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讨论事故原因,究竟是飞机工艺不佳,还是飞行员手艺不行,还是导航的问题。。。让专家去忙先。讲讲我这个layman看到一些东西
1)2个死亡,2个家庭,4个失去子女的中年人,以后n年的孤独。计划生育这项国策的副作用正在慢慢显现,养老问题,劳动力问题。。。会影响以后的社会发展和稳定。是改变的时候,让大家都恢复生产吧!!
2)3万元15天夏令营。中国人原来越有钱这个是不争的事实,还有赴美签证容易了,哥那年就栽在这上头,结果无奈求其次投奔热带岛国
3)291名乘客,77名韩国人,141中国公民。。。为什么一家韩国的公司会有这么多中国乘客,说明中国航空市场庞大,可惜的是中国的航空公司却年年亏钱,不但航空公司,只要是国有的交通企业几乎都在亏大钱,其中有著名的百亿亏损王“苦是苦“,还有高铁也是烧钱利器。国企掌握经济民生,肩负国家使命,市场经济这么多年了,政企还没有分清楚,做大不做强。吐嘈一下国企的人才制度基本是封闭的,我们这些国外的“人才”是基本没有机会的如果不靠爹。
4)神秘的7, 7月7号,777飞机,214航班(2+1+4=7), 307机上人员,77名韩国乘客,这个是网上抄的。7/7我在关注一个网坛大pusher成为77年来第一个拿温网的英国人。当然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7/7芦沟桥事变,还有70后都不会忘记的7/7高考
1、现在双独允许你生两个了,可是养不起。
2、3w元15天夏令营—-就亲戚朋友的经历来说说,长三角很多这种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尤其是私立学校,每年必组织,近的去北大清华参观,远的去国外参观交流,一般学校都有对口的友好学校,有对口的家庭接待。 你可以让孩子不去,但是他的好朋友都去的话,不去,孩子会有想法,学校老师对待孩子的看法也会不一样。—so,但凡家里出得起钱的,肯定会让孩子去。一般3w,做生意的,公务员的,3w都还是出得起的。—-学校再外包给旅行社,哎反正不管公立私立,都是赚钱。
签证–这类学生交流团的签证比较简单,资产证明什么的都是家里出,学校也给开交流证明,学校的对口学校也会开证明,跟个人的签证不一样。
3、没有大项目,怎么圈钱,怎么显示国际领先?
4、。。。。。
1) 现在让生也不一定生。这里还鼓励生。坛子上很多都是1个的。
2) 就是圈钱,变着法子圈。在国内你再乌龟,还是有人能把你肉勾出来。 这里这些就好得多。
3) 亏损不是不赚钱。 是赚很多钱,最后亏损了。 坑一回你的票钱,在坑一回你的纳税。这叫公平,你不做高铁不代表你不用出钱了。
4) 不晓得。听说那妹子走之前最后weibo留言是444444
韩亚的票价比东航或国航便宜30%, 这个差距让两个中国女孩子丧命。
买旅游配套, 一定要看哪家航空公司。如果自己不能控制, 就别买那个配套。
关于那个4444444,看了报道,原来是那个孩子在理科分班的时候进了自己心仪的理科4班,所以那个444444是兴奋的语气
4)很诡异啊
韩国的航空公司,比中国的便宜,这里面,一堆经济学问题了。求人解释。
没什么经济学问题,都是市场决定的。
直飞永远比转机要贵。
而且韩国是在中国-旧金山这条航线上比较好的中转点。特别是山东、东北这些地方出发的旅客,从北京、上海中转反而要比首尔中转还要绕路。
在国际运输方面,不管是海运还是空运,国外发达国家的公司成本比中国的低,尽管他们的人力成本比中国高很多很多,除了管理水平,创新能力。。。无所不在的商业corruption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谢谢你的解释。
我没想比较直飞和转机的票价
我比较的是,不同航空公司的票价。
难道中国的航空公司只有直飞没转机?
猜测,还是经营亚洲飞北美条线路上,中国的航空公司不具备成本优势,那么成本高在哪里?是需要发问的。
没有看到之前对韩亚飞航安全有多少恶评,对这种孤立的不幸事件,事先很难选择和避免。新航也曾发生过事故,比这次还惨烈数倍。
选择较便宜的机票是人之常情,这和发生意外没有必然联系。
如果你要比较中国-北美航线上中国和外国航空公司的票价,那必然要牵扯到直飞和转机的问题。
如果直飞和转机票价相同,那通常更多的人会选择直飞,而且有些中国乘客未必英语好,坐外航可能不太放心。所以票价差距是供求关系决定的。
如果你想问中国的航空公司为什么只有直飞没有转机,那我倒想反问你你认为它们能去哪里开设转机业务呢?这牵扯到一个航权的问题,不光是公司层面能解决的,还牵扯到各国政府间的协商。你可以去google“航权”获得更多解释。
人家吃饭只是喝橙汁,中国的都喝茅台,成本当然不一样了
真要这么抬杠的话,东航新加坡-上海机票比新航便宜,所以东航喝茅台,那新航喝什么?几万块的法国红酒么?
