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教育

2011年中学DSA报名已开始

2011年中学DSA报名已开始。 第一个开始的是国大数理中学,报名时间为04/04/2011 至19/06/2011 (http://www.highsch.nus.edu.sg/content.php?id=1f0e3dad99908345f7439f8ffabdffc4),别的学校也会从下个月起陆续登台。 有志于此的家长们可以行动了!


谢谢,有好消息就分享吧


请问DSA应该怎样报名?是人要到学校报名还是可以在学校网站上报名?华中的DSA什么时候开始报名?想5月假期回国,有知道的妈妈请留言,谢谢


请教请教了


回复 xiaoling123 的帖子

另外,明天(09/04/2011)是国大数理中学开放日,学校会详细介绍入学要求和报考步骤。详情请参考以下链接:

http://www.highsch.nus.edu.sg/content.php?id=6f4922f45568161a8cdf4ad2299f6d23


回复 xiaoling123 的帖子

华中会于5月21号公布今年的DSA报名时间。

华中DSA可以在网上报名, 七月下旬考试, 不会影响你的假期计划。


谢谢楼主了!超级给力的!期待持续更新!


再请教楼上几位,华中也有开放日吧,今年不知是哪天?我上华中的网站看到去年的DSA的报名日期,要是第一批的DSA就是奥赛金银奖得主还有CCA方面得奖的学生,他们报名是6月12号,第二批的是第一比没选上的小6生都可参加,他们报名是假期回来后,请问这2批报名都要些什么资料?小孩子参加了奥数比赛,


回复 xiaoling123 的帖子

华中今年第一次开放日会在5月21日(暂定)。

我儿子去年参加了华中DSA。如果没记错的话,网上报名无须呈交任何资料,只需填写小学四年级到六年级的考试成绩,各项竞赛成绩以及各项专长的证书级别。如果初选成功,华中会以电邮方式通知您的孩子参加考试,考试当天需呈交上述各类资料的复印件并支付报名费。

请注意,各学校要求不同, 如果是莱弗士书院,网上报名后数日内须去学校呈交各类资料及支付报名费,初选失败不会退款。

有女孩的家长请注意,如果报考南洋女中和莱弗士女中DSA, 除上述资料外还需呈交其所在小学的推荐信。


回复 jjrchome 的帖子

谢谢你的回复,这下心里有点数了,


参加NUSH Open House 的居然达到5,000个Families!:Q


一年时间过的真快啊,明年PSLE 该改成 今年PSLE 了。。。


请教,参加DSA,有什么条件吗?中国孩子可以吗?谢谢!


我去看了NUSH的网站,Criteria如下:
ligibility for Year 1 Admissions
For admission to Year 1 at NUS High School, local applicants must currently be in Primary Six. Overseas applicants must either be currently in or have completed Primary Six education in Singapore (or its equivalent). In addition, applicants should not be older than 15 years of age as of 1 Jan 2012.

Eligibility for Year 3 AdmissionsFor admission to Year 3 at NUS High School, local applicants must currently be in Secondary Two. Overseas applicants must either be currently in or have completed Secondary Two education in Singapore (or its equivalent). In addition, applicants should not be older than 17 years of age as of 1 Jan 2012.
感兴趣的自己进去网站看资讯吧:
http://www.highsch.nus.edu.sg/co … 345f7439f8ffabdffc4

华中的DSA的Criteria还没有出来“Information on DSA will be released on 21 May 2011”。
http://www.hwachong.edu.sg/ContentPage.asp?SID=147
华中申请中三的标准里面写着:
Application for the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now open to students who are Singaporeans or Permanent Residents. They can apply directly to Hwa Chong Institution (HCI) for a place in the Secondary Three for the 2011 academic year. The closing date for application is 22 October 2010.
http://www.hwachong.edu.sg/ContentPage.asp?SID=151


谢谢明年PSLE ,不懂,所以出错,谢谢纠正!


谢 谢 PSLE, 收 到 了 你 的 短 消 息


LZ真的很好耶


请持续更新~给力!


名校开放日:

1. 华中  — 21/05/2011, 上午八点至下午两点。
2. 莱弗士书院   — 21/05/2011, 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
3. Methodist Girls’ School (MGS)  — 30/04/2011, 上午九点至十二点。
4. 南洋女中  — 21/05/2011, 上午八点至下午两点。
5. 莱弗士女中   — 21/05/2011 (24/04/2011开始报名)。
6. 德明  — 未定。
7. Singapore Chinese Girl School  — 21/05/2011 , 全天。
8. 英华 — 未定 (去年是27/05)。
7. 立化 — 未定。
8. 国家初院  — 未定。
9. 四德女中 – 28/05/2011.

欢迎各位补充更新。


小五的可以去看看嘛 ?


补充:

国家初院(NJC) 开放日  —  13/04/2011至 15/04/2011, 需提前登记(http://www.njc.edu.sg/index.php?option=events&task=article&id=142), 可惜登记截止日期已过(06/04/2011)。不过,有兴趣的家长可以打电话给学校, 或许还有一点希望。


问个很笨的问题,
DSA面试的时候, 孩子都穿什么衣服啊? 必须要正装吗?
校服? 还是无所谓, T恤牛仔就行啊? 我家的只有这两种衣服.


回复 shansg 的帖子

各学校要求不同。例如,莱弗士书院GAT考试时要求穿小学校服,面试则无着装要求,但大多数学生还是穿着校服。 而华中则规定GAT考试和面试时都穿校服(因为是在同一天)。总之,以不变应万变,穿校服准没错。


名校开放日(更新):

1. 华中  — 21/05/2011, 上午八点至下午两点。
2. 莱弗士书院   — 21/05/2011, 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
3. Methodist Girls’ School (MGS)  — 30/04/2011, 上午九点至十二点。
4. 南洋女中  — 21/05/2011, 上午八点至下午两点。
5. 莱弗士女中   — 21/05/2011 (24/04/2011开始报名)。
6. 德明  — 未定。
7. Singapore Chinese Girl School  — 21/05/2011 , 全天。
8. 英华 — 30/04/2011,上午九点至下午一点 。
7. 立化 — 09/07/2011。
8. 国家初院  — 13/04/2011 ~ 15/04/2011。
9. 四德女中 – 28/05/2011.


帮忙节约很多时间~谢谢造福!

论坛很多版亲的贡献,让我们受益,在此一并感谢。


回复 jjrchome 的帖子

明白了, 谢谢!


名校开放日(再次更新):

1. 华中(HCI)  — 21/05/2011, 上午八点至下午两点。
2. 莱弗士书院(RI)   — 21/05/2011, 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25/04/2011开始报名)
3. Methodist Girls’ School (MGS)  — 30/04/2011, 上午九点至十二点。
4. 南洋女中(NYGH)  — 21/05/2011, 上午八点半至下午两点。
5. 莱弗士女中 (RGS)   — 21/05/2011,上午八点至下午三点。(25/04/2011开始报名)。
6. 德明政府中学(DH) — 28/05/2011。
7. Singapore Chinese Girl School (SCGS)  — 21/05/2011 , 全天。
8. 英华自主 (ACS)– 30/04/2011,上午九点至下午一点 。
7. 立化 (RV)– 09/07/2011。
8. 国家初院(NJC)  — 13/04/2011 ~ 15/04/2011。
9. 四德女中(Cedar) — 28/05/2011.
10.圣尼格拉女校  — 21/05/2011 “Tea With Principal” ,需提前登记,    http://www.chijstnicholasgirls.moe.edu.sg/Page/Files/Secondary%20Files/Index%20page%202011/DSA2011/Tea%20with%20Principal%20Invite%20%202011%20Sch%20Buzz.pdf

另外,”非著名“学校 School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ingapore (SST)的开放日是在16/04/2011, 需提前登记(http://sstparentsseminar2011.blogspot.com)。SST的DSA报名已于09/04/2011开始。


太感谢了,可为什么那几所女校全在同一天啊,快排不开啦:Q


jjrchome君:因为立化的关系,我再更新下,感谢你一直给予我们的帮助:

