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L:L
很多朋友在里面。。。:'(:'(
据报道,由于大量购买欧洲国家主权债券所造成的损失,期货经纪机构全球曼氏金融(MF Global Holdings(MF))周一已申请破产保护,而芝加哥商交所亦已限制其所有客户的交易,其金融客户仅限于平仓。
31 Oct 2011Singapore Exchange Limited (“SGX”) has directed MF Global Singapore Pte Limited (“MF Global”) not to take on new derivatives positions but only reduce existing positions with immediate effect.
MF Global has informed SGX that it will not enter into new securities transactions.
Currently, MF Global is meeting its financial obligations to SGX’s derivatives clearing house.
唉,欧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新亏手快了点。。。
话说,这个+德克夏银行跟雷曼倒有什么可比性么?影响力?象征性?
公司名称 破产年度 破产时资产额(亿美元)
雷曼兄弟 2008 6390
世通 2002 1039.1
通用汽车 2009 910.5
CIT集团 2009 804.5
安容 2001 655
Conseco 2002 613.9
MF Global 2011 410.5
不知道mf-global里面客户的资金安全吗?
等明天看看我的cfd里面的钱能不能到账就知道了。。。
说减记利好的,多是看长期经济基本面发展,自己空仓等着逢低吸入的~
其实身边大多数的人都空仓者,最多做一下短线交易
在我看来,减记应该把经济下滑的列车正式启动了…
之前的一切都是疑虑,并为真正开始经济滑坡… 减记就是按下列车引擎….
减记只是一个方案,方案要付诸实施,需要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上划出这部分‘坏账亏损’…
这部分亏损过于庞大,银行为降低和填补亏损冲击,必然会自动出售资产,减缩开支,降低投资风险和去杠杆化…
俺曾有前文赘述,去杠杆化将是最大风险,如果速度过快,大家应该在不久的将来惊诧到处横行的廉价金元怎么会变成短缺…
美国的量化宽松已到极限,欧洲没有随意印钞的机制… 这个黑洞将很难填补…
这世界的钞票其实没多少,资本多在信贷数字上… 信贷这东西,一吹就是个泡泡,一放就瘪了…
已经不可以了,全部冻结了
破产这东西通常都是由小及大… 像倒骨牌一样….
MF倒了,它的债主可能也要倒了…
企业倒闭潮对我们肯定是利好!
可惜目前就一家。悲哀!我们公司没拿到这个单子!
继续倒吧。
好奇楼上是做什么行业的?
每年破产的公司N多间。按照你的说法,世界末日早来临了。
企业倒闭破产是常态。能生存壮大的才是少数。
也许有人会说“怎么我看到的都是活着的企业?”
答案很简单:死去的人比活着的人多,可是你看到的都是活人!
说错什么了? 值得您说教一番…
我说的都是大白话。不爱听拉倒。随便一个企业倒闭,债主起码N多个。骨牌效应的话,N间接着倒了,世界经济末日来临了。
新加坡的是清盘(从新闻看到),具体是哪种看要公告。
破产保护是美国的说法。新加坡没有破产保护的说法,对应的是司法管理,做法接近美国的破产保护。
实际上大部分司法管理到最后的结局还是清盘。
我也不理解你说的
你牛,你见过死人比我见的活人多…
美国救雷曼是白痴,欧洲就希腊是愚蠢… ‘企业倒闭潮’‘资金煅链’‘骨牌效应’都是骗人的鬼话,不救世界末日也不会来…
好吧,你说的都对,不过想在我面前耍大牌,能说点让我仰慕你的东西么?
我什么时候说过“见过死人比我见的活人多”了?
大白话你不爱听就算了。扭曲我的原话是很低下的做法。
说几句大白话,你就跳了起来。就这度量,我还真不敢让你仰慕。
大家好好的,怎么就又来了。淡定淡定。有空一起和茶。
我也搞不懂某人怎么跳了起来。他讽刺说我公司破产,我都不放在心上。本来公司破产就是常事。特别是那种曝险过度拿投资当赌博的金融公司,倒了更是正常。
据早报报道,新加坡的MF确实是清算。
新加坡没有破产保护的说法。类似的做法是司法管理。
美国那边的破产法我不熟悉。但新加坡这边算是内行。
新加坡陷入债务危机的公司,一般会请专门做重组的公司和债权人谈判,进行债务重组。重组计划失败后才进入破产程序。当然重组计划可以多次修改。
破产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是先申请司法管理。公司由司法管理人负责。公司仍可照常运营(实际上司法管理人都会慢慢停掉运营的),公司管理层可以(经过批准)继续负责公司的日常业务。理论上,司法管理人可以继续进行债务重组来挽救企业。但实际上,因为已经经过前面的重组计划失败了,在司法管理下更难做到债务重组。所以大部分的司法管理最终还是进入了清盘程序。除了清盘和债务重组,上市公司还有一条路,就是利用上市公司的壳,被别的公司借壳上市。本人就曾经参与这样的案子。这种情况下,看起来公司还在,其实已经不是原来的主体了。顾名思义,借壳上市,壳在,里面的东西换了。
破产是以企业法人来进行的。总公司破产了,不等于子公司一定会破产。对于下面有很多子公司的集团公司,有可能某些子公司营业还是好的。这种情况之下,总公司的司法管理人会寻找买家把子公司卖掉。子公司转手后,还会继续生存。但已经不属于原来的主体。我也参与类似的案子。因为子公司还在,公司名字和产品品牌还在那边,很多债权人误以为公司没有真的清盘,打电话过来质疑。
算是科普吧。呵呵。
员工赔偿, 最好的结果:
MIN ( 5 个月薪水,S$7500)。
也就是说,不管薪水高低,最多拿到 S$7500. 还要求上帝保佑。。:L:L
年假vacation leave部分的补偿不受该条款限制。加上年假可以超过7500.
而且那个限制是在优先权。剩下的部分还是有权拿的,只是和普通债权人同样级别了。
不过那只是理论上。实际上可能7500都拿不到。
呵呵:o
據彭博新聞社報道,全球曼氏金融控股公司(MFGLQ)的失蹤客戶資金在摩根大通(JPM)的一個保管賬戶中被發現。
彭博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的話稱,截至10月31日,該賬戶中有6.588億美元資金,而曼氏的客戶資金缺口為6.33億美元。
在曼氏金融最近提交的破產申請中,摩根大通被列為其最大的債權人
想不明白,为什吗会去摩根大通的账户,目的是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