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SIBOR制定银行骤减 监管当局检查程序(2012-07-19)
王阳发 报道
[email protected]
受伦敦银行同业拆息率(LIBOR)丑闻影响,参与新加坡银行同业拆息率(SIBOR)的银行数目骤减。据了解SIBOR目前只使用五家银行提供的数据,只有原先报道15家的三分之一,而新加坡当局已开始深入检查银行作为基准的“主要市场利率”的制定过程。
随着伦敦银行同业拆息率丑闻越闹越大,英美当局以及议会对围绕巴克莱(Barclays)和英国央行的LIBOR丑闻的深入查究,已经扩大到最少七家银行,各国管制当局也纷纷检讨有关银行同业拆息率的制定过程。
这也使到银行纷纷决定退出银行同业拆息率的制定过程,导致有关拆息率是否适当越加受人质疑。皇家苏格兰银行(RBS)两周前已宣布退出在新加坡的银行同业拆息率制定过程,巴克莱银行则在考虑退出阿联酋的银行同业拆息率制定过程。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昨日首次针对银行同业拆息率问题回答媒体询问。它说:“多个国际金融中心的管制者正在深入检查银行作为基准的主要市场利率的制定过程。在新加坡,金管局也同样在这么做。”
新加坡银行公会(ABS)常务主任洪爱雯昨日针对金管局的话作出反应说:“新加坡银行公会去年检讨了SIBOR的制定方式。有关治理方式和程序已确立,而有关程序已相当坚实和周到。虽然如此,我们将保持警惕,以确保治理方式和程序合规。”
有关拆息率的制定,首先由银行向负责机构提供数据——银行认为可向其他银行取得贷款的利率,负责机构再从有关数据制定拆息率。LIBOR的影响广泛,波及企业借贷、房贷、债券、衍生产品市场。在新加坡,SIBOR的波动主要是影响本地房地产贷款率。
从皇家苏格兰银行的退出至今前后两个星期,参与SIBOR制定过程的银行已从15家骤减至昨日的11家。法国东方汇理银行(Credit Agricole CIB)以及荷兰商业银行(ING Bank)也已经不在彭博社的拆息率资料供应者名单中,美国银行美林(BoAML)本周至今罕见的一直没有提供新的数据,消息指该银行已退出拆息率的制定过程。
令人诧异的是,新加坡银行公会实际上是采用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服务来协助它制定拆息率,而汤森路透的数据只显示五家银行提供新元银行同业拆息率。这让人非常不解,因它对制定拆息率的解释是,新加坡银行同业拆息率是在排除最高和最低的数据后,其余数据取其平均数。因此只使用三家银行的数据来计算。
新加坡银行公会对外提供的拆息率,便是以这几家银行提供的数据计算出,例如三个月拆息率为0.375%。若以彭博社的11家银行的数据用同样方法计算,可得较高的利率,即0.383%。
有关参与银行数目以及拆息率的计算方式,新加坡银行公会昨日未能及时答复本报查询。
能否简短介绍下LIBOR丑闻?
银行弃用Sibor是因为Sibor对银行不利么?
银行减少的话不就更容易被操纵了?
而且那几大银行操纵libor基本也是为了压低libor,这样可以显示自己银行的funding没有问题,这样credit rating不被调低。现在没有人为操纵,估计libor和sibor都要升高了?
如果这样推断Sibor会升高,那银行更因该乘现在推销Sibor啊,这样过不久Sibor的配套涨的比其他的配套快,银行有利可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