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请问GEP的学生在小六会考有什么不同?

儿子是在GEP,现在小五,但成绩一般,想先了解下。谢谢!


很多不需经历PSLE,DSA直接进了~


很多在PSLE前,已经拿到DSA offer


很多在PSLE前,已经拿到DSA offer
但还是需要考PSLE


愁的是没啥特长如何DSA,成绩也一般。


十年前,他们还要要考多一科:social-studied


gep的学生不需要特长就可以去dsa,当然了如果有特长的话,会很早就得到录取的通知,据我所知最早的录取是在每年的7月中下旬就能得到
成绩一般没关系,只要不是差得离谱就行了,因为gep的课程难度很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gep是dsa第一批录取的学生,等到gep的学生录完了,才轮到主流班的特长生
象ri,rgs,华中,一般只要看你是gep的学生,基本上照单全收的。
还有一点,gep的学生psle只要考过250分就能拿到奖学金,主流班的一般要到263左右才能拿的到。

不过,劝lz,孩子在gep里一定要有特长,不一定是cca类的,
学科上要有一门拔出来就可以了,我说的拔出来是要竞赛里取得名次,好在gep每年的竞赛很多,这个应该不会太难。
不然,在gep里会很难混的。


ls的不要误导lz,lz只是问问罢了,你所说的EXPRESS LINE一般不是针对gep的学生的

如果dsa学校同意 录取了,不管psle什么分数,学校都会要你,
但是psle分数影响到中学的分班,
gep的学生只要psle250分以上,就可以进中学的gep班,主流班的要进gep班,恐怕要最少要270分以上


学习了。
不管怎样,都得努力,加油!


偶不是GEP的家长,但是有些了解,转帖如下:
新加坡的小学精英教育体制--高才班  感谢原贴作者Albertfeng

新加坡推崇精英教育,好的小学会有入学考试,然后分班。成绩不好的学生,学校会建议家长让学生在学校或者去补习中心补习,以便适应开学后的学习。以后基本是一年一分流,把学生分为不同的水平。通常前三个班级,是学校重点教育与培养的。小四的时候,更是要根据成绩,进行课程调整,学生开始受到不同的教育。这应该是比较残酷的一件事情,因为总体来说,进入不同的轨道,就意味着孩子今后的教育、就业和生活会因为教育轨道的不同而分流。

以前新加坡的小学,在小学四年级和小学六年级有两次的分流考试,会把学生分成三类,大概前15%学习深广课程,中间的70%学习普通课程,后面的15%学习一般课程(课程的要求极低)。目前小四的分流取消了,但是学生的学习内容还是有所差别。通过你选择的学习课程,可以清楚反映出你是什么档次的学生,决定你将来的学习方向.其实如此,只是把不好的名称去掉而已,所学内容没有改变。学习差的学生只是学习一种语言,英文,课程也会相对简单。而小六的分流仍然存在,它俨然是一次类似中国高考的考试。学生的命运会受这次考试的极大影响,虽然有的孩子仍然会有机会在中学翻身,能够翻身的也算是少数的精英吧。

在新加坡小学三年级,还有一种特殊的精英选拔,高才班选拔(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GEP),有人也叫做天才班,进入高才班的学生大约是新加坡顶尖的1%的学生,这样的教育制度在西方的一些国家也有,象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

天才班的选拔考试是这样的,每年小学三年级的八月份,新加坡教育部会组织全国的三年级学生进行初选(screening test),邀请所有的小学生参加,测试英文和数学。经过初选后,会有4000名学生受邀进入第二轮考试(每年的10月份),测试普通英文、普通数学、智力英文和智力数学,最终的500名学生将有幸进入GEP班。通常数学特别优异的学生,会有较大机会被特殊选拔出来。男女比例是二比一,如此作为,应该是考虑新加坡女性通常在结婚生子后会选择放弃事业,专心回家养儿育女。这种现象在发达国家是很普遍的,职场是男人的天下。GEP班每班大约18-25人,全国有9所学校开设有这样的GEP班(包括Anglo-Chinese primary School, Catholic High (Primary),Henry Park Primary School,Nan Hua Primary School,Nanyang Primary School,Raffles Girls’ Primary School,Rosyth,St. Hilda’s Primary School,Tao Nan School)。

