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希望女儿成为什么样的人, 女中豪杰还是贤妻良母?

偶然间看到的旧文章, 虽然是2002年的, 也还是很有参考价值. 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吧. 做女中豪杰 还是贤妻良母?
看女校如何培养新时代女性
陈秋华 (2002-11-18)
小六会考即将放榜。你或者是你的孩子做好升学的抉择了吗?
 目前本地大约有160多所中学,其中女校还不到20所。然而各大女校在为社会培育成功女性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女校女生有什么独特的气质?在培养女中豪杰与贤妻良母之间,会有冲突吗?
  受访的几所女校都有悠久的历史,最“年轻”的快70岁,年纪最大的也走过154年历史了。
圣尼各拉女校
  即将在明年庆祝建校70周年的圣尼各拉女校,是众多女校中处境比较特别的(副校长陈蕴梅甚至用“尴尬”来形容),因为它是众多天主教女校中唯一的特选中学(前身为华校),不过这也使到圣尼各拉的学生,除了“有西方前卫的思想,也有传统东方女性的美德”。陈副校长说:“我们的学生融合了东西方的特质,在思想方面比较不会那么极端。”   学校主要是以东方传统女性的价值观作为根基,以科技发展创意作为推动力。打从学生们第一天踏进学校,老师们就不断地向她们灌输“温文尔雅,高贵大方,谦恭有礼;入得厨房,出得厅堂”的重要性。
  学生们还会随身携带一张附有这些价值观的小卡片,时时作为警戒。此外,学校的各个角落也贴上这些标语,副校长就笑说:“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口号了!”   对于学生们的办事能力,老师都很放心,因为她们可以很独立地组织活动,为需要帮助的团体筹款。倒是现在年轻人较开放的思想让老师们担心。她说:“有的可能会抱单身主义,所以我们得经常给她们‘洗脑’,跟她们灌输‘现在做好女儿,以后做好妻子、好媳妇和好母亲’的重要性,当然未来怎样还是看她们自己的选择。”   不过在向学生们灌输这类价值观的当儿,学校又担心学生们会因此缺乏冒险精神,遇到有机会时,宁可把机会让给别人也不愿意跟人家竞争。“左想右想,我们还是宁愿她们失去一些机会,胜过她们失去价值观“,陈副校长说。
南洋女中
  创建于1917年的南中,向来以纪律严格闻名,近年来走的是“亲民”路线。学校就刚废除了“训育主任”这个头衔,以较温和的“福利主任”取代。
  学生福利部负责人郭桂美老师说:“要很好地教育一个学生,应该照顾的是她的福利,遇到问题学生时,老师的目的不在于处罚,而是希望学生能从失败中学习。解决纪律只是解决了表面的问题。”   因此校方定期在周会上和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提出来,通过讨论,听取彼此的意见。
  在学术和课外活动均有不俗表现的南中,对学生们在品格上的塑造也非常重视。南中的校训是“勤慎端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群美的完人。
  自今年开始,学校更有意识地实行所谓的“人格教育”。第一学段的重点是尊严,第二是忠诚,第三是体谅。老师会在道德教育课根据这些主题来让学生讨论这些课题。
  与许多女校一样,南中在打造学生成为女中豪杰与贤妻良母的两种角色上,面对挑战。她说:“我们希望学生们有魄力,巾帼不让须眉,同时也能够不失女性的温柔。”   在前者,学校鼓励学生有话直说,鼓励学生们在学校开店创业;在后者,安排学生在中四那年上仪态课,教她们餐桌礼仪、各文化的礼仪、面试的技巧等。
  不过老师坦言:“在纯女校时,她们没有那种环境,也觉得没有那种必要去保持仪态,毕业后,她们就自然会变得比较斯文。不过幸好我们有许多‘妈妈老师’,希望学生会受到熏陶,变得贤淑起来。”   身为特选中学,学生们如何在东方和西方价值观之间取得平衡呢?
  副校长说:“与其说是平衡,不如从积极的角度说,我们的学生在接受西方的科技的同时,仍然有这样的一片天空,有这样的机会接受东方文化的熏陶。”   受访的一名学生陈惠铃就说:“我可以肯定地说,我没有后悔来南中,我相信它对我以后踏入社会会有一定的帮助。除了人格的发展外,我也接触到很多不同的文化。” 新加坡女子中学
  有104年历史的新加坡女中,校训是诚信、勇气、大方和服务(Sincerity, Courage, Generosity, Service),宗旨是希望培养既能干,又对社会有影响力的女生,使学生在毕业后能成为受人尊敬的人士。
  虽是传统英校,学校颜色(school colours)却是很有“中国风”的金和玉的颜色。年轻人或许会嫌这些颜色俗气,不过王晴玲校长透露,金玉在福建话是Kim Gek,指的就是具有优良美德(包括贤淑、孝道和勤俭等)的东方女性。
  而学校也确实较着重于这方面的栽培。“打从她们一踏入学校,我们就为她们日后为人妻母做好准备。因此我们非常注重家政课,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已经学会基本的烹饪技巧,我们每年还有一个美食节,学生会把她们烘制的小饼干拿来义卖,捐助慈善机构。”   有的学校驰骋于运动场上,新加坡女中则选择让学生们在艺术的领域里如舞蹈、歌咏等方面翱翔。学校在这几方面都有非常杰出的成绩,也曾经在新加坡青年节中获奖无数。
  也许侧重于这些方面的培养,学生们少了多数女校学生的强悍。校长说:“我们的学生一般上都比较低调,她们会尽力,但不会刻意去争取什么。这可以从我们的校歌‘Glad that I Live am I’看出来。”   的确,校歌的歌词很简单,少了那种叫人奋发向上的阳刚,有的只是一份珍惜生命的怡然自得。
美以美女校
