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闲谈

那年十月

那年十月
我们刚高中毕业,
我打电话给你说:我很想见你。
你说:没有时间
天下着蒙蒙细雨,
你可知道?
我想见你的心情有多急切吗?

一个人漫无目的的在大街上转悠,
漫无目的的走进了一家衣服店
没有心情看衣服
抬起头来
却看到你那熟悉的身影
那一刻我呆了
呆了很久

八、九年过去了,至今还无法忘怀
怀念哪十月的雨


放心,他早把你忘了。。。


特仑苏


回复 我爱空一格 的帖子

忘了好啊,人家应该早就快活去啦


回复 棕色 的帖子

可是我亲身经历的,很不是滋味的


看见熟悉的身影后来呢?


回复 无礼书生 的帖子

何必,一直把自己封在灰色的单恋空间。
以前,我也暗恋过一个人,而且也有七年这样。
但,最后,我想通了。就算你,联系到她,又能怎样?去告诉她,你喜欢她。过了这么久,一切的一切都变了,虽然,你还痴痴地恋着她,可是,那又怎样?落花有意,流水就是那么无情。。。。。
最好还是试着忘记吧!虽然不舍,但也要对自己公平些吧!穿过蒙蒙细雨,你会看到,另一个天空,有一道,为你而出现的彩虹。


七年之爱,不思量,自难忘,纵使相逢应不识,孤坟无处话凄凉。尘满面,鬓如霜。。。


十年生死两茫茫,左牵黄,右擎苍,千里孤坟,千骑卷平冈。纵使相逢应不识,亲射虎,看孙郎。夜来幽梦忽还乡,鬓微霜,又何妨,相顾无言,何日遣冯唐。料得年年肠断处,西北望,射天狼。

作者在开头先点明了自己与故乡暌违已久,不知生死,就这么渡过了十年的漫长时光,故土已经是物事人非。作者一路走来,刻意渲染自己牵犬架鹰,还有千骑相随,然而所到之处却是千里孤坟。通过自己队伍的华丽与周遭凄苦环境的强烈对比,巧妙地衬托出了战争对人民造成的伤害。这是空间的对比。作者为了加强这种对比效果,还使用了时间对比的手法,回忆了自己当年打虎的意气风发,如今十年过去,当年的打虎之地却被战火[关键词屏蔽]成一片“相逢应不识”的陌生地方,其痛楚惋惜之情,通过这一系列时间、空间的对比而十分强烈。

下阙一开始,作者不再掩饰自己的浓烈情绪,直截了当地表达,即便是双鬓已白,年事已高,仍然不阻挡自己“忽还乡”的心愿,宣泄出了自己的思乡情怀。狐死首丘,这是中国人所独有的恋乡情怀,浅白易懂的词句中透着深深的惋惜与思念。正当读者随作者营造出来的沉郁情绪而感慨时,作者却突然设置了一个悬疑:“相顾无言”,为何无言?是家事?还是国事?笔锋一转,先用“冯唐”之典,与前面“鬓微霜,又何妨”巧妙地应和,急切报效国家的决心;接着又是一转,西北——代指那些毁灭了作者钟爱家乡的侵略者——射天狼的决心,却最终“断肠”落实在“年年处。”总是给他的雄心浇上一盆冷水。让人油然想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这千回百转之间,给读者揭开了一个清晰的思维长卷,勾勒出了一位故乡为战火所侵,自己十年归来,虽有报效祖国之心,却屡屡不得伸长的爱国志士。

是词中作者并没有一味沉浸在思乡之总,而是从对家乡的痛惜上升到了对国家命运的嗟叹,使得整首词陡然上升了一个境界。


痴情的种子不应该在下雨天出去的。。。


淫的一首好湿。。。。


好多版本呀,我怎么看的是 十年生死两茫茫。。。明月夜 短松冈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回复 我爱空一格 的帖子

……可是,我引的是苏轼悼亡妻的那首,囧~


回复 kzi1984 的帖子

我们说的是一首,苏轼悼亡妻的,他说的是另一首


回复 棕色 的帖子

有时候就有那么一点点伤感了,过去了,我们只能回忆而已,我即使在见她也只是微微一笑,打声招呼……


回复 艾小米 的帖子

爱??都不知道怎么去爱一个了,早就不会爱了


回复 我爱空一格 的帖子

这首词是真的不错的,我也是很喜欢的,好像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回复 无礼书生 的帖子

高中时代的刻苦铭心的爱情,我们都有一样的心情,其实那几句是写给我自己的,并没有说别人的故事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