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ies: 投资理财

【狮城论坛原创】用父亲名买公寓子女还房贷的成功案例

狮城论坛原创:用父亲名买公寓子女还房贷的成功案例
http://bbs.sgchinese.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72983&fromuid=108420

从去年开始就想要买一间公寓,不过因为自己住的HDB还没有到5年不可以买,所以构思着用老爸的名字买一间,问了几个中介都说外国人买屋子可以贷款至少60%之后就去看屋子了。

看房子的过程就不说了,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看成之后的过程,给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就是在屋主答应卖的价钱之后,中介会给屋主签一份OTP,上面写好卖的价钱和屋子的地址,然后买家就给1%的定金,拿那份OTP,这期间买家不用签名,因为当时老爸在家看孩子,所以没有在场。
然后要做的是2件事情,这个不分先后,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拿贷款先。
因为我们是前多方考察下来发现60%的贷款肯定可以批,外加定房子定得匆忙,所以没有先去银行作贷款评估,所以贷款的时候显得很被动。
我的做法是问很多间银行,比较利率的同时主要是为了增大拿到贷款的几率,因为心里没底,很怕到时候贷款不批给的定金就飞了,建议大家可以上一个叫SMARTLOAN的网站,他们会让银行打给你的,这样比较容易。

一开始我自己跑去银行问,对方都是不冷不热地,后来银行自己打来的态度都比较好,因为那些都是专门拉贷款的,相对也比较能够谈条件。
看了一下,我分别给花旗银行、星展银行,中国银行,CIMB,UOB发了询问,其中CIMB和DBS因为我爸爸没有收入证明而不能批贷款,而且我本身工钱不高,所以没戏;中国银行可以批,但是需要用我老公的名字来贷款,因为他的工钱比较高一点;花旗银行和UOB则是都APPROVE了,但是因为我本身名下有HDB,第二套贷款只能60%,不过符合我们原本的打算。比较了一下最终选择了UOB,毕竟存钱什么的比较方便。

搞定贷款过后就是去找律师EXERCISE OTP,这个一般银行会介绍律师给你,收费通常在2500这样,经过一些波折我让我的银行帮我找了间便宜的,因为不用CPF还贷款,算到来律师费只要2000块,也算省了一些。

约时间见律师,要我爸爸亲自去,因为他是OWNER, 主要就是在那个OTP上面在律师的见证下签名,然后付剩下的4%定金外加STAMP DUTY,整个过程挺简单的,完了剩下的就交给律师去办了,然后等那屋子前2个礼拜到律师那边签抵押贷款的东西就完成了。


是以父亲的名字买公寓,子女来还的成功案例。
银行不管谁来还贷款。只看还贷款的人名下有没有组屋,如果有,最多只能贷款60%.是这样吗?


嗯,对的,这个好象现在银行卡的很死的,每一家银行都这么对我说的,第二套房子就是只能贷款60%; 如果我爸爸一个人贷款的话可以贷70-80%,但是他年龄比较大了贷款年数很短。


您父亲是这套公寓的唯一owner?我记得组屋没有住满年限不可以买公寓。


嗯,不能放我的名字,因为我的hdb还没有到5年。


应该可以,那个时候花旗银行和uob都没有看我的收入,说是60%的贷款在他们银行不用收入证明的样子。


各家银行不同的,好像DBS就一定要收入证明,不过我现在拿的是UOB的,据说60%的贷款银行基本上没有风险,只要你的房子买的价钱不要高过市场价太夸张基本上都会批的, 不过亚龙的房子就说不定了的。


写了这么多楼主真好心,保存下来了,等我买时参考一下过程。谢了。


认个“干”的,把自己“干”出去吧。。。


补充下。
1.一般Banker都可以帮你waive掉律师费的,因为律师一般他们都用自己的。我也是UOB贷款,没有自己去找律师,直接用的banker推荐的律师行,2500都waive掉

2.交钥匙之前还需要付剩下的首付(比如你首付40%,Execrise的时候付的是5%+印花税,拿屋子前2周要再付完余下的35%)。一般律师会到时候提醒你付款。付完就等签字拿钥匙了。


没钱还银行就把屋子卖掉阿。你就没屋子了。。。


嗯,银行是WAIVE 0.4%的贷款额,我没有贷很多所以WAIVE不料2500这么多,所以就要找便宜点的咯~


呵呵,应该是以老爸名义买公寓吧


学习了,我也正想这么着再搞一套呢。多谢楼主分享。


为什么亚龙的房子都不一定了呢??
我看的是51 Geylang Lorong 32这边的房子。


都什么时候了,还敢出手买?不怕高位站岗??


其实芽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房地点。不懂为什么银行不给贷款。。。


我有个问题:是不是老爸一定住在新加坡?
我的老爸在中国,我可以使用我的老爸老妈的名来买公寓吗?