  和南中一样,美以美女校也着重德智体群美五育。这所1887年就创校的基督教学校,办校宗旨是培育人才,使学生在优良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学生在经过小学6年、中学4年的教育后,能掌握各方面的技能,成为诚实、诚恳,有尊严、勇气和懂得关心别人的有为青年。
  学校每天都有10分钟的早会。校长会在周会上向学生们读出一段故事,有时是摘自圣经,有时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黄庆龄副校长说:“在这个没有英雄的年代,学生们崇拜的可能是错误的偶像观。我们要让同学们知道,上帝爱你,并希望你能成长为一个完人。”   黄副校长本身是校友,几乎大半生都在美以美女校度过。毕业后,她就回来母校执教,直到去年升上副校长的职位。这10多年来,她觉得母校的学生有什么改变吗?
  她说:“以前我们比较尊敬师长,老师或爸爸妈妈说一,我们不敢说二,但是现在的学生不同了,他们什么都要讲道理。师长要打她们,还得给理由。”   美以美女校从1983年开始开办音乐特选课程,培养了不少有音乐潜能的学生,在学校,音乐科也可列为中四会考科目。副校长透露,音乐已经成为学生们生活的一部分。
  访问时,发现黄副校长很健谈,而且很喜欢笑。她说,除了音乐外,美以美的另一个特质就是性格开朗,她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莱佛士女中
  莱佛士女中1844年还是附属于莱佛士书院的女生部,到1879年才有第一位校长掌舵。
  校训是Filiae Melioris Aevi(拉丁文),意思就是“新时代中的女儿”(Daughters of a Better Age)。顾名思义,学生不能只是被动地扮演传统继承人的角色,而要奋发向上、敢于创新,成为更美好时代的创造者。
  区美伦校长说,学校的使命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卓越、有尊严以及致力于终身学习的人。她说:“我们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天分和才能,因此给予她们多方面发挥才能的机会,并给予她们肯定。”   校方尤其注重学生领导才能的培养。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莱佛士女中的毕业生在踏入社会工作后,大多成为各大领域的佼佼者吧!
  在学校众多的课程中,以美学及戏剧表演课程(The Aesthetics and the Speech & Drama programme)尤其活跃。她说:“这个课程全方位地打造学生,培养她们的自信、体态以及气质等。”   此外,学校也是教育部所推行的社区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的支持者,每名学生每个学期都必须完成6到8小时的社区服务,每年完成三个主要的社区服务学习计划。
  她说:“当学生在策划社区计划时,她们学习如何针对该团体的需要,配合自己的能力来做善事。她们明白到不是每个人都像她们这么幸运,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爱和关怀。” 在女校学习比较好吗?
  美以美女校黄庆龄副校长就说:“在一个纯女生的环境成长的孩子会比较有自信,而且敢于发言。如果是在混合学校,发言的机会可能就让男生剥夺了。因此女校毕业的学生,领导能力也会比较强。”   不过,管理女校也有一定的难度。女生比较敏感,要劝导改变她们之前必须先和她们建立信任。
  一直以来在男校执教鞭,在4年前来到南中的郭老师就说:“和男校相比,男生比较大而化之,女生会比较敏感,情绪化,因此在教导她们时,要比较小心,顾及她们的感受。”   新加坡女子中学王晴玲校长则认为:“在这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女校所能给予的学习环境,和混合学校的有所不同。在这段时间所建立的友谊也往往更持久珍贵。
  莱佛士女中区美伦校长也概括了女校学生的成长经验:“在这段成长过程中,同学们之间建立了非常特殊的关系。她们一起成长,一起学习。我们的校歌‘From High Olympus’充分地描述了这种成长经验:Sisters in learning and sisters at heart(学习路上,感情路上,是姐妹)。
女校与同性恋…… 圣尼各拉女校陈蕴梅副校长:
  “有些学生在运动方面的表现很出色,或是口才特别好,自然会成为低年级同学仰慕的对象。再加上我们都是以姐妹相称的,有时看到彼此又会拥抱。不要说别人,有时看到一些好久不见的同学,我也会说‘过来给我抱抱!’,有些人可能看不惯吧?其实没什么的。” 美以美女校黄庆龄副校长:
  “如果我说没有是骗人的。女生到了十四五岁,情窦初开,如果周围都是女生,难免会有同性相惜的倾向。遇到这种情况,圣经中的教诲就很有用。我们会告诉她们上帝创造我们时不是这样的。你可以很活跃,但无须把自己变成一个男人。” 莱佛士女中区美伦校长:
  “这一代的年轻人在遵守原则和纪律方面面对更大的挑战。她们所接收到的信息来自四面八方,而其中有些与传统价值观背道而驰。学校自然明白这点,也因此提供一个可以引导她们作出正确抉择的学习环境。总的来说,学生们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她们比我们更加无法容忍自己的缺点。” 新加坡女子中学王晴玲校长:
  “在学校,我们很注重和谐,尽量避免这种有违社会道德准则的作风蔓延开来。我们深信,每个学生都有学好的能力,也有接受社会规范的能力,可惜的是,在崇拜偶像的时候,这些偶像也许传达了错误的信息。我们尽量让学生通过与社会上不同阶层的人士沟通,以及利用EQ课程来减少她们在这方面的偏差。” 


