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各位,如果出租第二套房子,报税时,只是多交10%的产业税,还是要把报房子的租金算入个人收入一起上报?谢谢
产业税是产业税,和个人所得税无关。租金是要算入个人收入上报,注意要把杂费扣掉。
报个人所得税时租金还要扣除杂费,产业税,银行利息,中介费,部分维修费。
回复 sharing 的帖子
都要列出来啊,报税时一一列明,是的,该房子的银行的贷款利息。
对了我刚刚查了一下火险也可扣
扣的还真不少,学习了。
注意的是不单单第2套房子需要报, 你的第一套房子的租金也是要报税的。。
要报租金收入, 然后也要报你扣掉的数目。。。 不可以至给减后总收入。。。
学习了
首次出租房子中介费和广告费不能扣
但是第一个房客搬走了以后再次找租客的中介费和广告费就能扣了
公寓的月管理费是不是也可以扣?
公积金里面的利息可不可以扣除?
请问房屋租金是否可以算到老婆收入里面。。。
谢谢99
http://www.iras.gov.sg/irasHome/page04.aspx?id=160
再请问,我岳母在这边可以扣一些我老婆的income,那可以减少我的么?还是跟我无关。。。
只要申报此收入就好,至于在谁名下并不重要
For jointly owned property
The rental income is taxed on all the joint owners based on their share in the property. It does not matter which party receives the rent or whether the owners paid for the property.
This also applies to rental loss. The rental loss is apportioned to joint owners based on their share in the property.
这个share有哪里我们记录的么?听逍遥版的意思是jointly owned property可以自己选择? 因为两位给出了不同的解读。。。谢谢
请不要误导
以下是税务局链接,请阅读For jointly owned property
http://www.iras.gov.sg/irasHome/page04.aspx?id=160
没看明白你的问题。。。你的意思是你们家的房贷是从hdb 借的, 用cpf 在还???
只要是房贷的利息部分, 不管哪里借的, 都可以扣/。//
You must satisfy ALL o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The dependant must be living in Singapore in the previous year
The dependant lived in your household. If the dependant lived in a separate household in Singapore in the previous year, you must incur $2,000 or more in supporting him/her
The dependant is 55 years of age or above in the previous year. If not, he/she must be physically or mentally disabled
The dependant does not have income (e.g. salary or tax exempt income such as bank interest, dividend and pension) exceeding $2,000 in the previous year.
以前有第三条么?
谢谢指正
惨了,先前帮朋友申报时... ...这么多年没有什么异议,还以为
正确解答:
For jointly owned property
The rental income is taxed on all the joint owners based on their share in the property. It does not matter which party receives the rent or whether the owners paid for the property.
This also applies to rental loss. The rental loss is apportioned to joint owners based on their share in the property.
回复 逍遥居士 的帖子
是吗?据我所知,夫妻俩一人一半。
回复 freesoul99 的帖子
有订share么?还是HDB买的时候就是钉死了50%?没印象呢。。。
大哥,我没想逃税。。。我是想搞清楚,不想留下以后还惦记的东西。。。
谢谢您的回复,从小英语不好,不太敢确信自己的阅读理解。。。
上IRAS 的网站上看到有一个rental expense, 还有一个NAV expense, 后面这个有点迷糊,是不是指owner occupied 的房产?如果这样的话,就是说自己住的房子每年的房贷利息都是可以扣税?
http://www.iras.gov.sg/irasHome/page04.aspx?id=1556
回复 rickfox 的帖子
自住房的贷款利息肯定不可以扣税,只有出租房的才可以从租金收益中去除
绝大部分人买房是联名买, 也就是各自拥有一半房产
昨天查了IRAS的网站, 发现房屋的折旧都可以抵税. 不知各位有没有用过这条来减少自己的税收? 这一条该如何使用 ?
