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双公民家庭(无房无孩夫妻)的买房建议,求中介,求推荐。

家庭情况:
夫妻一起申请公民,目前已原则批准,SG Journey正在进行中。
俩人都29周岁,无孩,无房。
俩人工作地点都是市中心,家庭收入Basic13000+。

购房偏好:
由于工作比较忙碌,而且未来几年还是希望拼一下事业,希望房子靠近相对市中心的地铁站(最好1-3mins走路),同时靠近商场。
目前虽然租住公寓,但因为工作忙很少用到公寓设施,因此首套房公寓和resale HDB都能接受,房龄2000年以后的都可以。
希望在自住方便的前提下,兼顾长期保值以及为购买第二套房做铺垫。

预算:
现金+CPF OA能凑50万吧最多。。由于也想同步买车,还是希望买房能省一点,公寓1.5M,组屋1M之内为宜。

买房方案:

1.联名买Resale HDB
优势-看了坛子里大部分前辈的建议,第一套买Resale HDB,5年后第二套买Condo再出租HDB似乎是最佳投资策略?
劣势-Resale HDB很少升值空间;HDB出租政策有不确定性;HDB只能俩人联名持有,第二套房税率和贷款首付的要求高;HDB无公寓设施。

2.新EC+买车优势-也是经典建议,价格便宜,升值潜力大;居住环境比HDB好;公民专属福利,怕很快薪水涨了新EC也买不了了。
劣势-距离太偏,浪费上下班时间,买车需要买两辆。

3.联名买一套市中心三房Condo
优势-一步到位。
劣势-似乎没享受到公民的福利,有点不甘心。

4.一人买一套小Condo或郊区Condo
优势-家庭即可拥有两套房产,规避二套房的税务,自住一套出租一套。
劣势-受制于总预算,Condo面积或地理位置可能不够好,后期还款经济压力也稍大。

我的情况和想法大概描述如上,很纠结。求建议,求推荐,中介可以私信联系我!!!


曾经跟楼主情况很像,我选了第一种方案。


真牛啊,29岁就有这么多现金+CPF OA。是金融才俊吧。
当年买第一套房的时候把储钱罐都翻出来才凑够。
景仰。。。。。


我也是 我砸破了储钱罐才凑出来的。。。。


膜拜新加坡的精英一族


楼主其实把中介需要做的事情都已经分析了一遍。。。
我觉得楼主心里已经有了一杆秤,想先买一套市中心附近地铁的resale HDB,以后再上一套公寓。

我的建议是,
如果以现在离上班地点近为第一要求,当然是买HDB,上班缩短一些路上的时间很重要。
如果是以投资,经济实惠为第一要求,当然是买EC。而且买EC也不一定要买两辆车,有空做地铁,没空打车的日子很多人都在过。楼主还年轻,五年后EC decoupling妥妥的上第二套公寓。


感谢您的答复。

如果第一套Resale HDB,未来二套房首付比例会高,印花税会高。如果考虑这种方案,是不是应该先买个不太贵的HDB,还清HDB贷款后再买二套公寓?
像Eunos、Bedok地铁站旁都刚满5年的resale HDB,价格600多千而已,不像Redhill周边绿线或Toa payoh79X那么高,入手这样的合适吗?

如果第一套EC,我对现行的decoupling政策不太了解,EC5年后如果可以decoupling,被除名的一方可以马上20%首付再买公寓,不受任何限制吗?
另外我的最迟入住时间是2017年7月,在这之前TOP的新EC有什么好的推荐吗?浏览了一些,好像仅剩下很少的选择,都是位置朝向不好的低楼层房子了。

其实我心里的小小秤砣是偏向直接买公寓的。除了上班距离和居住设置一步到位的优势以外,我的考虑是,目前毕竟是房价的阶段性低点,如果后续房市回春,市区公寓一定比组屋或郊区公寓涨的快,5年后再买市区公寓也许不是现在的价格了。(不理智不成熟的想法,求拍醒啊~)


楼主的情况其实自己已经分析的很清楚了,在我看来你更多的是还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所以不确定哪个选项最适合自己,没有什么万用公式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新加坡房价这几年为什么降,不是因为外国人的ABSD,而是因为出台了限制本地人的贷款政策TDSR,别人想贷想买都买不了,楼主你的家庭收入在政府如此严格的贷款政策下仍能拿到大约170w的贷款额,如果不善加利用,你不觉得损失了你的机会成本?