我先来说,  如果一定要二选一, 我希望她成为一个有学识的贤妻良母, 做一个温润大方有修养的人.


刚才看完另一个孩子夭折的贴子,想想俺就只希望孩子平平安安长大,将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有一个或若个人能养活自己的技能,能快乐地生活就行了。


快乐的普通人.


健康, 平安是为人父母最基本的希望, 幸福快乐那就是完美了. 这是每个人都会希望的吧.

我想讨论的是, 做为父母更注重女孩子哪一方面的培养? 更希望她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回复 真烦人 的帖子

那样很完美了.


回复 flyheart 的帖子

这是必须滴~~~


我让女儿做她自己,她自己选,快乐就好~
可惜偶木有“小棉袄”


如果我有个女儿,如果要二选一,我选择前者——女中豪杰。如果不要二选一,自己选的话,我让女儿自己选择。这是她的生活,我不为她做安排。


可你有”前世的情人” yeh   


回复 老鼠爱小米 的帖子

米版是洒脱有魄力之人,  如果有女儿, 必定是青出于蓝.   


还是想让孩子读混校

一直都有注意到一个现象:
以O水准的表现来说,丹戎加东女中比较好
但是以PSLE的COP来说,却是丹戎加东中学(混中)的比较高
(两所学校就在一起)
是不是可以说
还是喜欢读混校的孩子比较多呢


优秀的女性以柯玉芝女士为楷模。
我很反感女中豪杰式的女强人。其实我妈妈就是,她给身边的人带来的压力远远大于女性应该拥有的亲切,安全很舒服得感觉。对孩子也是。


读女校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最好的学校都是男女分开的。


我倾向于在JC前分校的. 感觉总体来说这样的安排利大于弊.

