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是加强而非冲淡我国特点”
李总理的一番谈话,对近期的移民紧缩政策将有望得以稍微缓解!
“我们消化不来。两万人可能可以,两万五千人还勉强可以,但六万人就肯定不行。”
去年前内阁资政李光耀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大学生们展开对话。
此后从2009年底开始紧缩的移民政策在小范围内得以松绑,好消息不断传出,PR申请获批者持续不断。
于是自09年底到11年中移民厅五楼PR申请大厅空无一人,到11年下半年又有人头攒动。
可见每一次的政策转变都会有预先征兆及在一些重大媒体传出信息。
大家只要日常留意各大报纸、电视,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就不难把好时局走动的这条脉络。
此次是很好的契机,前晚在新传媒华语论坛节目“和总理对话”播出的这段谈话揭示今年年底到13年前半年PR及公民批准数量一定会大幅提高。
想移民的朋友赶紧抓住这个机会投入到移民的申请队伍中。
虽然移民政策可能会有所缓解,
但对雇佣类准证由于人力部刚刚制定好的政策法规及工作部署,和为安抚反对外劳的本国民众的情绪,短期内不仅不会改变紧缩状态,有可能还更加严厉。
我推测最少在半年或一两年以后,当外劳紧缩严重影响到企业生产或国家经济增长时才有可能逐步放宽。
不认为
政府只是放风,希望大家接受
不过,前两天总理说可以600万人的说法,在网上被99%的人狂骂
网上说什么都会被骂。
同不认为
已经过了24小时了,说不定又变了,
新加坡特点! 变化老快了!!!
你想多了,说说而已,不一定会做。
路过小声wen一句,为什么一定yao公民?有什么好呢?
一笑而过
不这么认为
于是自09年底到11年中移民厅五楼PR申请大厅空无一人
=================================
这个不对头吧,虽然人少一点,哪有空无一人的。何况申请是申请,批准是批准,批的少不代表申请的人少。
也就是说政府征求网民意见纯粹是扯淡?!
那段谈话我也有看。有几个重点:
1。人口增加至600多万。(不是什么新闻,很多年前就听说了)
2。住房公共设施还每跟上步伐。(也不是什么新闻,大家都能亲身体会到,交通拥挤,吃饭娱乐都要排队。换句话说,在这些配套设施跟上之前,移民政策很难大幅度放宽。)
新加坡本身生育率不高,这个问题短时间内不能解决,怎样提高人口,只有引进移民。而移民政策的宽与松,完全是对世界形势,国内形势的考量。08年底开始,几个重要因素决定了政府放缓移民政策
1。08年金融危机,11年欧债危机,直至今日世界经济仍不明朗。2。公共设施,住房,交通,跟不上步伐。特别是住房。外来移民把整个新加坡二手HDB价钱抬高,新HDB又跟不上,搞到本国公民买不起房,年轻人要么等5-6年的新房结婚,或者买高价二手房,人民开始抱怨政府。3。11年大选。相信大家都听说,11年大选时,反对党就有提出移民政策的质疑。其实说到底,无非是外来移民分享本国资源,包括教育,医疗,公众福利。
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在矛盾中寻求平衡点。移民政策也不例外。一方面要解决人民的抱怨,一方面又要增加人口,对未来的新加坡负责。从我的观点来看,移民政策,会开始放宽。第一,新HDB陆续推出。第二,政府已把PR和SC的待遇越来越大,医疗补助,读书抽签机会已经下降,就减少了PR分享本国资源。第三,从08年到现在,虽然一直金融危机,但新加坡所受的冲击是有限的,没记错的活,最糟糕的时候,新加坡的失业率也低于5%,比起欧美的10%要少很多,所以可以理解为,新加坡政府还是有能力应对金融危机的,甚至是今后可能的更糟糕的环紧。
难得冒泡,纯属个人观点,可以探讨,请勿喷。
“任何政策的制定都是在矛盾中寻求平衡点”
很贴切。。 赞一个
别管政策松与紧,没有点实力,不是政府所需求的话,照样白扯。
欧美经济不好,很多人才都回流到新加坡,PR当然就一下抢手了。什么时候欧美经济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就是新加坡PR政策松动的时候。
我个人的看法,08年那种大放水已经不可能指望了,现在国内形势越来越差,有移民这个意图的人越来越多,新加坡区区弹丸之地容量有限,周边的国家人口又都是几千万上亿的。收紧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但是现在审批PR过度注重居住时间而非综合素质,3k左右工作5年的可能批,7k的欧美名校博士工作1年多很大可能被拒。这显然不符合引进移民的初衷。
无论如何,这个讲话不是起反作用的
为啥国内形势不好啊?
很难说阿。是松是紧只有看最后批准的人数多少才知道。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
收入停滞不前,房价涨到天上。(这一条新加坡也有份)
阶层逐渐固化,大城市还好一点点,中小城市都要拼爹或者找干爹。
苛捐杂税越来越重。
顶一个 50年内一定会变天
原来是这样啊。本来还打算回国工作一段时间呢。
你这个回答太让人绝望了,论坛上的好多人怕是等不到这一天了。
我写50年算是客气的 还给坛子里的人一些希望
要问真心话的话 大概最多就10-20年 就会大乱
于是自09年底到11年中移民厅五楼PR申请大厅空无一人,到11年下半年又有人头攒动。
===============================
这记者是躲在屋里想象着就把稿子写了吧,明显的把申请和批准混为一谈。11年中前绝对没有空无一人,之后也不见得人头攒动到啥程度,就我两次去的经验,区别不是很大。
此次是很好的契机,前晚在新传媒华语论坛节目“和总理对话”播出的这段谈话揭示今年年底到13年前半年PR及公民批准数量一定会大幅提高。
===============================
又在这里信口胡吹,啥叫做大幅提高,有没有数据支持呢,提高几个百分点叫做大幅提高?就这种记者的水平,早报还要收费?
有時候政客的話 不能全信 靜觀其變
头像和名字都很强
眼睛嫂说的没错,根据数据统计,PR历年的申请个数是:07年-8.1万,08年-10.1万,09年-11.8万,10年-9.7万。没看出来申请个数有什么明显的变换,只是成功率降了很多。空无一人,确实没有什么数据支持。
谢谢,一定试一试。
除了本网站“求职招工”版
你还可到以下三个网站找工作:
http://www.jobsdb.com/
http://www.jobstreet.com.sg/
http://jobscentral.com.sg/
谢谢 祝我早日通过吧!
“于是自09年底到11年中移民厅五楼PR申请大厅空无一人”这个显然说的不对 我一次申请的时候就是那个时候,可以用 人头攒动 来形容
你说得对!到时候pr又象前几年一样容易了!
大专学历 看不到光明
现在政府的政策好像更偏向于可能逗留在新加坡长期建设的人群。很明显很多POLY毕业的工资不高的也会批准,反倒是月薪很高学历很高的人批准的可能性降低了。
顶你妹啊顶
人家有兴趣自然会留言跟你聊,没兴趣的东西让他沉了吧,顶毛线!
希望是真的
不可能是真的。最近一年发生这么多外国人的事情,新加坡本地人的排外情绪已经一定程度上被点燃了,政府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来放松,那样他们压力会很大。所以我分析觉得会持续的严下去。而且根据目前国内投资移民新加坡的数量增多,普通移民会越来越少,都是爱钱的。我自己也没拿到PR,只能待下去等待时间这个条件了
李显龙有说了,中国人虽然和我们都是华人,但思想和文化不同,审查移民的时候要小心对待。
在下敢说就敢当,事实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