  NUSH — 09/04/2011 Closing Date 19 June 2011
   国家初院(NJC)  — 13/04/2011 ~ 15/04/2011。
  非著名学校 School of Science & Technology, Singapore (SST)的开放日是在16/04/2011, 需提前登记

1. 英华自主 (ACS)– 30/04/2011,上午九点至下午一点  Closing Date 20 June 2011
2. 立化 (RV)– 12/05/2011, Closing date 02/07/2011 –5pm。
3. 华中(HCI)  — 21/05/2011, 上午八点至下午两点。
4. 莱弗士书院(RI)   — 21/05/2011, 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25/04/2011开始报名)
5. 德明政府中学(DH) — 28/05/2011 刚才给学校打了电话,是早上9点到下午3点,网站还没有公布。

1. Methodist Girls’ School (MGS)  — 30/04/2011, 上午九点至十二点。
2. Singapore Chinese Girl School (SCGS)  — 21/05/2011 , 全天。
3. 南洋女中(NYGH)  — 21/05/2011, 上午八点半至下午两点。
4. 莱弗士女中 (RGS)   — 21/05/2011,上午八点至下午三点。(25/04/2011开始报名)。
5. 圣尼格拉女校  — 21/05/2011 “Tea With Principal” ,需提前登记,
6. 四德女中(Cedar) — 28/05/2011.


这个帖怎么从DSA变成Open House的帖了,把题目改一下吧,我开始都没进来。


这些Open  House不就是为DSA吗?DSA不就是包括了Open House吗?

我理解不对吗?
求正解
求真相
求学习
求提高


好奇去看学费!
1. NUSH

2.ACSI

3.HCI

4.RI


中学一般每年有两次开放日, 这次的开放日的确是DSA的一部分。各学校对此都很重视,人才争夺战就此拉开帷幕,毕竟四大名校一半(或更多)的学生是通过DSA招来的。另一次开放日是在PSLE放榜前后,目标是S1 posting。

据说南洋女中和莱弗士女中今年将取消第二次开放日,对这两所女中有兴趣的家长要抓紧这次机会啊。


你也去了吧。请问,你看到的,是小六的学生多还是中二的学生多?因为开放日都在这一天。


orchestra  这5000个里面是不是包括了中二的学生。是不是我理解错了?  发表于 16 分钟前

对不住,脑袋没有回神过来,这下醒了。我看到的大孩子都是帮忙学校进行DSA的NUSH学生。你孩子想去参加S2的考试吗?

我坐最前面听的,虽说咱英文勉强凑合,但肯定完全不敌新加坡人,所以乖乖坐前面,怕漏听。Dr Hang说的5000个,我理解为P6家庭。。。有没有别的去了open house的家长啊,给点咱版亲意见啊。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多谢版亲啊!
看了你这个答复我就明白了。
我家孩子是想去参加S2的考试。看来竞争惨烈啊。


Dr Hang,Open House上面列举了很多出色的小孩子,其中凡是女孩子的,他一定抑扬顿挫地强调:She is a girl! 提到了10次左右,看得出来他很欢迎女孩子,然后每次这么说的时候,再盯着我们第一排男孩子们解释:不是说你们男孩子不好哦。

你家的是女儿对不对?


哈哈。。。
我家的是个漂亮的女孩。。
给加分不?


不太了解GAT的家长们可以看一下以下链接。这是一位台湾女孩和她妈妈的博文,记述了2009年参加德明政府中学GAT的经历,其中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

http://tw.myblog.yahoo.com/emily … &prev=-1&next=42219

不知如何准备”简历“的家长看看这个:

http://hedgehogcomms.blogspot.com/2009/09/lesley-annes-dsa-portfolio.html

想了解NUSH DSA camp 的家长看下来:

http://nushscollegetalk.blogspot.com/2010/03/dsa-camp.html

以上是我去年准备DSA时的部分参考资料,希望有帮助。


版亲,叫人怎么感谢你呢?抱住不放了!再亲一口咬一口。


这gep的小孩子太厉害了,看到我家老大跟人家的巨大的差距。


点评
小小一片云  惨了,人家是爸爸,你这亲得,LG要吃醋的。  发表于 3 分钟前

jjrchome是爸爸? 请春版出来欢迎:lol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呵呵,其实我早已暗示过:

1. 在回复“聊一聊某些新加坡人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 ”一帖时我写过:“。。。只有我和少数几位同学的马不为所动,继续前进。过后聊天时牧场主说: “你们几个以后一定会成为好父亲。。。”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362881-9-2.html;

2. 在“关心孩子教育的爸爸真的这么少么?”一帖中fromnuaa的发言”这里的爸爸们太少了,有时我都不好意思发帖”下面我点评:”同感“。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429843-1-1.html。


版亲,我来强词夺理行不?

过后聊天时牧场主说: “你们几个以后一定会成为好父亲。。。”
这个我没有漏看,可我想的是几个家庭里面,牧场主表扬的是男性而已,把你设想成随行女性。

我家那口只上网看电影,从不来这里逛,所以我无后顾之忧。。  – 我理解成你同感这个了
这里的爸爸们太少了,有时我都不好意思发帖。。 -其实你的同感在这

偶尔在网络被逼做下女性做下妈妈也好嘛。

强词夺理完毕,不好意思闪人。


哈哈~逛过来,才看到
一个使劲索吻 一个嚎啕大哭
哈哈哈哈哈哈……笑翻了!
使劲踮脚围观


sgcn007  版亲,你呢?期待你也是男性:)))))))))))))My jaw dropped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网络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孩子DSA进了的版亲们,记得上来吱一声哈!
祝好运呀~:victory:


几天没看这个帖子。。热闹阿:lol


回复 寂寞有害 的帖子

IP 学生应该可以拿6年,普通的可以拿四年奖学金,GEP的PR 学生也可以拿这个奖学金。

http://www.moe.gov.sg/initiatives/edusave/funds-grants-awards/eesis/


回复 fromnuaa 的帖子

10%应该不是特指获得Edusave Entrance Scholarships for Independent Schools(EESIS)的比例,而是包括了其它条件不同的奖项。记得 3%是IP前时代MOE公布的基准,当时获得EESIS的学生学费全奖(4年中学,如O成绩优秀,加2年JC),没有顶限,也就是说,如果学费是每年4000-5000的话,MOE也替EESIS得主全付。近年改革后,不论IP/IS各校的学费多少,设置了年奖的顶限(记得是$2400),理由是要让其他更多学生享受到优惠。因为EESIS只惠及报自主中学的优秀生,非自主中学即使如德民、立化这样的IP学校,因为本属政府中学,学费本来就很少,其学生是不适用EESIS的。这个“更多”就大约涵盖到了10%。


还有,非IP的Olevel track 学生如果Olevel成绩优秀(通常是L1R5=7 以下(raw,  ie. before deducting the bunos ponits),报读属于IS的JC也有资格获得JC两年的奖学金。


下午陪伴儿子去RI参加Primary Mathematics World Contest  Round2 比赛,碰到一位Super Mother,她陪伴南洋小学GEP班的女儿参加比赛,她儿子目前在RI-S3-GEP班,孩子们的父亲是ACSI的 Art & Design的HOD。

我们两个聊了一个半小时,其中她也强烈控诉儿子小六时候的种种类似不良恶习!写字乱,作业没法子看,母亲一次次撕掉,孩子一次次哭泣,被老师投诉变成家常便饭,别说功课一次次忘记,连学校Memo每次也搞不见的。从南洋小学GEP考入他父亲所在的ACSI,进去中学之后,男孩子慢慢开始长大了,恶习一点点改掉,Super Mother开心地说这些缺点全部都消失了,男孩子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他家男孩子实在受不了ACSI宗教气氛,ACSI每周两个小时以上的诵经,甚至有时候星期六半天。光是诵Bible也就算了,还要做相关的project,所以孩子自己去年决定参与RI的S3的DSA,50十个孩子参与DSA,只有他和另外一个NUSH的孩子被录取。孩子们奥数比赛结束的时候,她家男孩子也下来了,好帅!

