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还在国内犹豫不决的妈妈,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谢谢啦

大家好,我是个准备带小孩去新加坡读书的妈妈,有好多问题希望前辈们指点,1到这边读小学好不好?有什么情况会坚持不不下来?2,这边读到大学毕业,跟国内的比出路好在哪里?3,妈妈可以打工赚钱?大概没个月可一赚多少?不会英文的妈妈,谢谢。


请问您孩子多大了呢?如果还很小,提早过来会更好的。
再说了。第一年不可以打工的。打工后时间又长,没时间看顾孩子,得不偿失的。
有很好的经济背景再考虑吧。

新加坡欢迎您。
谢谢


1到这边读小学好不好?有什么情况会坚持不不下来?2,这边读到大学毕业,跟国内的比出路好在哪里?3,妈妈可以打工赚钱?大概没个月可一赚多少?不会英文的妈妈,谢谢。
————————————————————————–
1、好不好见仁见智。没钱、学习跟不上……坚持不下来的情况很多吧。
2、这里要读到公立大学毕业可不容易,本地人都很多上POLY。如果只是追求大学本科,国内容易得多。
3、不会英文很难找工作吧。找到的也工资不高。当然,如果你有过人的头脑和体力,也许可能会过得比较好。

不会英文,又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三思而后行啊,来陪读后悔了,回去的人不少。


如果想借陪读过来赚钱,只能说耽误了孩子又赔了钱。如果真要带孩子过来,最好在国内有强大持续性的经济来源。在新加坡一个月1万人民币一下子就花没了,一年下去至少也要15到20万人民币,孩子呆几年就乘以几就是了。


出国留学是烧钱的事,有妈妈在一起,孩子舒服,花费更多。——别的国家更难,花的更多——要有经济基础。——不会英文又想赚钱,如果有手艺、经验,有点钱又不是特别富有——开个小餐馆,赚点辛苦钱


如果说这些我都可以克服,但是最终我们会得到什么呢?什么样的前途,值得我有足够勇气拼一拼呢?i


要拼,不一定得出国。在国内同样也得拼搏。


我儿子现在正在新加坡读初级学院。说说我的看法吧。去新加坡的前提是:孩子能够自主学习,而且还能够学进去,尤其是英语。孩子本身学不进去、学不好就不要去新加坡了。经济基础当然一定要有啦。如果学习好了,读到大学毕业了,工作工资是没问题的。不像在国内,就算是好的一本大学毕业了,工作也是个难题。在新加坡,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新加坡是英联邦国家,学习成绩通用,拿着初级学院的考试成绩,可以报任何英联邦国家的公立大学。但是,学习费用可是很高的。新加坡公立大学毕业的孩子,不论素质、见识,都是国内名牌大学毕业生所不能比的。毕竟教育环境有天壤之别啊。呵呵。这就是我的看法。这也算一种捷径吧。


到这边读书,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很重要,花费的确很多,我看到一些陪读妈妈带一个小孩每个月至少都要花2000新币,楼主还是要想清楚,当然有雄厚的资金就不怕了,而且你还要考虑到夫妻关系问题,因为有些妈妈过来后因为长期分居离婚的也不少,我不是危言耸听,就事论事罢了,你自己考虑清楚。


時的。有经济做后盾的话,确实是留学新加坡利多于弊的。
至于夫妻分开两地而感情亮起红灯,我认为不存在的。就好比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就代表感情深厚吗?


我个人认为如果准备够了第一年的费用,第二年可以打工以后,应该解决生活问题。
但是在国外必须个人付出努力。


最终你们会得到什么样的前途
这个连上帝也不知道吧


现在来新陪读好象过时了,现在新加坡移民政策很严,学费贵,屋租涨了又涨工作难找(低薪又不够费用),我的朋友从新加坡转站去了澳洲(两母子)。


陪读的路很艰辛,请三思而后行!


