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拿到PR, 29岁, 前几天有个朋友推荐AIA的医疗保险, 保30种重大疾病和死亡, 意外住院的话100%cover. 想问大家, 还要不要买term? 还有什么好的项目推荐呢?
TERM 的优点是保费低,保障高, 可以适当买一段时间的保障. 根据自己的需要吧. 如果要医疗保险,30种疾病和其他保障的话, 可以比较一下NTUC-INCOME 的保险计划.
你好,谈到保险,医疗、意外、重病和残废/死亡的保障都是我们每个人基本的保险需求,另外,保险也会涉及到家庭理财。根据我们各自的财务状况和所处的人生阶段的不同,每个人所拥有的保障也就稍有不同, 但首要考量的是医疗保险,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保险,保障我们住院或在医院手术所有的费用(可以报销新加坡本地和所有海外的紧急或非紧急账单)。其次意外险,保障所有因意外状况发生时保险公司会给我们一笔赔付金,是所有保险类别中保费最便宜、但保障可以来到很高的产品。再有就是对于重大疾病的保障(包括死亡/残废保障),在新加坡传统的重病保障是30种,就是如果我们被诊断患上任何30种重病当中的任何一种并且满足保险公司对于索赔的要求,我们就会收到保险公司支付给我们的一笔赔付金。当然,如果经济上比较宽裕并且自己不善于投资理财,你也可以考虑储蓄或保障附带储蓄投资的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寿保险,保障死亡/残废或重病,保障终身,但只需要支付一定期限(最少10年)的保费,论回报应当会比银行来得好。人寿保险一般来讲都是比较长期的人生规划,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我们的保费支出上,所以任何时候购买都要根据自己的个人状况(特别是财务状况)量力而行。谢谢。
恩, 好的,好的。 有所了解了。 谢谢!
Term是基础保障,一定要有的。
目前经验上,Term比较便宜的是NTUC Income。
但若有常去NTUC Fairprice消费,最划算的其实是参加NTUC会员然後买LUV保单,十分划算。可保性命,全残,重疾及意外半残。最高可保到二十万。
若有子,可多买大约五十到一百万的Term Life,保到孩子21岁就够了。
如此一来,就差不多可以了。
另,医疗保险在下是比较推荐大东方和NTUC,大东方是保障最完善而且索赔最顺畅信誉最好。NTUC是最划算便宜。
此外,可向AIA,Aviva或大东方购买Disablity Income,也即残障替代收入保单,这十分有用。有以上保障的话就基本足够了。
强烈不推荐投资联接ILP,终生WholeLife及储蓄Endowment这三种保单。除非有很多闲钱。个人推荐在所有保障都有後可以买UT或股票做投资。
已经短信楼主了。听听看。兼听则明
大部分同意,本人也不推荐 联接 ILP 保险,但 whole life 的我觉得很多人还是很需要,这部分持保留意见。
WholeLife是有闲钱的话,不错的产品,但老实非基础必需品。
基本上,一个人退休以後,基本就只需要保住院。
退休後,还要保障,主要只是为了安心或留遗产给孩子,这是感情需求,不是现实需求。
故此,在下不反对WholeLife,但也不推荐。这是一个选择性的东西。
我也认为挖 whole life 的我觉得很多人还是很需要,尤其是一般百姓.
因为人老了,才容易疾病缠身(重大疾病),而大多数疾病在新加坡又不会住院,那自己将负担高额医药费用.
所以,本人还是人为 whole life还是应趁年轻买一些,不足部分用TERM补.
问题是,医疗费用,基本上有住院保险就够了,何必用WholeLife呢?
