,女儿很喜欢。老师们态度很好,无论是公民还是外国人,一视同仁,机会均等。她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一些校外比赛,并成为**。同时,原先租的房间太小了,于是我找裕廊镇管理局在外国人才住房计划(SHIFT)下租了一套循环路的三房式组屋,女儿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
  光阴似箭,转眼小学要毕业了,她终于以272分的成绩考入了莱佛士女子中学,这次我们又要搬家了,搬到了离她学校较近的大巴窑组屋区。不过,这次不是租的,是老婆和我跟建屋发展局买的改造过的68平方米三房式转售组屋,付了约8万新币的首期后,每月还银行贷款加保险约一千元,比原先的房租还便宜!女儿不仅有了自己的房间,还有一间小书房呢!

今天早报的一封读者来信!越看越像偶的小学作文!


是有点感觉!


现在国内的小学生写作文都还喜欢用几个成语的。。。。


刘亮够2,太假了。


有广告成分,
有省略了N字的嫌疑。
只能说,写出了基本情况框架,内容属于是这样,但有的值得商量。
倒没有觉得象小学作文,反而觉得和狮城六点半新闻如出一辙,这点可以理解。


比国内是有很多进步的地方,但是也没有刘亮写的跟天堂一样。

新加坡对本人最重要的一点是 这么的环境相对公平,只要努力,都能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而天朝现在没有关系,干什么都很难哦。


回复 1# vivocity2010

哎呀,肉麻啊。“走一天看不到垃圾、纸屑”,估计只在一个地方转,否则,新加坡人也会觉得脸红。

不过,他小孩看来很聪明,272是绝对厉害的啦。


其实,他也没有写得和天堂一样,只是着重笔墨于正面~~~~
仔细看看,他写的其实,我们都经历或可能经历过。


    同感,早上看到报纸也觉得这句话太假了。。。。


人家说的是十几年前,那时确实比现在干净


这位朋友混了十几年还住在三房式组屋,感觉有点惨。难得还能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赞一个!


95年刚来的时候这里确实很干净的。而且还真的见过有人因为扔垃圾,被罚在东海岸扫地的。现在可能是人口多了,相对来讲没有以前那么干净了。


比起很多国家已经强很多了。


68平的老式组屋,首付8万,月还贷1000, 这价钱不便宜阿。


这位刘亮文笔这么好,应该在天朝混嘛。。。


那是,所以是fine country嘛。

既然说是十几年前的事儿,那时候应该很多便衣的,:shutup:


来了10几年了才买个68平的三房,怎么乐起来了,,,,,

我身边认识的来了十几年的人都已经大发了


来了十多年的人不是每一个都大发的。至少我不是。


既然是歌功颂德,虽有七分美,也夸十分好,这个是可以理解滴!


与我们北方一些灰黑色城市比:
汽车一过,尘土飞扬;
风起时候,垃圾飞舞。
这里绿意盎然,的确有天壤别之感!


我倒愿意相信是真的。
就像很多人讲的,混了10多年还在三房组屋,大概不是像诸位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精英。
他们在自己的祖国像草芥一样的被人践踏,在这里却可以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找到尊严和培育下一代的希望。
歌功颂德一下也无可厚非。
如果真是这样,文笔的粗陋,正好符合身份。


我居住这里有8年多了,确实很喜欢这里,个人认为还里确实是个比较宜居的城市,所以也就申请了这里的公民,每次回国后回来都有一点归属管。其实国家大不大,和个体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生活的城市比较息息相关。大家大可宽容一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