其实你完全可以直接上公寓,未来再买第二套公寓也不是没可能,我和小五的情况类似,我当时是选择直接买了一个郊区的公寓,现在纸面价值涨了20万,而且随时可以投资2套房,时间比较灵活。回过头去看,当时最大的失策就是太保守,应该买个稍微中心点的好出租的公寓。

选项1最大的问题,一个是HDB的不确定性,政府现在已经不让PR同时拥有HDB和公寓的出租整套HDB了,未来政策会不会变很难说,政府多次在群众大会发言是说要让HDB回归原本居住的意义,而不是用来给人投资。第二个是HDB只能俩人联名持有,第二套房税率和贷款首付的要求高。持有HDB去买第二套房的话,ABSD的7%是免不了的,这个可能要出租HDB3-4年才能回本,而且第二套房要拿80%贷款的话,HDB得全额还清,对现金压力也比较大,就算买的是60w左右的HDB,一个是你得被MOP绑5年,这5年内万一有再好的机会你也动不了,第二个是60w完全还清的话,之后再攒够第二套房的首付也需要不少时间。

我的建议是,你可以考虑先用一个人的名字买一套近市区的俩房,或者俩个人也是可以(具体有什么讲究我教你),上班生活便利为主,等个2、3年你们有了小孩,或者市场有了明显的趋势,再考虑用第二个人的名字买一套家庭用的大3房/学区房,市区的公寓收租,现金流完全没有问题。这种做法1是规避了第二套房的ABSD,更重要的是时间灵活,什么时候想入场都可以。

至于公民福利真的就别想了,用你的工资衡量也就是几个月的事,但是你受到的限制一堆,新加坡政府这么精明,你拿什么好处都是要或多或少的用另一种方式还回去的

欢迎加我微信详谈。


支持这位同学的分析和建议~


感谢您的答复。

如果第一套Resale HDB,未来二套房首付比例会高,印花税会高。如果考虑这种方案,是不是应该先买个不太贵的HDB,还清HDB贷款后再买二套公寓?
像Eunos、Bedok地铁站旁都刚满5年的resale HDB,价格600多千而已,不像Redhill周边绿线或Toa payoh79X那么高,入手这样的合适吗?
——————————————————————————————————————-买HDB可以用一个人的名字买,(也只能用一个人的收入贷款)另外一个人做Occupier。
这样五年之后另外一个人的名字可以买公寓。

如果第一套EC,我对现行的decoupling政策不太了解,EC5年后如果可以decoupling,被除名的一方可以马上20%首付再买公寓,不受任何限制吗?
另外我的最迟入住时间是2017年7月,在这之前TOP的新EC有什么好的推荐吗?浏览了一些,好像仅剩下很少的选择,都是位置朝向不好的低楼层房子了。
——————————————————————————————————————–
五年后decoupling,被除名的一方可以马上20%首付买公寓,没有任何限制。
目前剩的选择不多了,可以等一些临近TOP的EC时不时会跳出来一些退房。

其实我心里的小小秤砣是偏向直接买公寓的。除了上班距离和居住设置一步到位的优势以外,我的考虑是,目前毕竟是房价的阶段性低点,如果后续房市回春,市区公寓一定比组屋或郊区公寓涨的快,5年后再买市区公寓也许不是现在的价格了。(不理智不成熟的想法,求拍醒啊~)

——————————————————————————————————————–
我的想法是你们现在才29岁,以后的路还长。
如果你们现在买了一套市区的2卧/3卧的房子,5-10年之内住的是很舒服。
等你5-10年之后,到时候要换房要提升你会面临一个什么样的选择?
1.卖掉现有的房子,在市区换一套面积更大的
2.保留现有的房子,在郊区买第二套面积更大的
3.保留现有的房子继续住,买第二套房子投资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除非家里爸爸妈妈很有钱,否则你们现在的情况第一套房子就一步到位是我最不推荐的。。。


那你怎么没有去买市区的公寓?