学校陪伴去比赛的老师感谢家长同行,她是ACJC出来的,也顺便讲了一些ACSI的事情,没有想到今天可以一下子知道ACSI这么多事情,收获真大.

她的两个孩子没有去幼儿园,都是她自己教的,目前她的南洋GEP的P6女儿居然已经去考了O level,她母亲数学居然教她到中4了!我心里无限敬仰,马上问怎么报考的O level?也预先恭喜她家女儿奥数比赛顺利进去前15.  她回答我通过British Council报考的,也强调奥数比赛她女儿不强。这位Super Mother很中肯,她女儿的奥斯的确不敌同班别的孩子。

还有重要的一点,她说,儿子是ACSI完成的S1/S2,通过S3的DSA进去的RI的GEP班,对比ACSI和RI, 英文方面,RI远比ACSI要逊色的多!  额滴娘啊(这句我说的)

fromnuaa问:何以见得RI的英文不如ACSI?都是传统英校。。。

因为我的孩子不适合进RI的,所以我没有问她原因,她说多少我现在全倒给你:

ACSI中1,每次给文章,要求直接做Analysis,比如书中某个人物的分析和刻画,学生们为了这一个人物就要写两张纸的分析。一篇文章的Analyis做下来,你可以想象里面多少功夫了。小学孩子是GEP班的,Project多,也做过类似的,但是没有做过这么高要求和高水准的。两年做下来,同学们的英文程度都相当高,他这次成功转入GEP班,就是依赖英文方面ACSI教导的出色,以英文的学术优秀DSA进去GEP班的。


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170635-10-1.html 93楼的点评呢

Form Teacher 说儿子英语不强,担心进去RI跟的辛苦。现在看到ACSI英文还要强悍,明天去Open House的计划取消了.


fromnuaa:孩子强烈要求去看,反正去看看不会损失什么,他看到你这话乐歪了,总算去睡觉了。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ACSI的宗教课,非教徒学生不必参加的吧,她家孩子应该也是教徒,所以才需要上。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英文方面,RI远比ACSI要逊色的多!”

这个我要唱一下反调儿:

ACSI 的IP班因为走的是IB路线,教学方法和内容与A-level的有很大不同,学生普遍知识面较广,因而英文“貌似”强大,但实际上并不比更着重“基础”和“深入”的RI强,这一点到了初院时就看得更清楚了。举一个例子,每年代表新加坡参加国际英文辩论的学生大多来自莱初和华初,国内比赛也是这两所学校获奖最多。

“儿子英语不强,担心进去RI跟的辛苦”

英语不强到哪里都会辛苦,英文水平不能作为择校的第一考量。莱佛士英文强,但也有很多英文基础不好但成绩优异的中国孩子;华中虽说“重视”华文,英文超强的牛人也是不少,英国文学更是其金字招牌。我儿子的小学同学里,多数英文好的(包括全部的GEP学生)选择了华中,而华文超强的中国孩子却多数进了莱佛士。这些孩子及其家长们考虑的是学校的环境(或文化)是不是适合孩子今后的发展,而不是“英校还是华校”的问题。


非常好,感谢


回复 jjrchome 的帖子

英文不强不要选择ri,好多中国人孩子英文不强,还选择ri,依我看纯粹是面子问题,毕竟ri的名声好。
gep学生,选择ri的都是在gep里佼佼者,因为他们有超强的能力在ri分的一杯羹(估计这种人不会超过30个/500)。gep学生选择华中的不占少数,其中主要原因是:中学有比较多的竞赛,好多是老师推荐,在ri这种机会大家不杀个人仰马翻,血肉模糊,就得不到老师的青睐,竞争太强了,每次强者总是那几个,几乎没变过,惨啊。。。。反之,gep的学生在华中这种竞争就相对减弱(无他就是因为超强者几乎都去了ri了),另外,ri的gep班比华中多出一倍呢,走在ri校园内,满地都是gep学生,多了就有种廉价的感觉,
以上是去年孩子dsa和今年上了中学后的一点心得,供大家参考。

孩子前几天回来说,去参加什么比赛,遇到小学的同学(去年dsa去了华中),孩子说没想到这个同学代表华中参赛,据说以前在小学里,这种竞赛向来都轮不到这个同学的。———-类似这样的事实还有不少。好多同学的妈妈还抱怨,他的儿子在ri选不上,某某以前较差的同学在nush,华中,acs,都选去了。

再举个实例,说下ri的cca吧,和我儿子同届的一个gep学生,p5参加了印尼的奥数获得奖牌的,他没进ri的数学cca,原因不复杂,就是因为需要的名额不多,还有好几个比他更强的(比如2个国际竞赛都得奖牌的,这个孩子就有一块国际奖牌),差一块国际奖牌,就送君千里了。

上了中学,不但孩子要调整心态,我看家长也要调整心态

还有一点忠告各位今年psle的家长:选中学一定要把眼光放到将来要去的大学上来衡量,大学申请在取得同样成绩时,那些竞赛的成绩,cca成绩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以后孩子工作后,多数谈论的都是大学是哪的哪的,较少谈论中学是哪,自己的孩子有能力的,一定要选对中学

好像说的东一快,西一快的,大家就凑合着看吧,没什么理论性强的大道理,就是一些市井8卦花边,仅供各位家长参考。


我看了三遍了,从开头有关面子观点开始,我对版亲说的很多方面都是相当认同的,暂时来说唯一有歧义的是下面的话语:

“孩子前几天回来说,去参加什么比赛,遇到小学的同学(去年dsa去了华中),孩子说没想到这个同学代表华中参赛,据说以前在小学里,这种竞赛向来都轮不到这个同学的。———-类似这样的事实还有不少。好多同学的妈妈还抱怨,他的儿子在ri选不上,某某以前较差的同学在nush,华中,acs,都选去了。”

就自己的成长历程来说,在省重点中学时候,很多男孩子的开窍居然有高中才真正显示的,后劲很足,把原先那些优秀的男同学们都超越了。小学表现好,不代表中学也理所当然好,毕竟中学的知识面一下子开阔了。反过也是。此观点不针对AUG孩子,因为这段话语已经说明了AUG孩子的独秀一枝。看到版亲孩子们一个个都这么优秀,深为佩服赞美,也为得到你们的提点觉得幸福感动。谢谢你,AUG.


回复 AUG 的帖子

我不大清楚RI的数学CCA是如何选拔学生的,RGS的做法是:
1)通过数学DSA进去的直接被数学CCA录取
2)  其它学生参加选拔考试,按照成绩和本人自愿录取。我孩子考了全校第28名,因为数学CCA只有20个名额,所以没有被数学CCA录取。

我对我孩子的成绩挺满意的,因为她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过奥数训练。现在她被收录在数学竞赛预备班(不是数学CCA)中,每周三个小时的训练。将来能否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数学竞赛,取决于她考试成绩和数学老师的推荐。

至于GEP身份的问题,到了中三之后,就不存在了,重新分班,根据每个人的爱好,分到不同的班。那时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呵呵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ha…谢谢你能读懂我没逻辑的东西。
纠正一下:我的孩子今年才中一,刚去半年,所以不存在小学好,中学差的,可能我的表达能力差,我的意思就是:华中的机会相对之下来的容易,其实,我现在开始怀疑孩子的选择了,如果去华中,老师推荐的机会比较大,不像在ri,哪次考试都觉得没把握,因为有些竞赛要求的人数太少了(目前还没听说要求人数超过6个的呢),至于我们涉足不到的学科,那就是连想都不用想了。

至于面子问题呢,也是接触的不少中国家长,话里话外,隐隐带着一点这个意思,纯属个人揣测。

孩子去ri5个月,感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不过,如果进了ri肯服低做小的话,这些就不是问题了


