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当然是在你下班下课之后了。有下列几种:
– 有工作的找份第二职业,上学的找份工去打,不需要什么高尚工,比如你白天工程师,晚上去做bar-tender。如果你对自己语言没底,就去华人多的地方去,比如去店铺当售货员,业余当司机给旅行社接送客人,周末节假日客串导游,等等。想跟工作联系起来,就去给人家电脑维修中心工作,薪水没有没关系,你就说,有需要上门维修的活我干,收钱分一份就是。这样扩大社会交往面。
– 多才多艺的去相应的团体。一般你去业余艺术团体,如合唱团、乐队、美术协会等,接触女生机会会很多,这些地方女人比男人多。因为女人本来就喜欢扎堆搞俱乐部,二来喜欢文艺的多。当然也要分,比如钢琴,男女都有;架子鼓,男的为主;吉他,也是男的为主;声乐,女人多;绘画,一半一半,但画得好的是男人多。看情况了。别去什么摄影协会,汽车协会,篮球协会,围棋协会之类,这些以男人为主的地方。
– 实在不行去教会了。教会的男女比例是畸形的不平衡的,我看到的最严重的是四女对一男,最好的恐怕也是二女对一男。男人一方面不象女人那么爱扎堆凑热闹,二来对于宗教要么是缺乏兴趣,要么是理性因素重,不喜欢基督教那种有时有点过于emotional的环境。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硬着头皮坚持下来,就会感觉到你的价值,也会有你在理工科圈子里想都不敢想的女孩子注意你。女人容易走极端,很多人信教变得极其狂热,不仅损害了宗教的形象,也将自己与世界隔绝,有违耶稣基督服务大众的精神。她们会说,绝对不与异教徒结婚,甚至我听说过这种情况:已婚夫妇,男的不信教,教里的女人居然集体劝那女的离婚,有点过分了。这种狂热女人,选择就有限了,大龄女很多,而且越大龄越孤僻古怪,于是就越狂热于宗教,恶性循环了。用我一个哥们儿的话说,就是缺乏性生活导致。你也许会说,哥,你害我啊,让我找这么一个狂热分子?兄弟,是这样,我没有害你,也没有害她。女人有家了,心有所属,对基督教的热情就降低了三分,再有了孩子,就又降低了三分。其实放眼教会里面,独身的、离异的,比例远高于外面,说白了是让自己充实起来。有了家庭,孩子,心里塞满了,就不跟主太黏糊了。她缺乏心灵的充实、缺乏性生活的滋养,你帮助她。这样,你得到了一个美女,她也有了归属。退一万步说,她如果老是那样儿,你再撤也不迟,反正男的不吃亏,仁至义尽可也,旧的不去,新的不来。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关心对方,不要目的性太强。其实我很同情陷于盲信的人士,真的挺那个的,脑筋锁死了,可是反过来想想,不是主给她点安慰,可能她也坚持不下来。不要把教跟你放在对立位置。我见过中国人的基督徒不少啊,得基督之心者,十无其一。其他的,都是出于自己的个人原因。我原来混迹教会,听人家议论一个女的,是离异的,说“她一有新男友就不见了;什么时候她回来教会了,就是又让人给甩了”。我觉得这人挺可怜的,如果我赶上了,绝对不会这样取笑她的。
– 如果你有魄力,哥就劝你,一年工作九个月,拿三个月去行万里路,走遍全球。我这么说吧,你看那些喜欢旅行的女的,特别是背包族,骨子里都是挺开放的,对自己约束不严。你机会比较大,当然也要有忍者功夫,因为这种女人是看不住的,心都散了。我告诉大家,导游、空姐完全不是你们想象那么开放,因为她们是挣这个钱才干这个工作,这个跟自己乐意行走江湖的“驴友”是不同的,大家明白了吗?导游并不比一般人更开放,但是驴友是比一般人开放的。本身喜欢旅行的女人,我觉得心理上都有那么点问题。因为女人的本性是比男人要定的,所以人家说女人就是男人的家。所以这种就是露水夫妻,别太认真。
– 不要去什么单身俱乐部,什么登山协会之类,大家知道,好的女的早被人追走了,也不会到单身俱乐部去碰运气。就算你在那儿看见一个漂亮的,她在外面找不着,一定有其重要的原因。再次,就算此女不错,由于单身俱乐部里面的女性可能条件普遍不高,你也就面临一堆竞争者。最后,说白了,无论男女都是自身条件有问题以及怯于社交的才加入单身俱乐部,那里面的活动也会比较沉闷,聊天也会比较无趣。有的人其实挺善良的,但是阅历有限,除了工学院课本和武侠小说也没看过什么书,说话都没意思。
曾经有一位生物学人士,公布了工科把妹第一弹,暨“巴甫洛夫把妹法”:
每天给你那位心仪的女同事/女同学的抽屉里都放上精心准备的早餐,并且保持缄默不语,无论她如何询问,都不要说话。
如此坚持一至两个月,当妹子已经对你每天的准时早餐习以为常时,突然停止送餐,她心中一定会产生深深的疑惑及失落,同时会满怀兴趣与疑问找到你询问,这时再一鼓作气将其拿下。
此法借鉴了不朽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之“条件反射试验”,故名“巴甫洛夫把妹法”。
生物界良策在前,物理界岂甘人后!今天,就将向大家隆重推出量子论的胜利—-“薛定谔把妹法”!