可是,楼主收入够高,年纪又不大,以后收入总会继续增加些吧。为什么需要由奢入俭,应该完全负担的起啊。


其实我心里的小小秤砣是偏向直接买公寓的。除了上班距离和居住设置一步到位的优势以外,我的考虑是,目前毕竟是房价的阶段性低点,如果后续房市回春,市区公寓一定比组屋或郊区公寓涨的快,5年后再买市区公寓也许不是现在的价格了。(不理智不成熟的想法,求拍醒啊~)
—————————————————————————————
楼主的想法其实也挺好的,但是符合楼主要求的公寓
1)靠近市区
2)离地铁1-3分钟
3) 少于10年的
4)最好附近有商场
这样的自住型公寓现在并不便宜,比2013年最高的时候也降的不多,5年内房市大幅回春的可能性很小,所以买这样的房子真的主要用途就是自住了。但是楼主说对公寓设施利用不多,那还不如买市区的组屋。

如果偏向投资的角度考量,可以考虑买中央区以及中央区外围偏老旧的公寓。因为现在这类公寓跌的很厉害,而且装修一下买个车自住起来也很舒服。

个人还是推荐最不会错的考量就是HDB和EC了,是偏保守的自住和投资的选择。先观望下,五年之后再说,我不信五年之后房价涨的会比楼主工资涨的快。

每个人的观点都不一样,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果是我会先买EC. 到5年私有化时做Decoupling,再买一套公寓。,


条件没有楼主好呀,钱也不够多呀,我要是楼主,就先买一套公寓自住,条件成熟随时再买一套投资。


我觉得你最后的选择不错,其实也适合楼主~~~~


楼主夫妻现在无娃,短期内也不用考虑学区的问题,买房子对位置的选择余地高得多,另外现金充裕,又是双公民,发展前景可观,没有必要用HDB锁五年。


跟买股票是一样的道理,谁都没有办法保证说我就能买在最低点,但是先买一手在次低点,如果价格继续向下则迅速补仓,不然价格回升的话,第一手的股票已经赚到了,先买HDB完全被绑5年,损失的机会成本无法估算,别人没办法这么操作可能是限于资金问题,有资金的大户吃散户那是妥妥的,楼主你1有年龄优势2有资金(及收入)优势,当以善加利用。


感谢各位同学的意见和信息分享

HDB:
假设贷款额度不成问题,算下来先还清HDB二套买公寓,怎么对资金量的要求还更高了?
A:先买60万的公寓,5年后买140万的公寓,则5年内要赚够:60万总房款+140万*(二套税7%+首付23%)=102万
B:而现在或未来5年内,每人买一套100万小公寓,一套现房一套期房,初期资金要求200万*23%=46万
同样都是两套房,总房价都是200万,怎么A比B的现金要求高好多啊???我算得对吗?

EC:
认真排查了所有在建的EC项目,位置真的无法接受,实在说服不了自己每天坐地铁到郊区之后再转巴士,持续5到10年……
不能否认EC这个福利真的好,可是我们暂时没孩子也没与老人同住,俩人都是加班狗+懒癌晚期,地铁站走路5分钟都嫌远,只能说这个福利与我们现阶段的需求不太符合。
放弃吧。

Condo:
基于上面的自我分析,我觉得先用一人名字买近市区现房公寓比较合适,重新定义一下我的目标:
1)靠近市区:环线之内,最好红绿两线【核心需求】
2)离地铁1-3分钟【核心需求】
3)附近有商场
4)放宽房龄要求为20年内,1996年以后TOP的就可以了,只要地点方便出租就好。老旧公寓可以接受,不介意重新装修。
5)2卧室或3卧室(厨房要能关门,不要开放式厨房,最好有佣人房)


应当是金融业才俊,多金又年轻,分析得这样透彻。
当年买房的时候稀里糊涂随便找个就买了。真是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好奇,这么有钱又这么年轻是做金融业的吗?


谢谢回复,真的点醒了我!经过大家的分析,我的需求越来越明朗化了!现在开始就沿着地铁线排查公寓了,新或旧,2房或3房都行,budget视条件100-150万,能省则省。
欢迎推荐和讨论:)

另外想问一下关于房贷的限制:
1. 关于房贷额度,什么还款占收入1/3,是按Basic Salary还是Gross Salary计算呢?还是按年度总收入(税单)来算呢?毕竟有些岗位Basic和Gross差距很大,有些岗位工资低年终花红多。
2. 如果夫妻两人一方收入高,一方收入低,那低收入方单独买房时,高收入方可以帮忙还贷款吗?这种情况需要交二套房印花税吗?
期待您的回答,感谢感谢!


