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老板过劳死,他才是真正做到“领导无形”了 最近生病卧床,得空看了点书。从斯蒂芬·P·罗宾斯的《管理学》到姜岚昕的《领导无形管理有道》正在摸索企业的管理之道。 所以,今天看到那篇,年纪轻轻就过劳死的老兄,不得不惋惜、遗憾,他是这样做到了“领导无形”,还是彻彻底底地“无形”了! 是的,我心里是有所触动的,因为我处于跟他一样的位置。一个不懂得如何领导、管理,什么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的“比孙子还孙子”的老板,打理着一个打不通发展死穴的不死不活的公司。虽然不至于像他那样,白天工作奔波劳碌,晚上上有高堂、下有妻儿要照顾,但也经常忙到抽不出时间吃饭、喝水,没想到就此搞得身体素质极差,一个发烧,久久不退,引发了心肌炎。医生说这病可大可小,说不定哪天我就该追随那位过劳死的兄弟而去了。 好在这几天卧床研读,还算有点收获!企业好比一艘船,我们应该做船主,而不是船长!而要做好一个船主,要明白一个真谛——领导于无形,管理须有道。一个好的领导才能驱动整个团队,就如一个狮子领导的羊群能战胜由一只羊领导的狮群一样! 说到底,人的潜能其实是无限的,员工也非天生都是慵懒之辈,是作为领导的人不敢、不愿、不知道如何适当授权,把他们养成了撞钟的和尚。所以作为领导者,我们要时刻体会“四字真言”——“舍、退、给、让” “舍”——有舍才有得,适当授权,才会成全下属,才会成为员工眼中的真正领导者,而不是一个挂着老板的名头却天天鞠躬尽瘁的过劳者。“退”——知退、善退,以退为进,培养出更多总经理,甚至董事长,给更多的人机会和空间,才能达到共同驶船入大海大舞台的目的。“给”——企业是全体同仁来创造利润,所以船主获利的同时,给予船长、大副、船员等适当的奖励措施,使他们视企业兴衰与自身的利益紧密联系,共同发展。“让”——让即是取,让得多才能取得多,礼让会引发别人礼让,争抢亦会引发别人和你争抢,企业做大,要为“大家”,通过礼让成为利益共同体,才能成为大企业家。 我知道一本书,看过一遍,看过十遍,感触都会有所不同,对于“领导于无形 管理须有道”我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与消化,我的企业尚未发展成大企业,我也需要继续奋斗,通过好的管理与领导,带领员工,从小企业做到大企业。这里的一些浅见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不要见笑,我只是有所感触而发,当然您也可以跟我分享您的管理之道。
回复 杂语杂言 的帖子
领导于无形 管理须有道
本文来自 新加坡狮城论坛 原文链接: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175684-1-1.html
—————————
可以命名的疾病随着医学的发展还在不断地层出不穷。也存在有形和无形之说。有形的是病,无形的是痛。而养身则是必须有道的。这个道就是自然规律,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个人见解,只供参考。
新加坡的多数企业资本家味道甚浓。
努力压低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努力强迫员工“自愿”把自己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比如加班。。
宁愿低薪请没有经验的新人,也不愿高薪留住有经验的员工。
楼主作为领导人可以来分享一下原因吗?
确实,很有道理!
三楼的体会精辟,深有同感哈!但愿有朝一日自己当老板的时候也能牢记这些…
市场会自我调节
老板要生存自然也会调整
在中小型企业中,员工和老板彼此之间没有找到正确的沟通渠道。在工作过程中,员工可能发现公司的有些制度没有做到合理化,但他们一直压抑着。作为打理间公司的BOSS,他们可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公司的利润上(profitability). 而却,忽略了员工心理因素。以至于,会酿成无法想象的后果。 挤出时间,倾听员工的意见,establish 一些policies. 开创双赢的效果。
看到有点心疼,
管理是门艺术, 管的人群不一样, 也不能照搬照套
+1 说得不错。。。
企业好比一艘船,我们应该做船主,而不是船长!
:victory:
本文来自 新加坡狮城论坛 原文链接:http://www.sgchinese.net/thread-4175684-1-1.html
向邓小平先生学习:活得久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