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自己在09年时写的一篇博客文章,记得曾经在宝宝版发过,现在自己却找不到了,转来这里主要是想介绍这本书给想了解新加坡中学教育的家长,我自己也是看了这本书才对本地的中学教育方式和内容有了更详细的了解,比如学校的cca是怎么开展的,具体是些什么内容,对学生有什么帮助、科学实验是怎么做的(与我们国内的做法很不同)、语文课是怎么上的、就业指导教育是怎么开展的、大学课题研究项目等等,从全方介绍了中学及初院的学习,希望对感兴趣的家长有些帮助。
————————————————————————————–原文如下:
今天的《联合早报》刊登了这篇由中国移民老师写的有关于新加坡教育的文章,看完觉得挺有共鸣的,特转贴在此。
之所以觉得有共鸣是因为这位作者写出了一个新加坡教育跟目前中国式教育的大不同点——那就是对文体育活动的重视。这里的学校里大都有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让学生选择,这些选择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几大类:
1.体育类:如羽毛球、篮球、足球、板球、英式足球、排球、皮划艇、国径、体操、帆船驾驶、武术、射击。。。等等
2.制服团体:童子军、红十字、国家警官队。。。等等
3.音乐舞蹈类:现代舞、华乐团、交响乐团、戏剧社、合唱团、舞狮社。。。等等
4.俱乐部和社团:天文、艺术、棋类、电脑、写作、历史、地理等等方面的俱乐部及社团
(详情可见我推荐的书)
新加坡的学生从小就参加这些不同的活动,小学阶段还只是鼓励性质,到了中学阶段,学生不但必须参加至少一项活动,而且参加活动的情况在学期末会被老师打分,这分数在将来升学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
我家大金花回到新加坡上学后,头一次跟我提及上体育课要跑1500米时,着实把我吓了一跳,要知道我自己当年在学校时,每次跑800米都象要了我的命,是最令我头痛的事,而且那时我已经是中学生了。而这儿小学生就要求跑这么远的距离,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过,大金花却没怎么向我抱怨过,我想这跟她们的课业负担不是太重有些关系(跟国内比)——她每天上半天课,下午若没有课外活动,一般2点就到家了。长期参加学校的这些活动(大金花除了参加学校的武术课外活动,还自愿报名参加每周六的二个小时的羽毛球课,乐此不疲), 除了能增强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了学生对运动的长期的热爱,这种意识的培养,对将来他们成年后的生活方式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新加坡成年人非常热衷于运动就是一个明证。
常在报纸或论坛等媒介发现新移民报怨新加坡学学校教得太浅,觉得国内的学校教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诚然这观点不无道理,但我认为,且不谈这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否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再说教育的跟本就只是为了掌握知识吗?),就谈要达到这所谓扎实基础知识的获得,那也许是许多莘莘学子放弃了多少本应花在运动场上的时间换回来的。相比之下,我倒宁愿让我的孩子能在学习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把一些时间花在参加运动、文艺、各种俱乐部及社团活动中去,因为参加这些活动,不但能健体、健脑,还能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比如学习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等等,而这些我觉得比多学些知识重要得多,对孩子们今后人生的影响很深刻些。
2007年我在国内逛书店时偶然发现一本很好的书,书名是《体验新加坡——27位留学生眼中的中新教育差异》,书是2006年年中出版的,是由二十多位中国小留学生写的。这些小留学生都是国内中考成绩特别优秀的毕业生,初中毕业后考上新加坡政府奖学金来新加坡重读中三、中四,然后都以优异成绩考完“O”水准会考上了莱佛士初级学院,他们都是中国应试教育的“产物”,来到新加坡,对新加坡式的教育都有特别深的感触,觉得还是新加坡式的教育更胜一筹,我也是看了这本书才对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方式有了个全面的了解,因此在这篇博客里帮他们做做广告,对那些想了解新加坡教育的朋友,这是一本十分值得一读的好书!