不需要在新加坡, 给父母,岳父母办个5年LTSVP,就可以了。 我还准备看时机,等待合理价格,再买一套公寓,到时,父母,岳父岳母名字放上去。 我们还贷,也方便,3家人再多买个公寓压力不那么大,还能收租不错。 多谢楼主的有用信息。


理论上是可以的,不过会有点麻烦,因为买房子的时候不需要爸爸在场,不用他签名,但是去律师那里exercise otp的时候要爸爸在场,如果人在国内的话需要他在国内找律师事务所去签名然后把otp和抵押贷款协议书寄过来,比较麻烦一点,不过应该也是可行的。


据说是因为转手比较麻烦,不容易卖掉,银行风险比较大点,不过只要不是十几二十几巷的话应该还好一点。


父母名字,以后转给自己会有麻烦。4年内超高的印花税不说,4年之后也要3%;这一买一卖就是6%了,怎样都逃不掉的。
除非就是不转名,等他们过身之后,继承遗产。

中间夫妻还不能失和,不然若遇离婚的案子,其中肯定有一方要吃亏了。


还有,外国人名下的房子出租,要交10%的税,还是多少,反正肯定比本地人的高很多。
别漏记了这个。


这个可以住公寓,租自己名下的组屋
呵呵


应该是可以加自己的名字为occupier吧?
这样应该就可以交4%的property tax了啊


父母名下的公寓,如果父母在一个缴税年在新加坡没有住满183天,property tax照10%计算,即使公寓空关,也是10%。


这个非常有用, 谢谢楼主.
很多人都会面临这种情况吧.


斗胆回复这位资深版友一句:

只要有holding power,什么时候买都不怕贵。


买来如果不卖的话也不怕他跌呀,主要怕的是利息涨


弱弱问一句,property tax 10%, 如果房子100万,就要交10万?每年?


望山:但多数投资者是普通工薪,千万要在投资前考虑到最坏的可能,如果能接受,再决定投资。否则不如现金持守,或者做点稳妥的小投资,随时能撤出来。

名叫“工薪阶层”还敢去投资房地产?方向搞错了吧。或者是想投机一把?


问题是父母要怎么样才可以住满183天呢,问过ica说就算有公寓也只能去延期,最多3个月。


你老爸这下在新加坡算是有资产了,是资产阶级了,恭喜!明年千万别忘了给老爸报税喔!如果不报,出租时就无法签合约,也无法交印花税。如此一来,租户赖账,您就一点保护都没有了,因为逃税不敢报警,得罪了租户,而他又去报警,您老爸会因逃税而被取消签证。另外,您自己报税时也别忘了不要再申请“父母扣除“,因为您父亲的“房租”一定超过$2000每年。
另外,您父亲在中国有住所吗?如果有,别忘了到中国为他在新加坡的收入去报中国的税,不然也是犯法的呀!中国人犯了中国的法,新加坡移民局也是很在乎的呀! 不过中新签有“避免双重课税协议”,再此协议下,您父亲在中国交的所得税,可凭单据在新加坡抵扣,手续上有些麻烦。
不知以上问题您老父亲都明白吗?做子女的是否应该为了一些个人利益而把不知情的父母牵扯进来呢?
中国税法规定:
“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童鞋知道的好清楚哦,难道是税务局的?


两个税,别混了:
1。 Income tax, 所得税, 在新住满每年183天,又在新有收入(比如房租等),就必须报新加坡所得税。
2。Property Tax, 房产税,只要在新加坡拥有房地产,则必须缴纳房产税。税率为:自住年值的4%致6%,非自住则为年值的10%
所以:
情况一:父母在新住满183天,且住在房产中,无租金收入,则只交4%至6%年值的房产税
情况二:父母在新住满183天,不住在房产中,有租金收入,则交10%年值的房产税+新加坡所得税+中国所得税(扣除新加坡部分)
情况三:父母在新不满183天,不住在房产中,有租金收入,则交10%年值的房产税+中国所得税
情况四: 父母在新不满183天,房产空置,无租金收入,则只交10%年值的房产税,无所得税


不是
本人曾在90年代回上海工作了三年,其间受到中新双方税务部门及税务顾问之再教育,经痛苦学习之经历,始略知皮毛,不想大家再走弯路,拿来分享一下罢了。


如果我爸爸没有住满183天,但是我住在里面的话呢?这样需要报税吗?


人家等的是资本增值。不为房租。比如06年42万买的两房公寓,现值90万。交点税也没什么。


申请LTSVP没有批,问过移民厅最多每次只能延三个月,而且还要回去四个月才能在过来。。。


==========================
“亲爱宝贝”  话是对的,咋就听起来不大对味涅?
==========================

是因为假设有人会逃税是吗?可是据我了解,这确实发生在大部分用父母名字买公寓的外国人身上。
您摸着良心问问,有几个中国老人家会把新加坡的房租收入去报中国的税呢?他们可能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回事。可是做子女的如此陷老人于不义,只为了自己的“投资利益”,良心上说的过去吗?
我不是圣人,道德瑕疵一大堆,可就是不打我们家老人的主意。
我的意思是说“父母的名义买公寓”这件事要算清楚了,片面的或刻意的逃避一些必要的“成本“或“规矩“是不对的。
《用父亲名买公寓子女还房贷的成功案例〉这篇文章信息不全面,怕是会误导大家。