教育部设有专门的高才教育管理部门,负责课程的更新和GEP学生的管理。一旦被选中的学生选择GEP,该学生就基本已经脱离所在学校的管理,会由教育部的GEP部门专门管理,负责跟踪考察GEP学生,学生档案统一管理。GEP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上述九所学校一所学校去学习,因为个别学校是单一的男校或者女校,所以有着些许性别的限制。其中最好混校是南洋小学,女校是莱佛士女子小学,男校是英华ACS。教育部会建议家长为子女就近择校。选择学校前,会举办针对GEP学生的高才课程讲解会。各所名校本身,也会有各校的课程介绍会。教育部的讲解会,会邀请所有的GEP学生家长和GEP学生一起出席,现场设有各个学校的展示专柜,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家长与学生答疑。为了争取更多的GEP学生生源,各所学校会各出奇招的。

在高才学习过程中,很少出现淘汰。学生如果不喜欢所在的班级,可以选择去其他高才班,也可以选择去其他GEP学校。不喜欢继续读GEP的学生,可以选择去所在学校的普通班级,或者回到原来的学校。女儿的一个同学,就因为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最后放弃GEP,回到原来所在学校学习普通课程。女儿班里有个淘气的男生,经常不做作业,课堂捣乱,但是老师没有发现好的处罚办法,学校老师没有权力开除该学生。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老师被要求给予额外的补习。例如,某门功课考试低于一定分数线,那么就会被要求在课外时间回校接受补习。因为GEP选拔考试多是选择题,还是有些人可以通过猜测取得好成绩的,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在以后的GEP学习中出现落伍,此类学生基本占20%. 女儿班里就有这样的学生,照搬女儿的话,他们没有一门功课可以表现出色,每次考试都排在后面。

对于那些回到普通学校修读普通课程的GEP学生或者放弃择校的GEP学生,教育部会保留他们的GEP资格。在小六DSA时候,可以凭借此一资格,优先直升名校。他们只需要提供相关申请资料,参加学校面试,通常一样可以被提前录取。而一直就读GEP课程的学生,通常只有RI和RGS需要面试,其他学校,只需提供申请资料,就会被直接录取。女儿的同学都是提前进入了RGS和NYGH,没有一人没有学校接收。

就读GEP,通常在学校的时间会比普通的学生多一些。他们不再使用普通教学课本,而是使用不断更新的讲议教学,基本可以保证学习内容日新月异。课程注重能力培养,教导思维方式,培养研究技能,教导学生独立或者小组形式撰写研究论文,要求学生登台在老师与同学面前演讲、答辩。增加课外活动,表现优异的学生会有机会代表学校或者国家参加各种竞赛。女儿曾代表班级或者学校参加了华文演讲比赛,科学知识竞赛,智力竞赛,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数学成绩突出的学生,小学五年的时候,就有机会参加全国性质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虽然GEP的学生最后也会和普通学生一样参加小学六年级的毕业会考(PSLE),但是几乎所有的GEP学生在考试之前,就已经确定了学校。新加坡教育部的统计资料也显示,GEP的学生总体成绩是非常好的。

进入高才班的学生通常是那些资质很好的学生,虽然可能在学习成绩上并不一定很凸出,但他们在某些方面的能力都是非常优秀的(教育部定义)。所以,并不是平时学习好的学生就一定能选上,也不是平时学习不好的就一定选不上。其实结果显示,名校的学生被选中的百分比会比较高,而普通的邻里小学通常只能被选中一两名的。学校之间教学水平的或者生源差异,足以在三年的时间里,使普通学校的学生与名校学生出现差距。所谓孟母三迁,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适用的。

新加坡的GEP选拔考试通常保密很严格。在第一次筛选的时候,学校的老师还可以帮助监考,到了第二轮考试的时候,监考的人员就全是教育部的人。所以市面上从来没有见到有测试题的流出,也没有针对性的考试培训机构。

