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卖方印花税(分四年期限)主要目的并非要抑制热钱涌入,而是抑制热钱在短期流出,也就是投机. 外资流入谁不欢迎? 你来投资可以,但投机就不行—1. 炒高楼价,吹大泡沫 2.泡沫挤破,房市崩盘. 美国货币量化宽松,大肆印钱,他国加息必然加剧热钱涌入,不加息又有通涨压力; 所对应的这二记重拳对今后的房价能起到稳定作用,投机者吓跑了,投资者大有人在(经济向好),今后房价会稳中带升.
政府推出的政策,个人认为:有些利得税的影子。现在市场投机者多过投资者,而新加坡有一个谨慎和长远眼光的政府,政府现在的想法就是稳定压倒一切(猜的:政府的想法是稳步的经济增长而不是过快过热的增长)同时又不能完全的冷却整个房地产市场并且同时把恐慌情绪减到最低,真是比较用心良苦。这一政策会何时修改。如果以政策4年期为例,如果再这4年内新加坡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良性的循环的话,没有出现房地产交易量的锐减或充斥着极度恐慌的情绪的话,那么这一政策将会延续。反之,随即会在这4年内某一个时间被修改或取消。
当时中国政府公布5年内转让房产需要交税时,对市场倒是没有什么影响,只是老房子跟新房子的价格差变小了,人都不愿意买新房子,而愿意去买老房子了。
对于投资者来说,5年的持有期并不算长,中国租金那么小的情况下,还是很多人涌向房地产投资。我家当时买房,拿在手上5年,刚到免税的时候,就放出来卖。卖的时候,国家刚下了政策打压,最后还是房价翻了一倍卖掉了。
一般这边买屋子,贷款都会有2到3年的lock in的时期,所以4年内不卖房,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影响不到太多。太多热钱,没地方去,通货膨胀就在眼前,这点政策看起来就是小case了。反而要update到condo的人受到影响了,本来只要攒出30%的首付,现在需要40%了。
我觉得这次公布出来会对房价有影响的,反而是政府说的2w套私宅会放出来的消息,供应一加大,投资的人就会谨慎了。
回复 大奶勒子 的帖子
所以ZF没敢在买方上下手,不然肯定造成房地产市场恐慌,房价大跌. 虽然今天房地产股跌得很惨,过后会逐渐收复失地,等着看吧!
另一方面ZF也要分一杯羹,何乐而不为?
呵呵,这就是我讲到的,政府要观察,如果市场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这一政策将会继续下去
回复 gicugy 的帖子
看看ZF文告:若以经济面来衡量,低利率环境加上充斥本地及环球金融体系中的大量游资,可能会导致价格上涨到无法持续(unsustainable)的水平。一旦利率上涨,过度贷款的买家无法偿债,恶性循环就此产生。
回复 大奶勒子 的帖子
这个也是ZF观察的结果,上次香港从印花税上下手,我就猜想ZF也会步其后尘.
你确定你读懂了新政?
1.14号之后购买的住宅如果要转售的话才受影响。1.14之前购买的就算不到4年你转售也是不受本政策影响的。
政策是没有回溯期的。所以才会有从XX日生效的说法。
本次新政明显打击的是需求,是肃清泡沫需求,希望趋近真实的供需关系。而非打击供应。
打击需求的目的就是在买方上下手!
历史已经无数次告诉我们了,没有任何商品的价格会在高位保持长期平稳的,否则难道精明的投资者发扬风格(把本金放在那里生灰)?只要价格一平稳,就是他们出货的时候,自然高位变成低位。当然这时之前买了房子的普通人群要不是破产,要不就是苦于应付高利率下的房贷,他们中的大部分缓了10几年还不容易付清了之前的房贷。这时那些大投资客再卷土重来,一路抄底,傻了眼的老百姓又开始跟进,下一个15年正式开始。
政府的政策也许有用,那就是泡沫被认为破坏,从现在开始跌,每个季度跌3~5%。也许没有用(因为大家还在高位接盘呢,呵呵),又升了一年,然后泡沫自然破裂,每个季度跌6~9%。
确实. 市场情绪是很容易受影响的, 追涨杀跌, 一向都是火上浇油, 雪中送冰的. 一旦真换了方向, 那真是连锁反应. 看看新加坡房市过去的N年的走势图, 每次大跌都是从政府调控开始.
