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正面临毕业后就业市场低迷的痛苦,而在一个看起来似乎不太可能的地方也有着同样的情况:中国。
2010年11月20日,星期六,在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招聘会上的求职者们。
《新京报》22日的一篇报道援引中国一位高级劳动研究员上周末公布的数据说,金融危机像突如其来的暴风扫荡全球,中国似乎凭着强劲的增长平安地渡过了这场危机,然而,中国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只比农民工高300元,约45美元。
据《新京报》报道,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20日举行的“中国青年论坛”发表演讲时说,中国首次面临这种状况,还说不好这种状况会维持多长时间。
根据蔡昉的计算,从2003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据《新京报》报道,蔡昉说,但同期内农民工的月工资由700元跃升至1200元。
近年来,中国面临大学毕业生过多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十年内大学录取比例上升,导致大学生数量每年以30%的增幅迅速膨胀。大量应届毕业生面临失业是导致平均工资数据形势不佳的主要因素──2008届近600万毕业生约有三分之一未能在毕业后一年内找到工作。同时,制造业和建筑业用工短缺使农民工对薪水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迫使家长花费大量金钱,孩子也不得不牺牲童年时光,在这种状况已司空见惯的中国,上述数据势必会引起很多人的思考:何苦呢?
都不知道那段出了问题,只能一段一段发!可恶!
在新闻门户这篇报道吸引的1800条评论中,很多人正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有些读者将这则新闻看做某种的讽刺(其中一位读者写道,我们的社会进步了,不再是学历决定社会地位了),而大部分人则对大学教育的价值冷嘲热讽,其中一位读者建议,如果你考不上全国前五十所大学,干脆就不要去上学了。
还有一位读者抱怨道,在中国所有的大学中,有几所是真正地在培养学生?都是为了钱。大学生学到什么了?甚至都比不上以前的高中教育。
中国大学的学历真的这么一文不值吗?蔡昉说,并非如此。和葡萄酒一样,大多数大学生的薪水会随着时间大幅提高。但蔡昉说,负激励效应已经开始出现苗头,尤其是工薪阶层家庭的学生,他们觉得学费和工资损失的代价太大。
报道援引蔡昉的话说,首先就是干吗让孩子去读书?干吗上大学?然后就是干吗上高中?
相对于美国,中国持有学位的人可能占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在中国,毕业后和父母住在一起没什么见不得人的。
转自华尔街时报!
起薪看平均数,是没什么用处
如果不是因为过去几年疯狂的扩招,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根本就没资格成为大学生的。。。
现在的情况是,重点大学出来的,不用为工作发愁,烂大学出来的,大学WP跟职高WP没什么区别了
这不新鲜啊,刚毕业的大学生,什么都刚开始学,给公司企业带来的价值还不如农民工高呢。再说农民工什么工作条件,赚几个辛苦钱不容易。他们比农民工还高,够不错的了。
如果没有始于2000年的扩招,恐怕在座的各位,有很多人现在还在国内打工呢。。。
扩招的后果就是我们越来越掉价。。记得数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公司去学校招人,问我,少于2000人民币你接受吗?(我后来知道上一年他们招聘的是2500),我说可以 考虑,结果只给1700.
相信不会有人看了此文去当农民工
硕士生值多少?
人的价值体现在于不断学习和进步,在中国我相信很多人是没有终身学习的观念的。
楼主对中国好像不太了解….
十几年前工资是分级的,大学生大概加个50块….
不能这么简单的比较,
农民工的这个薪水估计是以后10年不变了,而且他们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而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薪水每年都在不停的提高
回复 6# 不回首
非常同意。只重量不重质。只为赚钱。
到处发**,朋友是硕士,英文都不及格,唉。
中专毕业,工作后读了几个月,变成了本科。你说能会什么?
不过最主要的怪学校,可以像新加坡这里宽进严出吗?不合格就不给他WP。
没办法,国家管不了,害了孩子。
你看新加坡的那些私立学校,也是一个德行。。。。
在扩招的问题上,英国以及英联邦国家,走在世界的前列的。。。
中国的大学生还不如民工呢,民工起码可以做体力活,大学生没工作了只能啃老
同意,现在大学生满地了
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