GEP考试,凭个人经验,一定要多做一些IQ题,了解IQ测试的方法。英文则需要大量阅读。数学最好可以达到小六水平,能够掌握代数知识,可以运用XYZ去解决复杂问题。女儿在小三的时候,因为代数理解能力还较差,不可以实际掌握运用自如,只能依靠优异的记忆力,短暂记忆与应用。考试前一天复习一遍,第二天考试可以很好地运用,考试结束后的第三天就可能忘记如何使用了。多读书有个好处,见多识广。女儿参加的GEP智力考试,就是女儿从阅读的小说里了解并学会的密码破译。

从女儿口中了解,所有的GEP同学都有学习钢琴,其中个别学生还掌握其他乐器。应该说音乐和钢琴,对学生的智力开发还是有很大帮助的。GEP老师评价,GEP学生的记忆力总体上会优于普通学生,个别学生智力优异,多数依靠刻苦勤劳。从这方面来看,家长确实应该早早训练孩子的记忆力,记忆力的优势很容易就可以反应在考试的成绩上。女儿在五岁开始做IQ测试,小三基本完成小五数学和部分小六数学。

GEP考三门,英文、数学和一般能力(General ability)。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属于天才,比如某些特质(超强的记忆力,超强的好奇心,等等),也可以不通过这个考试,或即使未通过GEP考试,也可以直接向教育部申请特案,教育部会组织专门的测试。如果你的孩子真的有天分,他们还是会让你的孩子进入GEP班,这样的孩子大约有十万分之三的比例。

考上GEP班的孩子,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同意孩子进入GEP班,有极少数的家长会希望孩子留在普通班受教育,他们的出发点大概是怕孩子太辛苦而失去了快乐的童年。这样决定的得失就很难说了。女儿在邻里小学时候,已经年年成绩第一,也被作为**来培养,主持早晨的宣誓与升旗仪式。读GEP学校后,只能做回班级的班长和学校的学长,虽然后来也获得机会作为**来培养,但是由于后来的转校,失去了这一机会。虽然半年后,有机会被同学选为班级班长,但是没能获选进入学校任职.至于选修课程,也只能选择尚有剩余学额的课程。新环境的重新熟悉与适应,也造成她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还好,她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半年落后,一年赶上,只是再没有出现在前一所GEP学校时的辉煌了!


很有意思。谢谢转贴。
看样子GEP也不是IQ高就行。需要达到相当程度的英文能力和数学能力,是99分汗水+1分灵感:)
不过不知道除了课业能力(academic)的培训,在其他方面GEP都有哪些课外活动?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这篇真给力!!赞:victory:


期待政府针对GEP的成就汇报总结。。。


教育部长黄永宏:高才教育推行25年有成果

杨雪慧 (2009-08-22)

黄婷蕙(左)与刘慧丽都是高才教育计划毕业生,她们如今一人是医生,另一人是中学校长。

  教育部推行高才教育计划25年,已经开始看见成果,许多从高才教育计划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只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出色表现,在科学与科技、人道主义工作、体育等不同领域的杰出成就也获得许多国际及本地奖项肯定。另外,也有许多毕业生投入教育行业,或通过志愿服务,回馈社会。

  教育部长黄永宏医生昨晚在高才教育25年周年晚宴上致词时,对我国推行高才教育25年作此评论。

  他列举了一些在国内外扬名的高才教育计划毕业生,当中包括医学界的陈民汉医生、保龄球国手张慧莹、小提琴家董帝均。

  他说:“这些成就见证了高才学生在卓越教育体制的支持下,所能够作出的高水准工作。”

  他也表示,我国的高才教育计划不只关注学生的学术发展,也希望培养学生具备讲求原则、为人诚实的品格,因为他们在工作上总会面对道德方面的矛盾。

  他说:“当中有人会犯错,希望他们能够谦卑认错,并愿意接受新点子。这些高才学生当中有许多会是未来的领袖,我们需要让他们立下坚定的道德基础,迈向不确定的未来,过有意义的生活。”