男生女生生理和心理都不同,分开教育, 有针对性安排和设置课程, 老师在教育方法和管理上也比较容易, 青春期的孩子也会比较专心, 我想这样应该更有利与孩子的学业.

有人说这样孩子会面对社交能力问题.  但这个可以从课外来弥补, 上单一性别的学校并不等于就没有了异性的朋友. 况且通常都会有兄妹学校什么的, 定期会组织活动.

我唯一担心是同性恋问题.  这个要多加注意和引导.


希望孩子可以过她想过的生活,希望她能在学业上出类拔萃,但又不希望她太强势。是不是有点矛盾?女儿读的是混校,混那种女3,男1的学校,觉得也很好,体力活有男孩子帮忙,知心话有很多女同学谈心。才几个月的光景,觉得好像长大不少,俨然就是个少女不是小女生了。

不过我有2个女儿,最好一个能在事业上小有成绩但又有幸福家庭,一个有幸福家庭但也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为什么有事业就不能有幸福的家庭呢?其实每个人都想兼而有之,而且不矛盾!


也许在亲朋的眼中
我青出于蓝
比我的母亲更能干更幸福

但 在我的内心
我比不上我的母亲
我永远无法企及

如果来生再为女人,
我希望在品性上更像我的母亲
一个对孩子无限慈爱、
包容而善良的女人

她从不打骂孩子
总是用爱来融化
或顽劣或叛逆的我们

总是谆谆教诲
让我们心生悔悟
并将她的话铭记于心

我十分惭愧
我无法像母亲对我一般地
对待自己的孩子
慈爱的力量远比严厉来得大
我到今天才明白


说的真好啊


先做女强人,同时努力找机会转作贤妻良母,可不能两头不着岸。


em…美以美和新加坡女校,传统上基本是太太养成学校,富家千金比例比别家高,因而更注重音乐舞蹈、家政手工、社交礼仪之类,貌似无意培养雄才大略女强人;RGS正相反;NYGH大约介于两者之间。偶听说的哈。


我的只是希望,关键的是女儿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真正成功的女人,是可以在 女中豪杰 和 贤妻良母 这两个角色里自由的转变。

可是通常都很难做到。


没有女儿
如果有
希望她是一个贤妻良母
儿女成群
幸福快乐~~~


女儿成为女强人好,成为贤妻良母也行。
只要不是两头不靠,不会照顾孩子、老公,也不会工作。这样最可怕。


回复 sgcn007 的帖子

也听到过类似的说法.


有小闺女一枚。命格是做女强人的命格,随她去吧。
不要两头不着岸,的确是很重要的。


如果我有个女儿,在她自己还不知道如何选择之前,尽力培养她具备女强人和贤妻良母的能力;将来的路,则由她自己选择。


说到这, 讲个好玩的.
女儿一新加坡同学, 人小姑娘从小立下的志愿是长大了要当”太太”,
每天就是购物,美容,聊天,打麻将.
学校发表演讲也毫不掩饰这一理想,
现同学就叫她”太太”.

这孩子按咱国内的话来说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尖子生, 样样都是一等一的.
要这孩子在中国, 就这理想, 估计早被鄙视了.    


回复 shansg 的帖子

嗯,当太太也是要有资本的。良好的教育,甚至出自名校,都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日本那个王妃。不是一般的牛,就那样也不一定玩转大户人家,没有儿子,一样郁闷。


回复 shansg 的帖子

这让我连想到前阵子在HBO看的一部朱利亚罗伯斯主演的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背景是50年代的威尔斯利女子文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这家在liberal arts学院排名属于名列前茅的女子学院(录取难度不亚于藤校),学生成分大都非富即贵,也是被视为美国贵妇的养成学校。朱利亚罗伯斯演一个来自开放的西海岸的教授,向这些从小被灌输以贤妻良母为人生目标的绝顶聪明女生,大肆鼓吹女权与自我价值,于是展开连串酸甜苦辣的故事。