众所周知,为了浅显的说明量子论的概率特性,伟大的薛定谔同志作出过一个假设:
一只猫与一种衰变概率为50%的放射物质同放在一个箱子里(此放射性物质一旦衰变,与盖格计数器相连接的小锤就击碎一个装氰化物的瓶子,然后猫就…挂了),如果打开箱子,我们可以知道物质是否衰变,猫是否死亡。而在没打开箱子的时候,这猫就处在一个既可能生,又可能已死的“半生半死”的可怜状态。
这就是:事件在被观察以前,一直处在一个所谓“概率云”的状态下,一旦受到观察,则坍缩为实体。
以上是引言,正文在此:
薛定谔把妹法乃是建立在巴甫洛夫把妹法之上的威力加强版:
每天早上,你拿出一个硬币抛掷,让伟大的随机性来决定今天是否给妹子送早餐。
这样,当妹子每天打开抽屉之前,都不知道是否有早餐,而早餐的有无乃是一个独立随机事件,完全无法推测。每天的早餐对于妹子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存在,妹子将逐渐为这一神秘的现象所吸引,最终将不可避免的对这个送餐人产生极大的兴趣,你在她的心中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这个谜一样的男子,这一刻薛定谔附体,带着量子论般深沉的哀愁,让她从此不能自拔!
总结:此帖将“早餐把妹”这样一个物理现象提升到了科学研究的领域,为了深入研究,故开创“早餐把妹学”在此暂设立两条基本假设为公理:
1 妹早上必然打开抽屉。
2 妹能感受到可能放在抽屉里的早餐。(即能感觉到抽屉里有早餐,且对其做出反映)
——————————————————————
请给我这个谜一样的男子,这一刻薛定谔附体,带着量子论般深沉的哀愁,让我从此不能自拔!
把妹这事儿,少了海森堡怎么行?!
测不准把妹法加强补丁如下:
如果抛硬币的结果为当天不送早餐,那么就拍一张本来可能送出的早餐图,显示清楚各种食物、饮料、水果的搭配,包括原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放在妹子的抽屉里。
如果抛硬币的结果是当天送早餐,那么就将准备好的早餐放到搅拌机里,打碎搅拌均匀成糊状,并包好放在妹子的抽屉里。
这样一来,妹子要么吃得到早餐,但不知道吃的是什么东西;要么很清楚今天早餐食谱,但是吃不到,进而对海森堡的吃不准原理有了更深的体会。
一颗扑通扑通乱跳的芳心就这样在物理学的强大引力场下被俘获了。
华生把妹法和斯金纳把妹法
华生的把妹方法继承自巴甫洛夫的衣钵,仍然是传统的刺激条件反射, 但是按照华生的理论,纯粹的行为主义者可以喊出这样一句话:
给我一打女同事,我还你一堆软妹子!
