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闲谈

远距离爱情 恋爱如何保鲜 ?

俗话说,要成就任何事都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那么,一对情侣谈恋爱最终能否“修成正果”,当然也逃不出这三点要素。   随着世界日益国际化,人们发展远程恋爱的机会也越来越高,“地利”成为最不好拿捏的未知因素。对那些要为生活奔波于不同地域的都市男女来说,更是如此。   配合情人节,以三名新时代女性的恋爱故事为主打,看她们如何经营长途恋爱。三人当中,两人已经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另一个则是期盼伴侣有一天也能成为永久居民的新加坡人。 远距离恋爱要对自己有信心   谭轶熠(25岁)和丈夫李注华(30岁)原籍中国,但他们两人是在新加坡相识相爱的。去年4月,他们在中国注册结婚,正式结为夫妻。虽然小两口现在在新加坡过着幸福恩爱的生活,但之前近一年的两地恋差点就让他俩的好事告吹。   谭轶熠和李注华因为到新加坡的私校就读大学文凭课程而结识。在这段求学的过程中,两人为了留守在对方身边,都做出了牺牲。   比如,谭轶熠攻读的传媒课程原本允许学生到澳大利亚大学完成最后一年的学习,她自己也非常向往到澳洲开阔眼界,但由于男朋友在新加坡上课,她最终打消了这念头。另一边厢,李注华2008年毕业时,家乡做生意的亲人早为他安排了工作职位,但李注华为了谭轶熠,决定留在新加坡尝试找工作。刚巧时逢经济衰退,就业市场萧条,李注华费了半年时间,才在学生签证还未过期之前获本地雇主聘请。   不过很快的,两人再次面对分开的情况。谭轶熠完成本科课程后,通过了中国北京电视台的面试,有机会担任该台一个谈话性节目的编辑。虽然男朋友当时为爱情留在新加坡,但谭轶熠最后还是选择不错失良机,到北京去。   谭轶熠说:“在一起的时候,都是注华照顾我,所以我的想法是先离开他的翅膀飞一阵。注华也支持我,觉得我长大了,能够独立。”
必须调适心态   谭轶熠带着满心期待到了北京,但只身一人打拼的日子并不容易。一方面,电视台工作日夜颠倒,作为新人,谭轶熠需要负责许多杂事,令她身心疲累。另一方面,由于谭轶熠原籍湖南,到了北方水土不服,不但身体变差了,脸部也因为过敏,右脸颊突然长满豆豆。   谭轶熠坦言,那时虽然和李注华天天通电话,但因为自己心理状态不好,所以开始对男友产生了猜疑,总觉得他在新加坡可能另外认识了新的女朋友。他们也因此时常在电话中发生口角。   为了安抚伊人的心,李注华不久后到北京探望谭轶熠。当时的谭轶熠胖了5公斤,皮肤又没有以前好,心理有些担心男朋友会嫌弃她。不过,李注华在那几天里陪她上下班,在家里为她做饭,让谭轶熠倍感幸福。后来,男友建议谭轶熠放弃电视台的工作,别再那么辛苦,谭轶熠也答应了,并在数月后回新。   回顾自己“有惊无险”的长途恋爱经历,谭轶熠认为只要两个人认定彼此,距离不管多遥远都不是问题。但是,要开展远程恋爱的情侣必须做好调适自己心态的准备。 恋爱小贴士:长途恋爱要对自己有信心   谭轶熠总结自己的恋爱心得说:   1)保持联系很重要。尽可能每天给彼此打通电话,或者发手机简讯。可是切记,不要太疑心或把对方“逼得太紧”。   2)除了因人在异乡身体不适,谭轶熠觉得她自己那时缺乏自信心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除了工作之外没有其他的精神寄托,身边少了朋友这个重要的支柱。所以若只身在外国,应该多尝试建立新的人脉网络,因为落单很容易胡思乱想。   3)谭轶熠和李注华的父母很赞成他们俩在一起发展,所以家人给予这段长途恋情的支持,也助他们克服了许多难关。 通过网络游戏维持感情   红娘公司LUNCH Actually创办人林笑岏(31岁)撮合了不少有情人,而她自己过去也和丈夫经历了一段长达两年半的远距离恋爱。   林笑岏来自马来西亚,1999年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修读法律系本科课程,并在一次学生会的竞选活动上,邂逅了她的新加坡籍丈夫李冠仁(35岁)。   他们两人的恋情从交换ICQ号码(当年流行的网络聊天工具)开始,之后他们短暂拍拖了数个月,李冠仁因毕业归国,这段快速发展的恋爱暂时喊停。林笑岏并没有预期两人会继续发展下去。暑假时林笑岏回家度假,李冠仁专程到马来西亚探望她,双方最终决定尝试联手经营远距离恋爱。   林笑岏在曼彻斯特大学完成法律学位后,继续到伦敦政治与经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她说,和李冠仁保持联系的方式,除了平常的ICQ、通电话,还有一起玩互联网游戏。   林笑岏说:“其实在认识冠仁之前,我并没有玩网络游戏的习惯,不过他就很喜欢。英国和新加坡有8小时的时差,他晚上上网我刚好已经下课,我们就会相约打游戏。这样的沟通方式不错,因为我们多了一个共同话题。”   李冠仁心思也很细腻,每几个月就会寄个“爱心盒”给林笑岏。这个爱心盒有时装满林笑岏所爱吃的本地风味零食,有时则可能是一件为她精心挑选的礼物。   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林笑岏学成归来就到新加坡工作。说也奇怪,那时她反而有些担心自己无法适应“正常”情侣的关系。她说:“我们和普通情侣很不一样。我们读书和度假的时候天天见面,然后就是分隔两地,长时间没有正面交流,所以见面的频率是相当极端的。到新加坡工作,我们就和普通恋人一样,一周见几次,所以我一开始不知道可不可以调适过来。”   幸好一切发展顺利,林笑岏和李冠仁不但终成眷属,后来还合作创办了红娘公司LUNCH Actually。现在他们可是一对儿女的父母亲了。 恋爱小贴士:远距离恋爱要能看到“终点”   对于如何维持远距离恋爱,林笑岏有三点建议。   1)远距离恋爱一定要“设限”,双方要看得到“尽头”。如果两人一直没有办法确定什么时候才能陪伴在彼此身边,恋爱关系很难维持。   2)沟通是远距离恋爱的关键。任何良好的关系都建立在有效沟通之上,所以应该尽可能通过不同平台保持联系。   3)远距离恋爱也需要双方的信任。如果互相猜疑又因此时常产生摩擦拌嘴,很容易半途而废。