回复 fromnuaa 的帖子

ri各科的cca也是要考得,取前15名,而且只是psle成绩超过265以上的学生才可以参加,至于体育方面的cca,想都不用想,那些特招的都满了(好像是每年dsa前,学校统计缺的人数,按这个数特招体育特才)
年初选cca的时候我们已经战了几个回合了,没想到刚入学的热乎劲还没过去呢,就开始给各路小虾下马威了。同样战得血得呼拉的,淘汰的学生中,真是不乏高手。
这会子,才有功夫上网88,开学那会,真的没时间
你女儿那数学成绩很好了,说句心理话,我不看好女孩子在数学方面的天分,一个朋友的女儿在rgs,现在中3了,她说有一批中国来的学生,到那时候数学的cca里面,几乎都被她们包了,所以现在选不上不是件坏事,如果等2年后在淘汰出来,这cca就废了。听好几位前辈说:中学成绩只要A就行了,考大学主要看cca。哦,你女儿选什么cca了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不怕面子问题这样你的心理就会明净不少,要给孩子选个适合的学校,中学最关键的就是机会,不管参加竞赛是否铩羽而归,要争取露脸的机会,还有就是cca的头头,如果能拿到这个头,一个就够,拿不到,多少个都没用。
你是聪明人,心理能衡量出自己孩子占的位置,就会明白是ri机会多,还是华中机会多。

话说回来了,你孩子是明年psle,还早呢,看你折腾得挺起劲的,留点后劲,明年用吧


jjrchome  还在等你的“”ACS 游记”呢?  发表于 半小时前
版亲,没空写了,这几天要陪伴孩子一起复习,为SA1准备了。消停一段,以后再汇报,累死了。

此刻,去先生那里,看到他电脑屏幕显示的,正好是亲啊什么啊的那段,笑死我了。


回复 AUG 的帖子

我女儿选的CCA是Girls’ Brigade ,挺无聊的一个CCA。

我看了你的帖子,觉得你可能过于紧张了点。中一的竞赛成绩对大学录取是否真有帮助,还是个疑问。

RGS的数学CCA和奥数训练班(我之前称之为”奥数预备班”)是一套老师,两套学生。相比较,数学CCA每周花的时间更多一些。

HCI和RI的差距不会那么大,都是顶尖学校,学校录取的psle分数也几乎一样。

要说后悔,最后悔的可能就是我了。新生入学那天,我硬是活生生地把我女儿从南洋女中转到RGS的。当日我女儿名字同时出现在南洋和RGS门口的新生名单中,一念之差就会影响到我女儿的一生。最后她自己选择RGS,我只得放弃南洋。。


回复 AUG 的帖子

我听说大学录取一般上只看初院的CCA,不知道是否属实?

竞赛类的,要看孩子的兴趣。如果缺乏兴趣,逼也没用。

RGS有那种RA班,就是成绩比较好的按照课目分的班,RI也应该是这样。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才去茶馆泡了一会,这边就追了9个提醒
这里讲话要比较正经,不是很合偶得胃口,偶喜欢无压力乱水,偶那些糨糊都是个人的市井花边看法,仅供你参考

哦,把你的网名换下吧,给人错觉,不过也不错,永远都是明年紧张,今年不用紧张


那偶改名叫:去年psle,,这样永远都不用紧张了


明年psle,你儿子的竞赛成绩对RI的DSA应该有帮助吧?数学CCA,压力相当大,不能随意退出,除非成绩不好被淘汰。


AUG,其实我倾向南洋和华中的,可是我孩子倾向RGS和RI。她的华文psle只拿到A,华文字写的也不好看,对华文兴趣不大,加上听说南洋和华中要学书法、唐诗之类的,还听说华中要每天对什么塑像鞠躬等等,后来她就不想上南洋了。


各科的cca拿不到第一,第二,等高年级时就当不了头,所以没用
每年的参加国际的各种奖项,一般只是6个人,而且是4个中学,2个初院的所有学生一同竞争,据我的想法:不能稳拿新加坡前6名,干脆不如早点放弃


回复 fromnuaa 的帖子

向孔子像鞠躬据说已经取消了。书法是CCA, 只有被选入 LEP(语文特选课程)才需要学唐诗,而且学的很浅,现在才开始学“”游子吟”。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某公进得论坛,但见自家娘子雌雄不辨满频乱亲,不禁愕然。正待发作,身后却传来一阵“咯咯”银铃之声,蓦然回首,见是自家娘子手端茶杯,正笑得花枝乱颤。某公暗道:娘子明知我时常来此潜水,竟如此不避嫌,想必乃教子心切之故,属无心之失罢?念及此,某公自愧于刚才瞬间的纠结,遂笑逐颜开,起身执手,轻唤一声“娘子… ” 夫妇回房,一宿无话。


回sgcn007:

即便是6年制直通车,因为初院没有制服团体的CCA了,所以那些中学期间选了制服团体CCA的学生,到了初院必须重新选个新的CCA。


那天去ACSI的Open House,他们的孩子进去必须参与两个CCA,其中一个必须是制服团体。

IB的S1一共180人(其中DSA取90人)。到S3,另外再招70人,这70人完全由自己的O LEVEL学生那边transfer过来。之后到Y5,美以美女校的200名女孩子继续加入IB。

说到CCA,新加坡目前还没有哪个中学有桥牌的CCA吗?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看来你会在华中或英华之间选一个?


要去参加的话,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少,而前一阶段考试的报名截止时间正好又是SA1阶段。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明年PSLE “决定以HCI+NUSH组合去争取看看”

HCI DSA I (GEP, SMOPS Platinum, Gold, Silver, Sports talents)的考试日期和NUSH的撞车的可能性几乎为零,这个组合选得不错!

以下链接是乐赛小学的DSA Info-Kit,里面介绍了DSA的流程,各中学DSA的要求和考试过程以及Portfolio的格式,有意DSA的家长们可以作为参考。

http://www.rosyth.moe.edu.sg/wbn … 20Info_Kit_2011.pdf


今年的小六家长们真给力啊~孩子们有福了!:victory:


德明的DSA今天开始在网上开始报名了。。。


这里点击进入


为什么他们的网站没有DSA的消息呢?请问娘娘在哪里看到的消息?  发表于 6 分钟前

我刚才进入给我的女儿报名了。。。。

德明的学费才28 元,便宜的。。。


回山谷老学究。。。我的女儿如果通过测试,应该是减免中学的学费。。。

昨天 刚去教育部门参加的考试。。。希望给力。。的通过!!哈哈哈。。。


回复 陪读娘娘 的帖子

德明是政府中学,DSA名额较少 。为增加入选机会,您可以考虑再报一间私立(自主)中学。那些私立名校没有DSA名额限制,DSA入选的学生的比例通常为50%(理论上可以是100%)。


谢谢你。。可是私立自主学校的学费都挺贵,当然没有托儿所的托费贵。。。

我就想找个学费便宜的学校啊。。。


请教”陪读娘娘”:你从哪里找到的关于参加教育部门减免中学的学费的地方呢?能给个链接呢?谢谢


学校推荐前20名的同学,家庭生活困难的,才被推荐学费减免,直到中学。。。


回复 陪读娘娘 的帖子

你住蔡厝港,怎么不报武吉班让政府中学呢?那个学校不是也是很好吗?没有德明好吗?


那个学校也不错的。。。只是想先考虑直通车的中学啊。。。


我对2所女校只是根据自己的感官,我比较喜欢rgs,rgs的女孩子多数比较灵气不是那种死读书的,相反南洋的女孩子较呆一点,而且南洋读死书的比较多,我喜欢那种读书轻松,不一定要第1,第2的(当然如能第1,2的更好了,我这人从不拒绝更好,哈。。。。)只要名列前茅,也就是说:一边玩一边学,玩玩学学,学学玩玩。。。这样学好了,也能玩好

前几天还和朋友说:希望儿子将来也能找个rgs的gep女孩子,这样孙子辈的就解决了,哈。。。。对不起,我又开始做我的白日梦了


是看jc的cca,但是你想一下,一个cca做了6年,和半路出家的2年,哪个更具有说服力呢,
其实现在换也来得及,其实不管是什么cca,不管有多么无聊,一定要督促你女儿好好做,因为这个对上大学真的很有帮助,大学选拔时cca是什么不是非常重要(因为他们知道顶尖的jc叫一个出来都是人才,相反在那些2流中学是cca的主席又能怎样),主要是看孩子在cca里面的表现。
ri也有ra班,这个班基本上都是gep上来的,我儿子这年不是只有2个是主流的。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0ops。。。你和sunflower看我的的头像不好啊,我怎么觉得这个特米
想当年,我凭着这个头像畅游水库,我还想在每年的阴历7月,把头像的头发和眼球换成血色滴呢,嘿。。。。

0ops。。。我好像对你没印象阿,怎么你倒对我有印象,你以前是哪个山头的?