众所周知经典行为主义将感觉、知觉、[关键词屏蔽]、情绪等都用刺激和反馈行为来描述。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是基于单纯的神经系统,而华生更注意肌肉与腺体。但不论如何,行为主义者的观念中,是通过转换的手法来“清除”意识的,也就是说,他把一些意识内容转换成身体的内部刺激或肌肉的动觉反馈。
行为主义不在于寻找那种普遍的内省的“妹子”,而在于将一张张白纸塑造成软妹子。
取一定的样本量,在一批女同事/女同学抽屉里都放上精心准备的早餐,并且保持缄默不语,无论她如何询问,都不要说话。(S)
另取同样样本量的女同事/女同学作对照组,两组都安装摄像头和外部体温计观察。
在一定时间后,早餐的行为形成之后再从原来的组中挑选一半施以午餐反馈行为,对照组将自动离开,而目标组将继续情绪条件反射的习得。(R)
接下来的晚餐习得和夜宵习得就水到渠成了。
不过,缺陷是比较费钱!
不过既然是走养成路线,大撒网的气度就是经典行为主义者的浪漫。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把妹法
B.F.斯金纳,新行为主义的旗手
他对条件反射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把妹比华生的手段要来得经济而高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斯金纳箱
斯金纳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著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箱外有一装置记录动物的动作。斯金纳的实验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的不同在于:(1)在斯金纳箱中的被试动物可自由活动,而不是被绑在架子上;(2)被试动物的反应不是由已知的某种刺激物引起的,操作性行为(压杠杆或啄键)是获得强化刺激(食物)的手段;(3)反应不是唾液腺活动,而是骨骼肌活动;(4)实验的目的不是揭示大脑皮层活动的规律,而是为了表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从而有效地控制有机体的行为。
也就是说,强化行为是把妹的手段和目的。斯金纳认为强化刺激不是与反应同时发生的,也不需要先于反应,而是随着反应发生。有机体必须先做出我们所期望的反应,然后得到“报酬”,就能形成一次有效的正强化。
那么如何操作呢?
我们首先看一下 TBBT当中Sheldon对Penny的一次实例:当Sheldon发现Penny做出适合自己期望的行为时,就给她一颗巧克力,这就是一次”GOOD Penny”的操作条件,也就是说,我们操作的标志在于“我”对对方有何等的期望,然后才有的放矢地进行操作条件反射和强化的构建。
当然,负强化的操作也可以参见Sheldon对Lenord的”BAD Lenord”的操作示范(喷水)
那么推广到把妹法就是这样的:
操作1:当你心仪的女同事/女同学在无意之间为你做了一点小事,向你认真地微笑,或者称赞你的时候,就在她抽屉里都放上精心准备的早餐,并且保持缄默不语,无论她如何询问,都不要说话。(她并不知道会是谁放的)
原则是:她没有对你示好,就不放,她有一点点好,就通过放早餐(正强化),她如果对你表示厌恶,可以用不动声色的负强化(具体的可以参考她讨厌什么)。
如此以往操作下去(基本上也比较省早餐钱),总之是要比巴甫洛夫来得高效一点。
操作2:当你心仪的女同事/女同学在无意之间来你房间一次的时候,给她以奶茶的正强化刺激。
操作3:当你心仪的女同事/女同学在无意之间触碰到你的时候,给她以巧克力的正强化刺激。
操作4:当你心仪的女同事/女同学在无意之间…………给她…………的正强化刺激
…………
也就是说,强化刺激是可以无处不在的,但是不论如何,负强化是要慎用的,斯金纳等人也指出负强化的效果很难跟正强化相提并论……
推荐采用可变-比率程序表 即VR程序表,此程序表产生的反应速率最高,抗消退能力最强。
即只固定正强化出现的平均次数,但具体出现在那一次是可变的。
具体而言,当心仪的mm有意无意的做出有利于二人关系的行为时,统计其次数,并在平均正强化量一定的情况下随机的给予正向刺激。
人们会用一种赌博的心态来对待VR程序表,三番五次的尝试。长此以往,成功在望矣。
米尔格拉姆把妹法~