记得要有充分的准备就可以了。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具我所认识的朋友,孩子们会喜欢留学新加坡的。
(学生亲口告诉我的)


1到这边读小学好不好?
答:看你的期望与目的.
有什么情况会坚持不不下来?
答:预算太紧,应付不了物价上涨,租金上涨.
2,这边读到大学毕业
答:只有20%的小学生最后能上大学本科.本地人大多上大专.
跟国内的比出路好在哪里?
答:如果大学毕业,到全世界找工作的能力比国内毕业生大几十倍.
3,妈妈可以打工赚钱?
答: 理论上,第二年可以.实际上,很难.
大概没个月可一赚多少?不会英文的妈妈
答:一般工作只有几百元. 文凭高的可以几千元.


如果不会英语,打工赚钱会很辛苦。国外是烧钱的。当然要是有本事也好赚,看你自己了。


回复 牡丹花开 的帖子

你好 我也想带孩子去新上学 在上海  你呢  


一个字,难!你的身份决定你的地位,孩子也是一样。不是哪的孩子都是天真的。工作,可以,但就不能照顾好孩子。想想,你来是靠打工赚钱供孩子读书,那就想好了。都知道天外有天,但没几个人能到天外的天上。如果你坚定了要来就可以来!不然。。。。。。!


有钱别来这里。。。没钱更不能来这里。。。


请楼主三思~~~

我在这里的政府中学做老师9年了
遇到过无数从中国来的陪读孩子
当然,有非常优秀的,现在已经在剑桥了
但那是极少数~~~

相反,还有很多
无法完成中学学业的
有的,是因为英文始终跟不上,留级到一定年龄被学校劝退,无法继续学生准证的,
有的,是因为中国家庭有变故,和妈妈一起回去了
有的,是因为陪都妈妈自己生病了,无法继续的,
有的,是因为陪读妈妈自己行为失当,无法陪读了,孩子又不独立,只能都回了~~~

远的不说
就是去年,我的学校共有四个中国的陪读孩子陆续离开了
有各种原因,其中,经济不能支持是最大的导因~~~

陪读妈妈第一年不可以工作
第二年理论上可以工作
但其实工作很难找,尤其你说你英文还不好
那么,即使你找到了工作,你赚的钱也不一定能维持你们母子的生活~~~

建议楼主仔细察看本版的帖子,详细了解陪都妈妈现今的状况
尤其是新加坡政府的陪读政策看起来有了很大改变,
再有,就是房租,学费,日常生活费日益高涨的今天~~~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纯粹的外国人,无论是孩子还是妈妈,
都无法获得体制内的任何保障和援助
一旦有事,必须承担全部~~~


当然,如果你有强大的经济后盾
不是要靠打工来支持孩子和自己基本的生活开支
那倒是无所谓~~~

新加坡最大的现实是:欢迎有钱人~~~


Lz 不必强调新加坡欢迎有钱人的,世界各地不也这样吗?
只能说zf自有一套的陪读政策。虽然达不到陪读的期望,但也不至于论坛有些无病呻吟或一厢情愿的以为zf只爱她们的钱。来新留学,各有所需,没有谁欠谁的道理。
就好比讨论租房一样,租客觉得屋主不可理喻,可以不租搬迁他地,不必死赖不走,而每天埋怨的。


阿弥托福
春版真是菩萨心肠
观音转世

忠言逆耳
未来的陪读妈妈要三思呀


昨天刚和一个从南京来的陪读妈妈聊天,她的陪读准证还没下来,就和当地的一个PR联手,自己掏了十多万办了四个陪读妈妈,结果事情不是他们说的那样,四位陪读妈妈不愿意出中介费,这位妈妈只能每个月追着要钱,四位陪读妈妈偷偷打工,每个月从不多的薪水中扣除一部分还她。不知是谁告诉她的,说男孩子18岁主动要求当兵,就可以转PR。现在的中介真的是厚颜无耻,根本不管母子的死活。现在学费、房费、补习费好像坐火箭似地往上涨,如果来陪读,先问自己有没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现在这位南京妈妈要和这个PR打官司,真是心力交瘁!!!


