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这辈子还能和妈妈相处多长时间?”你计算过吗,有人算了一下,只有25天,很多人都算哭了。10月16日就是重阳节,这一道计算与妈妈相处时间的计算题在网上被很多人转载,不少网友看到自己的计算结果感到心痛,因为,以为永远会陪伴自己的妈妈,真正可以相处的时间其实很少。
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和你相处时间最长的是谁?很多人会回答:是妈妈。在我们印象中,妈妈仿佛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们身边,妈妈就是那个永远会坚守在自己身后的人。但你有没有认真算过,等你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后,真正能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到底还有多少?
有人算了一下 和妈妈相处仅剩25天
远嫁外地的网友“武林仲裁”发出帖子:“如果你和妈妈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72岁,就算妈妈超出13岁,活到85岁,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妈妈相处多久?我自己的答案是100天。”“武林仲裁”在帖子里说。
网友“陌路花开”的回覆让人觉得触目惊心:“这辈子,我也许只能和妈妈相处25天了。”“毕业之后留在重庆上班,一年也就中国新年回家一次,真正在家的时间不超过5天。5天里,大概还有3天出门和朋友聚会、应酬。剩下的时间除开吃饭睡觉和上街购物,真正能陪妈妈的时间大概只有20小时。我妈妈今年五十有五了,如果上天眷顾妈妈能活到85岁,在她最孤独那30年里,我能在她身边的时间不超过600小时,也就是25天,还不到一个月!”
“我以为自己很孝顺” 结果让她愧疚
网友 “陌路花开”本名杨莹新,山西人,今年28岁,4年前毕业于重庆大学工程造价专业,现在在南坪一家建筑公司工作。
“当初大学毕业后,曾经犹豫过要不要回家乡,但一个很好的工作机会摆在面前,让我选择了留在重庆。”杨莹新说,虽然当初也顾虑过,毕竟“父母在,不远游”。但是,总觉得自己还年轻,这辈子还很长,尽孝的机会也很多。
“我一直以为我已经算是孝顺的女儿了。”杨莹新说,自从上大学以来,她一直坚持每隔两天给妈妈打一个电话,“很多同学和同事都不会主动给妈妈打电话,而是等着妈妈打电话过来。”上班后,她每年中国新年假期也都尽量回家。只要呆在家,她都会帮父母做家务,陪他们聊天。
她说:“算出结果后,我真的哭了,觉得很愧疚,对不起妈妈,我好想见妈妈一面,但分隔两地,我也只能给妈妈打个电话。”
只要心里有妈 当妈的就满足
“新新,怎么这个时候打电话呢?刚下班吧?吃饭了吗?”杨莹新拨通了远在山西的母亲刘芸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母亲关切的问候。这时,杨莹新却哽咽得无法说话。
“我从来没有算过和女儿可以相处多久,我抚养她长大,现在她的人生是属于她自己的,真正相处的时间是否真的只有25天,其实不重要,只要她心里有妈妈,随时想着妈妈,当妈的也就满足了。”刘芸说,女儿离家后,她不是不想念女儿,但她认为,做父母的应该支持孩子。
刘芸说,身边不少朋友的孩子都在外地,和他们一样,每年最开心的就是孩子回来那几天。
80%受访者 不陪父母过重阳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0%的子女不知道父母的生日,90%的子女不知道父母的结婚纪念日,80%的子女不准备和父母一起过重阳节。
“你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吗?在这一天里,你会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吗?”对此问题,有30%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重阳节是哪一天。
而40%的受访子女表示,在重阳节当天只会打电话问候父母,主要是工作太忙或在外地。此外,还有10%的子女表示,会根据自己那天工作是否忙碌来决定。
80%的父母 生日 希望子女回家
对于父母生日及实际年龄,有90%的子女表示知道,与此对应的是,80%的父母表示,子女知道自己的生日,但抽时间陪自己过生日的仅占40%左右。而有73%的子女会选择“现金”当送父母的生日礼物。
父母们的回答则完全相反,仅3人选择“现金”,有82名受访父母表示,最想要的生日礼物是“儿女常回家看看”。大多数父母表示,不会根据礼物的多少来评判子女的孝顺程度。受访父母认为,自己在儿女心目中的份量,才是他们最看重的礼物。
计算结果 让网友很震惊
“zlv”:看到这个计算结果让我非常震惊,想起两个小时前,我上班在电梯口碰到专门坐公交车来帮我做清洁的妈妈,我急匆匆只是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那个时候电梯还在20楼,妈妈肯定要一个人等一会儿,我现在回想起来,真该在电梯门口陪她说会儿话。
“寒声碎”:妈妈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对我们无私奉献却从不索求的人。无论走了多远,总也走不出妈妈关爱的目光。
“左岸花”: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只有这么短暂了,但这是可以解决的,如果你真的爱妈妈,就一定会尽量多花时间陪妈妈,让妈妈高兴。
晒一晒计算结果
两个月零13天
姚玲 30岁 已婚 杭州电信公司
和父母不在同一个城市
我嫁到杭州,每年两个长假都回家,共约10天,除去应酬时间,在家只有5天,再除去每天10小时睡觉时间,每年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是70小时。我妈妈今年 60岁,如果活到85岁,85减去60等于25,25乘以每年的70小时等于1,750小时,相当于73天,我还能和妈妈相处两个月零13天。
11个月零16天
刘晓卿 39岁 已婚 重庆城市学院教师
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但不住在一起
结婚后,我住在江北区,而父母在渝中区,我每周六都回家看父母,相当于每周8小时左右。一年52周,一年陪伴妈妈的时间是416小时,母亲已经65岁,以寿命为85岁算,20年乘以416小时,我还可以陪伴母亲346天,一年不到。
7个月零17.5天
李明明 25岁 未婚 地产公司职员
和父母住在一起
大学毕业后我一直住在家,父母白天要上班,所以真正相处的就只有那一个小时左右的晚饭时间。而我每周大约有3天在家吃晚饭,也就是说,我每周和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只有3小时,一年就是156小时。妈妈50岁,85减去50等于35年,35乘以156小时等于5,460小时,相当于227.5天,也就是7个月零 17.5天,这还不包括我以后会出嫁和父母分开居住的情况
有些事情还是不要搞得太清楚,否则我现在就想跳楼。。。
感触颇深,父母都有80了,公公婆婆今年也73了,非常幸运的是他们的生活都能自理,连续4年了,我们每年都回去2个星期两家转转。对父母我是没勇气让他们来新小住了,生怕一路的劳顿让他们难以承受,只好趁他们还在,能回去尽量抽时间回去陪他们一下,让他们高兴一下。
这事那事
连着两年没回了
今年,一定要回~~~
天上的星星不说话
地上的娃娃想妈妈
天上的眼睛眨呀眨
妈妈的心呀鲁冰花
家乡的茶园开满花
妈妈的心肝在天涯
夜夜想起妈妈的话
闪闪的泪光鲁冰花
。。。。。。
呜。。。呜。。。
不能常回家看看,
就让妈妈上俺家看看.