价格的背后都是预期, 预期变了, 走势随之改变. 就看这次的政策能否让大多数人都看跌不看涨了.
就目前咱论坛里的讨论来看, 还是一半一半.
自己经历过的大起大落不多, 无法断言这次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 只记得当初A股6000点的时候, 类似的讨论, 也曾激烈一时.
我觉得也是限制需求,尤其是限制本地居民被套牢,这样选举压力太大
至于有能力付40%首付的,估计政府心想,你们愿意死,就来不得政府了,热钱,政府也很难控制
确实是阻止热钱涌入而不是阻止流出.
不过想请教下, “真正的投资者”会把主要能量放到哪里呢? 股票? 债券? 黄金? 实业?
我觉得房地产是投资组合中很合理的一环, 而且因为操作简便,流动性相对较好, 对于没有背景的外资来说, 更容易操作. 难道指望他们全都在新加坡建厂开店不成?
确实如此.
价格永远是个供需关系的问题. 政府要稳定价格,已经想办法增加供给了,只是房子不是鸡蛋,不是今天养鸡,几周后就有蛋的, 所以有个滞后性问题.
那在供给暂时不变的情况下, 要控制价格只有打击需求了. 当然不能一杆子打翻, “不合理”需求才是政府打击的目标. 至于会不会误伤,就比较难拿捏了. 所以政府的政策才小心的一步步走.
回复 emmer 的帖子
“一些长期资本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短期资本,短期资本可以转化为热钱,关键在于经济和金融环境是否会导致资金从投资走向投机,从投机走向逃离。”
看明白了吗?
回复 emmer 的帖子
当房地产市场有低风险和高回报时,不要说真正的投资者了,就连”游资”也就所谓的热钱也要插一脚. 谁敢说中国的房产市场没有热钱注入.
这里的“一些”只占总体的很小一部分吧? “热钱”之所以是“热”的,就是因为它本身的短期性和投机性。它们是由低利率或者是狂印钞票造成的,和正常投资资本是两回事。
因为资本成本不同,追求的回报率和风险承受力也完全不同。
好比一个是你赚了攒了三五年的钱,想拿去投资。另一个是因为0利率向银行借的300万,快炒快还,赚完走人。
回复 cabbage 的帖子
你没注意到彼此之间可以转换的吗? 难到你不可以拿低利率向银行借的300万去投资房产?
可以借钱投资。但那不是我的钱,我对它的处理方法也会完全不同。所以根本不是转换。是两笔不一样的钱。
一个是靠实体经济运作累积的,追求稳定回报的。这笔钱不出意外非常稳定都是我的。
另一个是因为目前低息和印钞造成的短期现象,一旦升息了,他赚的不及赔的了,立马就撤走。
我赚100万要10年,我借100万只要几分钟。我赚的钱买的房子,房市不好了我守着就是。我借的钱买的房子,房市不好了没回报了,银行催我还钱,不卖也得卖。
这两种资金,无论是总量还是目的都是完全不同的。如何转换?我随便借银行的钱,能做到守着房子不卖吗?我自己再有钱,银行利息暴高的时候,我能去借钱吗?
低利率,或者说低资金成本,是热钱的根源,也正是热情危害所在。因为他成本低,所以可以追求普通投资资金所不能追求的高风险。而且因为是短期借来的钱,根本不管经济的长期死活。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热钱和普通投资资本,有根本上的不同。
回复 cabbage 的帖子
http://news.letfind.com.cn/news/2007-9/26091.html
你慢慢看吧!
概念混淆的新闻。。。要知道写新闻的大多数时候都不是专家
某西班牙籍的企业家在国内经营实业赚的闲钱,拿来炒楼都能叫做“热钱”的话,也难怪你分不清了。
麻烦去补习下热钱的定义。
http://wiki.mbalib.com/wiki/%E7%83%AD%E9%92%B1
回复 cabbage 的帖子
“专家”往往被人拿来嘲笑的,真书呆子一个!
炒楼的钱不能叫做“热钱”? 笑话!