客观与典型要会区分。典型的只会凭自己的立场来说话,甚至自我陶醉。


哈哈哈哈。。。。你在说你自己吧。。。


相信lz只是要多点意见供参考。所谓典型的人就会开始紧张起来了。
别急,lz还没急着过来呢。
lz不妨慢慢观察,慢慢分析再做决定好了。事实就是事实。所谓典型的人是不会懂的什么是客观的,不然来了几年怎么还是那么所谓的典型。


请问陪读娘娘,22不是陪读妈妈吧?


不,我说的是典型的人。不是什么牛鬼蛇神的人物。


一个陪读版就能把个新加坡老安哥牢牢的。。。每天乐此不疲在此发帖。。

干脆给你起个名字叫做“陪读控”吧。。。


回复 随缘起舞 的帖子

我也是南京的,想认识南京的陪读妈妈,可以介绍认识一下吗?


都神话了,哈哈哈!


他是陪读控。。。哈哈哈哈


不好意思。没时间与神对话。失陪了。


哈哈哈哈。。。不送。。。门在哪边,自己找。。


lz也算是明理的人,相信也会明白谁在左三言四,不进入主题。
不好意思。我就到此为止了。


哈哈哈哈。。。不送。。。门在哪边,自己找。。

你认错人了。我不是你认识的所谓老安哥啦。
拜托你看紧你外头认识的几个老安哥,别到处乱认啦。


哈哈哈哈。。。

请别侮辱新加坡安哥,又不是狗。。。看什么紧的?


请问22,你这么紧着慢着地跟陪读妈妈们较劲,为的是那一招?LZ,如果你仔细看,看仔细了,(把陪版逛个大差不离)就能弄个大概了,我也是才明白一点点。


回复 陪读娘娘 的帖子

陪读控,:D:victory:


哈哈哈,实在找不到给力的好词。。。


jademomo

秀才

最后登录13-2-2011 注册时间30-9-2007 在线时间58小时 星币68 元 帖子193 

请问22,你这么紧着慢着地跟陪读妈妈们较劲,为的是那一招?LZ,如果你仔细看,看仔细了,(把陪版逛个大差不离)就能弄个大概了,我也是才明白一点点。

您这么问,我就很尊敬您了。本来就是给陪读妈妈一个方便与帮助。看到陪读妈妈一个接一个在新加坡被骗,更想提醒她们。不过就那就个人自以为是,老爱搞混乱。
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了。
加坡被骗,结果老是看到那几个人在论坛里


也只有你知道怎么叫。呵呵


明白人一看就知道了。我就不说什么了。
不过我很想知道,你能帮的是什么呢?


各取所需?!
你说的还真轻巧
本来还以为你是个家境比较好的陪读妈妈
看娘娘介绍,你是个新加坡人,还是个男人~~~

当然,男人也可以来陪读版
这本来没什么问题
只是你混乱的逻辑和胡言乱语的表达,还出言不逊
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本来不想回复你,
看你指错了人,只好纠正一下
楼主没有说新加坡欢迎有钱人,是我说的
楼主还没来,还不可能体会到这个~~~

既然你是个新加坡男人,
当然可以说不腰疼的话,反正你就不用经历陪读妈妈要经历的苦
比如,小学的孩子,小一小二下午班,小三到小六上午班,那半天不上学的时间
假如这个陪读妈妈幸运找到了工作,她要如何安排?
还是你是新加坡老板,准备聘请这些妈妈,想上午上班,上午上班,想下午上班,下午上班?
请别跟我说,孩子们可以托管
确实,可以托管,你付钱,另说~~~

陪读孩子不能生病,生不起,
陪读妈妈也不能生病,更生不起
可人不是铁打的,万一两个都碰上了,
如果你愿意付一下账单,顺带照顾病人,也另说~~~

还有找学校,还有刚开始一来,肯定英文跟不上,需要额外的补习
还有找房子,租房子,再找,在租,频繁的搬家
在这每个过程中,还要时刻提防各式各样的骗子
嗯,如果,这些,您都能心无杂念的帮忙解决,也另说~~~

2009年的最后一天,10年的阳历除夕夜,深夜两点,
我接到我班一个中国陪读孩子妈妈的电话
说是提着行李正在我家楼下,要求借宿一晚~~~
当然,你肯定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遭遇~~~


