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季转售组屋现金溢价大跌,榜鹅区猛挫21%。
《海峡时报》报道,政府在今年1月大动作推出第七轮房地产降温措施后,组屋转售量下滑,现金溢价也受影响。
今年首季,转售组屋的交易量为3186个,这是自2009年来最低的季度转售量。其中,70%是三房式及四房式组屋,其余的则是五房式或公寓式组屋。
现金溢价方面,榜鹅区的溢价中位数从4万5000元跌至3万5500元,下降21%,跌幅最大。淡滨尼和白沙等区,组屋溢价则分别下滑了13%和12%。
完整报道,请翻阅08.04.2013的《新明日报》。这样的好消息连续来的话,政府不会出新政策了吧。第一季度有新年假期,成交量一般会偏低,第二季度的数据会更有说服力,拭目以待。看来是稳住了,不错。。。应该是建立趋势了,至少不大会涨了。。。政府的意图就是 「稳」,不是「跌」。COV跌了才叫"稳",不跌的话那还叫"涨"。因为原来是100k的cov,现在是50k的cov和50k的absd。cov少的那部分拿去交absd了,对买方来说没什么变化,甚至更惨理论上讲cov是零才能稳,因为只要有cov估价就会随着不断上涨。。。组屋必定会继续下滑,政府不断推出政策稀释组屋需求,比如最近的夫妻没有孩子也是可以跟政府租到很便宜的组屋(好像三房的也就不到1000块),这样他们就从新选择,不考虑二手,更加倾向新屋, 二手的这部分需求就会被抽走,再者接下来几年不断推出的新屋。二手组屋很明显需求已经在逐步被软硬兼施地稀释。
问题就在于3月的价格实际是反应几月份的成交价?
像HDB那个第一季度的成交价和COV,至少有一半的OTP是在新政之前出来的。可我的房子是2月otp的,4月底才first appointment,就没有算进去统计里面么,算进去我这个时间段的话可能cov就没象报道的那么低了,因为我看房的同时,有很多房子被人高价cov抢走的卖房的人捂着脸哭。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