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个我的个人情况吧:
女,PR,25岁,单身,有固定的工作,薪水3000。
我自己想要买一个储蓄的,几年后可以有个小存款。
还想买一个万一我有意外,可以担保的,比如说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我的家人可以得到一点补偿
关于保险的细节我一点都不了解,请各位根据我的情况帮我推荐一下吧。也欢迎保险经纪哦~
非常感谢
买保险,别忘了保险二字。买简单的保险就足够了,还便宜。
其他的所谓投资保险就算了。:lol
干麻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交给不认识的人打理。。。。。
好好在这里学学怎么投资,不是更好:victory:
我就买了两个 住院险 意外险 两个加起来每月40 到50的样子吧,具体记不清了。
非要想储蓄的话,可以去银行看看,有的银行也推出了强制储蓄计划,必须每月存多少钱之类的那种,应该比保险储蓄靠谱。
買五種保險。
第一,用公積金買一個MediShield提升計劃,然後多花一點現金讓保障保100%。
第二,買一個保死亡的Term保險,要保多少自己決定吧。
第三,買三十種疾病的Term保險,越便宜越好;大約五萬的保額就行了。
第四,買個意外保險,大約五到十萬應該就夠了,要記得買有保斷手斷腳斷指的,而且最好有GP和中醫保障。同樣,盡量買便宜的。
第五,買一個殘障收入的保險,最好不止是TPD,而是部分殘障也有保的,目前只有大東方和Aviva有這類保險。
如此一來,該保的基本上都保好了,要儲蓄在下推薦還是有錢買藍籌股沒錢買基金,最好去找一個CFP或CFA來幫忙做投資決定。
銀行的強制儲蓄計劃基本上全是抄保險公司的,而且銀行本來就是放債高手但不是投資專家,基本上回報率大多比保險公司的還低。有幾間銀行更是乾脆拿保險公司的儲蓄保單來賣而不自行開發產品。
基本上,都是低回報投資期長而且不靈活會鎖死自己的資金的產品,故此儲蓄保險在下不怎麼推薦,貴、回報率低、首兩年的錢完全浪費(現金價值是0)而且把自己的錢鎖死十多二十年;根本是浪費錢的保單。要儲錢,最好就是做自己的風險評估然後去買最適合自己風險承受程度的投資,比如基金、股票、債卷、房子、黃金等等…看個人喜好。
6楼的给了你很详细的答案。
想储蓄保险存一笔钱,短时期内是不可以的,那种含存钱储蓄的人寿养老保险,一般时间都比较长。
谢谢大家指点,我昨天问过NTUC的,感觉他们的vivoCare不错,准备再问问大东方和宝城比较一下
VivoCare是終生早期疾病人壽,大東方和保誠的是定期早期疾病人壽。
價格自然是大東方和保誠比較便宜,問題是早期疾病基本上是很難檢驗到的。
這點在下問過不少醫生朋友的,他們都說早期嚴重疾病基本上是很難測驗出來。
若有早期疾病的疑問,可以去醫院或診所詢問醫生的見解。
谢谢你的专业解答,那个VivoCare每个月付212, 付20年就可以保终身,这样还是很贵么?而且我觉得你上面讲的也很有道理,储蓄保好像作用不大,但是我身边的朋友好多都买了储蓄保,我又犹豫了…
基本上,只要是終生人壽都是偏貴的,以為佣金高而且保終生。
VivoCare,在下也有代理,只是沒賣過,這產品本身是算便宜了,但是對比Term還是很貴。
重要的還是,究竟有沒有必要買終生險?而且有沒有必要買早期嚴重疾病?沒有必要為何要多花錢?
一般來說,保險保到退休年齡就行了,退休後離基本只需保住院保險、老年殘障及意外保險就行了。
儲蓄保險是保險代理最喜歡賣的計劃,所以買的人自然很多。
容易賣而且佣金高,自然有很多代理推銷這計劃,但說實話儲蓄保險對顧客來說真的不划算。
保诚(prudential)的早期重大疾病是保到85岁的,如果到85岁连早期疾病都没有,说明一个人确实很健康~
說實在的。
在下想半天也想不出退休以後。除為了給孩子多一點遺產外,於醫藥和老年殘障之外的保障究竟何用之有?