你能帮的就是摇旗呐喊着:来吧,来吧,陪读妈妈们,新加坡欢迎你!然后就。。。。。。我所看到的就是身为陪读妈妈的人大多苦口婆心地劝说着后面的人就不要来遭罪了,除非你很有钱,有很多钱,不要工作,自己租一整套房,专心陪孩子读书。其实还是要担心准证签不签的问题,比如,原先说陪读准证可以陪到21岁的,现在看,18岁后就不太行了。我就是。想来的人,问问自己这个条件有吗?如果钱不是问题,OK。反正有钱走遍天下,无钱寸步难行。


中国朋友与孩子是我担保,孩子是我监护,还免费呢。我认识的也不少,能不明白不体谅陪读的辛酸吗?扪心自问新加坡的骗子是新加坡人还是中国人居多?
我是新加坡人,与中国人爱中国的心一样,我更爱新加坡。更没贬低任何人。
如果论坛可以让陪读妈妈一个方向,新加坡人为何不可?


再说,被骗一次是自己不小心,再被骗就是自己笨,或是贪小便宜了。
不能说新加坡是生产骗子的地方。论坛里有这样的讯息就是不健康。


猪斑真是太夸张~~~

不过到是有个建议
你应该以斑竹身份发个帖子
把新加坡目前基本的房租列出来(当然是大概)
比如,租一个单间(要强调单间的含义,话说来新加坡之前,还真不知道,房东住着,可以租个房间给外人)的价钱,一套三房室( 要强调两个卧室)的价钱,以此类推
公寓就算了,能租公寓的妈妈,肯定是适合来这里留学的~~~

其次,列出中小学今年的学费,明年还要涨达的学费
中学的学费我有,有需要 ,可以提供~~~

再者,最基本的温饱吃饭的生活费
如果可以,不妨请陪读娘娘提供她从事的行业和大致的薪金~~~

这样,用数据说话,有需要的妈妈自会自己衡量
省得一些无聊的人乱忽悠~~~


呵呵,
您真有爱心~~~

不过,你担保了几个?
您别告诉我,您担保了全部的陪读妈妈
也别告诉我,每个担保人都像你这么慷慨
还是,你想告诉未来的陪读妈妈,来了找您就对了~~~

你干吗一直偷换概念!

谁也没说新加坡是地狱
谁都不能来~~~

只是告诉那些没有条件留学的人
不要来了以后,才发现不适合~~~

更不用您教我
谁不知道,有钱人在哪都能生活的很好
大家都在说有前提:
要有经济基础~~~

你看不懂华文表达
那你可以开英文~~~


我说的不也这样吗?


既然是一样的心态,就不能好好说话吗?非得老安哥与狗等等的形容词吗?


新加坡的骗子,你说。。。是什么人多呢?
有统计数据吗,是你个人的还是统计了若干人的?

我想说的是,既然无法估计也没有统计数据,就别发什么(新加坡是生产骗子的地方)的帖子。


我的华文有问题吗?

请问您孩子多大了呢?如果还很小,提早过来会更好的。
再说了。第一年不可以打工的。打工后时间又长,没时间看顾孩子,得不偿失的。
有很好的经济背景再考虑吧。

新加坡欢迎您。
谢谢


jademomo

我能不能帮助到什么不是靠说的。我看也没有必要在这里说。
你说是吗?还是你要我给你给陪读妈妈的电话,你打给她求证?


如果想在这里帮助陪读妈妈的,没有必要分你我。
都是给建议与参考,对吗?


你的华文肯定是没有问题。。。看来是你的理解能力。。。那个了

就象今年的网络名句“这孩子是不是有点彪啊?”