一些高才教学方式 扩展至其他学校

  另外,他也指出,原本只在高才教育计划中使用的一些教学方式,如研究学习、批判与创意思考技巧等,如今都已扩展到其他主流学校,让更多学生受益。

  黄永宏也为高才教育计划毕业生协会所设立的“建立桥梁”社区服务网站举行推介仪式。该毕业生协会目前有超过400名成员,有关网站将让志愿福利团体及其他高才教育计划毕业生分享他们所发起或参与的社区服务计划,鼓励更多毕业生参与。

  教育部是在1984年推出高才教育计划,至今共有6000名学生毕业自该计划。高才教育计划的目标,是提供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创意思维。

  教育部每年为小三学生举行高才甄选试,当中1%学生通过后可选择进入高才班。目前共有9所小学开办高才班,中学的高才班已在2008年完全停办,改以学校高才教育(School-Based Gifted Education)形式进行。目前参与学校高才教育的学校有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女中、英华学校(自主)、南洋女中、华侨中学、德明政府中学与国大数理中学,课程由学校自行设计,教育部高才班部门给予协助。

驳斥高才教育助长“精英主义” 医生放下事业当义工

  有人担心高才教育会助长“精英主义”,但对黄婷蕙医生(36岁)来说,反而是在莱佛士女中念高才班的日子让她学会不计较“排名”,曾经暂时放下事业当义工。

  她在前年获颁李光耀奖学金,到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修读公共卫生硕士学位,目前在新加坡中央医院任职。不过,她2000年在医院担任初级医生时,曾暂时放下事业,加入无国界医生组织当义工,到非洲国家安哥拉为当地恶性营养不良的儿童提供医疗人道援助。一年后,她又加入了国际红十字委员会援助代表团,是第一个全职加入该组织的新加坡人。

  黄婷蕙说:“一些有兴趣当全时间义工的医生找我谈时,会担心这么做会使自己的事业发展落在同辈之后。不过,我却从来没有这种‘排名’的顾虑。”

  她说,虽然要表现出色才能考入高才班,不过当时高才班上是没有成绩排名的,大家只知道谁考第一,同学之间没有排名的压力。

  她说:“我最喜欢上当时的高级华文课,我们每个星期都必须交上一篇创作,不过老师没有限制我们的创作题材,我从中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不同计划 发掘学生潜能

  新民中学校长刘慧丽(37岁),是首届高才教育计划毕业生。她说,高才班的课程与当时的O水准课程非常不同,学生必须发挥创意,才能完成一些作业。

青年小提琴家董帝均认为,高才教育的挑战,训练她拥有能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素质。(谢光凭摄)

  “我还记得老师要我们制造一个太阳能烹煮器,却没有指导手册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就运用一些科学理论,过后老师还品尝我们煮出来的食物。”

  她表示,高才班的教师与课程让她学会从不同角度及方式思考,使她现在即使在工作上碰到前所未有的难题,也能尝试以不同方式解决。她也尝试通过不同的课外计划,发掘学生的潜能。

  针对高才生与其他人相处,沟通是否会成问题,刘慧丽说,高才班教育其实让她学会不能僵硬的只按自己的标准看事,而要给予他人更灵活的工作期限,毕竟每人的进度与情况是不同的。

小提琴家董帝均:高才教育让我更有信念

  从小学三年级就加入高才班的青年小提琴家董帝均(25岁)则表示,高才班课程内容非常广泛,对她来说很具挑战性,也训练她有了能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素质。

  她说:“身为一名音乐家必须非常独立,拥有自己的思想、信念。高才教育计划让我学会为达到目标,作出牺牲。”


express line只是区区200分,对gep学生来说,不费吹灰之力。。。


漫谈高才班教育 by 潘国驹 (联合早报 , 2009-08-26)
  今年是高才班创办25周年。据《联合早报》报道,教育部长黄永宏医生表示:“推行高才计划25年,已经开始看见成果,许多从高才教育计划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只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有出色表现,在科学与科技、人道主义工作、体育等不同领域的杰出成就也获得许多国际及本地奖项肯定。”这是值得欣慰的。世界很多国家都有高才班,中国合肥的科大少年班、以色列等国也有各自的高才班的教育实践,笔者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因此在这篇文章中,只以宏观及学术的角度谈谈高才班的一些问题。