昨天下午ACSI的Higher Ability Selection Test失败记
*****************************************************

考试内容包括:Reading Comprehension, Maths Reasoning, Abstract Reasoning考试

英语的考试孩子说有点难度,但是感觉还是可以cope。—以他的程度这样的感受,就是中等,没有先机。

数学的考试他说很简单,孩子们也都说不难。—以他的性格,不难的难以胜出,数学方面已失先机。

抽象推理考试,孩子们出来都在嚷嚷好难好难,因为事先在家里陪伴做了不少的题,所以心里窃喜。可是伸长脖子好久,孩子才出来,样子极其狼狈不堪。于是奇怪地问他怎么了?孩子哭丧着脸说,妈妈,题目都好难好难,好多题我拼了命好不容易做出来的,最后10秒钟交卷的时候,才发现在20题之后的6-10道题Ovals的顺序shade错了,但是老师不让改了。孩子顷刻就要崩溃失控,在场还有别的家长都被孩子吓坏了。我赶紧把他揽过来抱住,笑着安慰他说:“已经问了别人,很多同学一点也没有头绪,如果这样你还可以成功,那就太了不起了。”其实我心里明白孩子已经再无先机了。

希望通过孩子多历练这样的考试,吸取教训,累计经验。


这DSA看着好恐怖啊,偶家明年就老老实实等最后的PSLE吧.


安慰一下。这次涂错了,也许就是个一辈子的记忆,难得的经验呢。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嗨, 我还以为真的失败了呢?HAST 只是评估的一部分,Matthew 的奥数成绩将会起决定作用。

你做得很好,孩子这时候需要的是安慰和鼓励,千万不可患得患失。去年我就告诉我儿子,DSA只是让你增长一下见识,我们不用指望着它上名校,DSA录取了我们还不一定去呢, PSLE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外甥昨天也参加了这一次考试,他说英文很难,数学则超简单,只相当于小六Paper 1 的水平。Abstract Reasoning 他没做完,因为犯了和Matthew一样的错误, 21-25题涂错位置了,幸好及时发现并改正,但已经没有时间做最后几道题了。他告诉我,也有别人犯同样的错误。

我的儿子去年RI GAT时则犯了另一种错误。 他生怕填错,于是精心涂满那些个“六角形”, 还反复检查,浪费了很多时间, 结果80题只做出了45题,只能算是中等。他走出考场时面如死灰,极度沮丧,谁知道还没走出RI校门就全抛到了脑后,还眉飞色舞的给我讲起了考场上的趣事。第二场HCI GAT时有了经验,表现就好多了。

ACSI在与RI和NUSH的人才“争夺战”中处于劣势,它一定不会放过Matthew这种有实力的孩子的.  放假了,陪孩子出去玩玩吧。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捧杀我也!

下一场该是HCI了吧?HCI GAT 共是38题(4选1),比RI的简单 (RI是8选1),以Matthew 的实力做完应该是没问题。面试也很重要,让孩子多看看报纸和电视新闻,练练Presentation。去年面试的主题就是“时事”,我儿子选的是“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及其影响”,老师的评价还不错。


是不是HCI 的DSA录取率比RI的要高些?我邻居的孩子去年RI DSA都没有成功,但是都被HCI DSA了。最后一个去了RI (考完后appeal RI成功了),一个去了HCI。


养着你不杀,好好活着,继续奉献给我们如沐春风的文章哟。

下一场是NUSH的考试,在6月25日,选了道南小学考点。
HCI的要等6月24日才出考试资格的shortlist,考试是在7月9日。

面试的东西我找了大量的网络资料,中国SM1孩子的面试内容很多,我们新加坡P6的面试内容很少,这关对Matthew来说是最大的问题了,因为每个看到的都说他好天真啊,用老师的话是很担心他的childish。


回复 山谷无回声 的帖子

你这个观众和我孩子的老师一样。
虽然这里的风气还不歪,但还是多少扭曲了本地,DSA的学校这么多,多数人还是只盯着几间顶级名校。


没有享受过DSA,但不觉得DSA是歪风。
DSA给很多孩子,特别是,不是GEP的孩子一次很大的机会!
支持DSA!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Childish在面试老师眼里不会是坏事,相反那些特别老成干练的会引起老师疑心,怀疑他们是不是DSA补习中心特别训练出来的。孩子就要有儿童的天性,什么年龄说什么年龄的话,如果变成“演讲帝”那样的就有点“恶心”了。

DSA面试不用特别准备,最重要让孩子要勇敢大方,想什么就说什么,不用只想着取悦老师。说错不怕,就怕说不出。


应该是这样。但多数报RI的孩子也会报HCI,所以HCI直接被录取的难度也很大。最终多数被两所学校同时录取的孩子会选择RI,这时HCI wait list 上的孩子就有机会补上了。因此RI 的wait list 很短, HCI的很长。


今年很多学校都取消了中三的DSA啊。
这样,孩子们到了中学再选择好学校的机会真是越来越少了。


这里提供奥数培训,都是等过奥赛奖的老师

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521055-1-1.html


以我看到的,大体上都不差!


请教一下各学校DSA招生项目DRAMA /CHINESE OR ENGLISH 的能交流一下吗,现在知道的只有南华中学,请问各位还知道其他的学校吗, 谢谢


回复 vivocity2010 的帖子

同意~

孩子对于学习的热忱---内在的动力是决定因素
其他方面的作用只是暂时的、不具决定意义的

扶上马、送一程,尽为人父母的责任
孩子的路 其实已经由孩子自己决定了……


回复 明年PSLE 的帖子

有你这样的妈妈,真是孩子的福气!

嗯,好孩子,不要怕!


所有学校的dsa报名都结束了吗?我刚决定要参加中三的dsa考试,就都结束了?明年才入学,现在就报不上名了?还有第二次吗?


呵呵,看错了吧。中一DSA的报名的确结束了,可中三DSA报名才刚刚开始,通常要到八月份才截止。您可以去各个学校的网站去查询,记得要查“”Year 3 DSA”啊。例如:http://www.raffles.sg/dsasec3.html


谢谢,我只是看这个帖子上写的时间已过,有去NUSH看了,中三的时间也过了,就以为中一和中三是同一天。我现在就去看看别的学校,对了,立化中学怎么没看到中三的?难道今年没有了?


据说有些中学计划取消中三DSA, 可能立化就是其中一间。不过似乎从没听说过立化有中三DSA, 有待查证。。。


查了一下,似乎必须是自主中学(还必须有自己的JC) 才有能中三DSA,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四所中学:HCI, RI, NUSH 和 ACSI。


还在慢慢学习中,太感谢大家提供的信息了!


谢谢提供的信息


VJC是男校吗?NJC已打电话证实去年就取消中三DSA了


RI是要求获奖证书原件,而且不退还吗?(我英文不好,不知理解是否有误)。ACSI的学校网址是什么?


VJC是男校。两年前曾有人呼吁把VJC改成男女混校,结果不了了之。


ACSI校长在DSA的OPEN HOUSE上面,明确说了S3的70个名额,是完全照顾ACSI的Olever水准的孩子的,外校的学生们都没戏!参考下图:

http://sites.acsindep.edu.sg/dsa … ssion%20writeup.pdf

所以你只能想法先进O level的那边.


刚看了一下RI的网站,上面说的很清楚:“Do not submit photographs or original copies of certificates as all documents/portfolios etc submitted in connection with an application are non-returnable”。 因此,不必呈交原件。

ACSI已经没有中三DSA了,不过还有中五中六DSA.


意思就是说孩子只能上中四时才能申请ACSI的中五DSA了?中学转校这么难呀


没有明白,Olever不是中四才考的吗?我孩子今年中二,怎么先进Olever?