先说明一下米尔格拉姆实验:随机选择实验参与者做“教师”,关在一个小屋子里,实验设计者假冒“学生”,关在隔壁一个小屋子里,“教师”看不到“学生”但是能听见彼此声音。然后给教师一张问题卡和答案卡,教师隔着墙壁问学生问题,学生答对了就继续问答,答错了就由教师操纵电击学生。每次答错,电击伏特数会加大。而教师听到的是实验者事先准备好的电击声音和尖叫声的录音。
电压 “学生”的反应
75 V 嘟囔
120 V 痛叫
150 V 说,他想退出试验
200 V 大叫:“血管里的血都冻住了。”
300 V 拒绝回答问题
超过 330 V 静默
实验开始于1961年7月,也就是纳粹党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审判,被判死刑后的一年。米尔格拉姆设计了这个实验,便是为了测试“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了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服从了上级的命令呢?我们能称呼他们为大屠杀的凶手吗?”整个实验可能只是设计好,为了测试寻常美国民众会不会遵从命令违背道德良心—如同德国人在纳粹时期一样,而这便是实验的初衷之一。
以上是实验原型介绍,现在正文开始:
哥为实验设计者,选择自己心仪的妹子来充当上面这个实验里“教师”的角色。妹子被告知自己应准备好自己最喜欢的早餐食谱以及相关问题,然后隔着墙问哥问题。也是假冒电击,只不过墙另一边除了哥在放被电击的声音之外,还有一个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的冰箱,哥根据妹子的问题给妹子准备早餐。等到电击超过330V 哥就静默了,妹子就惭愧地退出实验了,然后一出门就看到哥淫笑着端着妹子心仪的早餐等在实验室外面了。
于是乎妹子感觉被电击的不是哥,而是自己了~~~~
帕金森把妹法:
明天给你那位心仪的女同事/女同学的抽屉里都放上精心准备的早餐28份,没错也就是四周且包含休息日的量,并且保持缄默不语,无论她如何询问,都不要说话。
如此只需一天,你那堆满她书桌的早餐一定给她带来了不朽的震惊与惊慌,此时趁她惊魂未定一举拿下。
此法参考了著名的帕金森法则,帕金森法则认为,任务的重要性和复杂度与所分配的完成任务的时间密切相关。这就是不断迫近的最终时限的魔力。如果给你24 小时去完成一项任务,时间的压力促使你集中精力去执行,别无选择只能做最重要的部分。同样的任务,如果给你1周去完成,它就换来了小题大作的6天。如果给你2个月的时间,但愿不要这样,它就变成了一场精神磨难。因为精力更高度集中,短时限内做出的最终产品通常不比长时限内做出来的差,甚至质量更高。
ASCH CONFORMITY 法:
买通周围同事
叫他们口径一致,对那女人说,你失忆前曾经是他(男主角)女朋友。现在你康复了,可记忆力已经没有了他。这段时间,他为了你,学会了所有你出事之前的一二三四五——最爱的食品,试图唤醒你的记忆。可却无济于事,所以现在心灵备受煎熬。一二三四五。。。。。。天花乱坠。
说多了女人就信以为真了。
说不定还真回忆起来了。
岔几句: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对于同一份早餐,mm在第二次享用时的效用是会低于第一次享用时的效用的,那么一天一天过去,她的感觉很可能从最初的喜欢而变成厌恶。
所以我想说,在以上方法的基础上,很有必要重视早餐样式的选择,尽可能给一系列早餐品种排个等次,一天比一天好的每天换着买吧~~
爱因斯坦把妹法
“众所周知”,爱爷在引出广义相对论时提出一个简单的思维实验:在远离星体一望无垠的宇宙空间里,上帝说:“要有电梯。”于是出现了一只电梯。上帝继续说: “要有绳。”于是电梯顶上系了根缆绳。上帝还是有点寂寞,于是边以加速度g拉缆绳边说:“要有人。” 于是一个男人呱呱落在了电梯里,一副理工相,谁叫他是男人呢,很自觉地开始研究电梯。上帝造电梯时忘了造窗户,因此理工男对电梯外一无所知,他只晓得自己怎么使劲跳还是会落到电梯底板上来,多次尝试后很命贱地开始研究跳的高度和下落时间的关系(上帝适时地说了“要有实验工具…”)久而久之,他居然算出了 g。但丫是个无神论者,懒得管上帝寂不寂寞,他只认电梯底板,认为那个才是宇宙(电梯)中最牛逼的东西,无时无刻不在产生一种被他后来称做“重力”的远距离神秘效应。
不罗嗦了,回到早餐。早餐在这里必须是类似于重力的一种效应,美妙的口感与脚踏实地都能唤起幸福感,区别仅仅在于姑娘们对前者效应的敏感区集中在舌部。
我们要学的,正如爱因斯坦老爷可以用一架重力场外加速“上升”的电梯制造出重力的假象,那么,考虑到腰间不那么饱满的钱袋,为何不去制造出早餐的假象呢?