一般來說,一個人退休了,退休金也應該很豐厚,足以維持餘生了,那何必保呢?
如果没有退休金怎么办呢?
谢谢你的解答。明白了一些。不过,已经买了储蓄保险3年了,是不是要把它停止呀?能否帮忙分析分析?
退休金和保險有何關係?
根本就沒有用保險來規劃退休金的道理。
退休金應該用投資,比如基金、股票、房子等等…
絕無用保險來規劃退休的道理,無論是終生壽險還是儲蓄險。
買了三年,基本上虧的錢已經虧得差不多了。
很多人买保险之后就忘了保险。
唉,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呀?给分析分析啊。
储蓄保险是一项长期投资承诺,短期内很难赚的。买了就放那儿吧,以后会是一笔很丰厚的回报
我认为你的说法有误。首先,储蓄保险第一是个保险,而不是一个投资。这是有本质区别的。其次,既然是保险,就不能单纯从投资的角度来评价它。我看到这里很多人一提到储蓄保险,红利保险以及投资联结保险的时候,就马上去看到底有多少收益,而忽略了其中的保险元素。最后,我觉得你作为一名保险从业人员,更有责任引导大众全面的看待保险,认识保险,从而接受保险,并让自己和家人从中受益。
你上面的回复,我觉得不妥。混淆了储蓄保险跟投资的概念,更容易引起大家的误解。保险就是保险,重在保障。不能说它短期内是否难赚。而且,以后的所谓回报也不见得丰厚。比如说,20年期的储蓄保单,单纯从现金值的角度来说,能翻倍吗?就算它能翻倍,可是经过了20年啊,光通货膨胀本身就快翻倍了吧。这样也叫丰厚?
你是不是刚做保险啊?如果是这样的话,建议你再仔细的钻研一下自己的业务,还有评论问题的角度。在这里发一些不严谨的回复,是不专业的。我所认识的保诚保险,不应该是这样的。
http://bbs.sgchinese.net/thread-4282780-7-1.html
他買的是PruLink,不是PruCash或PruSave。
詳情在下建議集中在另外一個帖分析吧,否則會很亂。
老實說,在下個人的看法是儲蓄險根本是廢的,論保障保額低論儲蓄利息低,完全是雙低。
不如去買一個Term然後把剩餘的錢自己去做投資,不是更好嗎?
可惜很少會有保險中介推薦客戶Term+Investment的作法,因傭金太低。
非常討厭看傭金推薦保單的中介,完全降低了整個業界的水平和信譽。
如果买term加投资的话,又不知道投在哪里了,怎么办呢?
估计有人会跟你说,他是专门做投资计划的,拿钱去找他就好了。呵呵……
好的,谢谢
無論如何,投資傭金低,中介會賺比較少,這是事實。
不用客气。市场上的产品有很多,种类也就那么几种。弄明白了,看看自己能接受什么样的组合。
很多人都喜欢说“Buy Term and Invest the rest”这样的做法,但是要小心不要变成”Buy Term and Spend the rest”这样的结果。其实我觉得“Buy Term and Invest the rest”这样的做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行不通的,除非你自己对于投资很了解,或者是专业的投资人员,然后再紧张的工作之余又有很多时间和精力来管理自己的投资。可是现实情况是,工作很多,有时候还需要加班,下了班家里还有一堆事,要是有小孩的话,事情更多。到底能抽出多少精力和时间来管理投资就成了个很大的问号。
我身边有个实例,差不多3年前,我在做自己的规划,一个朋友跟我介绍他自己的做法,就是“Buy Term and Invest the rest”。三年下来,我们聊天时再谈起来,三年了,他除了银行每个月定期存款之外,没有其他的投资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想自己学习投资相关知识后再投资,可是这个学习过程却一直延续下来,没有结束,也就根本没有做投资。原来准备做投资的钱,都以各种理由花掉了,比如说旅游,电视,iPad之类的。
找ChFC、CFP或CFA來幫忙投資。
不然的話,問周圍的親戚朋友有無炒樓炒股票炒得很成功的。
怎么我自己看不到这个贴的任何信息了呢?