时光在流逝……
滴答 滴答
一刻也不停留
残烛在风中摇曳
父母的未来
已经可以算得清清楚楚
还有多少承诺
禁得起时间的考验
还有多少时间
可以兑现对父母的承诺
不要以为
我们还拥有一生一世
不要以为
永远会有多远
舍却百万金
也买不回父母为我们付出的昨天
也买不到以为可以期许的明天
如果年轻时我们不懂
现在为人父母了
我们已经懂了
对于给我们生命而不求回报的人
对于给我们最深的爱而无怨无悔的人
还有什么借口
让他们等候又等候
期待又期待
不要 来不及
希望 来得及
能见一面是一面
多看一眼是一眼
尽我们所能
对父母付出深深的敬爱吧!
这个我是早就算过了。。。
就是这么算着过日子的。。。
所以我每年都会接老妈来家里住上一段时间,也会带着她去旅游。。。
我是一个已经失去父母而又是当了妈妈的人,我知道没有妈妈的痛苦是多么的痛!也知道做妈妈的艰难辛苦!所以非常的喜望所有的朋友多抽出时间,多陪陪妈妈!不要等到子予养而亲不待了在后悔!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为人妻
为人母
更懂得做妈妈的不易
也更加珍惜妈妈的爱
妈妈留给我们全是爱
我们留给妈妈是孤独
想来惭愧
常回家看看
说则易
做则难
上有老
下有小
我们还在人生的漩涡中挣扎
想着总有一天出人头地
让妈妈过上好日子
不知不觉
时光飞逝
妈妈花甲了
我们还在途中
感悟人生
回复 tangxiaomei 的帖子
我和你同命相连,所以深有感触
——为没能和亲爱的父母同享天伦而深感遗憾!
遗憾他们走得太早,
没能看到可爱的外孙、外孙女;
没能让我有机会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没能。。。。。。。。。。。。
很多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人们常说:家里有个老,是个宝。
趁还来得及,多和父母聚聚吧。
回复 sunflower77 的帖子
是的~
跟妈妈通电话时
她说恨不得明天就是六月假期
她还说留着干笋子等我回家泡给我吃
……
我已归心似箭
两边家里每年都回去两周。很累,但没有别的选择。有时候先生忙请不出假,我就得一个人拎着两只小的回去,我家在小城市,要转飞机再坐汽车,先生家在农村,下了飞机转两次长途汽车一切顺利都要七八个小时。好些时候在路上我都想大哭一场,然后扭头回新加坡。
看了这个,以后真不敢抱怨辛苦了。
新年到了
拿起电话
给父母亲问安吧!
昨天是妈妈的生日
昨天从早上8点一直工作到晚上8点
一下课,直接用手机拨回去,
跟妈妈讲:“生日快乐!”
妈妈在哭……
哥哥告诉我:
“妈妈从早上等你的电话,等到现在……”
。。。。。。
。。。。。。
妈妈执着的爱,执着的等待!
她是藉着自己的生日,为的是听一把女儿的声音!
那是去年的心愿呢
去年5月已经回去过了
这不又是一年了吗
思念 又像草一样地疯长
心里在下雨……
小小的淘气包从门前过
脆生生地问过来
好想抱抱你~~
谢谢淘气包!
也祝福你的父母福寿安康!
你也快快康复!
让父母看到健康活泼的你~
还记得余光中的《乡愁》吗?小时候感觉味如嚼蜡,现在读起来却有别样滋味在心头。。。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我一直很遗憾:母亲年轻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文艺青年,曾向郭兰英请教考取歌剧院。
如果我母亲健在,看见两个孩子快乐地弹琴,该是多么欣慰啊! 或许还可以代替我做他们的陪练,给他们指导。我就省心了。唉! 我没这命啊!
天上的外婆,
听见同同在拉琴吗?
我们都听到了呢~
我们都在赞啊!
今天刚好和朋友聊起了想回家陪妈妈的事情,说着说着竟泪花涌了出来。祝愿天下所有的妈妈、爸爸都健康长寿、天天开心!
想起了故乡,
闻到了槐花香!
每次在qq上花一个小时,不是事情特别多,就是无语,也想看看爸妈的样,听听他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