影片里有一个超级聪明的女生,在朱利亚的鼓动下,大学快毕业时申到了哈佛法学院,但是,最终为了结婚而放弃升学,她对赶去上门劝说的朱利亚说,进哈佛、当律师对她不是最重要的,她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与男友结婚(当然也是个富家子兼律师啦)然后生一堆孩子,有一个幸福家庭,就是她想要的一切。女权教授不得不郁闷而归,当然,也有学生被忽悠得觉醒了的。

很有意思的电影,让我惊讶的是,50年代的美国所谓上流社会的知识妇女,居然是那样一副家庭主妇的精神面貌,当然电影也许有夸张。

对一心向往藤校而不大了解Wellesley College的妈妈们,我说该校两个著名校友的名字,大概会给大家增加一点感性认识,中国校友宋美龄,美国校友希拉莉。不过这两位可都是不甘做家庭主妇滴。


上大学的时候,夜谈会大家说自己的理想,我的理想就是米虫。:D同屋的姐妹们都苦口婆心地告诫我身为一个女孩子,绝对不可以那么没有远大志向。
我倒不是想当太太,那种日子我受不了。我不喜欢逛街,不爱化妆,不愿意打麻将,基本上是宅得不能再宅的一个人,物质欲望也很低,有衣服穿有饭吃就好。就是希望自由自在活着,不用为五斗米折腰,自己在家里喝喝茶,看看书就好了。

现在倒是如愿在家里做贤妻良母。当然周围老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出去做工,其实真的是,每个人的个性有差异,不用这山望着那山高,适合自己就好。


现在幸福的家庭也是说变就变,如果出现情况靠老公吃饭就很惨。做一个能自立的靠自己也能养好自己和孩子的贤妻良母,呵呵。也就是像柯玉芝那样的。


回复 shansg 的帖子

我孩子高中时代也有这样的同学,中学来自前面所说的太太养成学校,人温婉贤淑成绩优秀,但一点没有自立的意识,只想早点结婚生孩子,循着家里妈妈姨姨们的道路过贵妇人生。我有同事也是如此,大学毕业不到两年,辞职结婚,连生俩孩子,根本不打算复出,要知道她的大学专业每年多少优秀生挤破头也进不了的。不过人家含金钥匙出生,不用自己费心去辛苦拼搏人生,有享受的本钱。就如楼上所说,适合自己,喜欢就好。


嗯, 貌似楼有点歪了,  “太太”不是我们教育的方向. 哈哈. 我来正回来.

我想, 怎样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才是重要的.
同样的不工作, 生一堆孩子,
整天吃喝玩乐, 家事, 孩子, 老公神马不管的”太太”生涯.  
和在家利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操持家事, 培养孩子, 辅佐老公的”贤妻良母”
恐怕是完全不同的人生意义, 所得到的满足感和幸福度应该是天差地别吧.:lol


呵呵,今天问了一个小朋友:
你长大了想当神马?:)

小P孩儿想一想,说:
我想当妈妈!
可以不用上学读书考试,
可以打扮美美地逛街,
可以不用做工
可以很大声地骂我和爸爸!


嗯,对的,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确实。我想有个女儿。


回复 老鼠爱小米 的帖子

那就赶紧行动啊还想个啥?我有对朋友多年前已年届40,家里老大都上中学了,两夫妇一咬牙一跺脚,生老二了却心愿,如今小的也上小学了。也有当初犹豫不定,现在过这个村没这个店了,后悔莫及。