第1天,夜深人静了,爱因斯坦会在女同学的抽屉里留张纸条:“明早这里将会有份早餐。”
第2天,姑娘的反应:有人暗恋我?不会是恶作剧吧?开始期待第三天。
第3天,姑娘还是矜持地自带了早餐,外表平静内心潮涌地打开抽屉。唉伊西——没有早餐!还是一张纸条:“这是今天的早餐。”姑娘又气又笑地揉掉它,开始吃自备早餐。
第4天,姑娘老老实实带了早餐,一开抽屉,还是只有纸条:“这是今天的早餐。”揉掉。
第5天,同上。
……
第 n天,同上。
第n+1天,姑娘不揉纸条了,开始边吃自备早餐边欣赏起笔迹来。
……
第2n 天,姑娘乐呵呵地看到纸条后开始巴普络夫式地吃早餐。
第2n+1天,姑娘站到了爱因斯坦电梯门口。“这是今天的早餐。”几个字的视觉效应已与自备早餐的美妙口感建立了通感。
……
第3n天,姑娘进了电梯。
第3n+1天,一个伟大的公式水彩画般地印入姑娘脑海中:纸条=早餐(惯性力=重力)
……
第4n天,姑娘没有发现纸条。上帝拉累了,电梯匀速直线了,g点没了,姑娘悬浮了,早餐难以下咽了。
第4n+1天,姑娘耷拉着脑袋还是先去开抽屉,此刻再抠门你就下辈子再把妹吧!一份可爱的实体早餐跳了出来!刷着她的眼帘!量身定做!精心打造!没有纸条!姑娘骚荡不安地左顾右盼。这时年轻帅气的爱因斯坦稳步过去递上纸条,上面潇洒飘逸着几颗帅字:“久等了,头一回做成功。”
此法经济实惠,缺陷是有点耗时间,不过爱因斯坦的粉丝应该不缺时间。
纳什均衡把妹法
可以同时应付多个妹:买一个大的早点,然后分开,比如买包子,牛奶,油条,豆浆,鸡蛋,咸菜。1组是牛奶,咸菜,包子,2组是豆浆,鸡蛋,油条,送给不同的两个妹,第二天再换过来。。 类推,只要两份早点的营养均衡就可以了
纳什增强插件
以上方法大多是个人机会主义者的办法,依概率会收敛至不适合大多数人。应该讲求团队协作嘛。
纳什一次在学校酒吧被同学怂恿去和一姑娘搭讪,纳什说了如下的话:
你们会看到,在我尝试次数增多的同时,我的机会也会增大。
这句以上理论已经验证该想法,关键再第二次打算和这个姑娘搭讪时,他又得出了一个逻辑:
5个男孩都去追这一个女孩;
这个女孩会在选哪个男孩的决策上动摇不定;
结果是谁都无法得到女孩的芳心;
男孩会再去把网撒向别的女孩;
故事现在开始:
女孩倍感失落;
此时,第一个回头再追这个女孩的男子,得到女孩芳心的机会最大。
看到以上逻辑,估计很多人也猜到了具体做法:
在之前的假设前提下,增加如下假设:
1、你有2~3个好友,他们对这个姑娘没有兴趣;
2、姑娘对早饭、午饭、晚饭和夜宵反应没有差别;
3、姑娘对这几个人反应也没有差别;
4、没有外界干扰(要是这姑娘老早就心有所属,那就不要轻易尝试了吧)。
策略如下:
1、从之前方案中选择一个成功概率最高的方案,交给2~3个好友一起实行,不过,实时的时间分别是 早餐、午餐和晚餐(也可以加夜宵);
2、一段时间后,大家都去表明分别是自己做的;
3、姑娘犹豫不定;
4、好友们撤退;
5、你乘虚而入……
此帖必火
初夜留名
凯恩斯和货币主义把妹法
货币主义:每天早上在MM的桌子上放固定的RMB,以供MM购买早餐。钱的多少根据CPI来浮动。
凯恩斯:根据前一天MM购买早餐所花的钱及其反应来决定后面一天给的早餐钱的多少~
嗯,薛定谔的那个其实也在斯金纳的范畴里:强化物(早餐)所给予的方式对被试行为有显著影响。具体说来,强化方式分为连续强化,定时强化,定比强化,变比强化和变时强化。连续强化就是巴普洛夫把妹法,每天给早餐,塑造依赖行为。后面的四种当中,“时”指的是一定时间段,“比”指的是所塑造的行为出现的次数。可以看出,薛氏把妹法同变时强化不谋而合:毫无规律,不可预测。
被试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反应,其中连续法(巴氏把妹法)建立关联最快,消退也最快,因此哥一旦停下示好的早餐行为一段时间后,妹的好感也会一起停下。而变时(薛氏法)强化,建立关联最慢,但是消退也最慢。使用此法的哥要最好持久战的准备,同时也要最好在S-R反应建立之前被其他哥先占的准备。
综上,我建议将巴氏和薛氏二法结合,头一个月使用巴氏法,日日早餐,迅速建立依赖,第二个月采用薛氏法,大大巩固效果。
另外,使用操纵性条件作用的关键在于,让妹明确知道早餐是你送的,要是让她以为是自己暗恋的小帅哥的话就不好了。
回归把妹法
