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转】孩子谈恋爱,爸妈如何不担心

不知从何时开始,孩子会对着镜子傻笑,在乎自己的穿着打扮。
是交男女朋友了吗?会不会太早?
许多父母为此嘀咕,心里不安。

当孩子情窦初开时,父母亲该怎么办?

志刚和太太约念中二的儿子周末一块爬山,
但不知何故,平常爱爬山的儿子竟推辞不前,说要在家念书,
夫妻俩只好独自前往。

回程比预计时间早一个多小时,
回到家门口看到一双陌生的女用鞋。
当志刚还在犹豫是否该推门而入时,
太太已迫不及待掏出钥匙冲进去。

只见儿子和他的女同学从书本抬起头来,
愕然地看着从外头冲进来的爸爸妈妈,
还听到惊慌失措的妈妈语无伦次的说:
“去去去,去外面麦当劳念书,这里不适合你们两个人一起念书。”

儿子一脸茫然
太太嘴里没有明说,但志刚心里明白两个人的担心是一样的,
两个青春期的孩子独处一室,难保不发生什么事!!!

这也是许多为人父母心中的担忧,
当孩子慢慢长大,进入青春期转大人,开始接触甚至结交异性朋友时,
常常不知如何是好?是该禁止还是不要太多干涉?
用什么态度面对,对孩子与亲子关系都比较好?


【发展不同的人际关系】
也许可以从孩子的发展阶段看起。

当孩子身体开始产生变化,大约是在小学五、六年级,他们已进入前青春期。

生理上的变化,让他们强烈意识到自己的性别,也对性充满好奇,渴望了解异性,希望知道如何与自己不同性别的人来往相处,怀疑自己是否具有吸引力?
心理上,青春期的孩子也开始探索自我是谁?想成为什么人?愈来愈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同时,也不再那么依赖父母,慢慢从家人转向同学朋友,学习发展不同的关系。

如果能了解从小拉拔长大、全然依赖的孩子已进入不同阶段,就比较能够释怀孩子的转变,知道该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和态度,给予适当的教导。

既然是孩子正常的发展阶段,与其禁止担心,不如给孩子一个清楚的高度。
但很多父母正好相反,只是担心紧张,不断发生磨擦冲突,却没办法给他们重要的引导。

比如说,告诉孩子交朋友都会经历不同的阶段。
人类学家的研究,人在发展人际关系时会经历
无性别期(幼儿)、
同性群友(学童)、
同性密友+异性群友(青少年)
异性密友期。

一般来说,小学都处于同性群友期,
青春期则渐渐进入同性密友和异性群友这两个阶段。
他们渴望有推心置腹的同性好友,也喜欢有一群异性朋友。
但被社会资讯过度强调爱情与情欲所影响,
很多孩子误以为对异性的欣赏与好感就是爱情,掉入分辨不清的泥淖中。

因此,如果父母能有健康的态度在先,
知道孩子有不同交友阶段与需要,
不会一味认定孩子一有异性朋友就是在谈恋爱,
才能帮助孩子也进一步厘清自己的观念与感觉。

父母可鼓励孩子跟异性保持朋友关系,
甚至从中了解自己比较适合哪种类型的人,有助将来择偶时的选择。


【回到自己的青春期】

另一个贴近孩子的做法是,回到自己的青春期,
回想自己十七、八岁,甚至更早的十二、三岁,心里在想什么?
感觉又是什么?希望父母怎么对待自己?
如果能回想自己的成长过程,就比较能同理孩子现在的心情。

比如说,自己也曾经很在意外表,希望能吸引别人的目光,
希望自己受人喜爱,对异性充满好奇。
再如,在长大的过程中,也不喜欢父母翻阅自己的私人信件、日记
或不断查勤,觉得不被尊重和信任,会有一种强烈的厌恶感和反抗心。

也许父母亲当大人都太久了,忘了年少时的青涩尴尬与狂飙不羁,只想赶快保护孩子。

如果孩子与异性接触还是让自己紧张焦虑,
不妨先问问自己,是什么让自己这么不安?
是什么让自己跟孩子发生激烈的冲突?