春满月圆

没人说你给的建议与经历不好啊。
我就举一个例子吧:
一位刚到来的陪读就听一位在新加坡很久的老陪读的话,说什么到移民厅去办个陪读证。弄了几个星期,跑了几趟,陪读还是没有下文。后来我间接认识到这位陪读,陪她去了一次就解决了。
毕竟我是新加坡人,办起事情会比陪读们容易,就这么简单。
整个过程中,沟通与交流是很重要的一环。


记得前几次帮助了几位陪读,论坛就有人(唱)我是活雷锋了,我也一笑置之。
需要与那些人较劲吗?
我认为不需要的。
帮忙有不同的形式,捐钱援助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我已经联系一个好心朋友,她已经答应保留旧课本给一位25号过来新加坡的陪读妈妈。
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帮助吧,我想。


哈哈哈哈。。。

新加坡雷疯做好事不留名的,但一定要写在陪读版的帖子里。。。


你写的还会比我少吗?呵呵
可是我就是看不懂,对不起啦!
你找你的知心人去吧。


有人问我就答,你很会抓话题哦。
果然是(神)
哈哈哈


乖。去吧


你都神了,还怕人笑吗?哈哈哈


我忙去了。你慢慢玩哦。88


陪都控忙着做雷疯去了。。。

很快他会再蹦出来的。。。我拭目以待。。。哈哈哈。。。


这一天才有空上来,想不到这么热闹。
春版和猪版语重心长。这是真的。不要想陪读一年后工作可以负担母子的生活,工作没那么容易。并且如果找工作,孩子肯定没人照顾,忙着工作的妈妈,孩子成绩好的不多——没时间督促。
如果手里的钱有限,还是多想想吧。幸运的人是少数。
学校不好找,中介找学校非常的贵。
房租很高,普通房一间加上水电在800新币左右,我一个朋友一家三口租一间主人房,组屋,三个人有点挤,1000新币不包括水电网。
前几天和我的一个朋友在一起,她儿子的奶奶和姑姑都在新加坡,经济条件不错。她看过这个帖子,告诉我,真想对你说:如果条件不是非常宽裕就不要来了,我有家里人在这边,还是觉得好辛苦啊。我这样转述给你吧。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来到这里,五月份孩子进入政府小学。我是比较幸运的一个,没有通过中介孩子进了学校,但是孩子找到学校之前,焦虑得要疯掉的。
我可能没有太多的经验值得借鉴,因为一生最好的朋友在这里,所以缓解了很多很多很多。。。
这里是很现实的社会,即使足够的善良,也不能经常无条件的帮助哪个哪个。。。这不是人性不好,而是不得不如此。。。
骗子我确实没遇上过,几次险险躲过了。。。依然是运气好。。。但是,我相信好运气不是永远的。
如果总是要计算如何开销才能够用,那就再考虑考虑吧。很多开销都是计划之外的。比如孩子的补习费用,我请的老师,每个小时40新币,每次一个半小时,我只舍得每周补一次。


关于孩子。我女儿是喜欢新加坡的。这要感谢我的朋友邢增华女士,因为她在生活上帮助我,在精神上鼓励和帮助我。。。和孩子。她同时是我和我女儿的朋友。
有的妈妈,因为一个人在这里带孩子,生活圈子比较封闭,经济和精神的压力,人会很焦虑。那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一定会。


关于争论。
mapleboy22 是我所知道的华文最好的“新加坡人”,在他的言论中,很多专有的,甚至地方性的华文,他强调过他是新加坡人。只能说,他的华文水平真的很高,有一些措辞,新加坡本地人,即使华文作家,也不懂。
不知道为什么,我深深怀疑他的性别,因为记得一个帖子中他说“我也是陪读妈妈”。
但后来我的朋友们都认为我判断有误,后来的那些话,确实不像我猜的那个样子,不过我想那不是个安哥,年龄不会超过35岁。如果不是我弄错了,那也许前后根本不是一个人。。。这也平常。


哈哈哈哈。。。

我也是手痒,一看到。。。就忍不住了。。。


把斑主都惊动了。。。真不好意思。。。

这手喜欢痒痒的习惯。。。以后得改了。。


回复 陪读娘娘 的帖子

其实我也手。。。痒


哈哈哈哈。。。


对不起。可能是我词不达意。我的原意是说-即使分两地也可以好好安排时间与相聚,小别胜新婚,不是吗?
再次谢谢您的教诲。


回复 犀牛哥 的帖子

学会了。谢谢


俺不是夸张
真心表扬;P
你不是陪读妈妈
却为陪读妈妈码这么一大箩筐字
就够让懒惰的俺感动得:'(

你的建议很好
学费俺马上整个置顶贴
至于房租、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工资多少……
我不太清楚,请有识之士补充吧