根据妹对不同早餐的不同指数(健康指数,美味指数,质量指数等等)的各种反应(表情,肢体,后续反应等,这个就需要哥有一定心理学基础)建立量化的回归模型,经过足够样本量后就会有最优的最合妹的口味的早餐出现。如果哥足够细心,还可以考虑进妹当天的心情,身体,情绪状况等干扰波动因素。
于是,要想抓住妹,先要抓住妹的胃!!!
曼德博洛把妹法
送妹的早餐里头每天都搭上一片吐司,并且用果酱涂以线条,过程如下。
第一天画出等边三角形。
第二天从三条边上分别突生出小号的次阶等边三角形,使整个图案成为标准的六芒星。
第三天再从次级等边三角形之上突生出更小号的第三阶等边三角形,一朵Koch雪花就此初显雏形。
第四日,第三级生出第四级。
…………
…………
第 n日,第n-1级生出第n级。
第n+1日,递推上述步骤。另,附送妹子放大镜一枚(考虑到Koch雪花的高阶等边三角形愈发难以辨认)。
…………
…………
第?日,附送妹子显微镜一台。(理由不复赘述)
…………
…………
妹子的困惑如同此朵雪花的周长一样与日俱增。
拓扑地来讲,用果酱画出的线条属一维图形。然而分形学创始人曼德博洛将告诉你,Koch雪花乃是维数等于log4/log3(差不多1.2618595)的自相似图形。
所以,她的思绪开始徘徊在了分数维的异次元空间。
然而你就此打住,你是异次元来的男子,谜一样的男子。
妹子生日的那天,你亲手送她一款蛋糕。揭开盒子时,妹子又看见了久违的分形图案…………
尾递归把妹法
尾递归是针对传统的递归算法而言的,传统的递归算法在很多时候被视为洪水猛兽。它的名声狼籍,好像永远和低效联系在一起。
尾递归就是从最后开始计算,每递归一次就算出相应的结果,也就是说,函数调用出现在调用者函数的尾部,因为是尾部,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去保存任何局部变量。直接让被调用的函数返回时越过调用者,返回到调用者的调用者去。
传统把妹算法是一个O(n)复杂度的算法。由于把妹算法的完成时间无法预估,也就是问题规模 n无法预估,而且使用传统的递归把妹算法时,每进行一次递归,都需要在堆栈上保存新的状态,因此,对堆栈深度的需求也是无法预估的。在问题规模较大,也就是妹子比较顽固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导致堆栈溢出。鉴于此,我们应该使用尾递归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假设当某一天妹子吃完早餐之后,会给出非零的返回值,意即把妹成功。因此,只需要在递归函数的尾部返回妹子在下一天吃完早餐之后的返回值,即可实现尾递归。
由于尾递归并不需要额外的堆栈空间,因此,可以更高效地获得妹子的最终返回值。
以下是使用类Lua语法实现的伪代码:
require(“Sister”)
function HandleSister(day)
if Sister:EatBreakfast(day) == 1 then
return 1
else
— tail recursive
return HandleSister(day + 1)
end
end
千呼万唤始出来 —- 牛顿把妹法
看到现代物理硕果累累,经典物理也不禁跃跃欲试
众所周知,牛顿三大定律是经典物理中经典: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应用到把妹学上就是:
牛顿把妹法第一定律: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妹总是沿原生活轨迹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
牛顿把妹法第二定律:妹的加速度与妹受到的把力成正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
牛顿把妹法第三定律:妹受到的作用力与妹的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具体指导方法如下:
