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中国“珠三角”、“长三角”、第三极“环渤海湾”浮出水面后,以中西部为主的八大城市群都不愿放弃对“第四级”这一名号的争夺,相互间的“明争暗斗”早已是狼烟四起。
据相关政策研究,大力发展八大城市群,培育确立新的经济增长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能成为“十二五”期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
而八大城市群对“第四级”的争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区: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大西南;以沈阳为核心的大东北;以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东盟联合中心的北部湾。
其中,“西三角(重庆-成都-西安)经济区”成为“第四极”的呼声较高。有学者认为,“十二五”期间,若以成都、西安、重庆三大城市群为主体,构建“西三角经济区”,将强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并有可能形成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
以世界500强在西部重镇成都的产业布局为例。去年,随着英特尔成都厂整合全面完成,世界代工之王富士康相继布局成都。目前,全球每两台电脑所用的CPU就有一台“成都造”;半年后,全球三分之二的iPad将是成都制造。
“一个足以改写全球IT业版图的‘中国电子谷’正在成渝(成都-重庆)经济区崛起。”据介绍,目前成都已有189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业内人士表示,在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及珠三角经济环境改变的情况下,部分代工企业在本地无法生存,而劳动力成本较低、人才优势明显的成都等西部中心城市便成为了这些企业产业转移的热门聚集地。
近年来,尤其是自次贷危机以来,中国中西部经济发展迅速,经济追赶悄然从“低挡位”换到“高挡位”,所有这些,与中国10多年来实施的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平衡战略分不开。
自2000年10月,中国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6年9月,中部崛起战略上升为其国家战略。中国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引导成为了全球产业内移的一个重要政策因素。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等承接转移的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是另一个动力源,同时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催促之下,产业转移大潮正加速由发达国家和中国沿海地区向中国西部地区奔涌而去。
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料显示,全球已完成了3次大规模的跨国和跨地区的产业转移,目前是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据测算,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看,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4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估计达到1.4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认为,政策引导是未来产业转移有序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任务,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而近几年,中国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确实出台了不少产业转移的政策规范。2010年7月,工信部发布《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要求东部地区通过兼并重组或新增投资等方式,将纺纱、缫丝、织造、制品等部分制造环节转移到具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中西部地区,将自身定位于发展纺织服装高端制造业。
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出台,要求中西部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海外的产业转移项目时要坚持市场导向,减少行政干预。
随着中国“第三极”——环渤海经济圈的确立,关于建设“第四极”的呼声开始在各个内陆省会城市的发展研究中屡屡被提出来。
相关专家认为,毕竟“资源有限”,能不能成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最终要靠实力和发挥的影响来说话。
完全。。。看不懂。。。
很明显的是重庆那里的。薄熙来的动作一直没有听过,,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lol,
嗯,成都占据省会优势,蓉渝二城占据人口优势!四川人口多,劳动力节省成本!
今天没啥给力的帖子看呀。。。
武汉的高铁将使其成为地区经济中心
“一个足以改写全球IT业版图的‘中国电子谷’正在成渝(成都-重庆)经济区崛起。”据介绍,目前成都已有189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TMD的瞎扯!!!!!成都就是TMD的一个井底之蛙!!!!
不好意思~ 懒得看了z~ 给你顶了
呵呵我是第三极来的
他们又要引很多纸出来, 那个纸会越来越。。。
你的意思是 缺乏真正自主的高科技是吗?
向西还是向南?南边是长沙吧?
路过顶贴
不懂的事不装懂了
中国无敌
中国有自主这二个字吗???
闭塞。。。。闭塞,关起门来搞科技。。。。。什么玩意儿
回复 penny701 的帖子
哎。。。仿佛有点粪轻了。。
今晚怎么过?
我的河东狮网友!
怎么,老婆奴。。。。
没找到合适的就一个人过喽。。。别无选择。
你不是在上班?上网等于上班
马上就要去上班了,估计10点半或者11点下班!
站内短消息你了!!
我今晚没安排!祝你新年快乐幸福,早日成就好姻缘!!
我也木有木有。。。。。
电话给你了,10点半左右,你如果没什么别的项目,不介意。。的话,就一起聊天喝酒数零点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