我比我的母亲强多了,我是做到了青出于蓝更胜于蓝了。
我的母亲很自私,她的眼里只有她自己,她是不管丈夫和孩子的。她的教育观,是打和骂,是有爱放在心里。可是,我们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内心的爱。她没有循循善诱,动不动就是打就是骂。管教孩子是以她自己的喜怒,丝毫没有去想孩子的感受。她和我爸爸总是吵架,吵了一辈子,当我们孩子都是不存在的或者是没有感受的死人。我的母亲也不能干。不会Cooking,不会女红,不会温柔,不会甜言蜜语,她最大的喜好就是睡觉,午觉早觉懒觉。她把我的觉全部都睡了,还呼呼发出猛虎下山般的呼噜。晚上回家,她把院门关了,房门关了,我们在院门外面喊了几个小时,打了几个小时的门,还把晾衣杆插进窗户里面去捅,都没有把她弄醒。可是在老远的路上我们都能听见她的呼噜声。。。孩子,也是大的带小的,小的穿大的旧的衣服。。孩子成家以后,外孙她不带,孙子她也不带。除了在外面走街街看热闹,就是在家看电视,电视看累了就睡觉。午觉到5点钟,晚上8点钟睡觉,第二天8点钟起床,有时她说身体不舒服,睡三天三夜。饭端到床边去,她坐在床边吃,吃完了又躺下了。。。。

我和我的弟弟妹妹一直生活在不快乐中,所以我的孩子我只希望他不要像我,我只希望他快乐他开心就好。


我倒希望自己有个女中豪杰的母亲,我倒觉得是件挺自豪的事情。我妈妈是既不能干又脾气特火爆的那种,搞得家婆不喜欢,孩子没有人帮忙看,家务没有人做,受苦的是孩子。


我问了我儿子,他们班的男女比例并不悬殊,粗略一算是女男各一半,仔细一数是男的还多过女的。每个班的情况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回复 老鼠爱小米 的帖子

小米……你……唉~

妈妈伤你很重!!!
看了这些文字我很难过……

但是……请你忘记吧~
把伤心的过去记在心里
对自己是一种惩罚
她已风烛残年

而且,不是每个女人生来就会做母亲的呀!
可能你的母亲当初没有思考这些,
忽略了一些孩子内心的东西,
就像试卷的某些部分做不好,
拿不到100分
所以,请原谅她吧!

如果她会想,就不会那样做
她做不好,是因为她没有想到
这是值得原谅的!

来人世一遭,
做她的女儿就是你们的缘分
在世即是修行
你从这段过去学到了人生的智慧
并且成为了一个内心坚强的人
所以,对于磨练也要感恩

我曾经被同僚中伤
也曾经被家婆苛待
凡事都有因果,
人人都有理由和目的

我无法改变别人的想法
就把痛苦作为磨练我的修行的砺石
对背后插针的人原谅、包容
在她们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

经过这些之后
当原谅和慈悲已经成为习惯
就发现人生不快乐的事越来越少

前天,去看了我们结婚时的伴郎
肝硬化晚期,加上甲状腺瘤(恶性待查)
40岁的年纪,人生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
……
……
所以,你要快乐健康地过好每一天


有选择的话:还是当个贤妻良母吧,比较幸福.


老鼠就是女中之豪杰呀!

现在家中有聪明优秀的小少帅哥!!

不魁伟是豪杰。。。。。。。。。。。。。。。。


回复 老鼠爱小米 的帖子

唉, 当大人有什么情况的时候,
最无辜受害的总是孩子们.
坎坷的经历造就强大的内心.  
希望米版已经原谅了, 放下了.
现在的分享只是让后来人有所觉悟和警醒

btw: 有这么聪明帅气懂事能干的儿子, 那是老天的眷顾.


我的母亲真的称得上很优秀,很聪明的知识女性,不仅事业上不让须眉,而且做饭,手工样样都可以做得很好。对我爸爸也很照顾。其实是基本上做到了女中豪杰+贤妻良母。可是她在对家人态度上的强势让我感觉不舒服(我爸爸可能是习惯了),从小到大,我跟母亲之间没有那种母女间亲密的感情,什么事情都要以她认为对的方式做,考试考得再好也得不到一点赞赏,我只有顺从她,可是心里面很逆反,搞得自己都没有学习的兴趣了。
结婚出国以后,我得以自立门户生活,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我的生活,我喜欢我自己的小家的生活。按照我的理念来教育我的孩子,包括生多了一个孩子,这些都是我自己决定的,是我妈妈并不赞同的。可是这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
现在妈妈的年纪大了,又只有我一个孩子。我也很想接她一起住,可是长时间地在一起,双方面都会有不自在的地方,他们也不愿意,我也不舒服。我跟母亲的关系有些难形容,很近可是不亲。现在我很强烈地想把我自己错过的温情,跟我自己的孩子分享,我享受跟孩子做朋友,很亲密的感觉。