呵呵,Buy Term and Invest the rest的優點是自由、靈活。
但有些人濫用自由和靈活,結果變成Spend the rest是沒辦法的。
Buy Term and Invest the rest的重點是必需有自律,其實方法也很簡單,先決定每個月要儲蓄多少,然後每個月領了薪水就先把要儲蓄的支出儲蓄,剩下的錢再花,就不會有變成Spend the rest的問題了。
要管理投資其實也不需要很多時間,比如基金投資,回報其實最低但基本上每一個月花幾分鐘就能妥善管理。股票投資若不是在短線操作投機炒股票而是長線操作的投資的話,其實一周半小時的時間做一點功課也可以,年回報大約比基金高5~10%。買樓道話只要一開始花幾個月的時間找房子,一旦選定房子就基本上不必管理,去找中介出租房子就行;當然,去做期權、期貨、貨幣等短線投機就大約每天需半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了。
對投資不精通或不是專業的投資人員,就去找投資中介啦,重要是有ChFC、CFP或CFA。只是肯定會花一點顧問費、交易費(自己買基金Sales Charges一般是1%,中介的話一般是2~5%)和管理費用(0。5~2%)等等,會讓年回報降低大約1~3%;但是優點就是有專人看顧自己的投資,而且無論如何費用總比去買終生人壽、儲蓄保險或投資互聯保險低許多(前面兩年的錢是100%完全完蛋)。
不然,在這個版上面請教各路人馬如何投資也行。XD
Buy Term and Invest the rest不是對大部分人行不通,是對大部分人若沒有專業理財顧問來幫忙投資就行不通。
的確,如果去找專業理財顧問的話,是會花錢,最後投資回報,是會比自己操作自己去投資少,但總比去買個終生人壽或儲蓄保險回報高許多吧?
在下先說明,在下的確是理財顧問,也的確賣基金,但在下不賣股票也不是房屋經紀(故在下推薦人去買股票炒樓對自己生意沒好處);而且在下代理八間保險公司的產品(Ntuc、Aviva、Axa Life、TM Asia、Manulife、Zurich、FPI及HSBC Insurance【商務保險還包括AIA和大東方】),包括他們的終生人壽、儲蓄保險和ILP;故在下不是自己不能賣還說這些產品不好,在下是能賣,只是不願意去賣這些回報而保額低卻又貴死人的產品。
您朋友的問題要解決很簡單,叫他一邊投資一邊學習就好,去找一個CFP或CFA幫忙他就行了,無論是保險公司、銀行或FA公司都有這類人的,只是看他的經紀是否是CFP或CFA而已,若沒有的話,叫他直接去保險公司說要一個CFP或CFA來服務自己;再不行的話把在下的電話給他,82822694(在下非常厚顏無恥的打個廣告,敬請見諒XD)。
看了你的分析之后,我觉得暂时先不买储蓄保险了,但是终身人寿还是一定要买的
要買終生人壽啊,很貴的哦~
要選終生人壽,就要看自己的目的了。
選擇終生而非定期人壽的,基本上有以下兩個目的。
1:確定遺留遺產給親人,基本上是最常見的理由。
2:支付個幾年的保金後享有永久保障,由於殘障只保到65歲,這個目的一般是保30種重大疾病;若要保早期重大疾病,目前唯一有早期重病的終生人人壽只有Income的VivoCare。
根據您的要求,可研究不同公司的保單。
乍一看这个回复,很生气,但是转而一想,也可以原谅你的无知和断章取义,毕竟不是专业人员嘛,或者是没有看清前面人的疑惑,在上一个话题中,说买了一个储蓄保险短时间要不要取出来,我的回答是建议不要取出来,因为储蓄保险前几年扣的费用较高,如果取出来会划不来。
至于丰厚的回报,不是说你投1元钱就立即能生3元钱,是相比储蓄而言。如果你在银行的利息是多少?现在大概0.5%左右,而储蓄保险一般是3.75% ~5.25%之间,当然更重要的是除了利息还有保障,即保险。
在论坛中个人觉得不需要长篇大论,真正需要保险的不是在论坛找答案,而是寻求专业的adviser面谈和建议,而不是象你在这里不负责任的指指点点,极力的贬损别人来抬高自己。
3.5~5.5%是壽險基金(Life Fund)的回報,不是保單本身的回報。
由於保單有傭金、保障費等支出,到最後回報必然少於3.5~5.5%。
一般會是1.5~4.5%左右;不同公司、保期、顧客性別年齡抽煙與否等回報會有所不同,
请问所谓专业人员:
第一段:请问储蓄保险前几年扣的费用都有哪些呢?