个人觉得,选择whole life 还是 term insurance, 关键要看年龄、财务状况和投资倾向,针对不同的群体帮他们选择更适合的产品。比如对于孩子来说,买一份whole life,从1岁投保,保额10万,保障重病、残废和死亡,因为年龄的原因保费很便宜,保障终身但不见得保费会比term insurance多,并且最终还有现金价值,完全可以抵消保费的支出并享有回报,性价比比较高,所以本人推荐孩子买whole life 保障比较好;而对于一个30岁左右的群体来说,如果自己有投资意识,那么买term insurance就好,保费便宜保障也可以足够,性价比比较高,省下来的钱自己投资理财回报应当比whole life保险好,但如果自己纯粹不谙投资理财,那还是要买whole life保险,投资回报总比你钱躺在银行睡觉好。谢谢。
住院保险只是保住院,但不住院怎么办?比如中风,癌症等几乎绝大部分费用来自非住院的费用。whole life可以帮助cover这些医疗费用。
在下再申明一次,在下不是说WholeLife不可以买,只是说WholeLife非必需品,可选择性购买,但不是一定要买的。
楼主可以说明下自己的人生计划,然后根据其情况量体裁衣。
保险经纪的工作不是把某个产品硬硬塞给你,而是根据你的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其实,按新加坡的收入来说,已经到了该投保时就要及早投保的水平,大多数人的收入已经远远满足了生活需求,有闲钱的人有很多,对于购买孩子的重病保障CI,在他孩童时代算不上是必须的保障,但是whole life产品一般都有设计保障重病,孩子的年龄买保费真的很划算,保障当然是侧重孩子成年之后,但问题是如果等到孩子成年又需要时再买,那重病的保障保费就会相当的贵,反而需要花费更多的钱。重病的保障,在孩童时代以10万的保额计算,保费每年也就S$800左右,10年总共也就支付S$8000,但如果等到成人之后再来买,同样的保障whole life每年保费大概S$1500左右,10年就是S$15000,就是拿term insurance保障重病来计算,从成年到退休这段时间来算(age 20-65),保费也不见得比孩童时代支付的S$8000便宜,但这只是保障一定期限而已,所以,对于孩子,whole life还是有购买的需要,谢谢。
十分肯定,做了Benefit illustration之后确定了价格才发帖的,那些所有都是单纯用来保障重病的费用,谢谢。
老大,分明是$2,203一年嘛~
您之前怎只说CI的Rider那部分啊,吓死人,还以为真有那么便宜的终生人寿的说。
本人一直强调是CI的保障费用,从来没有说是残废、死亡和重病的保障。
本人的本意是根据先生的原话“给小孩保CI本来就是有闲钱的人的行为,这是对孩子的关爱没错,但不能算是必需品。 ”而作的回复,所以就只谈CI的部分,对于whole life,CI是基本保障的附属,可以选择不买,但不可以选择单独买,谢谢。
哈哈哈哈…热闹啊。
嗯,不是必需品,但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在负担的起的情况下,还是买一个比较好。
你说的医疗费用,众所周知,住院保险在60岁以后每年的费用很高,基本都是2000往上,到70多岁都是4000多一年了吧,对于普通百姓,房贷,车贷,孩子教育,很多地方花钱,能存下钱不多,即使存下,银行利息也很低。那等他们老了,没有收入之后,谁给他们付医疗保险的费用?即使你的 CPF 里面有钱,但医疗保险的 cash 部分还是要自己付,大概是上述价格的一般左右,钱从哪里来?
假设25岁购买 whole life, 保额10万,交费20年,每年保费3000多点,不要 CI 的rider,那总费用才2300,一个月200不到。交费20年,65岁的时候如果割掉不要,Guarantee 部分是 55K 多, Non-Guarantee 的分红,取个3.75% 的return rate,是100K 左右,总共15万的回报,不管是交医疗保险,退休旅游,或者其他生活开支,都可以用此钱。 算上通胀,这些钱也不少吧。
所以除非你很有钱,这些不在乎,一般百姓还是有需要的,尤其是那些平时钱不知道就怎么用掉了,没有存钱习惯的。 whole life 越早买越便宜,而且 benefit 反而越多。所以是早买早好,40岁以后就不推荐买了,一个是价格太贵,二是等你交完都60多岁了,那时候如要用钱割掉比的话较亏,回报没那么多。
综上所述,whole life 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是个奢饰品,其实我觉得,这是对绝大多数中产阶级的来说蛮不错的一个产品。
对绝大部分中产阶级来说,Term和WholeLife之间的差额完全足够做一个退休规划。
而用基金RSP来做退休规划,完全可以获得比储蓄保险和终生人寿更好的回报。
最後储蓄的退休金,是足以用来支付医疗保险及退休生活的。
你说的也没错,但对于很多理财知识缺乏,又不想操心的人,whole life 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而且你说的 Term 加 基金的方法,term 没有cash value, 交了就没了,可以算作投资的 cost 的一部分,算上这个,基金回报就会下降,况且有些人接受不了基金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损失,心理承受不了,呵呵。whole life 敢打包票能回本,而且有分红有赚头。基金敢打包票嘛?