也许可以劳烦娘娘
呼唤娘娘……


回复 小飞猪 的帖子

恩。。。在。。。


每月的房租:550元(不包网线,不包煤气,无空调)

每月收入:1900元(本地diploma学前教育专业,现在这个专业学费13000元)


我的好朋友月薪1800元(sp),也是此专业。。。

房租:1250元(主人房)


学校的清洁工王阿姨,每天工作从早8点到晚七点半,月薪850元。。。


我的女儿的同学妈妈也是陪读过来的。。。月薪700多,每月是靠弟弟从澳洲寄钱过来。。。现在在办理去澳洲的手续。。


请楼主加我的 qq 或msn : mengshan_li@hotmail.我们可以多沟通。希望我们能够互相学习。


陪读妈妈是不是可以晒晒你们租房或生活开销的费用啊,呵呵。


娘娘租的这间房子价格不好找了:lol


做学前教育这块。。。薪水介于1200-2000左右,但要有文凭和经验。。。没经验文凭的助理,我现在的老板才给1000元。。。

清洁工:800-1200左右

食阁帮工:1200-1400左右。。基本不休(我认为一个月休息两天跟没休差不多)


哈哈哈。。。

房东连电饭锅都用我的,就别说电视冰箱了。。。


我的:房租1200,儿子JC,学费550,英文补习费500,(四次,每次两小时。)平常开销1000吧,期中儿子零花钱300,中午在学校要吃一顿,有时两顿。其他为我们一个月的日用开销和晚饭钱。


我。。。真的回老家了。。。


在这里,我很少买衣服,也没有朋友交际,除了必须花的钱,我们还是没有浪费的。


回复 春满月圆 的帖子

说得很客观啊!


这是我两年前写的一篇博客中的一部分,今天我把它重贴出来,依然觉得有意义~~~

对于小学就来新加坡留学读书的,从孩子适应英文为媒介语的教学体系上,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孩子可以从头学英文,比较容易跟得上教学,也比较容易交朋友。但以我自己和朋友的经验,我认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能真正达到这个效果。

一是,父母已经在新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有稳定的生活环境和经济保障,孩子即便是从小跟着祖父母在中国长大,从小一才开始接触英文,还是可以跟得上这里的孩子的程度。我自己的小朋友就是这样。小一入学前两个月,来到新加坡,我给他报了一个差不多类似英文扫盲班的课程,两个月后,进入了当地的学校。同时,帮他请了英文家庭补习老师。但即便如此,他也花了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才过了英文听力和表达沟通的关。那段时间,小朋友很焦虑,也很脆弱。毕竟,新加坡的孩子从娘肚子里出来,就开始说英文,听英文了,又经过了两年预备班的训练,从词汇到表达,小朋友和人家真是差太远了。当时,他最大的焦虑是,听不懂老师的指令,最害怕去hall里参加各种assembly,视上学为畏途。

当年,初来乍到我自己在这里也有求学的经历,有过坐在课室里鸭子听雷的感受,所以我很能理解小朋友的苦恼和恐惧。好在这个过程在家人,学校老师及补习老师的帮助下,平顺地过去了,小二开始,小朋友最大的改变是,又恢复了昔日的快乐模样,非常喜欢上学,有一天回来,他告诉我,他们班上的同学都叫他Mr Happy ,真是开心啊,这比他英文考及格更让我开心。

另外一种是,虽然母亲也是通过孩子的学生证,陪读过来,是标准的陪读型家庭,但他们具有比较好的经济能力,他们可以住相对舒适的环境,真正的陪着孩子读书,请着补习老师,上着各种补习课程,真正监督着孩子的学习,正确地体现着新加坡政府给予陪读妈妈居留证的原意。过个一年半载,孩子也一样适应了。

这两种情况下,孩子都是受益者,真正地完成了适应和融入,对他们的心理和性格都将产生正面的影响。

反之,则是我极不认同的小学留学。有些家庭,其实并不具备留学的经济实力,陪读妈妈指望着能在这里找到工作,来支撑留学和生活费用。其实,按照这里的法律规定,陪读妈妈来新的第一年,是不允许工作的。即便第一年过去了,由于语言,习俗及陪读妈妈的身份,也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

