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是这样看的哦,06年以前,新加坡由于种种原因,公寓的价值被低估了,随一波大牛市和人口政策,产业市场供不应求急剧升温膨胀,刚升到1半,次贷来了,结果压力下大挫,连同过去6,7年累积了强劲的反弹力量,随新加坡经济的寒冬稍微一点溶血,就快速起来了。
我觉得有几点使得房价不可能大跌超过20%:
1新加坡的发展已经到达另一个阶段,中国也发展到一个阶段,中国人的购买力和97回归那股香港人抢房热比其实基数更大。
2 地价的发展,这个我需要数据支持,但是我至少知道02年前新加坡的土地政策比现在严格,外国财团基本很难标地。
3 宽松的外来人口政策再怎么收紧,外来人口还是多了很多很多,工作,留学,移民,准PR,再过几年,前2年在学校拿PR的孩子们都开始要买房了。
4 长期的通货膨胀,低利息环境
5 经济低迷,大众投资渠道有限
6,亚洲本土尚未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势头
7,政府调控减少了崩盘的风险,也压抑购买力的兑现。稍微一松手,成交量又维持住了,再给点阳光就灿烂了。
数据说话,09年最低点68万的房子,08年头还能卖78万,10年中94万,2,3个月前卖115-120万。现在大概在105-110万上下,其实已经跌8%,而中央区外围的大众公寓价格似乎还没有明显的下跌。俺房子的估价比7月还多了5万。
可以这么理解么?假设中央区跌了25%打住,可能刚需市场的外围大众私宅也就跌个15%?
相信这波欧债不会像次贷那样凶猛,更温水煮青蛙一点,往好的方面看,股市2300?那估计加上新政影响,D09-11价格跌到25-30%,大众私宅15?现在120万的房子也许叫价10X万,成交在96万以上?(当时09年2月,68万成交的房子叫价都是75万。)
再坏一点,全球经济危机,裁员风起外国人大撤退租金下跌,流动性减少利息稍微起一点到2吧,股市1800-2000,中央区跌35%,房价回到08年次贷爆发之前,前几个月120万的房子成交在80万。您觉得这样的可能性多大呢?
最坏的,就是再来一次高利率低租金的长期环境,一切回到解放前的02–06年,这个。。。我觉得基本没可能。
/////////////////////
其实之前我就有这感觉,版里发言的都是唱跌唱空的多,另一边厢不断有人发装修帖,买房帖。。。唱空的也一边不甘寂寞的看房子。
这几天也有好些人赶末班车入场,多数是大手笔砍价爱卖就卖,发展商也开始给出估价10%–15%的折扣。如果市价1500,1300现在能买到,其实风险也不算太大?
反正我是隐约担心,除非欧盟跨了或经济大事件影响了这里许多人的饭碗和钱包,否则房价难以大跌。年终的消费热情还是无比高昂。
这些都是假的,房租一跌,房价就完蛋。现在大量的公寓都是用来出租的,100万的公寓,只有2房了,至少要出租4000才能保本。那些打算租2500到3000的鞋盒公寓,搞笑死了。
住得起这些(或者说舍得租)的其实都是老外,拿公司补贴的。等到明后年那些公寓大量TOP,供应一上去,房租就跳水。房租的机会成本是刚性的,房子在很多人心里觉得不卖不亏,可是如果出租不租也是亏的。很多人根本没打算/没能力持有的,可是现在楼花走不掉了。房租市场看的是净居住人口变化,而不是多少EP变PR(难道EP都住街上啊?)
其实看美国就知道了,房价先开始跌的地方都是大量新房的地方,什么佛罗里达拉斯维加斯,因为新房统一上市以后大量的投机者就hold不住了,然后就是雪崩。而成熟的大都市房价下跌其实都是滞后经济的,纽约市里今年房价才开始大跌(08、09倒是没怎么跌,硅谷也是这样),因为很多房东终于hold不住了(我认识大把华人是在09年入场的,都以为到底了)。
最麻烦的是新加坡走浮动利率,100万的房子,80万贷款,加1个点,就是600-700一个月,利息加2个点,市场就彻底垮了。只要利息市场回到2005,这个市场肯定不止跌20%(难道大家觉得今天这种实际负利率可以持续20年?)
各种银行调低经济增长预期的报告一应该给予注意。 说到底工作不保收入减低的时候房子股票投资就不是要优先考虑的事情了。
给市场几个月再说吧。 买是一定的所以要看。 但不是现在进场。 我这么看
不用说大跌 就08底那势头再来一次都够受的. 新加坡不是老说外国务工者是本国人就业的Buffer吗. 如果外国人都卷铺盖了, 就危险了. 手头紧靠收租子还房贷的第一批跳楼
个人认为06-10是个牛市,但被08腰斩…. 11-14是波熊市…
关于发展商让利,其实代表他们对前景的看法。例如中国年年调控,年年喊跌,经常交易量急冻,但发展商很少降价,因为对前景看好,最后都是发展商胜出,会出现一波报复性涨价。 但这次看似全面性的降价了…
发展商不降价的一个原因是,会形成市场转向,这个在房价指数图上可以很明显看出…
嗯,这个切入角度比较独特,很有道理,谢谢分享
不过我看得更淡一点点,是因为完美风暴中的超跌。不过应该需要时间发酵,2波的可能性大点。短期内的话应该还不多
经济不好+预期+提高利率+房租+外来人口缓入+公寓供应量+组屋供应量的冲击
对了,通胀后期一般是超跌的(所以通胀周期里房产保值,并不是线性的)
07年算起,现在还是通胀中期罢了,到了通胀严重威胁经济/政治的时候,(美国,中国等)政府是别无他选重手控通胀的
目前看来美国大选前市不可能提高利率的,美国低利率至少会再维持1年多
yes, 明年是政治动荡的一年,美国,中国,台湾,俄罗斯,法国许许多多国家大选… 政府会把精力拿去应付选票,而进一步忽略经济问题… 政客也会不切实际乱开支票给选民… 预计至少法国,会更倾向与保守,以照顾本国选民为重,那纳税人钱为他国买单的政治代价在明年将会升高…
更正一下下,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哈哈
台湾马蔡争,蔡的机会是0(尽管结果可能只差5%)
这次O8估计连任够呛,经济不好不少中产恨他,华尔街更加不会选他,收缩战线[关键词屏蔽]商也不喜欢他。
捉本拉登的bonus到明年应该用完了,目前国会又是共和党占多数,只要继续杯葛,这一年O8也做不出什么来,不过也许把精力放在选举上是明智的,好在连任一般是有点优势的
坐看好戏咯
中国的话
习近平
李克强
王岐山
张/德/江 (居然是敏感词?)
李源潮
汪洋
俞正声
薄熙来
剩下一个名额就比较难确定了,还有一年,大家都有机会(估计不会再像以前那样7个或者8个常委,9个很可能是常态)
刘云山有可能留任,王刚,戴秉国,甚至令计划都有机会
张高丽估计没啥机会了,老江保他不住了,真实此一时彼一时啊
刘延东估计机会也不大,女人不进常委这一规则应该不会在这一届打破
胡的军委主席一职应该也不会立刻交接,什么时候交接大概会制度化下来,平稳有序,集体瓜分,应该是这次18大“选举”的特色
呵呵,乱歪楼,又在乱猜了。。。
Sigh,谈政治要小心,被连捉2个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