妹在被哥把之前,沿着自己的生活轨迹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在哥对妹施加把力之后,既送早餐之后。妹就在把力的作用下脱离了自己本来的轨迹,匀加速运动。并且,把力越大,既送的早餐越好,送的越勤,妹的加速度也就越大。不过,除了把力,还有来自妹本身和妹身边的同学/同事家人等各个方向的阻力,并随着妹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妹实际的运动方向是这几种力的合力。这就要求哥得会受力分析,计算出把力的方向和大小。
最终,在通往幸福的方向上,妹匀加速前进
动量定理在把妹上的指导意义
动量定理是动力学的普遍定理之一。内容为物体动量的增量等于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或所有外力的冲量的矢量和。如以m表示物体的质量 ,v1、v2 表示物体的初速、末速,I表示物体所受的冲量,则得mv2-mv1=I。式中三量 都为矢量,应按矢量 运 算 ;只在三量同向或反向时,可按代数量运算,同向为正,反向为负,动量定理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出,但其适用范围既包含宏观、低速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物体。
动量定理阐释了物体运动时所受合力与其速度之间的联系,准确的说是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等于所受合力与时间的乘积,符号化表示就是MV=FT
相信这个公式大家都不会陌生(高中的时候就经常用到),现在我来说明下这个公式对把妹这事上的指导意义
对于把妹时所送的礼物到底价值多少合适呢?那送礼物这个活动要持续多久呢?这中间有怎样的系数关联呢?现在动量定理来揭开了这层神秘的面纱。我来举个例子:你一次送9朵玫瑰和9次送一朵玫瑰这之间效果会有什么区别呢?动量定理为我们指出,理论上两者具有同样的效力!所以两者是等价的,你可以按你的习惯来挑选。
当然这个是有定义域的。一次直接送价值两千元的钻戒和送两千次价值一元的东西其实并不是等价的。因为你并不能保证你的猎物在两千次之内还在那里!这个合力大小的设置必须合理才能达到效果。假如你是子弹,你的对象是铁皮。你就必须就具有足够的速度才能穿过,用小小的力一辈子也穿不过。但是往另一个极端说,这个动量不能太大,首先自己的承受能力不说,对方也不一定承受。好像一个鸡蛋落地,鸡蛋着地时的质量与速度是一定的,这个时候如果你的合力太大,受力时间太短,鸡蛋就碎了!所以跳远要在沙坑上,就是增加接触时间。
但是可能大家有些困惑,那到底这个力要用大还是小呢?这个主要关键因素在你的目标。好像太极里面,以柔克刚。如果一个女的傲慢惯了,一次送999朵玫瑰估计没什么感觉,要是你坚持每天都送可能就会被打动了
中国传统文化《易经》中的把妹策略
易经中的第一卦是乾卦,大家都知道八卦总共是有 64相,每个卦相位有两种可能就是阴阳,所以八卦一个卦总共有6个卦位(2的6次方=64)。乾卦有6句象辞,把事情发展分成了6个阶段。六个象辞简单的概括就是: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
九四:或跃在渊;
九五:飞龙在天;
上九:亢龙有悔。
总共有6句,初九是表示刚开始的时候,上九则表示是最后。这6句概括了事情发展的阶段性以及该有的对策。
当然有兴趣你可以去研究这6句后面的意思,我这里就简单的概括这6句的关键词。1。潜龙2.现龙3.剔龙4.跃龙5.飞龙6.亢龙
现在来分析这6个阶段在把妹上的指导意义
1.第一个阶段叫潜龙勿用,是指要把自己潜藏起来,等待合适时机。这个主要是指刚开始的时候不要轻举妄动,这样经常扑空而且容易使自己处于不利的位置。是指你要观察好你要把的对象,瞄准她。
2.第二个阶段叫现。等到时机来了,你就要适当的出现。这样才能一击即中。这一切其实都不是巧合,但是却容易给女方带来惊人的好印象。比如发现该女的吃的嗜好,故意装作巧合说原来你也爱吃这个的。当然这个应用是很多的,我只是强调,有了时机的时候绝对不用错过展示你自己的机会
3.第三个阶段要警惕。一旦你表现了,就要警惕了,你已经在她的视线里面,就更应该注意细节,注意自己的行为。否则功亏一篑。
4.第四个阶段是跃。就是你要想办法,跃登龙门。你要寻觅一个关键性的事件,吃定她!