加入联结: http://www.iras.gov.sg/irasHome/page04.aspx?id=1556
所有房屋相关的折扣都只可以抵扣你的租金收入。。。 如果你没有租金收入, 那么你就可以完全忽略这一部分了。。。 因为他们不可以抵扣你的其他收入,例如你的工资, 你的其他生意收入。。。
如果只是出租房间怎样扣贷款利息呀?
注意中介费只可以扣一次哦,就是说如果你的房子租期两年,第一年扣税了,第二年就不可以再把中介费填进去了
同问, 自己是屋主,只出租了其中的一个房间而已。 需要怎么操作??
偶终于明白为啥需要那么多会计了
请问“房屋的折旧可以抵税”怎么算,IRAS里没有解释。
回复 Lion1 的帖子
在IRAS的网站上,Depreciation of furnishings (e.g furniture, fixtures, electrical appliances)是不可以扣的。这点很明确。
至于其他的,deductible那一栏是空的。
我已经打电话向IRAS询问,空的意思是没有东西可以扣。
换句话,不管什么东西(房子或者家具)都不可以扣。其实我也猜到是不可以扣的,不然计算起来很不统一,如果可以的话,IRAS应该会说明如何计算折旧的。
我已经建议IRAS说网站说得不清楚,容易误导,建议改进。
补充,teamker可能是看到网站上的expensive中有折旧,就以为折旧也是可以扣的。IRAS回答是放折旧只是为了特地说明家具类的折旧不可以扣,因为很多人问到。
我问IRAS是如果什么折旧都不能扣,那么为什么不直接说什么折旧都不能够扣。他们说谢谢提醒,以后改进。
回复 山谷无回声 的帖子
老兄,第一,公司税上,折旧是不能直接扣的。具体算法复杂,不是简单地搬会计公式。关于折旧,政府已经把所有的洞都堵了。真的要钻,都是违法的。
第二,个人所得税跟公司税是完全不同的。就拿房子和家具来说,公司名下的房子和家具都是固定资产。个人买房子和家具,对政府来说,是属于个人的消费行为,按道理政府不会同意给这些扣税的。至于私家车,不管怎样都不能扣税(很多人以为把车注册在公司名下可以扣税,顺便澄清),因为政府看来私家车就是一奢侈品,不但不扣,还狠狠地敲你一笔。
关于税务,还是实际问题实际解决,千万别想当然和搬公式啊。
回复 山谷无回声 的帖子
我不是跟你抬杠,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跟你抬杠。只是看到你的话里面有部分内容容易误解他人,特地说明一下而已。
这是你的原话:“
对公司营运而言,折旧本来就是算成费用的, 会计衡等式2: 利润=收入-费用, 就包括了折旧, 而费用是可以扣税的”
本文来自 新加坡狮城论坛 原文链接:http://bbs.sgchinese.net/forum.p … ;page=5#pid40542231
你这话让不知道的人看了,以为费用(包括折旧)是可以扣税的。其实不是所有的费用都可以扣税的,其中折旧就是不可以扣的。不信你打电话去IRAS问。我不晓得你是真的不懂还是表达有误,总之你这样说是不对的。
固定资产的扣税方法是按capital allownce来算的。计算方法IRAS已经说明得非常具体,而这跟折旧的时期多长,有没有折旧完了是没有关系的。
“会计第一恒等式你也说不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资产-负债 ;我不知道如何你用什么金融和会计准则”
本文来自 新加坡狮城论坛 原文链接:http://bbs.sgchinese.net/forum.p … ;page=5#pid40542231
我什么时候说过会计等式不对了?你坚持说负债是资产的一部分,我不过指出这样的说法不对而已。在资产负债表上,资产的数值等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这个没错,但你不能理解成负债就是资产的一部分。就如1+2=3,不能说成1就是3的一部分吧?
我明白回帖的人都是热情地为楼主或网友解答疑难,但会计和税务是比较专业的东西,没有从事过又不是很确定的话,还是少说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