我来解释下,打开这个link,你会看到ACSI(Indenpent)招的DSA小学生分为两种源流,一种是直接就读IB课程的180人。一种是就读O水准的270人.

它的IB源流在year3增加到250人,所增加的270-180=70人,就来自它的O水准源流。


谢谢解释,那它的O水准人数不就少了90人吗?难道它就保持180人不变了?还是从别的渠道招满270人呢?


我的英文是太次了,没办法,学完就忘,年纪大了记不住,平时在家又接触不到说英文的人


你真是这方面的精英耶!
好人。


4年以后,如果你还在,我也还在,再找你。
当然,我接受任何对我孩子有好处的助学推荐。


一定在一定在。四年后我的女儿上小五,正好可以借鉴“小小云”的升学经验。


你女儿现在是小一?


是啊。

我女儿是个人见人爱的小“人精”,大家都很喜欢她善解人意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唯一的遗憾是学习差了点,不过这也不能怨她,因为她发育较迟,四岁才会说话,学龄前我们几乎没教她过什么东西。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刻意给她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学习环境,希望她能保持好心态,在较少压力的情况下慢慢追上来。


哦,这很好呀,跟我家老大是一样的,小一。
以后有什么官方考试,比赛的消息,就可以咨询你了。
其实小一,小二也不需要太紧张的。
我儿子入学前,我们自己忙着生存,也没有太多时间关心他,抽签不幸又进了邻里小学。
而且最恐怖的是,一直没敢在论坛里说,我没有教他汉语拼音。
一、是真的很忙很累了,回家真不想教;二、觉得把什么都学了,上学后觉得太简单,没兴趣,不专心听,养成了不好的听课习惯,这是最糟糕的。
他前面几次的功课拿回来,有一些是错的,没办法跟英文的区别出来。听写也有很多错的。
彻底把他作为中国人华语很好的良好感觉给打击了。然后才开始教他。
有了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后,再教他,进步很快的。
不要让孩子有太多压力,让他们明白是自己要学,是最重要的。
一开学,学习就分来了考试计划,
我对他说:哇,马上要考试了!
他竟然开心地说:太好了。
我说:为什么太好了?
他说:一下子就做完了,很好呀!
晕倒了。


哦,更正一下,有什么官方考试,比赛可以通知我一下吗?
我对这些有点晕。


报喜:收到了NUSH的OFFER.


恭喜恭喜!正准备发短消息问你,喜讯就来了!


谢谢!正一点没有信心的时候,有位母亲打来电话说她孩子最想去的NUSH失败了,但是收到了德明的interview通知。我星期五和今天一直在邮箱来回查看都没有收到任何信件,于是很无奈也对她说我们家全失败!她让我登陆NUSH的网站查询,居然有offer!

世界大学排名-全球大学排行榜-最新大学排名情况表
http://www.egoedu.cn/rank.asp


NUS全球第三十名,居然超过了长春藤的布朗大学,真不错!
想当年我也曾报考NUS的经济学硕士,最终在面试后惨遭淘汰,从此断了我改行的念头,痛啊。。。

其实大家都知道NUS并不是NUSH的终极地,NUSH毕业生也不一定都当科学家和工程师。所以,更光辉的路就在前面。。。

附: Where are NUS High graduates now? (ZT)

1. Army. Every single vocation you can think of.2. NUS Medicine/Dentistry/Pharmacy. Or any of these in the UK or Australia.
3. NUS/SMU Law.
4. NUS Science.
5. NUS Engineering.
6. NUS/NTU/SMU Business.
7. Studying some sort of science major in the US.
8. Studying some sort of science in the UK.
9. Studying some sort of science in Australia.
10. Studying in Korea, studying in Japan.
11. Studying econs in the UK/US/Aus.
12. Studying a humanities subject in the UK/US/Aus.
13. Studying something completely non-science/maths in some university somewhere.

The point of this post is to let you know that you aren’t limited by studying in a maths and science school. Some people feel that if you do something else, you’ve wasted your 6 years here. That is not true. NUS High’s rigorous curriculum provides the foundation for many subjects in university (almost all of them require some sort of math). More importantly, the study skills you pick up from surviving such a competitive school will help you do well as you adjust to university life.


NUSH不是主攻SAT吗, 为什么主流不是去美国?


多谢你提供的信息, 看来进NUS主流, 从USA录取的情况来看验证了网上传言Stanford比较看重SAT成绩这一点。


仔细看这个信息, 虽然给出了BUSH的大致去向, 但是还是一叶障目, 为什么不给出学生所去的系科或专业呢, 从这个学校的名字就可看出基重理轻文是肯定的, 就理来说,还是有分的, 他们的学生是去学,数,理,化,生物还是电子,计算机,化工?从信息上看69人去了NUS,而只有6人去了NTU, 排除NTU排名比NUS后的因素, 是不是这些学生都学理科去了, NTU是偏向工程方面的, 不知是不是重理科轻工程的原因在里面。同样一所名牌大学,不同的系科,要进的难度真的是千差万别, 光给出一个学校名,还是难说明问题。


不好说是否偏理还是偏工,我觉得,有可能奖学金也是一个考虑因素。


谈到NUSH,不能不提一下纽约三大高中之一,培养出5名诺贝尔奖得主的美国的布朗士科学高中,因为 NUSH正是布朗士科学高中的“翻版”。希望NUSH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够缔造出同样的辉煌。