是否天天在一起不是最重要   新加坡人吴彦莹(42岁)和现任男友结缘,可说是电台1003牵的线。   电台1003两年前和旅行社组织到不丹(Bhutan)旅游的99人团队,吴彦莹和另一名女[关键词屏蔽]人是团友。吴彦莹的男友卡尔马(Karma,36岁)则是当时她们的在地导游。不丹是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喜马拉雅山山区,人口不到100万。   旅途上,导游卡尔马为人友善体贴,又有风度,令吴彦莹留下深刻印象。8天之旅近尾声时,大伙儿都和导游们交换了联络。为了表扬卡尔马的专业服务态度,吴彦莹回国后主动发了封电邮感谢他。令吴彦莹意外的是,卡尔马隔天便回复她。   就这样,来自两个不同国度、不同背景的陌生人,开始通过电邮和电话进一步了解对方。吴彦莹解释,由于不丹的互联网硬体设备相对落后,两人无法使用Skype联系,最直接的沟通方式是讲电话。她形容刚开始通话的情形说:“打去不丹的电话系统不知道为什么每42分钟就会中断,所以我们总是聊到一半就很突兀地暂停,然后才发现彼此实在很投缘,因为在不知不觉就谈了将近一个小时。”   吴彦莹从不丹回新一个月后,卡尔马也到新加坡探望她,两人认真地考虑是否要继续发展感情。   要和一个身在千里之外,又无法轻易借助科技联系的人相恋,并不是件易事。吴彦莹直言,她起初也有顾虑,但她坚信缘分,更以“不试怎么知道结果好坏”的态度,坦然面对这段两地恋。反倒是她的母亲和姐姐起初都不赞同这段两地恋情。   目前,吴彦莹和卡尔马除了每天互通电话,两人也会飞到彼此的国家探望对方。因为新加坡没有直飞不丹的航班,必须在泰国曼谷转机,两人有时也会相约在曼谷见面,以解相思之情。   谈到未来是否有结婚的打算,吴彦莹告诉《新汇点》,她原本打算和卡尔马结婚,然后帮他申请本地的永久居民权,不过,卡尔马无法适应本地炎热的天气,而且他有意在不丹创业,所以两人决定继续保持两地恋。   吴彦莹说:“既然还没有解决长久在哪里居住的问题,我觉得没有必要赶着注册结婚。现在我们两人的恋爱方式很好,很真实,不需要为了证明感情而采取其他的步骤。”   这个新年,卡尔马专程来新一个多月陪伴吴彦莹。当记者问她,今年情人节的愿望是什么,她甜蜜地说:“对我来讲,这几个星期每天都像在过情人节。全世界近日发生不少天灾人祸,让我感觉,我们是否能天天在一起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都该更珍惜对方和身旁的人,所以我们天天都对彼此说上好多次的‘I Love You’。” 恋爱小贴士:发展远距离恋爱要做好牺牲的准备   吴彦莹的恋情仍是进行式,但对于如何使远距离爱情日日“保鲜”,她还是有自己的一套见解。   1)如果决定要发展两地恋,就要明白做出牺牲是难免的。好比吴彦莹,就必须在电话费和交通费上付出更多。   2)沟通是远程恋人最重要的环节,所以不管是通电话还是在互联网上聊天,都应该以最好的心情面对彼此。如果当天碰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也不要受到太大的影响,以免在电话中吵架,花钱伤和气。


哎哟。。。。。。。。。。。。。。

你想累死我们眼睛啊~~~~字体不一致就算了,长也就算了

还不分段落!!!!!真的是。。。。。


我也感觉比较紧凑,眼睛吃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