  大略说来,在专业成就上可分三大类:首先是成功的政治家以及高级行政人员;其次是企业家,尤其是大企业家;最后是学术上有贡献的学者。我们在这里只谈与学术有关的成功人士。高才班的目的,我想无非是为了造就有成就的人才,在学术上讲,最有成就的当然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或者有“数学诺贝尔奖”、“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这一类奖项获得者,接下来应该是那些成为有名学术机构的院士们,比如美国的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的院士,在亚洲也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等等,再其次是著名大学的教授、著名文人等。

  高才班的学生有没有成为以上有卓越成就的著名学者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从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中,好像从所谓天才班培养出来的不多,有些甚至是很迟才体现他们的才华,最有名的例子当然是大天才爱因斯坦。记得十多年前有一位马来西亚的家长专程从马国来新加坡见杨振宁教授,因为他的13岁天才儿子已念完中学的课程,并取得最优越的成绩,想立即送他去美国最顶尖的大学读物理。

—- 按“正常”程序发展才华 —-

  当时杨振宁教授并不赞成,杨教授认为年纪小的高智商的学生,不合适去MIT(麻省理工)或加州理工大学,道理是在那个环境下他并不一定有成就,会造成少年心理太大的压力,倒是应该在新加坡的大学按部就班地求学,按照“正常”的程序发展他的才华。也许杨教授这个看法,有他在西南联大做学生的经验。西南联大的学生在烽火连天的条件下学习,但就在他的同学中,却培养了不少世界级的大科学家,比如李政道、黄昆、杨振宁等。

  我想高才班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让智商高的学生有机会学习更多的东西,也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才华,这个动机是非常良好的,我相信在这个教育政策下,已经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学生,不过,在这里我们也从另一个角度探讨如何栽培杰出的学者。
  一、所有的大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谦虚,不耻下问。我们没有碰到这些大师就自己的成就表示骄傲、自满,大部分都会抱着好学的态度,继续追求真理。

  二、每一个大学问家都有最扎实的基础训练,都是很勤奋在打好自己的基础,只有稳固的专业基础才能带出具有创造性的新思维、新发明。

三、应该具有应变的能力,所谓应变就是勇于改变自己的研究范围。举一个例子,笔者认识了一位科学家,他叫Stephen Wolfram,他在15岁时就修完了英国牛津大学本科所有科目并取得最优秀的成绩。他立志要做物理学大师,前去加州理工大学师从诺贝尔奖获得 R. Feynman(费曼)教授,他聪明过人,很快取得博士学位,并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继续研究理论物理,两年后他觉得自己的才华不在理论物理上,而是在电脑计算,他立即转去研究电脑,并成立了一家很成功的电脑公司,这就是“应变”的好例子。

  高才班的学生很有潜力,不过,不是高才班的学生也同样可 以创造出学术上卓越的成就,有一个叫 E.Witten(威顿)的教授是目前学术物理奇才,得到数学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他的本科是念历史哲学的,也是在普通大学毕业,不是出身在哈佛、MIT,他只在研究院才展示他的过人才华,目前他是数一数二的顶尖年轻大师。

  我们回顾高才班25年的成果的同时,也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成为成功人士。

作者是南洋理工大学高等研究所所长


高才班毕业生 批判能力较强

杨雪慧(2008-07-15)

  教育部针对高才班计划毕业生所做的研究显示,高才班毕业生在批判性思维测试中的表现比非高才班毕业生略为出色,不过两者在社区服务参与程度、自发学习程度等非智能领域的表现,差别不大。

  教育部高才班专家康鸣洙昨天在第10届亚太高才教育大会上,与其他教育工作者分享研究结果。研究是以毕业生是否获得奖学金、是否到外国著名大学深造,以及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等,了解这两批毕业生在智能领域表现上的差异。

  有关研究在2005年及2006年进行,共有800多名年龄介于10多岁至30多岁的高才班毕业生与相等人数的非高才班毕业生参与。

  与非高才班毕业生相比,有较多高才班毕业生到海外著名大学深造。在受调查的30多岁毕业生中,有三成高才班毕业生到著名海外大学深造,非高才班毕业生则少过10%。而20多岁的毕业生中,有30%的高才班毕业生出国深造,非高才班毕业生则有20%。