科学家的摇篮——布朗克斯科学高中
转载自揽月湖畔的教育碎思博客

                        美国的教育一直有着传统教育与进步主义教育的争议。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Sputnik,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这件事引起美国举国上下一片惊慌,学校教育绩效不彰被认为是罪魁祸首,被认为是亟须大规模改革的首要目标。于是,“国防教育法案”立即在国会获得通过,由联邦政府提供大量经费,加强数学、自然科学以及外语的教学,纽约布朗克斯科学高中(BronxHigh School of Science)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布朗克斯科学高中成立于1938年,纽约市教育部通过议会决议由梅斯特博士作为学校的首任校长。学校位于克雷斯顿大道和第184街的一座哥特式建筑。这个建筑建始建于1918年的拳王蔡尔兹高中,后来由沃尔顿高中(1930年)和德威特·克林顿高中(1935)共同使用。1938年布朗克斯科学高中成立后,其150名九年级学生和250名10年级学生共同使用德威特克·林顿高中。由于布朗克斯科学高中不断壮大,克林顿高中逐渐归还其主体建筑,期间还在一起共同使用。2年以后,两校有单独的教学人员和班级,但有相同的监督和管理。
1946年,在梅斯特博士的带领下,在教师和家长协会的努力下,学校成为男女同校,学校通过了《学校章程》,绿色和金色被梅斯特博士选为学校的颜色,绿色代表叶绿素,黄色代表太阳,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生命链。1958年2月,梅斯特博士辞去了长达20的校长职务,亚历山大博士接任梅斯特担任校长。在校长亚历山大博士的领导下,完成了一项新的建设计划,建成了新的教学大楼,1959年3月3日,布朗克斯科学高中的学生和教师搬进了新的校舍。他们进入了最现代化的实验室和新的图书馆,在这里,有绘制着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引人注目的壁画,迎接进入大堂,提醒学生和教职员,我们都是自己心灵生命中最重要的主人。先后在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工作过的著名教师有:梅斯特博士、物理科学(1938年至1958年),米尔顿博士、生物(1977至1990年),文森特先生、生物学(1990-1994年),斯坦利先生、物理科学(1994-2000),斯塔克威廉先生、社会教育,(2000-2001年),瓦莱丽里迪女士、生物学(2001年至今)等。
自学校开办以来,学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它的毕业生们几乎在所有领域取得了成功,特别是在科学和数学方面。许多人已经成为在政治、原子物理、医学、工程、音乐和卫生事业等领域的杰出人才。如哈里·森戈尔丁,纽约市审计长;奥利弗科佩尔,纽约州众议员;第一个黑人美国神经外科医生托马斯马修·库珀;梅尔文施瓦茨和史蒂芬温伯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布朗,美国国防部长;克特罗和沙费尔是著名的专栏作家;鲍比达林是音乐家。
   学校的教育使命和教育理念是“为社会提供教育和机会,有自己独特的天赋和才华的学生,以准备在科学和社会意义和有益的作用他们。”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它宣称学校是激发动机、丰富大脑和净化心灵之地,是帮助学生实现提高自我、服务社会目标的大家庭。学校要为学生发展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兴趣和天才提供无与伦比的机会。”未来将继续会看到处在中学教育的前列布朗克斯科学,技术准备和科学的未来时代。
布朗克斯科学高中的学生和教员都能感受到学校优越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布朗克斯科学不是一个单纯的教育机构,它是一个家——这是一个不断成长、推动自我与社会的家。每年,来自纽约市的五个区成千上万的学生进行综合考试(同时包括数学和语言)成绩,进入布朗克斯科学高中,每年大约录取800来名学生。目前,学校已经拥有几十个民族的在校学生超过2600人。
获得美国“国宝银行2005奖学金征文比赛”第三名的胡雪儿在文章中这样写到:“小学毕业以后,我得到了考纽约市三大重点高中之一的机会。在经过了一系列资格考试之后,我被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录取了。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特别的激动,对未来的高中生活充满了渴望——期待新的生活体验。”“在布朗克斯科学高中上学的日子里,我觉得自己每一天都在进步。我选择的课程一年比一年难,我甚至选修了一些大学才学的科目,这些课程对我来说虽然并不容易,可是我觉得这是一种挑战,对我自己的挑战,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应付。趁著年轻,我要学得更多。我觉得自己的中学生活非常的充实,除了每天读书,我还参加了很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于是我对妈妈总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成功必备的两个前提——教育和实际经验’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布朗克斯科学高中的学生出勤率率达到92%,学校的校长几乎认得每一个学生,见面就叫得出名字,这给学生们一种备受尊重的感觉。不仅如此,学生还有老师的手机号码及电子邮箱地址,平时通过各种途径沟通交流,不仅创造了温暖的环境,也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学生们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更愿意接受教导。
另外教师也会衡量学生的程度,除了专注于基本课程,布朗克斯科学高中提供了基础课程如英语,生物,物理科学,数学,社会科学,外语,艺术,科技,卫生和体育等,另外还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如学校一级荣誉课程和英语选修课程、社会科学,数学,生物,物理科学,外语,科技,美术和音乐,学校会设计适当的教材及进度。布朗克斯科学高中的每个学生都有责任导师,课业的、生活上的任何问题都可与之资讯。学校与家长更是紧密合作,5天里学生如果有3次逾越举止,学校就会通知家长注意。学校采取严格的小班制,一班12人为限,以确保学生真正学到基本的读写和数学技能。
除了基础的通识教育,学校还会为这些有非凡天赋的学生提供资优教育和特长教育,开展天才教育的方法是让学生在一周中从正常上课时间中抽出几次,参加艺术、数学或自然科学等课程,向学生传授这些相应科目更深入的知识。即向学生讲授比普通高中课程更为深入和超前的各学科知识。
布朗克斯科学高中还组织各种活动让有才华的学生进一步挑战自我,如参加“解决未来疑难”、“思维探索”和“名著阅读”等全国性项目。还有全国的“资优班”项目课程和考试,如果在“资优班”联考中取得优异成绩,如3分以上,学生就可在几乎所有4年制大学中免修一定学分或升级。
组织活动能力也是布朗克斯科学高中非常注重的能力。这方面的机会也有很多,除了班干部和学生会这些需要竞争的位置外,学校还鼓励学生办报纸和俱乐部。一个学校可以办好几份报纸,俱乐部更可以有十几个。拉几个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成立一个俱乐部,自己就能成为领导人。学生也愿意竞争各种领导职务,这对他们将来适应美国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很有好处。
美国的社会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因此学校培养学生,注重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创造力。布朗克斯科学高中里能评上优秀的学生大约占1/10。这种评选不是老师说了算,也可以竞争,学生如果自己认为够格,可以自己提名竞选,由老师和同学共同评议,其透明度很高,也比较公正,这样就更能起到榜样的作用了。
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始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拥有近百个学生俱乐部和几十个体育运动队,除传统的棒球、篮球、足球运动队以外,它还有保龄球、击剑、手球、体操队等学生的运动组织。大量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音乐系为学生提供了机会,无论是在春季和秋季,假日都有学生演出的音乐会,晚上的音乐会给是给父母、亲属和公众。有5个演唱特点的演艺团体,除了举办专业性质的演艺之外,作为学校作为公共服务每年都要到医院和养老院进行演出。布朗克斯高中课外校外俱乐部也有60多个,学校的礼堂常被忙于彩排的学生所占用。倡导学生接触社会。例如,对有兴趣于建筑的学生,鼓励去建筑设计公司参观,做义工。有的学生给科学家当助手,有的甚至跑到国外研究机构去见习。还有学生定点到教堂帮助收容无家可归者,有的帮助社区图书馆整理书籍,有的到医院为孤独的老年病人读报,等等。学校要求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每年不得少于50小时。这些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促进了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精神的养成。
布朗克斯科学高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开放的机会:办公室有有关高校开放日的资料,提供奖学金的高校材料可在学校办公室和Naviance领取,参加夏季高校的机会从指导部的网站上发布,组织学生参观每一个大学举办的招生介绍会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组织解决小群体的学生在学校进行个别教学。课余时间,老师还会带领学生到各个著名大学去参观,激励他们升大学的意愿。学生的表现是杰出的,但教师们发挥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未来时代,我们将会继续看到处在美国高中教育前列的——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奋勇前进的身影和坚实有力的步伐。                                                                        


如果NUSH是为了新加坡培养数理人才而设, 觉得就是为别人做嫁衣裳了,  以这些年的观察来看, 新加坡不可能在基础科学投入太多, 也不可能跟大国相比, 新加坡对科研机构公司化管理也注定了不可能出人才, 相反科研人员的前景勘忧, ASTAR及NTU整个研究team, 一裁到底的事也是时有耳闻, 最典型的事例要数蔡明杰博士了, 一个Stanford 的博士, 在新加坡从事研16年的科学家, 最后只有开出租车的份了, 详细可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i_Mingjie


新加坡政府“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份雄心和胆略还是很令人钦佩的, 而且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可能。开个玩笑,这叫”但行好事,不问前程“。。。

我对”蔡明杰博士事件“有两个感想,一是他半辈子埋头于科研工作却于中年惨遭辞退,令人同情!二是他失业后后能够放下身段兢兢业业每天开15个小时出租车赚钱养家,令人敬佩!

蔡博士的博客已经关闭了,很想知道他近况如何,是否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转载一篇博文,驕傲地為華人寫歌,其中写出了作者对”蔡博士事件“的感想:

“寧可信苦地辛苦著,也不願沒有目的地前往目的地“辭去實驗室工作,今天滿一週年。
365天,過得異常地辛苦。
除了堆積如山,關我與不關我事的工作,
還有從幕後走到幕前的隱私權問題,
和別人的目光與突如其來的飛刀。母親常會念說:“哎,唸了二十年的科學,
現在為做“這些事“而荒廢了,多可惜。“但我今天特別覺得自己做的決定是對的。
因為看了一篇Alvinology的報道。
他的博客中提到一位世界著名學府
Stanford University的教授在被本地的科技學院辭退後,
不得不轉開德士維持生計。
http://taxidiary.blogspot.com我驚覺,這位教授,是我的大二科研導師,蔡博士!
也是我在前公司的樓上科研小組的總組長!
他發表過不少大文章,
並在酵母的抗癌蛋白p53研究上有很大的國際貢獻。
我在離開時知道他快退休,
卻不知道原來他是被裁退的。
而且被裁退的原因,和他是華人,有很大的關係。閱讀他的部落格,
看到他樂天地訴說當德士司機的苦樂,
我哭得好慘。好不心痛。我曾任職的集團,在我走之前來了個高層大改革。
為了邁向國際化,
捨棄原本不錯的大家庭風氣,
改由洋人來做領導。
洋人老板不是不好。
他們比較relax也比較有幽默感。最大的兩個問題是,
1)洋人比較信任洋人。
不是他們覺得華人不夠好(我天真相信),
而是溝通有差。
2)他們的薪金和津貼很多。
請一個等於請兩個華人。
(有時候我會想,
是不是應該也給有貢獻的本地人才公平的競爭機會呢?)科研是我生命中最愛的東西之一。
現在還會不時想念。
然而當我的記性一轉到在實驗室裡被兩位洋人同事欺壓的片段時,
我便很慶幸自己離職了。
他們不是壞人,
只是本領不怎麼樣,
所以選擇用踩別人來抬高自己的手段。
我自認口才不好,選擇以退為進。如今,我雖然辛苦,卻更開心。
這是我的國家,我是在為本地的樂壇奮鬥,
努力用流行音樂的方式提升我們的華文水平。雖然音樂不比科學來得崇高,
但歌詞的安慰劑(Placebo)的作用至少立竿見影。
就說我在這方面膚淺吧。
能看到自己的作品在人們的眼中招來一陣淚水,
或在他們臉上拉開一個笑容,
有時比用一年的時間等一個實驗結果,
來得有滿足感。現在的我,不能再為新加坡的科技做出貢獻,
可是我正在驕傲地為華人,我自己的民族寫歌。