每个人都有早期关系,会影响我们现在的行为与反应,
像原生家庭父母间的互动以及对待自己的方法,
而这又会影响自己面对孩子现在的亲密关系。

比如说,在成长过程中,
父母禁止自己跟异性接触,要到大学毕业择偶才能交往,
因此现在对孩子也比照办理,没想到现在环境已大大不同。
或是自己曾有不好的交往经验,
因此非常保护孩子,希望排除任何伤害。


【何时该说yes,何时该说no】

现在的环境的确跟从前不同,男女接触比以前频繁且自然。

过去的环境是男女授受不亲。
但现在的孩子从幼稚园就开始男女合班,接触机会很多很自然,
不像从前是过度压抑,对异性茫然无知,父母不需要过度担心。

另一方面,现在各式资讯发达,特别是性观念的开放,
让父母担心孩子是否会过早有肌肤之亲。

除了要告诉孩子上述交朋友的阶段差异,也要教孩子立界线。

用动物学家毛里斯所发展的“亲密十二个阶段”来告诉年轻的孩子,
何时该说yes,何时该说no。

【毛里斯親密的十二階段】是--
1. 眼望全身
2. 互相注視
3. 聲音傳遞

4. 牽手
5. 摟肩
6. 摟腰

7. 臉的接觸,包括接吻
8. 手和頭的接觸
9. 手和身體的接觸

10. 口到胸的接觸
11. 手和xing器官的接觸
12. xing交

阶段1~3就是一般的社交活动,
4~6是自然的情感表达。
7~9就是亲密的爱抚,会引起生理反应。
而10~12就是广义的性行为。

父母应清楚告诉孩子,这个阶段的异性接触最多就是到第6的搂搂腰和牵手。

父母有机会可以跟孩子讨论不同的亲密程度会给他什么感觉?
自己能接受的底线在哪里?哪些部位是不可侵犯的?
尤其是女孩子,要让她知道安全底线在哪里?教会女儿保护自己,
也教会儿子学习尊重及保护女孩子,做一个有责任感的男子汉。


【陪伴与爱最重要】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教导,还需要陪伴,
父母要慢慢转换自己的角色,从全然的教导,加入陪伴的成份,
孩子愈大愈需要陪伴,而不是说教。

跟孩子的沟通,“听”和“说”一样重要,
很多父母花了很多时间说,却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
如果愿意多花一点时间聆听,就会多了解和同理孩子所碰到的环境与次文化,
不会害怕自己是否落伍了,不敢开口关心或管教孩子。

如果不知道怎么开始,不妨从谈话时间做起,
不要急着遽下评断,对孩子说教,
而是一半时间听孩子说,一半时间自己说,就会发现有很大的不同。

而父母的爱,其实就是最好的支持与陪伴。

家庭温暖不够,父母疏于照顾与关心
孩子较容易依赖爱情,试图从两性关系得到温暖与慰藉。
如果发现孩子有此倾向,不妨多跟孩子相处与接触,
多些言语上的鼓励与肯定,
也多些肢体上的接触,抱抱他们,给他们温暖,转移对异性的依赖。

当父母碰到状况无法处理时,不妨和学校辅导员连络,寻求协助,
有第三者的转圜,能避免亲子直接冲突,寻求不同方式来解决问题。
而一些成长团体或学校的妈妈成长班也很值得参加,
和其他父母分享经验,也可以纾缓自身的压力和焦虑,
知道如何与青涩的青少年共舞。


目前对孩子只是稍微有点担心,
还没到紧张的程度.
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
避免孩子行差踏错.


学习了,不过对孩子在这方面的教育还在彷徨中。。。。。。


PSLE:你说出了重点.

        
         


暂时还没这个担心
我家的明显晚熟~~~


因为偶家是女孩子,上次无意间看到她手机短信里一同校男生给她发的上百个短信,中间讲了很多暧昧的话,多少是担心的。后来跟孩子聊,旁敲侧击,女儿说没什么,我的心才又放回肚里,相信孩子。


回复 真烦人 的帖子

说真的,你现在如果14岁,接到一个男生的上百则传情短信,你会怎么想啊???:P

另外,你有没有查女儿回复给对方的短信呢?