第二段:1)你说“储蓄保险的利息一般在3.75%-5.25%之间”。我所了解的是那两个数值本来就是为了演示而选择的,for illustration purpose only,并不能代表储蓄保险的实际利息值,也不说明这个利息一般就会在这两个数值之间。再者说了,这个利息到底应该怎么算出来呢?如果可以的话,请举例说明。2)这个帖子从头看下来,你都没有强调过储蓄保险的保障作用,一上来就说“储蓄保险是一项长期投资承诺,短期内很难赚的。买了就放那儿吧,以后会是一笔很丰厚的回报”。这是不是很容易让人觉得储蓄保险就是长期投资?这样算不算误导?
第三段:我发现一个情况,或者说是一个通病,在这里活跃着的保险经纪们,在发帖的时候,通常会采取两种策略,一个是想方设法找出其他公司产品的缺点,然后加以扩大并贬低。第二个是说话只说一半,解释的也是半藏半露。这样就显得自己很专业,懂得多吗?总而言之,我觉得你不够专业。还好我现在不需要找保诚的经纪,就算需要的话,我也会飘过。
不會吧,在下看英康的王者风范網友他就沒這問題。
根据楼主的情况,建议:
1)Shield plan
2) Personal Accident
至于人寿保险部分,看得出楼主还有很多心意未定,具体建议哪种类型还尚不能确定。
建议楼主还是再多了解一下不同人寿保险的种类,以及各种利弊,再做决定。
你可以参考41楼雨茜的意见。
看來他是不會回答您了,望您不介意在下越俎代庖吧。
真是的~兩位有必要鬧得這麼僵嗎?大家和氣生財嘛。
冷靜、理性討論,沒必要都這麼倔嘛?
第一:多啦,最大筆的當然是傭金啦,尤其是第一年的,前面六年的傭金加在一起,大約就等於一年半到三年的保金的;當然這不只是經紀的傭金,也包括他經紀和主管的抽成,及各自的花紅還有就是公款出國的費用。
第二筆支出的就是保險費,就是公司為了提供保障的開銷,但這筆錢在50歲以前基本上不高。
然後就是公司的行政費用和管理費了,當然還有公司所要抽的利潤。
第二:3‧75%~5‧25%那是假設的回報,而這不是保單本身的假設回報,是保險公司的壽險基金(Life Fund)的回報。
目前來說,就在下知道,大部分的保險公司的壽險基金的平均年回報都在4~7%左右。
就目前,安盛、大東方、亞洲、宏利和英康的壽險基金回報都是業界比較穩定而良好的,其他公司也不錯,就是沒那麼好。
但這只是說壽險基金本身的回報,由於前面說提到的各式各樣的費用,終生壽險和儲蓄壽險基本上是不可能達到3‧75%~5‧25%的年回報的;3‧75%~5‧25%是說壽險基金不是說保單,在前面的傭金和整個保期的各式各樣費用後,回報肯定會減少許多。
一般上,保期短(十五年以下)的大約回報會在1~2%而保期長的回報大約是2~4%,詳細回報還得看保單類,比如中間有支出現金的儲蓄保單回報肯定少於沒支出的純粹儲蓄保險;而人壽保險回報就基本比儲蓄保險更少了,長期(20年以上)的話,年回報大約會達到3~4%。
但這些都只是可能,一般有保證回報是少於1%甚至是負數;不確定回報方會達到1~4%。
不知您是否滿意在下的解釋?
有睡,剛醒來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