如果你要坚定的认为所有追求回报的钱都是热钱,那我只能对你无话可说了。
那句“不是专家”是故意客气的话,不客气的话,我就直接说很多新闻都是哗众取宠,哪来做论据太可笑了。
麻烦讨论问题对事不对人,你没common sense到现在我还没对你本人说过什么。没涵养进行专业讨论的话,那你也没必要继续混这里了。我是干什么的,不是你有水品能评论的。
你顶楼的观点大多挺对的,只是说限制资金流出实在是不符合实际,还有最后的稳中有升证据不足。一切讨论由此而起。
响应米版号召,成熟之人不做不成熟之事。就此打住。
Lz啊,1,买方啥时候说不用付印花税啊?租个房子都要,何况买。2,不先买房子难道就有房子卖?难道这个政策不是针对买方?3,今后房价稳中带升的观点,也不赞同。不要轻信那些无良中介、还有那些所谓的房产顾问无根据的揣测。
回复 yubaidu 的帖子
我没讲买方不用付印花税,只是税率没这么高。如果要从买方下手,直接大幅调高买方印花税不是效果立现。为何措施接连出台房价还是在起? 就是大环境使然啊!
抑制涌入?近来怎么都会来,而且也不会要严重后果。后果是流出,也就是他们一跑,剩下来的新加坡人和银行完蛋。所以,是不要他们随便流出,导致市场波动。
不要你流出,那么涌入的时候他们就会谨慎,因此有相同作用。
买方毕竟大部分是新加坡人,家中税负 当然不好。他们中,大部分还是会持有多年的,因此影响不大。
所以,这是很显然的道理,抑制热钱,抑制投机,是现在的目的。防止他们突然间逃出
那,之前他们貌似已经买了不少阿……
这些就不管了?
所以弄个高印花税,买方不敢轻易接手,以前屯房的也比较难卖高价吧
你的理解有点不对了! 不从买家下手收重的印花税是因为如果那样做了, 那真正想买房子来住的人岂不是要哭死? 从卖家收重税是为了打击一下买了纯为了短期卖获利的人. 希望他们不要因为能短期获利而且买房. 真正需要房子来住的人买了房又不是短期卖出.
这个没法管啊。自由市场经济,政府管不了那些。合法的啊。
政府职能管后面的,他们认为泡沫还没有形成,控制新来的应该就足够了。
不明白楼主的意思
买房子从来就要交印花税
卖房印花税是新规定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要管还不容易,从房产税上下手啊!
回复 freesoul99 的帖子
调高购房印花税啊,从源头上减少需求. 如果zf要让房价跌的话,大可这样做啊!
怎么下手?房产税本身就不高,能有多大影响?而且,提到很高,本地人受影响最大。最主要的是你原来没有法律限制人家把房子卖掉并把资金逃走。
这里都讲法,而法是富人玩的。
政府不是要房价跌,这个要搞清楚。
多年来总有人说房价高,要政府干预。议员就对那些人说:找我投诉房价太低,他们的房子亏钱的人比你们这些人多。
总体来说,政府要价格平稳地上升,不要有大的起落。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大幅提高第二/三套房的房产税,而且是可追溯的.”房子卖掉”套现? 套出来的钱还面临通涨缩水的窘境,利率又低.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我也是这个意思.
这样你就限制了有钱人人家投资房产(不是投机)。而新措施对此没有限制,而是限制投机,比较精确。
可追溯?不懂。
标题不是很对….
对卖家设限就是对买家设限…
政策影响是114之后的买家,所以现在市场上的卖家并没有影响… 是新买家受影响…
回复 goldenstar 的帖子
是啊,可以阻挡短期投资者. 如果政策一刀切的话,那就叫追溯吧!
所以自由经济没有绝对的自由,呵呵! 新加坡政府对股票市场倒是没啥干涉,都没涨跌停盘.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是不是用一刀切来解释比较妥当, 前几天电台有报道重庆市长宣布的房产新政,就提到”追溯”, 可是平面媒体却查不到. 呵呵!
国内也一般很少有提追溯的,这里就更不可能。政府的依据是法律,国内是政府就是政府,呵呵
回复 good99 的帖子
国内有位炒房产的朋友,问她手头几笔赢利可观的房产卖了没有? 她的回答令我很惊讶:卖掉干嘛,物价涨得历害,钱在贬值. 干脆收收租金,或是让它闲置在那儿.
一点不错:卖掉干嘛。这是大家共同的心思,这也是国内房价掉不下来的一个原因
一方面大家不缺钱,再一个不花钱,最后,没地方投资或没有更好的投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