没意思给谁扣帽子!重点的重点是别“刻意”或“无意”的“忘记”某些必要的成本和规矩。等事情发生了再来改正甚至“被改正“那就非常非常痛苦了。
如果有人觉得被冒犯了,那就对不起了,别在意!如果能因此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值得的。


相信你的教训是深刻的,大家要引以为鉴。

所以说钱要挣, 税也要交足啊, 我家个税去年交了十几万,人民币;P


中国税高呀,最高到45%(月入RMB10万以上),而新加坡最高只到20%(年入S$32万以上)
您要交十几万人民币的中国税,应该是月入4到6万档的,( 羡慕一个)税率30%,如果主要收入是在新加坡的话,年入¥6×12万=¥72万=S$14万,扣掉一些税务折扣,应税额大概S$10万左右,税率是11.5%, ,是不是该考虑把中国户口销了,做新加坡居民就好,税就省好几万呀。


回yishun2009 :理对,但没实质意义或操作意义。没有人去到中国的税务机关主动报国外收入的税。比如中国人在新加坡的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中国政府怎么知道?
==============================
这正是我所要特别提出要大家注意的。很多中国人不申报国外收入是个事实。(虽然明知是犯法的)
为什么还是做呢?是不是有如下的想法呢?
1: 那么些当头儿的贪了那么多钱还洗到国外了,一点儿事儿都没有,凭什么小老百姓逃点儿税就犯法呢?
2: 逮着的叫犯法,逮不着的就是本事,没有罪恶感。查不着的事儿主动呈报是傻瓜。
3: 新加坡的法要遵守,因为法律的执行基本平等,中国的法不用认真,因为那是官老爷们欺负百姓的工具而已。
4: 国内上班的的人,逃税的多了。 都到了到国外了,干嘛还那么较真儿呢?
5: 法律对我有利的时候要严格,对我不利的时候,就随便一点儿吧。
6: ….欢迎大家来续…..


中新两国有税务互勉协议。中国人在新加坡的收入在新加坡收税,不在中国收税。同样,新加坡人在中国的收入,则在中国征税。


不全对。租税互免协议是说,你在收入所在地缴的税可在另一地抵扣,并非不用缴。
比如说,中国人在新加坡置产而取得$40,000收入,在新加坡缴纳了$1000税,然后回中国呈报同笔收入,因为中国税率高,你可能需交¥10000税,根据租税互免协议,你可以扣除在新缴纳的$1000=¥5000, 所以你还要交¥10000-¥5000=¥5000的中国税款。
只有当你在新加坡缴的税款高过中国的税时,你才不用交中国的税。但目前中国税率高过新加坡,从法律上讲还是要交中国税呀。


看一下中国的税法吧:
“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
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够明白吧!


确实是这样的,大学的时候学税法的时候这一条记得特清楚。。。


如果你把户口销了,你在中国就“无居所”了,当然就不用交中国税了。税务局没错。
但是用父母名买房,你总不能把父母的户口销了吧。


别假设了,请看《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原文节录如下:
===============
第二十二条消除双重征税
一、在中国,消除双重征税如下:
(一)中国居民从新加坡取得的所得,按照本协定规定在新
加坡对该项所得缴纳的税额,可以在对该居民征收的中国税收中
抵免。但是,抵免额不应超过对该项所得按照中国税法和规章计
算的中国税收数额。


这就是我说有点绕的地方,你挑的这两条还真是极具代表性:
你注意到这两条款表述上的区别了吗?
第六条是说 “缔约国一方” 许可 “该缔约国另一方“ 对在“该缔约国另一方“ 的不动产征税,但是“缔约国一方”并未放弃它对同个收入征税的权利。
而第十四条才是明确说明“独立个人劳务所得““仅”在该缔约国征税。这个“仅”才规定了“该缔约国另一方“不得向“缔约国”居民征收“独立个人劳务所得”税

综合以上,不动产收入是双边征税(所以才有必要规定第二十二条,不然二十二岂不是虚设?),而“独立个人劳务所得“才是单边税,由“居民”的所在国收取。注意,工薪收入并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 而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情况更复杂一点,不过你要是理解了“仅”字的作用,还是能够理解的。


用中国父母的名字买房除了要针对租金收入缴交中,新双方的所得税外(总额为税率较高的一方),另一个不容忽略的成本是:当你卖房的时候,由于父母是中国的纳税义务人,中国政府会抽20%的财产转让所得税。除非你不报,不过那就构成了逃税。(政府是否抓得到,那是另外的问题)。
以下是中国税务法的节录:
==================================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大涨见识啊,顶一个啊:lol


blog

Share
Published by
blog

Recent Posts

中国全面禁止虚拟货币

炒币者极度深寒:不止凉了,还冻…

4年 ago

如果在六个月投资赚取超过1%的利息

银行每个月都打电话,问我借不借…

4年 ago

想买住院保险……

如题, 29岁SC. 你好,我…

4年 a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