5.第五个阶段就是飞龙在天,你把到手了,春风得意!一跃成功以后,就惬意了。
6.最后一个阶段叫亢,亢龙有悔。飞龙在天很得意,这个时候就要注意适可而止,不能太过分,在过分就是高亢了,容易犯错了,会亢龙有悔
整个把妹的方针在易经里已经说的很明白。个人认为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当然易经本来就有很通用的一部分学问。这个6个阶段在其他很多事件上我也觉得具有参考意义
理工科学生还是要打好基础的。。。
悲剧啊!这午夜时分
瞅着五楼却坐了个十一楼
手机在线终究不如电脑啊!
都怪这厮..理工生都这么泡妞如何泡的上啊
哈哈 别误导群众了
兄弟们,别分析了。。。关键是得行动
祝:成功!
当初没好好学。。。
我们理工科的学生早在无数次失败的实验中学会了耐心和百折不挠。。。把妹道路上的挫折根本就不能撼动我们强大的理性思维。。。一个学天文的师兄,用了两年的时间追踪一颗小行星,就在论文即将完成的时候,小行星被木星捕获,撞了,从头再来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也对 …厚脸皮是最大绝招
我怎么也学不会 呵呵~~
我也学不会。。。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所谓爱,就是当感觉、热情和浪漫统统拿掉之后,你仍然珍惜对方。这句话符合一个理工思维的哲学命题:奥卡姆剃刀原则——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羡慕双性恋吧。。。。。。。技术上来说,他们谈恋爱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两倍~
好本本主义啊!
好长啊..
有工作的找份第二职业
——————————–
就新加坡这工作强度,找第二份职业,还不如直接去跳cityhall呢
。。。。。各种无语
回复 我爱空一格 的帖子
那个啥,伪楼主。。。人家开贴 你写内容,这叫伪楼主。。。
把你用这些高端把妹科技的成果拿出来展示下呗。。。
不是要有图有真相吗,你把的数量跟品质。。。嘿嘿
我要考虑下要不要效仿
自娱自乐啊,科学很枯燥的
个人把妹跟早餐没啥关系。。。因为早上起来就赶着上班了,自己的早餐还没有着落,真希望有个妹能每天给我送早餐。。。。
额,题外话。。。
正题:一般利用晚餐,直接约心仪MM,A拒绝,那放弃,找别人 B 接受,然后接着看晚餐的情况: A无精打采,左顾右盼就是没瞧你一眼的,额,趁早结束彼此的煎熬然后不用有下次了 B吃的甜甜蜜蜜,是不是羞涩的瞅你一眼,嗯,必须进入下一阶段,你懂的~~
回复 我爱空一格 的帖子
把科学和把妹一结合就感觉不那么枯燥了。。。。
膜拜呀膜拜
不过不管是啥科学神理
都要那妹子本人 对送早餐的人没有烦感
不然一切适得其反
本身喜欢旅行的女人,我觉得心理上都有那么点问题
本文来自 新加坡狮城论坛 原文链接: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226075-1-1.html
这句话我很不同意啊。
伟大的科学无处不在
当初没学会啊
膜拜中~~
怎么没有宅女泡哥指南
一个年轻美女探出头来对我喊“英雄,加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