我看过太多这样艰辛的陪读妈妈和孩子。由于经济原因,他们通常没能力租住独立的一个单位,而是和别人搭伙合租,或是租住在有房东的单位。而且,由于这里的小学,都是实行半天制的,小一小二,下午1点上课,6点放学,小三到小六,是上午7:20上课,到下午1:30结束,如果陪读妈妈需要工作,那半天没有上课的时间,谁照顾孩子就是一个大问题。有些妈妈要么请别人照顾,要么训练孩子的独立性。那么小的孩子,这样做的后果,可想而知。好的当然好,不好的,真的就完全失去了留学的意义。

最为极端的例子,一个从中国福建来的小女孩,在2005年10月的恐怖遭遇,是这种小留学生最不幸的代表性事件。黄娜,一个8岁的女孩,随母亲来新读书。母亲的身份是陪读妈妈。学校假期时,母亲因为国内家里有事处理,就把孩子委托给邻居照顾。可母亲走后的第二天,女孩失踪了。事件当时震动新加坡。二十多天后,警方将目标锁定在和黄娜母女合租房子的一个马来西亚青年的身上,这个马来西亚华人,还和黄娜的母亲同在一个菜场工作,平时也比较熟。后来,警方根据已掌握的证据逮捕此人,并在他的指引下,在一个高速公路下的丛林里,找到了黄娜的尸体。全身缠着透明胶布,高度腐烂。尸检证明,小黄娜生前先遭侵犯,后遭虐杀。嫌凶于2006年被认定有罪,后被处以绞刑。案件侦破后,再次在新加坡引起轰动。当时全新加坡的善心人士,还为黄娜的母亲捐出了大量的善款。

为了留学,家人离散,本身就飘摇不定。而留学的过程,还这么艰辛,常常便要面临各种矛盾和搬家的状态,动荡不安。作为外来者,没有经济能力的陪读母亲和孩子无疑是脆弱的。他们没有体制内的保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常常要闹出大的动静,才会登上当地的头条,引起关注。这样的学,不留也罢。即便万幸,孩子以后很出息,可是比起母子两代人付出的代价,依然太沉重。


525581445  这是我和女儿的qq 号


我个人觉得这话很实在。


真热闹。简言之,就一句话:有钱就好,没钱就别来了。


回复 mapleboy22 的帖子

当你选择要陪孩子出国读书时,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一 孤独寂寞及离婚的准备。二孩子学不好及以后的退路。三足够的三年的开销。四国外不是天堂,不要想信任何人的介绍,要自己看。别人不会把失败的一面告诉你,只会炫耀成功。


额滴娘啊:$

不常来陪读,居然在这里看到春版版好几篇大论!很有爱心。


也来看看热闹,春版很中肯。


赞同,同感!

昨天北京一个朋友跟我打听带孩子到新加坡上学的事情,她刚咨询了北京的留学中介,别的骗人鬼话我就不一一说了,最可恨的话是;;;(在新加坡母子两人每年费用人民币5万足够,妈妈很容易找工作,待到第四年可以成永久居民),太让人哭笑不得了,如果她不和我打听,如果她信了中介的话,带孩子去了,后果呢——-


这边好混乱哦,看起来蛮可怕的,我刚来新加坡,还没切身体会,但是现在看看开始担心了,不知道多少钱可以安枕无忧啊。


现在是找学校难!我亲戚的孩子要送来这里读小学,住在我家,其他一切没问题,就是找不到学校。自己孩子都是正常招生进校的,这是我第一次去一家家学校求爷爷,告奶奶。我是深切感受到了找学校的难。请教有经验的人,怎么才能尽快找到学校呢?除了自己找还有其他什么途径吗?