从来都是高回报高风险的。
就算加上Term的价格,Term+基金的回报也100%肯定会比WholeLife高。
基金基本上购买超过十年,是不会亏的,WholeLife也是把顾客的钱拿去投资基金。
故此,基金不打包票,纯粹杞人忧天庸人自扰;论风险基金+Term绝对比WholeLife低很多。
原因很简单,WholeLife的开支比Term+基金高。
基本上,高开支就代表必需用更大大风险来获得一样的回报,或用同样的风险来获得更少的回报。
除非Fund Manager比别人强,但目前保险公司的Par Fund没有一个不是平庸的,不比其他平衡基金表现好。
我觉得一份whole Life 还是要的,我打算把这钱留给孩子了。
其实说来说去,争论太多,没有定论。我觉得只要自己认可,设置这个保单或者投资计划,能够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就好啦。
目前在下对比了性价比,WholeLife以TM的Lagacy Plus及Ntuc的Vivo Care最划算。
不过呢,和Term+基金比,还是差了点。
但若您坚持要WholeLife的话,可以考虑这两份保单,因为是目前市场上最划算的。
童顾问, 我买了好几年了,就目前来看,我不想再增加保费了,我们家2份终生保险,2份投资保险,2份教育保险, 2份储蓄保险(也是孩子教育用的),大约2000这样,还不算什么疾病保险, 一年一次付的那种祝愿保险等等,, 这些应该够了吧,因为要考虑长期投资的, 不能买太多, 万一哪年收入不够了怎么办?有些保单再付10年也就完了,我也该退休玩乐了, 呵呵
我也觉得是,不过投资保险是可以割的,灵活性大, 所以因该还可以应付
个人是推荐在退休时,只要市场没崩盘,就把ILP割断吧。
为什么一定要割断呢?可以把保障额降低啊,甚至拉到零,就是没有保障,只剩投资了。然后停止付费。还可以把里面的钱放入较保守的投资组合。然后慢慢花呗。
因为他有终生保险了,退休了基本不需ILP的保障。
ILP有些是有最低保额,不能拉到0,而且每个月都有6到10元(看公司)的行政费用。
而且,适合退休人士的Fund主要是Payout Fund,不过ILP的基金基本上都是Reinvested的。
卖了ILP,可以考虑买一个Dividend Payout的证卷基金或Coupond Payout的债卷基金。
或是自己去买几个蓝筹股,然後不管市场浮动,就每年领分红,当年金。
不然,够多钱的话可买房出租,但在下个人不推荐。
那好吧,刚才确认了一下,我买的几个ILP,保障额都可以拉到零,要么55岁之后,要么保单生效10年以后,都可以拉到零。到时候再说吧。
谈到保险,在当今社会,它已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概念。从现代家庭收入三分法来说,银行 > 保险 > 投资,这就是逻辑。在确保银行有足够的应急资金后(4-6个月的家庭支出),我们就可以考虑理财了,而保险就是理财的第一步(保险是理财不是投资,真正的理财是如何安排赚到的钱,而投资则是解决如何赚钱),保险的保障功能,是它最重要的功能,这是其他任何金融或投资产品都不能做到的,比如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对于医疗、意外、重病和残废/死亡的保障,任何状况发生我们都不用过于担心自己的财物压力,否则,当我们失去工作能力而又要因为重病或残废继续消耗我们的家庭积蓄时,有几个家庭可以长久承担呢?每个人对保险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样,但基本保障必须要建立,之后再来考虑投资的课题,比如买股票、基金、黄金或房产。不过,每个人理财和承担风险的能力都不同,所以,储蓄保险,whole life 还是有它的市场和必要性的,谢谢。
储蓄保险和终生保险就是把钱缴给保险公司去做投资,然後保险公司把部分回报回馈给自己。
而一般来说,保险公司的LifeFund/Par Fund,也即寿险基金,都是大约70%债卷30%证卷。
所以,无论是人寿保险还是储蓄保险,其风险就等于一个约70%债卷30%证卷的基金。
而其回报率,就等于一个约70%债卷30%证卷的基金,再扣除佣金、保障开支…等等。
保险的本质就是保障,保障的概念就是用最少的资源来预防最大的损失;所以,Term是最基础也是最理想的保险。
