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几页关于这个新政策的讨论,感觉大多数人也就是就事论事,如同大多数国人一样,自动入瓮了。
看似政府要对付外劳了,也就是对付外国人了(甚至是外来移民了),这样好了,国人出了气,选票也可以有多一点点增加了。其实呢?
税收增加了,所以这次就可以多发一点,呵呵 :loveliness: 。钱多了就可以消费。
同时,商家必然要消化这部分成本,要么压榨工人(不少新加坡雇主就是这么干的:L);要么缩小规模:shutup:;提高生产力当然也是可以的,如政府所说:victory:;但最直接的,还是提高价格吧:lol?反正大家收入增长、有钱了要消费,而且新加坡还是会发展的吧?物价上涨还是有理由的吧?鸡饭涨五毛不算什么吧?房价涨一万也不算什么吧?餐馆菜单涨价也没什么不可以接受的吧?没看见大排长龙的吃饭的、买房子的,等等
所以,回过头来一看,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不知道更好,反正气也出了,票也投了,目的也达到了。以后该怎么过怎么过,什么也不曾改变!
以后大家收入增加三成,可能,反正作外劳的工作是收入增加不了三成的。说真的,外劳那些东西,新加坡谁作啊?阿杜也好呆是个工头
回复 lansejiayuan007 的帖子
所以说呢,谁会看到后面这些没有说出来的东东呢?反正你涨我涨,大家happy
和谐社会。
不是说要实质的增加3成? 实质的意思就是抵过通膨之后的意思还是什么?
增加的员工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但是实际的购买力也下降了,这算实质增长吗??
而且,我再想他这个是怎么计算的?
外劳税增加了,逼走外来的人,本地人工作多了,降低失业率, 所以整体一平均下来大家的收入就 ‘ 被’ 增长了???
前几天报纸还说家庭收入达到5000呢....没看细节内容, 我觉得这个都太不靠谱了.. 像我一样一个人在新加坡,是不是也算一个家庭呀??? 那是不是说我们这种的都收入在5千以上???
所以我觉得愿望是美好的... 现实是残酷的...
大选炒作而已,选完了再给个优惠政策,左右互搏~
这时候推政策实际上是帮助大选的,
除非是提高生产效率或者资金使用效率,否则羊毛出在羊身上上,不是钱左口袋进右口袋,就是老子给儿子,或者儿子给老子。在不就是通膨被增长了。
由于新加坡没有天灾,没有战争,管理好了,人均净资本还是不断增长的,但幅度限于积累。
回复 记忆消失 的帖子
如果本地人工作多了就好了。
外劳干的那些,本地人是不会干的。缘木求鱼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是增加成本。
很多wp, sp 的活还是可以被新加坡人接手的。相对的不是很体力活的工作还是可以的。。
电子厂, 服务业,这些活也不至于本地人完全不愿意去干。。。
想像一下出门,kfc, 超市, 餐馆,各种商店里面的相关服务人员。食阁,公共厕所, 办公楼,商场等等里面打扫的, 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不直接和客户接触的工作。。。外来的工作人员减少一半, 这个数字应该也是挺可观的。。
但是重点是这些行业会不会真的因为那几百块的增加,像政府期望的那样, 减少外来的人。用回本地人。。
毕竟这些行业多数每天1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算是基本的,也不会算加班费。。但是换了本地人,可能超过8个小时就要给加班费了+ cpf。
我在想mom 会不会故意再进一步减少工作准证的批准, 然后就说是税增加的原因。。 嘻嘻。。
回复 记忆消失 的帖子
想像一下出门,kfc, 超市, 餐馆,各种商店里面的相关服务人员。食阁,公共厕所, 办公楼,商场等等里面打扫的, 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不直接和客户接触的工作。。。外来的工作人员减少一半, 这个数字应该也是挺可观的。。
呵呵,这些,不知道能看到几个本地人。减少一半,那就是大家关门大吉了。
这个跟富不过二代其实有一个道理。新加坡人现在也是富二代了,再去吃那个苦,工资翻一倍也不可能去做。一个道理。如果真翻一倍,其他行业肯定也涨了很多,那还会有谁去作?
最多也就是老头老太,年轻人都有合适的工作。
其实就是想着法的捞钱,都一样。
就像托儿补贴提高了,大家真开心以为可以省钱了,结果补贴没开始,托儿所学费涨价了,最后还是多给钱。
所以幸亏没人我们去投票。。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