  另外,20多岁的高才班毕业生中,有60%获得奖学金,获得奖学金的非高才班毕业生则只有25%。

高才教育论学者岗尼教授认为,应该尽早发现儿童的天赋,提供适合他们学习进度的课程。

25年来首次

进行类似研究

  这是我国在25年前推出高才班计划Gifted Education Programme)后,首次进行这类研究,目的是了解高才班与非高才班毕业生,在智能与非智能领域方面的表现差异。

  至于测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Watson-Glaser Critical Thinking Appraisal”,参与测试的10多岁毕业生中,高才班毕业生的表现比非高才班毕业生略为出色。

  研究人员也向高才班毕业生了解高才计划对他们的影响。

  康鸣洙受访时说:“他们都认为课程挑战他们的思维,并且让他们有机会与聪颖的同辈交流。他们对教师的素质也很满意。”

  她指出,研究结果虽然并不显示高才班计划与有关毕业生在各领域的表现有必然关系,但对高才班的课程设计还是一种肯定,也鼓励学校继续在这方面投入资源。

  高才班计划的目标,是提供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与创意思维。高才班学生在小学就有机会针对他们感兴趣的题材进行个人研究,由教师从旁指导。

  目前,每批学生当中有1%在小三通过高才班测试后,可选择进入高才班计划。中学的高才班计划则在2006年取消,改以学校高才教育(School- Based Gifted Education)形式进行。参与学校高才教育的学校有莱佛士书院、莱佛士女中、英华学校(自主)、南洋女中、华侨中学、德明政府中学与国大数理中学,课程由学校自行设计,教育部高才班部门给予协助。

  教育部长黄永宏昨天在亚太高才教育大会开幕仪式上致词时指出,其他亚洲国家如越南、中国也有相似的高才班计划,在今日以创新为主的环球经济浪潮下,各国都意识到必须有栽培最优秀人才的特别计划。

  第10届亚太高才教育大会为期三天,由教育部与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联合主办,预计吸引1600名来自29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当局也为家长主办教育讲座,详情可上网www.10apcgifted.org查询。


我问过华jc和rjc的几位老师,他们都说新加坡的gep教育是成功的
官方的说法也证明了这点
好多gep妈妈私下里也说,gep真的是好,开拓了孩子视野,给有能力的孩子一个拓展的平台,好多优秀的孩子,从小学就开始走向世界
gep的好处在小学时体现的还不是比较明显,等孩子上了中学,gep的实力才真正开始展现
我也是觉得新加坡小学学得那点东西真的是浪费有能力孩子的时间

就在这个月,我再次体会到gep的优惠,我家老2明年上小学,现在报名的表格就来了,
是moe专门给gep学生的弟弟妹妹的,可以自由选择学校,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回复 乐陶陶 的帖子

还有这个优惠啊?


是啊,我也才知道,老大拿回来时,我还说:怎么这么早就给了
后来仔细一看,是moe给的,不是学校给的
其中给你好几个选择,我填上了,都教上去一个多星期了


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你家的孩子既然这么有潜质,选择不上GEP绝对是大大的失策。当然你现在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不要以psle分数来衡量一切。区区一次考试的分数,算个啥。


有这个优惠当然好。这个优惠政策很能反映新加坡政府求才若渴和怕输的精神。

即使没有这个优惠,你的二儿子同样可以上老大的小学。。


谢谢陶陶妈的分享~~~


这个帖子非常好
让我比较详细地了解了GEP~~~

因材施教,本来就是教育的一大理念
几年前我的孩子没考上
虽然也觉得没什么
但是,如果他当年考上了
我想,我还是会很开心的~~~


严重的病态心理。
口口声声不在乎,正暴露了你从骨子的在意。

lz是要了解一些客观的资料,不需要你主观的臆想。
“明年psle”不是gep家长,但是查找一些官方的理论来帮助lz
“乐陶陶”把自己难得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
你的孩子根本不是高才班 的学生,你既没有理论依据,又没有经验,在这里满嘴跑火车,信口雌黄
告诉你一个道理:不是一定要踩着别人才能显示你自己的好来,这是我最bs你的地方
似你这等人品,这等病态心理,100%怀疑你孩子的学习程度。