分享个纠结过的公寓吧,Caribbean at keppel bay, 在那边住过很喜欢,你有兴趣可以找经纪带你去看看。
缺点是小,99年。然后我就找不到啥缺点了。


HDB:
假设贷款额度不成问题,算下来先还清HDB二套买公寓,怎么对资金量的要求还更高了?
A:先买60万的公寓,5年后买140万的公寓,则5年内要赚够:60万总房款+140万*(二套税7%+首付23%)=102万
B:而现在或未来5年内,每人买一套100万小公寓,一套现房一套期房,初期资金要求200万*23%=46万
同样都是两套房,总房价都是200万,怎么A比B的现金要求高好多啊???我算得对吗?
““““““““““““““““““““““““““““““““““““““““““““““““““““““`
A:
用老婆的名字先买60万的HDB,按照6000薪水计算,可以贷款40万,首付20万+3%-5400的税=21.3万
五年后用老公的名字买140万公寓,按照9000薪水计算,可以贷款80%,首付20%+3%-5400的税=31.6万

B:
未来五年每人买一套100万的小公寓,100万的公寓自住,100万的公寓投资出租。首付=46万

无论是A计划还是B计划,五年后都是要出租一套的。
靠近地铁的60万左右HDB可以租大约2500-2800
靠近地铁的100万小公寓可以租2200-2500

A计划,五年后楼主可以住140万的公寓,出租HDB月入2500-2800
B计划,五年后楼主可以住100万的公寓,出租100万的公寓月入2200-2500

而且5-10年后的楼主很可能会有1-2个娃,需要父母来照顾,到时买一个大三卧/四卧的公寓可以应付以后家庭的人员变化

1. 关于房贷额度,什么还款占收入1/3,是按Basic Salary还是Gross Salary计算呢?
还是按年度总收入(税单)来算呢?
毕竟有些岗位Basic和Gross差距很大,有些岗位工资低年终花红多。
公寓的贷款只需要满足TDSR,月总偿还额度不能超过月收入的60%(包括车贷,信用卡贷等等)
(TDS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required to consider borrowers’ other outgoing debt obligations when granting property loans. His total monthly repayments of his debt obligations should not exceed 60 per cent of his gross monthly income.)
HDB和EC在满足TDSR的情况下,每个月还款额度不能超过月收入的30%(MSR)

basic可以算100%的收入,奖金花红等额外收入只能算70%,详情可以把薪水单发给banker找他们算一下

2. 如果夫妻两人一方收入高,一方收入低,那低收入方单独买房时,高收入方可以帮忙还贷款吗?
贷款额度只能按照屋主的收入来算,用低收入的那一方买房不能计算高收入方的薪水。
  -borrowers named on a property loan to be the mortgagors of the residential property for which the loan is taken;
这种情况需要交二套房印花税吗?
这种情况如果要更高的贷款额度,必须把高收入方的名字放进屋主。买下一套房就需要交印花税了。


贷款占收入1/3是买HDB的规定,买公寓是60%,贷款额你拿 (月工资*12+bonus*70%)乘以11来算,没有其他贷款且信誉良好的情况下大概就是你的贷款额。

12年开始政府不给房屋贷款加guarantor,所以现在本人买房只能本人还贷,如果担心工资相对较低的人买第二套房的时候贷款不够,那就用低收入的人名买第一套,我会教你怎么做


http://singaporeec.com/hdb-tighten-rules-for-decoupling/

decoupling 早有新政策了。


Decoupling不可以做,但是买Resale HDB的时候可以只放一个人作为owner


金老终于又复出啦~嘿嘿~前阵子肯定挖金矿去了吧~


第一套房子总价不宜过高,不然现金投入略大,攒够第二套房首付的时间也会延长,这样就跟第一套买hdb没多大差别了,虽然没有MOP,但是没子弹的话机会来了也是没办法出手,当然楼主若掘金能力逆天,就忽略我这条。
主要总价太高的话1人难以持有,若俩人持有则优势全无,个中差别和操作手法还是私下里说比较好


不可以的

只要是夫妻,无论哪一方买了公寓之后,夫妻双方都不能保留公寓买组屋。。。

堵的死死的,现在有些人还在提议把先买组屋再买公寓这条路也堵死


第一套房总价低了,就可以用一个人的名字拿下了~就不存在ABSD了~


个人觉得先买HDB再上condo是最佳方案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