我怎么和你一样啊,偷笑。


有人管,总是幸福的。
我们是没有人管。没有享受到爱,没有享受到幸福,只有严厉和苛求。小时候,家里没有钱,父母亲没有给我们很好的教育和生活。长大了,父母亲没有管我们的结婚,我们的房子,我们的孩子,全是自己解决。还要每个孩子都给赡养费。。。幸福的人,还是知足吧。


不是原谅不原谅,放下不放下的问题,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怨恨过他们。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虽然爸爸妈妈没有给我们很好的生活,没有给我们钱,没有给我们财产,没有给我们带孩子,没有给我们做家务,我们从一开始还是依然孝顺父母的。感谢他们给我们的磨难,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坚强不摧,让我们在逆境中学会生存。


你终于说话了,不再表情到底了。

我不是女中豪杰,我只算一个坚强的女性。
如果一个当长女的,爸爸酗酒妈妈生病卧床,家务没人做,钱没人挣,孩子没人管,饭没人煮,鸡飞狗跳。。。前一分钟在家里劝架,后一分钟进考场;你不坚强都会变得坚强的。我的父母亲吵架打架了一辈子,闹离婚了几十次,两人还是在一起做伴。哎,看透了婚姻。


生活是残酷的,人生没得选择。


这就是一个人的命运。我妈妈这样子不能怪她,这也是我爸爸造成的。我爸爸酗酒成性,抱着50度的高粱酒瓶子喝,走过去喝几口,走过来喝几口,当别人喝茶吃零食一样。喝醉了就闹事。一喝酒就发酒癫。一发酒癫不是砸东西就是打人。动不动就说离婚。两个大吵大闹地去离婚。走到民政局又不离了。有时是我妈妈不要离了。有时是我爸爸不要离了。有时是我们子女求着他们不要离婚。每次吵架打架过后,我妈妈就往娘家跑。(妈妈的娘家在外县,很远。)我的爸爸在外面做工几天才回家一次。每次都是很晚才回来。第二天很早就又去做工了。(我和我弟弟是睡在家门口喂蚊子长大的。)我就担起这个家。

六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洗衣服。因为我的妈妈去外县外婆家躲孩子去了不在家里(超生游击队,躲第三胎我的三妹)我的爸爸要出门做工。
我六岁的时候家乡下大雪,很冷很冷,我的双手长满了冻疮。我用长满冻疮的双手在冰冷的河水里给我爸爸洗鞋垫子,洗一家人的衣服。双手红得跟红萝卜似的。七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挑水。用小桶挑着往水缸里面倒。跌跌撞撞的挑到家都变成半桶水了。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7岁的我洗好了衣服,够不着晾衣杆,踩在木凳子上掂着脚尖晾衣裳,把竹竿弄倒了,衣服掉在地上全部沾上了泥,我的妈妈从屋头跑出来,没有扶起我给予我安慰,反而对着我一顿大骂,大意是你怎么这么笨,这点事情都办不好?当时不少邻居在指责她,我很清楚地记得,隔壁一个阿姨一边扶起我一边说:多大的孩子呀?你不扶起孩子你还骂?

我比我的三妹大7岁。我的三妹是我一手带大的。我7岁就抱着三妹【把尿】,我三妹多怀一个月,出生就十斤重了,骨头都长硬了,把尿的时候她犟尿,直挺挺地胳膊小腿直蹬,姐姐妹妹都给倒在地上。我比我弟弟大2岁,那个时候家里没有粮食吃。我的弟弟罗圈腿被村子里的人说闲话。我爸爸妈妈就把做工挣得的钱,买了大米。大米太少,就把大米装在一个布口袋里面,放锅里和番薯一起煮。煮好以后把布口袋捞出来,倒出里面的米饭。我的弟弟吃米饭,我喝米汤吃番薯。我没有怪过他们,我觉得这是应该的,因为我是姐姐,他是弟弟。因为我是女儿他是儿子。我家里一直重男轻女我都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对。

