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新加坡的HDB真的跌了。

而且跌落很多了。多到快要影响我换房子了。大家伙怎么看。


一两年里面有没有希望涨回去呢?


有很多咩???


至少也要等到大选后 才能放开移民政策一些 还要看到时候经济环境。。。。总之想回到涨势 中短期没戏


很正常,condo也在跌,那些降温措施可不是闲着的。对hdb来说,pr3年才能买这个政策一下子减少了好多买家,而hdb卖家有些时候政策规定不得不卖,一减一加,跌那是很正常的。
对condo来说,现在的移民政策减少了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增加了本地刚毕业的,但是刚毕业的有不少啃老,算起来也不知道购买力上去了还是下来了。但是condo,特别是大众化condo,没有必须卖出的压力,就算租金顶不上月供,贴补几百元等待冬天过去也不是个啥难事。所以跌是在跌,但是跌的慢。


这样就麻烦了。我们区的4房同样楼层的以前成交价43-44万的,现在成交价36-37万。这样的话,我的车就泡汤了。。。


楼主拿的BTO不还是会赚个15以上。


在HDB下行的日子里,位置好靠近地铁的房子会更抗跌一点,位置比较偏的房子会跌的更狠一些~~~

最近带人看Boonlay的房子,2013年的五房普遍50多万出头,到现在基本上都40多万了~~~大概是跌了15%左右~~~~


两年之内应该会维持稳中有降的趋势,现在的跌幅已经收窄了,再等等吧。


13,14的时候出那么多BTO,该是时候准备拿钥匙了吧,拿了钥匙,现在住的都得卖,不松开PR三年限制的情况下,估计还会跌。:)


boonlay那一带好像pr的quota还很少,如果pr卖出的房子,估计还能卖上价钱。但是除非彻底离开新加坡,不然卖了房住哪里呢,或者换房找着去中ABSD?不至于吧。


boonlay那一带很多组屋都可以卖给PR了~~~~有PR quota限制的是少数,真的是年代不同了。。。


怎么我看的都没跌。榜鹅4房, 年初还是480k, 现在屋主紧咬不放, 2x geylang serai 也是,同楼层装修都比以前要价高


真的跌了不少


要价高,死咬着不放的都是不着急卖的。。。卖了几个月还在那里卖。。。愿者上钩~~~

拿了新组屋或者EC被逼要卖组屋的人,才是市场上成交的主力~~~~

你看到现在也没买说明也不是很刚需的买家


难道还有组屋不可以卖给PR的吗?


同区域内的几栋楼,如果PR的quota满了的话,除非卖家是PR,否则不可以卖给Malaysia PR以外的其他PR。
我在两年前买的房子,当时价格稍微低点的地方都是没有PR quota的,真是气死人啊,多少次都是眼看着第二个月PR被限制。心仪的地方都不能买。


唉 木有办法,年底要卖房房,湖畔那边,静静的等着跌下去


我本来以为湖畔比较抗跌,哪里知道4房都跌了7万了。


跌了吗?没感觉!


看来你是买家。。。买家总是嫌跌不够的


没有,我的房子明年也打算卖。


卖房子就麻烦了。。。现在是买家市场。卖不出好价钱。出了价钱就没有人来看,真要卖,除非贱价吸引人们来买。


quota真的很讨厌,还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60多万EA的地方照样有quota问题。
不过这个也没办法,政府在hdb实行quota来防止某个种族或者pr集中,这个理由也还真没法反驳。


受影响大的都是条件不好的 比如老房子交通不便的 靠近mrt的没什么变化


请问如果是新公民,买房也有QUOTA的限制吗?


种族的Quota还是有的。


靠近mrt的没什么变化吗?确定吗?


无论离MRT远近,都跌了。


跌的好啊。。我还没有买房呢。。。估计2年之内,不太会涨。。。。。


能随便推荐几套环线内靠近地铁有跌的好房吗。 不胜感激。。

最近看得几套都比3月要价高。


前段时间看了一下大巴窑的。。。其他地铁站没仔细看


请问你说的价格是二手HDB还是公民第一次买HDB的价格?