未雨绸缪,跟女儿谈心立界线肯定是要的,以后这样的情形会越来越多的~

恭喜你有2个美丽的女儿!


明年PSLE : 偶只担心自己在处理这样的事情上做错。。。

是的,当父母的处理此事的方式的确要小心

太敏感不行,太偏激也不行。

我读中学时,假期时,男孩女孩总是一大群,喜欢来我家约我出去玩。
我老爸总是拿着一本书坐在大门口读,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

后来有个常来的男生 总是脸红红,嘴里喷着酒气……
一日,我终于忍不住问他,为何小小年纪这么爱喝酒

他说:你老爸坐在门口,像只老虎!我喝口酒,才有胆去你家。
我:哈哈哈哈……

多少年之后,老爸问我:怎么你那些同学,你一个都看不上?
我说:当年您干嘛老是唬着个脸坐在门口?好像怕人家叼走您女儿似的……


这个,不知大家在担心什么? 是担心发生意外要父母签字结婚吗?
我觉得现在孩子比我们都懂。 国家的性知识教育好象从小六就有了。
只要和孩子谈清楚:什么样的男孩是直得爱的。 就搞定了。
我还担心我孩子的要求太高,找不到呢!


哈哈,延续明年PSLE的说法:如此好贴,留以待用,感谢雪梅斑竹~~~  


我家丫头也是这样啊。。。我也是无意间发现了类似的短信。。。
我没旁敲侧击,直接就去问女儿:丫丫,这是谁这么热情呀?
丫头拿过去看了一眼,漫不经心地说:嗨,这算什么,现在的孩子就这样。。。
情人节那天,人家拿回来好多巧克力,我说这情人节也可以随意发挥呀。。。人家马上告诉我,还有女生送给她呢,大家就是送着玩儿。我问她送别人了没有,她说没送,也不知道这里有这个风俗。。。
我现在也有些担心。。。


哎。。。这种事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谈谈话。。。有个原则。。。等等。。。道理都知道。。
可是孩子能不能安安稳稳地守在界限内才是家长担心的呀。。。
我想这种事处理起来是不能太强硬的,更不能过度强调。那样,恐怕你就一句实话也别想听到了。


昨天晚报报道:
调查数据显示,
本地青少年40%18岁前已经失身了……

OMG~:funk:


回复 xuemei166 的帖子

你也太经典了,到现在还有处子情节。现在已经不是我们那个时代了,要会顺应潮流。只要两情相悦,有成家的可能的。都不要管太多。


回复 meidance 的帖子

我的儿子已经摸着《圣经》发誓:要保持贞洁。
我都木有强迫他这样做~:L

他平时和女生保持着距离,还因此被同学嘲笑

但已经到了青春期,荷尔蒙在分泌
所以我会给他独处的空间
界限是:始终控制于一个人的范围,
不要涉及到其他人,不要乱,包括同性和异性……
这就是贞洁


哦,基督教有这样的要求呀。
那西方人大多数不是都信那个教吗?
为什么我的认知里,西方的女孩到十八九岁还是处,没有要是很丟脸的事呢?这不是很矛盾吗?


我平时喜欢以佛教文章来作为自己的‘心灵鸡汤’

孩子是自己亲近上帝,我不干涉他

长老给他的一些读物中,
有专门针对青少年的
劝少年人远离[关键词屏蔽]、保持贞洁的内容

我认真看了一下
觉得这样的引导还不错

我是在网上英文清谈室看到儿子的发言
当时有各国的青少年在那儿聊天
聊到恋爱话题,是否交女朋友
儿子作了上述表示
我静静围观,心里挺高兴

不过,儿子是漫画迷
有些漫画画得我火冒三丈
我觉得意识不良
儿子却轻描淡写地说--
现在的漫画都这样,习以为常了。

搞不清楚他到底有还是没有免疫力~


教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什么是你要的,做任何事之前,停下来考虑30秒,你以后会不会后悔。我经常和孩子们讲,不要一进花园就采,走一走看一下,经过比较,什么花适合自己,玩的是一种,适合娶回家做老婆的是另一种。一定要小心。就像去商店,看到一个漂亮的玻璃花瓶,拿起来看一下,并没有想买回家,可是不小心,弄坏了,只好带回家。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