所以,我和我的弟弟妹妹们的感情都很好,好过跟父母亲的感情。大家互谅互助。当然了还是我帮助他们多一些。他们读大学结婚买房子生孩子,我的爸爸妈妈都没有管过,也没有出一分钱,全是我这个当姐姐的在管。

哎,说这些,我都没有了感觉。我已经早就麻木了。这就是命运。谁都不怪不怨。我依然养着我的爸爸妈妈。再不好,他们总是我的父母。只是,我们的感情不深。


现代的贤妻良母标准很高呢。
贤妻:除了传统的出的厅堂,入的厨房,还要关心社会,和丈夫有可探讨话题;善解人意,可以舒解丈夫的压力;得体的交际能力。
良母:集厨师、护师、老师、司机等各种职能为一身,还要有非常的耐心。
当贤妻良母绝对不比当女强人简单,但无论哪种选择都贵在心甘情愿,那一切就都不是困难,而是一种享受了。


回复 老鼠爱小米 的帖子

真是不堪回首的童年啊!比黄莲还苦!
小小年纪,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苦难,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真是不公平!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苦难的童年对于你是凤凰浴火
成就了你的品格的坚强和馨香

你能够奉养曾对你不公的父母
你的胸怀令人敬佩!

先苦后甜甜如蜜
先甜后苦苦如莲

希望 你的孩子孝顺
祝愿你有快乐的当下,
和幸福的晚年!


很心酸~~~

好在
一切,都过去了
生活要继续~~~


说的好~~~


回复 xuemei166 的帖子

谢谢你的祝福。我看开了,一切反而都变得不重要。


是的,一切都过去了,生活还要继续。


回复 寂寞有害 的帖子

怎么好像在说我妈妈一样,我妈就是这样的。说句实话,我特别不喜欢跟我妈在一起。
六岁前是保姆带大的,我保姆,一个国民党的军官太太,中年丧夫,带着孩子远嫁他乡。从小看着她怎样被我们当地人欺负,当然是言语上的。她告诉我,她唯一可以表示反抗的是就是嫁到我们那里四十几年了,还是操着一口标准的苏北口音,一句我们当地的土话也不会讲。不知道为什么,一想到她,我的泪水就下来了,一种心痛。
十六岁前是奶奶带大的,我奶奶,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女人。我奶奶从小就给我们姐弟三人定好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姐姐是长女,要努力读书,做个楷模。我弟弟是男孩,必须光宗耀祖,我弟弟确实很争气。我是次女,我奶奶说他们俩都是要出去的,希望我能留在爸爸妈妈身边照顾他们,做个居家小女人。想到我奶奶就觉得人生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
奶奶死后,妈妈接管了。然后她就以她的强势改变了我的选择,也改变了我的命运,十六岁,多美好的年龄,我就在叛逆中浪费了很多的青春时光。
就像一棵树明明应该往左伸出枝桠的,我妈妈却硬硬地要把它改成往右伸展。
我姐姐老是心疼我,说我的才能还有很多没被发挥出来,现在这样活着太屈才了,要寄一笔钱给我,让我去读书。我拒绝了,既然已经错了这么多年了,错的也变成对的了,没必要让枝桠再往左长了。这就是人的命。
真的很喜欢看到你们在那里谈论怎么过日子。我的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个居家小女人。


看了这么多, 多少的遗憾.
只希望我们自己不会重蹈覆辙.


有的夫妻就是吵闹夫妻呀,吵架是乐趣,是生活的一部分。


老鼠你不是在讲上辈子的故事吧!真是看不出也想像不到你的童年是这也辛苦,所以现在就补偿给你了最好的回报了,好好享受眼前的一切吧!


如果我有女儿,可以为她选择的话我会选择‘贤妻良母’。但是现在还没有女儿,自己还在努力做贤妻良母.


对孩子的考试,比我自己以前的考试还紧张.
自己以前考试前夕还看电视到半夜.
自家没电视机,还是母亲带我到一个侨眷家去看的.
也没人知道,我第二天就要毕业考试.
不知道,那时候的母亲是希望我能成为是怎样的一个人.
但现在,我真得希望孩子能用功一点.
优秀一点.
当女强人与贤妻良母都不简单.


我和金花妈妈同意观点。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