前两年bto的价格因为市场火热水涨船高,现在一降温,岂不是买在山顶上,卖在山谷里?以后转售的时候,盈利空间也受到挤压。有些公民又要怪政府没有让自己发财了。


那当然。不然的话,行动党就不会输掉一个集选区了。公民的利益当然应该照顾到的。谁也不原意选政府来压迫自己的,选出政府是要照顾自己的利益的。


这样的公民可不好伺候,房子买了不涨都要怪政府。可是一旦涨了,没有买的公民也要怪政府,这可咋整呢。


靠近MRT的也跌了,以前有溢价,现在没有溢价,当然是跌了。
像碧山这样的,都跌了10万


我感觉5,6月还要跌一波,因为5月又有大规模的BTO和SBF。到年底估计会走稳,因为会有越来越多的pr可以买了,走稳也就是缓跌而已。
除非政策有变,HDB看不到涨的可能。


你以为部长的几百万薪水很容易拿啊。。。所以没有要求你从政。公民当然不容易伺候的。呵呵


不知道三年后是个什么状况,难道真的是要跌到和新的HDB一样?然后大家都去BTO,然后RESALE的无人问津。


resale无人问津不至于,买resale的大多数还是新加坡人,pr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不是每个人都喜欢bto的地点,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等,而这个就是resale的优势了。


没有卖不出的房子, 只有卖不出的价格。。
想想你白住了十多年,还有钱赚,,只要不贪心, 你就会卖的出了。。


不担心卖不出去。是跌价了而已。。。。我的车泡汤了。而已。


我隔壁那间还是卖40几万呀,比我家的估价还高一两万,哪里有跌很厉害?


4个孩子啊,真是辛苦你这在外打拼的好父亲了,大家庭热闹得好。


Bishan 哪边跌了?我13年4月买的,刚去HDB看了看,没看出跌哪了啊?看最近成交价跟我们买的时候差不多


貌似今年还在跌


看了一下我去年的回复,预测对了。


狮城网推荐 貌似今年还在跌


跌是正常的,一个正常的社会,房价就不应该冲上天去。房地产兴邦那是饮鸩止渴。

新加坡的年轻人算是很幸福的了。我家那边,三线城市,除了要拼爹的国企和公务员,就是血汗民企,毕业生一个月能挣一千多就不错了,可是房价早就一万以上,前些天更加惊讶的得知,稍微不那么偏远的地方,一套两室一厅租金竟然也高达两千多,买不起也租不起了。现在的年轻人可怜啊。


还有得跌,现在不是三年PR 的问题,是屋主不能去HDB估价造成议价越来越低,议价越低,成交价就越低,没得升,只有越来越低。。。。。。。。。。前二年就显现出来,不信,就等等看


当大家/普通老百姓都觉得越来越低的时候,就是底了。。。。老百姓疯狂的时候,就是拐点到来的时候。不知道你相信吗?


个人觉得组屋相对特殊,
价格完全可以由HDB说了算。
因为一家只能买一套,而人口又没有大幅的增加。所以这个“需”是相对稳定的。
而“供”那就是HDB说了算了,目前还没有停建的信号吧。
何况HDB对估价有着绝对的权力。

其他投资产品可以用你说的这个,比如condo。


请问自己出钱去估价,然后才卖这样允许吗?


自己出钱可以,找外面的估价师,建屋局的不给,找外面的估价师就算是买家承认,HDB,银行也不会承认 ,所以说是没有用的。我问过了。。。。。。。。。。。


我不相信,除非是政府出政策拯救


这个我就不明白了,屋主和买家的谈价,是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和hdb的估价有啥关系,何况谈价在先估价在后。


买家要买房肯定就是要查最近的成交价,只会出比最近成交价低,是不是呢? 都是怕出高了,有没有? 就算后来估讲高过议价,也只是照最初的议价执行,万一估价低了,买家可以有权放弃