他连gep的录取通知书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才在这里大放厥词,以慰自己失衡已久的心理。

RI里哪年的psle得了280多分的状元级人物,在学校里最好的gep班,平时成绩只拿到2。多,连3分都没到,还接到警告信


落乡随俗,GEP在新加坡的好处是显然的,虽然进入GEP并不保证和说明你今后一定是人材,但最起吗在小学升学时,好处占尽,多了条路, 试想你的孩子本可以PSLE, 280, 但在考前正好生病,哭就来不及了。另外本人极力反对声称放养或考前培圳一下,就多少多少分。 不管你的孩子多聪明,知识还是靠积累的,勤奋,认真才是正道。想信大家都知道伤仲永的故事。 就算你的孩子在小学再聪明,他的智力能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吗?肯定不能,这就是知识积累的差别。


回复 山谷无回声 的帖子

这位老先生,人生苦短,何必太执着,你这样发了贴,还改3改4的,你不累啊?

如你所说,你孩子在你野生式放养的状态下还考上了gep,那真是天才中的天才了,“古往”咱就不说了,这“今来”你的孩子会有什么好下场呢。以后吐痰时看好这痰能吐到哪,别到最后咽回自己的肚子里了,这就得不偿失阿。

哎,人生苦短,何必太执着, 一抔黄土厌没鸟。。。。。。。。。。。。。。。。是阿,人啊,为什么不能干干净净的去呢,非要把自己搞臭才埋到黄土里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何必呢


gep不是准备就能去的了的


回复 山谷无回声 的帖子

老先生,你这口痰又吞回肚子里了,你这人就这毛病,这个论坛里我就看到你把你的孩子当作自己的谈资或面子吗,你口里的什么280分了,什么考上了没去阿,什么学校总找你孩子什么什么的。。。你不是为面子为什么,看,具体的连分数都告诉大家


十分赞同“AUG”第30回贴,“山谷无回声”说你的孩子放养就得“280?”这我根本不信, 可以说任何一种升学考没有一定的认真准备,要考要高分本很少见的,会做是一回事,在规定时间内要做完是另一回事,你的孩子果真考到此分最好将你真正的经验与大家分享,千万别只是放养的经验,大家都会感激你。如果你放养就得280+,那些无数在认真准备的,不就个个成了笨蛋?从你上面的回贴,想信你的孩子没进GEP很大程度是信息不灵的问题,假如在P3之前你看到了此贴,再施之你“放养”的经验,相信进入GEP是不再话下的。


非常同意!光一味放养而没有认真准备是不可能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知识需要积累,技巧需要练习。也许山谷的心态真的是放养,但放养绝对不是山谷孩子取得高分的唯一因素。PS,我也算是放养的妈妈之一。期待山谷关于“放养”的具体经验。


回复 乐陶陶 的帖子

请问陶陶妈,我家老大是GEP P6, 老二在读小二,明年老大上中学了,若去NYHS, 老二会容易些换到老大中学附近的小学吗(NYPS)?这样早上送起来会方便些。还有你说的MOE给的报名表,我们当时没有收到哎。


GEP的学生在升中学时是会占很大便宜的.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家长想让孩子进GEP的原因.


应该和GEP没关系, 在校学生如果有弟妹第2年要上小学的,都会收到报名表格的.
你家老大P4时候,所在GEP学校应该给报名表格的.

考上GEP学校有个好处就是,之后的弟妹两所小学都可以报,至少是在2A2阶段.


我认为这种换学校的方法,还是比较困难的,可能得联络具体学校询问.  
看网上论坛讨论,在读GEP小学生的弟妹(比如考上GEP换学校了,在原学校已经就读或下一年就读的弟弟妹妹)换去GEP学校都较困难,
需要去学校申请,即使排在waiting list上,这种情况可能还不是最优先考虑的.


多谢回复,老二已经是在一所GEP学校,和姐姐同一所,只是明年老大上中一了,所以在琢磨把老二也往附近挪挪,早上送起来方便。转校确实很难,现在已不去想了,明年老二上小三,看她自己的实力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