下面抄录蔡博士博客中的一段文章,从中可以看出他的一些”心路历程“:

Since the takeover of leadership by some western “big shots” a few years ago, the Institute of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IMCB) of ASTAR, Singapore, a place I have worked for 16 years as a PI (principal investigator), a place that was once flourishing, promising, and pleasant to work in, has been in a mess. Bestowed with the kind of power they had never seen before, these once reputable scientists turned everything in the institute upside down. The previous democratic and consensus-oriented management system that had worked well for more than a decade in the past was thrown out of window and replaced by one that was marked by domineering, manipulation, and incompetence. What they lacked in experience of management, 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stitute, and proper respect for fellow scientists as their colleagues, they made up for in arrogance, prejudice, and naked muscle of political power. Some PIs were sent packing, and some were promoted, all up to the new leadership’s manipulative and twisted standards. Despite my considerable contribution to building up this place into what it is today, I was among the first few PIs to be told to go. My employment contract with IMCB was terminated by May, 2008, without any forms of compensation given.

I was hence forced into a deeply difficult position. Becoming jobless at my age is perhaps the worst nightmare that can happen to any ordinary man, not to mention the loss of life-long career. Ever since I was informed of their decision sometime in 2007, when the economy was still booming, I had been trying hard to find a job. I had submitted countless CV and application letters to various places in Singapore including universities,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private companies. Most of them, however, never responded. A couple of replies I did receive never materialized into anything positive. Later, the outburst of financial crisis world wide helped extinguish my last hope of finding a job anytime soon. By November 2008, I finally made a decision to become a taxi driver.

At the time like this, the taxi business is probably the only business in Singapore that still actively recruits people. I signed up for a training course run by a government-linked transport company in November, with a course fee of nearly $280. On paper, the Express Taxi Driver’s Vocational License Course, or TDVL, is supposed to run six days a week, five hours a day. But in reality, the daily course never lasted longer than 3 hours. The whole purpose of the course was to help you pass the test and get the license. It was divided into five sectio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Routes and landmarks, Names and locations of buildings, Defensive driving, and General paper, which included subjects such as highway codes, vehicle maintenance, healthy living, etc. The instructors were either veteran taxi drivers or representatives from government agencies such as Land Transport Authority (LTA).

My class started on 1st of December, 2008, which consisted of more than 30 people. There were three classes runn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all were about this size. The course was very easy. Every day, the instructors told us what to highlight on the manual and asked us to memorize them because these were the materials that were going to be tested. As long as you did that, it was impossible to fail the test. Even if you fail, you still have one year to take an unrestricted number of retest. With such ease, no wonder there are nearly 100,000 people possessing taxi driver’s license today in Singapore, almost 3 for every 100 Singapore citizens, children and infants included.

By the end of February this year, I finally received my taxi driver’s license, and thus began my new taxi driver’s career. This blog records some of the events that I have experienced as a taxi driver. They are all actual events and are presented as truthfully as possible. Special precautions have been taken to avoid revealing any specific information which may help in any way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rsons described in these ev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blog is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the first hand accounts of my experience of converting from a veteran scientist to a rookie taxi driver in today’s Singapore. The views and encounters described in this blog may be insignificant, isolated, or biased. Nevertheless, I am sure some readers will find this blog interesting and helpful in widening their general perspectives on Singapore.

Finally, I want to thank my family for their trust and support, and for always being at my side to endure with me the trauma, the distress and the anxiety caused by my job loss. I also want to thank all of my customers, especially the ones who have shown their grace, kindness, and understanding to me when I made mistakes during my work. They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 to encourage me to carry on.

Posted by Mingjie Cai


楼主给的资料真详细,虽然女儿还小,不过现在心里有底,进小学后除了学校功课外,可以计划其他专长的项目已经安排考级拿证书!!:lol


弱弱问一句,DSA和PSLE分别在什么情况下考的?有什么区别?国际学生能考么?谢谢!

我和儿子在英国,因不久要去SG,所以关注这个坛子一段时间了,感觉这里的爸爸妈妈对孩子的学习抓得真紧啊,看来SG的学习压力很大哦。


Primary School Leaving Examination (PSLE) 就是 小六会考,类似于中国以前的“小升初”考试。考试时间为8月底至10月初,由Singapore Examinations & Accessment Board出题, 放榜后学生统一参加S1 Posting,教育部根据学生的志愿和PSLE成绩分配中学。PSLE基本上是“一考定终身”,考试成绩决定上什么水平的中学。名校的分数线通常在257~263之间。

Direct School Admission(DSA) -直接招生计划,类似于中国中学和大学的“提前招生”,考试时间为6月至8月。DSA由教育部统一管理,各学校各自出题,分别考试,最终以各自的标准选择心仪的学生。被选中的学生仍需参加PSLE,  如果达到DSA中学的最低分数要求(通常为200~220分),就直接被录取,无需参加S1 Posting。

国际学生肯定是可以参加DSA。以下摘自教育部网站:

“International Student without Dependant’s Pass (DP), Immigration Exemption Order (IEO) and whose parents are not Singapore Citizens (SC) or 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s (SPR) are to take part and pass the Admissions Exerci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AEIS) if they wish to seek school admission to mainstream public schools. Such IS who wish to participate in the DSA Exercise can apply to the respective DSA schools first before taking the AEIS. Please refer to the AEIS website (http://www.moe.edu.sg/education/admissions/international-students/admissions-exercise) for details on the 2011 AEIS and registration dates.”

您所心仪的莱佛士是这样要求的: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non-Singaporean and PR) who wish to enrol into Year 1

Criteria
If you fall into one of the following categories, you must apply to tak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s centralised test. You would need to inform RI about your test date at the point of registration:

International Student without DP, IEO and whose parents are not Singapore Citizens or 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s.

International Student whose parent(s) is/are holding an S Pass or Work Permit (R Pass), without DP, IEO and whose parents are not Singapore Citizens or Singapore Permanent Residents.

Schedule (2011)
The application period is from 13 July 2011, 12 noon to 26 August 2011, 12 noon.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s and General Ability Test (GAT) will be conducted on 20 and 21 October 2011.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pplying to RI as an International Student, please click here.

莱佛士为国际学生提供了参加DSA的机会,但只有成绩特别出色或有其它非常突出特长的学生才有机会被录取。


非常感谢jjrchome的耐心回复!

关于DSA的问题,我已经email 给RI了解了相关的信息,在这里说一下,告知有同样问题的爸妈们:DSA的全称是 Local Direct School Admission Exercise,只针对于已经在SG就读政府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无国籍/PR等身份限制);而International Student(国际学生)是指尚未在SG政府小学就读的外国学生,IS们需要通过政府组织的AEIS的考试才能被考虑是否入读当地学校(包括RI) 。

无论如何,经过多方的了解,我现在已经明朗很多了,再次谢谢提供信息和耐心解答疑问的网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