Term以外的保险,很难不用投资的角度去看待,因为无论是WholeLife、储蓄还是ILP都带有投资的部分,只不过WholeLife和储蓄是保险公司代理顾客投资。
但是无论如何,这笔钱,是拿去投资了。
我前面举过的那个例子,20年,缴费46K,65 岁的时候割掉,Guarantee 的是55K, Non-Guarantee 的是100K. Non-Guarantee 就是分红,每年都分,除了那种经济危机,例如2008年的时候,其他年份都有分红。这个分红的好处就是不取决于某一支或某几支基金的表现,而是整个保险公司的利润状况。如果按你说的 Term + 基金的模式,风险高,因为你的资金都在某个或者某几个基金里面,假如你2008年买了欧洲的基金,到现在四年了,不要说盈利,能保证本金吗?这就是风险。而且到了60多岁,term 就很贵了,你继续买是不划算的,不买就没有保障,wholelife 是保到100岁的。
关于你说的哪家的 wholelife 好,我做 AIA 的,也知道您对 AIA 没什么好印象,说老实话,AIA 的老产品,相比于 NTUC 那个 vivo care 的确不如它,但您知道 AIA 前两个月才出了一个新的 wholelife,已经非常不错了。
保额10万,65岁以前任何情况出事,赔付25万,也就是保额的2.5倍,vivo care 我若记得没错,如果受保人65岁前是因意外造成的死亡,才赔付保额的1.25倍吧?所以还是不能以老眼光看的。
这个版的保险经纪超过了房屋经纪。看来做保险比做房屋要好赚。
房屋经纪都在忙赚钱,没时间来啊~哈哈~
这点在下承认,AIA最近的产品是比以前的好多了,以前的产品大半是垃圾。
应该是从AIG独立出来後就越来越好了吧?
VivoCare的强项是保早期严重疾病而非性价比,论性价比Vivo Life会比较好。
AIA的这个新产品,和TM Legacy Plus类似,只是Legacy Plus是250%到70岁,而非65岁。
就投资基金的问题,您的对比有问题。
1:WholeLife一套就是套客户的钱几十年,怎能用一个基金四年的表现来做对比呢?
2:说到保本,WholeLife基本上要十几二十年还回本,算保本吗?
3:保单的分红是根据Par Fund的保险来给的,和保险公司本身的其他利润无关。
4:一般保险公司的Par Fund的组合就是70%债卷30%证卷及其他产品;所以,其风险也就等于一份70%债卷30%证卷的基金。欧洲基金又不是70%债卷30%证卷的组合,怎能相提并论呢?如果一个人用Term+基金买一份70%债卷30%证卷的基金,那他最後的回报应该是比保单的回报高的。
5: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收入替代,退休以後基本上唯一必需的保险是住院保险,其他保险是选择性产品。如果一个人真认为自己退休以後需要保险,那就可考虑WholeLife。
TM Legacy Plus TPD 只保到65岁,而 AIA 的这个新产品是保到 70 岁,在这点上 TM Legacy Plus 就差了些吧。其实在现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已经没有哪家产品在所有方面都能完全胜出,可以说是基本差不多,但各有所长罢了。
其实我同意你说的 基金的回报率会比保险的高。我争辩的一点就是:基金相对于保险来说,有着较高的风险,即使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也有potential的亏本的可能性。而且 Term + 基金,在受保人年纪大了之后,Term 的费用很高的时候,受保人一旦觉得贵,不买了,那就失去了保障。
其实 Term + 基金 模式,和单一的 wholelife 模式,也是各有所长。Term + 基金,要求有稍高的理财知识,心理上要能承受例如2008年经济危机这种时刻,以及所买基金在短期几年内亏损的状况。然后就是年纪大了之后,要承受 Term 的高价格。Wholelife 我一直说是一种傻瓜式的保险+理财方式,不用自己操心,保证本金,外加每年的分红,交完20年以后就不用交钱然后一直保到100岁。缺点就是相比于买 term 交的钱要多,然后流动率差,Guarantee 部分的本金,要20年甚至更久才能超过自己交的保费。
所以看个人性格特点,个人需求啦。
Term的保费,不应该随着年龄增长吧?