应该是有的,我想
之所以将估价放在OTP之后,就是减少投机氛围。

感觉上,以前COV在明,现在是在暗,会导致买家出价越发谨慎,因为一旦出高了,要给很多现金而放弃,那个OTP的钱是要不回来的。买家的机会成本变高。

不知道房产界人士的数据和我猜想是不是一样。


那可不见得,买卖双方都在盯着最近一个单位的成交价不假,但是最终成交价比上一个高还是低,取决于买卖双方的博弈,不能说一定高或者一定低。如果一定高,那么房价就只有上涨,如果一定低,房价就只能下跌,这明显不符合事实。


你说的也有道理,先估价,有点hdb替这个房子背书的意思,相当于说,hdb都说了,我这房子值50w。卖家的底气足。
后估价,买卖双方是平等的。

不过这也有点马后炮的意思,根本还是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我们假设一下,2011,2012那些疯狂的年代,好几个买家抢一个房子,就算是后估价,你觉得价格能往下走?

现在的问题是后估价正好和房产价格走低重合,有点说不清楚了,也很难去证明。


对了,真想知道估价,那就找个朋友假装要买,然后拿着otp去hdb估价不就得了。然后otp不去执行,当然“买家”的定金也要返还了


后估价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防止骗银行。
你总要贷款吧,价值50万的房子,你100万买下来,去银行贷款80万,然后不管了。


不至于吧,不管是先估价还是后估价,成交价明显过高,银行不会那么傻。成交价明显过低,iras不会那么傻。再说了,先估价怎么能骗银行呢?


现在的政策,银行贷款的条件是按照估价和成交价低的那个价格。国内炒房的时候,就有人在高出市场价很多的价位接手,然后贷款,不还贷,让银行收房子。


再者,怎么叫明显过高或者过低?屡创新高的,没人觉得可疑。这还是在规章制度健全的情况下,监管不力的话,什么事都有可能。


用裕廊的三房去贷款150万,那不叫骗子,那是傻子。骗子都是做成功机会很好的方法。


傻子遇到贪心的也能成功。


你以为银行是傻子吗,新房首付20%,二手房首付至少30%,就算你刚完成交易就不还贷款,银行收回房子拍卖也不会亏。
你如果交易价格比最近的成交价高20%到30%,除非银行这个时候准备放水,否则分分钟拒掉你的申请。
如果不还钱,你就上了银行的黑名单,从此不能办理任何贷款和信用卡,高消费也被限制,飞机高铁都不能坐,几乎就是寸步难行了。
想跟银行玩,那要看你有几斤几两。


同意。HDB本身就不是自由市场。很多人在讨论HDB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这点。
HDB类似香港的公屋,中国的经济房。当然,公屋和经济房总体来说比HDB差多了,我说的类似,是性质类似。
HDB的价格,与其说是买家卖家决定,其实说政府决定。


HDB的本来目的就是为新加坡人提供主屋。前几年某段时间的HDB大涨,其实是政府政策失误,脱离了基本。政府意识到并且纠正之后了,HDB基本在政府的控制之下了。

这个观点我早说过无数遍了,只是很多人不相信。还停留在某段时间HDB大涨的旧梦中。


只能说,政府拥有制定hdb条例的权力,通过各种条例,对hdb的价格处于一种完全的掌控之中。但是,权力不可滥用,不可完全无视经济规律。


我看他们现在就是在无视经济规律


HDB是政策房,是民意房,涨的太高,本国人买不起了,是要变天的


但是有条件的话还是应该入手HDB,尤其是一手的。
哪怕不怎么涨其回报率也是绝对高过私宅的。


自住的,自己住舒服就好啦,涨跌是常态,要习惯,知足者长乐。话说我们买下来到现在快跌了两成了。


同时间在深圳买房子的同学却又赚了一笔。这一来一去,贫富拉开了。想回国发展的门槛更高了。


恩恩,有时候还是不看心不烦,。我想很多在这边的新移民应该都会有同样的感受,一直在回与不回之间摇摆不定。


看回国是去赚钱的,还是去实现抱负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