为新加坡的教育喝彩
(2009-08-08)
田相栋
不只一次听来自中国的同行私下里诉说新加坡的教育如何地失败,例如新加坡学生不能吃苦,意志力不坚强,没有对学习的[关键词屏蔽]和渴望,学校的科研气氛不浓厚等。
随着对新加坡教育的了解,我越来越对这种观点产生了怀疑。中新两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截然不同,很难放在一起比较,加之社会的大环境迥异,两国的教育孰优孰劣,很难下定论。至于学生的吃苦精神,好像有这么一个规律,即:社会经济越发达,学生的吃苦能力越差,意志力越薄弱。上海北京青少年学生的吃苦精神怎么可以跟河南甘肃农村的学生比?前者仅仅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后者,则是为了生存啊。由此看来,新加坡的学生不如中国大多数的学生能吃苦,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
想法发生根本改变
然而,最近我亲历的一件事却让我的想法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我所任教的实龙岗初级学院为锻炼师生们的体魄,也为了筹集资金改善校舍,举行了“WILL RUN”活动,每人至少要跑10公里。当我刚听到这个数字时,不禁吃了一惊,10公里,一万米啊。去年中国三部委联合下发通知让每个学生每天跑一两公里,却因遭到广泛抵制而使活动夭折。在上海教书时,因为马上要高考了,所以想带领学生每天早上围绕操场跑两圈锻炼他们的身体,也就800米吧,但是实行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他们总以各种理由推脱。新加坡的学生表现如何呢?我拭目以待。
活动非常成功,不仅学生全部参加,家长也踊跃报名,众多的附近居民也加入了长跑行列,校园里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气息。当太阳渐渐升起,天气越来越热的时候,人们的体力渐渐不支,路途依旧遥远,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气力,但学生老师们相互鼓励着,咬紧牙关,凭借坚强的毅力继续奔跑,没有人中途放弃。有个女生倒下了,同学们马上把她抬到护理中心,简单治疗之后,她哀求着要重新回到跑道,一定要在时间结束之前跑完10公里。在我和副校长细心地询问之下,她才吐露实情,原来她在参加之前的几天就已经身体不适了。她很热爱跑步,不想错过“WILL RUN”,年底就毕业的她,为了哀求重上战场,竟然急得热泪盈眶,看着她坚定的表情,我们老师只好答应了她的请求,让两位一年级的学生陪护着她,走完了全程。
新加坡教育成功之处
这就是我们的学生,这就是新加坡的教育,它的成功在于新加坡人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而沾沾自喜,并没有因生活的优越而好逸恶劳。反观中国,我不禁对中国城市的教育产生了隐忧,独生子女政策、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等培养了一批与他们父辈截然不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如何胜任将要面对的全球化竞争呢?
当我看到成千的学生迈着坚定的步伐奔跑在赤道直射的太阳底下的时候,当我看到老师用慈爱欣赏的眼光注视着自己学生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们声嘶力竭地为老师们喝彩加油的时候,终于明白了是什么促使这个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的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崛起,也看到了这个新兴共和国的希望和前途。
作者是初院华文教师
一边阅读一边转帖到做股票的投资群,心里还替“Will Run” 鼓掌!
你动作真快呀,我还没改完,你就坐了沙发,呵呵!
同志们,救命啊!刚发完此帖,不知怎的,狮城网上的字就变得奇小,看得我的眼睛要成金鱼眼了,怎么把字再调大回来呀!我开别的网站,看文章没问题。
谢谢楼主分享好书~
使劲瞪大眼睛,发现显示是正常的啊~
那是我电脑又出毛病啦?谁知道怎么改字体大小吗?
谢谢分享!一定看。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培养的是合格和优秀的打工仔,不容易培养出有创造性,有独立和自由思想的人,这是我担心的。
好书啊!哪里可以买到呢?
谢谢
网上有地方可以阅读此书吗?很想看看
正好我们大家不是团书吗?把这书也团上去
在真烦人的博客里读到过。这回我准备去图书馆借来这本书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