顾客没有理财知识,顾问提供。
1:如果顾客没理财知识,顾问就投其所好就直接卖WholeLife,这样顾问只是个销售员,这样的经纪,对顾客来说,有附加价值吗?
2:在下的观点是,经纪应该帮助顾客降低风险、提高回报,做好良好的理财规划。而从保障、回报、资金流动等角度看,Term+投资(一般是基金,但也可以是别的投资产品,比如股票)必需是基础,因为这是最有效率的基础模式。而若有闲钱,还可以考虑其他类别的产品。
3:WholeLife不是不好,不过不是必需品。这点我们必需搞清楚。这是有多余的钱做点理财,当然是一个选择。
4:基金相对保险来说有较高风险是很片面的。基金的种类很多,全看是什么基金。一个100%证卷的基金当然会比保险风险高,但一个70%债卷的基金基本上风险和保险一样,一个100%债卷的基金风险就比保险低。无论是WholeLife还是储蓄保险都是把顾客的钱拿去投资在他们的Par Fund,Par Fund基本上就是一个60~90%是债卷的基金。保险公司就是知道高债卷的投资组合长期来说根本没有丝毫亏本的可能所以他们幹推出WholeLife和储蓄保险,不然他们绝对不敢推出这类产品。
5:简单的说,只有债卷比例少於70%的基金,其风险方会高於终生和储蓄险。
6: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收入替代和债务偿还,退休以後基本上住院险意外的保险是选择品而不是必备品。
7:由于储蓄险会把钱套死十多二十年,WholeLife更是一生锁死(当然,有些保单是退休时可把所有的分红提取而保单继续跑),基本上是长期承诺。任何长期而且中途难以调整修改的产品,基本上就必需比较有闲钱的人方应该考虑,因为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等问题。
其实,作经纪的都知道(但客户不一定明白),whole life是侧重保障的人寿产品, 投保此类产品是要享受保障,回报是顺带的,所以我们不应当过多的谈论回报(去跟基金比回报,就好比问苹果和桔子哪个比较好吃没有意义,那基金还没有任何的保障作用呢!)。从保障的角度来说,孩童年青的时候及早投保一份whole life,保障的性价比可以说相当有竞争力(即使65岁断保拿钱出来,回报扣除保费支出所享受的保障性价比也是很高的)。但相对于一个步入中年的成人来说,因为年龄和保障时间段的关系,whole life并不是很适合的保险产品,论保障可以考虑term insurance,论回报,这个年龄应当考虑的是投资理财,买基金,债券(企业或政府),股票,回报一定会远远好过whole life. 我本人做保险,也是按照这个理念来规划家人的保障,孩子买了whole life,自己买的term insurance,两个年龄都可以达到比较好的保障性价比,谢谢。
老兄。
在下只说WholeLife不是必需品,没说完全不能买吧?
您说的对,小孩买WholeLife的确划算,这点在下有许多顾客也买了.
不过:
1:小孩真的急需保险吗?一般大约20岁後生病死亡的几率还开始增加吧?
2:如果没有闲钱,为小孩买保险是否必需?还是为小孩买份医疗保险和意外就够了?
若以,小孩买WholeLife,虽然是划算,但其实有一点闲钱时,送孩子的一份礼物。
不能算必需品。
引用:
其实,我本身并不想过多的强调是必需品还是不能买,我始终认为,针对适合的群体介绍适合的产品,从顾客的经济能力、保障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站在顾客的角度从保障的性价比考虑保障就可以了,投资是在有了保障之后应当考虑的。
1:小孩比较需要的保障是医疗和意外保险,whole life 不是必需。正如先生所说,“一般大约20岁後生病死亡的几率还开始增加”,但20岁风险增加了,年龄大了才来投保,不管是买whole life 还是term, 保障性价比都不如孩童时代投保一份whole life来得划算,所以,有经济能力还是要在孩童时代及早给他们投保一份whole life.
2:如果没有闲钱,也就很难考虑保障了,小孩吃好健康长大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