夫妻分居一定会影响夫妻感情的,夫妻双方长期分居,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两个人都需要有人安慰,久而久之感情必然受影响!也许有的夫妻已经感情破裂,或许无所谓。
可是经济上没有足够的能力真的要三思,现在学费是成倍的升涨,房租也是贵到离谱,生活费用也很贵,工作也不是你想的那样——都能找到工作。就算找到人力部还经常不批工作准证的非常多,偷偷的做不但薪水很低,工作很辛苦,被抓到就没有商量的送回国。
其实只有一个孩子,在国内也是一样可以好好培养的,把这些钱投资在国内的培养,收获一定也是很丰厚的。关键还是要看孩子的学习态度,如果学习态度不好还是千万别来,新加坡的孩子竞争比国内还要激烈!不好好读书的孩子最后好一点的多理工学院,不好的只能读工艺学院就惨了,花了这么多的代价,却只能多工艺学院的也大有人在,只是大家都报喜不报忧啊!
自己一个人背井离乡的孤独和无奈还有无助的滋味是很难熬的!而且现在这里的PR超级的难拿啊!!!慎重!


陪读不容易,现在涨声一片,没PR更难啊。想起以前常说;孩儿呀咱不可以生病啊。


回复 jademomo 的帖子

哈哈还没2够的一位2啊?


:)如果早看了这个帖子,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有勇气依着孩子来新加坡求学。
但世界上的事情是做了就做了,没有如果的,所以我会坚持,然后看孩子的情况(学习情况和心理情况)而做最后的决定。随时会调整前进中的步伐,都云:停止错误的脚步就叫做进步!
也祝愿每位陪读妈妈都如娘娘那般偏执,这么多年不弃不馁。但我想有几个妈妈可以如娘娘那般随时可以帮助孩子做题的?
都说那海水又苦又咸,谁知道陪读妈妈的艰辛?人间的冷暖,世态的炎凉,啊陪读妈妈的心中啊血泪斑斑~~~


开弓没有回头剑………


回复 juanjuan1013 的帖子

是啊!女儿小3,4,5,6年底考完试都有回家上学(小3下学期来新的),我姐教小学,直接插进本年级上课,数学还好,小五时语文就听不懂了,中二年底再回去中1,老师说,新加坡学得广,连大学的知识都学了,就是太浅了太浅了。


经济实力很重要,如果没有经济实力你会得不偿失。现在孩子的教育费很高我女儿中二每个月学费,杂费要400-500,只是学习哦不包括其他。明年还会起。应该700-800.女儿一个月的开销至少要1000元,加上房租等一个月至少2000以上。我本人收入还可以,可是一个人负担还是觉得很压力。所以你要考虑清楚哦。


还有新加坡的课程很浅,孩子来了回去就跟不上了。


这个帖子看得我很沉重,很茫然。


回复 55378489911 的帖子

小生表示不敢苟同。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陪读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我身边的阿姨有好多都是陪读来的家里的经济基础也很好,但是孩子没怎么学好,父母的关系有变的。。。。。。 !! 想想你们来这值吗?!!!! 中国的教育特别是数理化是全世界都公认的,如果你只是想学好英文的话可以花一些钱在国内学那些有老外的英语班。国外的天不比国内蓝很多,别让你的孩子由“海归” 变“海龟” 三思而后行呀!


千万别来啊!尤其是在家享受惯了的,很难熬的日子啊!而且熬到孩子长大,很漫长的路要走。另外孩子的书读的好吗?最后只是读到新加坡的理工学院也是没有前途的,赚的钱只够他自己花而已,我们却要花那么多的代价——精神上,肉体上,思想上,巨额的资金投入。不值的啊!慎重!
在这里考上大学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这边的工作给我们做的都是很苦的工作,薪水又低,英文不行就是这个待遇。可是你去工作了,孩子就要放任自由,有几个孩子是自觉的?得不偿失啊!


我认为你还是别来新加坡了,想出国读书可以去新西兰,澳洲。这些国家的学校比新加坡的学校好读,如果你还抱着过来要打工的思想,劝你趁早别来,即使你坚持下来了,孩子读了理工学院,你就得走人,孩子一个人在这里,谁赚钱养他?还落得个骨肉分离,不划算。除非你很有钱,我说的是实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文化交流取长补短。


各有利弊 说不清楚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