你说票价,我说成本
没有抬杠,只是举个例子,不严谨,但是这里是论坛,不是写论文,调侃多过严谨。
第四点太迷信了。。。
俺是80后的前半段,也是7/7高考的 :lol
ok。
不过seriously,我虽然说的是票价,但新航票价高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两年新航基本上盈利很差,就说明它成本也同样很高,所以又回到你的问题了不是?那成本为什么这么高呢?不是吃饭喝酒的话,是哪里出了更大的问题吧。
好像韩亚航空这么火热的原因是,韩亚的中美往返机票,可以免费改签一次,所以很多往返中美的中国人喜欢这家的航空公司
国内的航空公司一直不明白,每年亏,宁可航班没人坐,也不愿意降价
谁告诉你没人坐了?中美航线的国航、东航你坐过几回咧?
外航可以提供较便宜的经济舱,其实有一个原因是他们有比较多的高端乘客,在头等舱商务舱已经获得足够的利润,所以有能力在经济舱降价打击中国的竞争对手。由于航权问题,在中美航线上,只有中国跟美国的航空公司在经营直飞,而且航线数量对等,美国经常要求扩充航线,但是中国以各种理由拒绝,实际是因为客户不够,增加航线实际上是让对方来抢客人。btw,新加坡对很多国家开放天空,也就是可以提供去第三国的直航。
这个不是论文啊,有错误轻拍
新加坡为什么乐于开放航权呢?因为它自己国家太小空域太小。举个简单的例子从新加坡到美国做不到直飞,必须在香港、台湾、首尔或者法兰克福中转,而如果想在这些地方中转必须获得当地的第五航权。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劣势,所以它在这么开放,以求在谈判桌上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有关第五航权自行请google之。
其实并不深奥,一次飞行,坐一个人和坐300个人成本差别很小,因此上座率就非常重要。通过转机,把别国的乘客拉过来,就能提高自己的上座率。要吸引转机乘客,除了飞行体验(飞机舒适度,餐饮,机上视听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连接性,包括航线网络,转接的便利性和转接时间等等。还有就是候机体验,转机时在机场的休息,购物,餐饮。很不幸,这几方面,韩国航空公司和机场都比国内的好太多了,加上机票又便宜,难怪机上的中国人比韩国人还多。
吸引转机乘客一直是新航和樟宜机场最重视的部分,每年在樟宜机场转机的乘客比入境新加坡的乘客还要多。不过,最大的转机顾客群–袋鼠航线,从澳洲飞往英国伦敦–今年被酋长航空抢走了,不知道机场总裁会不会被老李训斥。
你提到了航权,算是解释了差异。航权,这是你给的答案。谢谢。
中国飞美国,不管是向东走还是向西走都是最远的,谁要从中国转机啊。
我们不是专家,不能全面讨论问题,讲一些对新航的看法
成本高,油价,还有各方面配套服务的价格都在涨
市场需求降低,新航是商务旅客的首选,以前听说过新航到美国的有的航班连经济舱都没有,全部是头等舱商务舱,可见他们多依赖高端乘客。但是这几年由于金融危机和网络的发展,很多公司都减少出差,更多地通过网络电话来沟通。从新航飞行员面临下岗就能看出点端倪
有些地方比如新加坡、香港,自己本地市场太小,所以要主要拉转机客源。
有些国家,比如中国、美国,本地市场足够大,特别是中国自己本土市场还没充分开发完,根本没那个必要去坐国际转机客流的生意。不过倒是应该做好中国二三线城市转北京/上海/广州再到国外的生意。
大圆航线,韩国日本航线更短。
国际航线的消费力高,本应是盈利的主要来源,可悲的是,中国的航空公司竞争不过国外,只能在低端市场上靠削价生存,国际航线亏损,靠国内航线卖高价,用国内老百姓的钱来补贴国际航线。
啥米是大圆航线?
国内航线价格很高么?如果作为regular airlines来说不高吧,你和欧洲、美国、日本比比的话。不过比较差的地方是没有廉航。
他说的是great circle。就是球面两点间大圆距离最短。
不过实际上中国-美国西海岸的航线并不是在大圆上,是靠北半球西风带沿北太平洋走的。
国内的航空公司, 里面的道道太多 .
偶们90年代初期毕业的时候, 有进航空公司的, 那个时候, 一般的人的工资才几百人民比, 他们一进去, 就超过3500了.
钱, ….
这个是学名,其实简单点就是最短的航线,由于地球是圆的,所以最短的不是在球体上面画直线。
在海图上面画过大圆航线么?
补充一点,除了距离最短,还要考虑天气,气流。。如果航海的话要考虑海流,季节性的天气状况,比如冬季的话就不好走北太
因为那个时候坐飞机也是很高端的事啊。
现在不一样了,普通的空乘底薪也就大几千,主要是靠飞行时间来拿补贴。一个月两万左右吧。
晕,首尔是asiana的hub,不是中国航空公司的hub。中国的hub必然是北上广,北上广离美国远,这是地理位置决定的。
你去看新加坡飞美国的机票,国航南航的就比asiana的有优势。因为你的起点是按新加坡算的。
话说不是拿中国国内的机票和美国国内的机票来比较吧,还要转换汇率。
举2个例子:东航新加坡到上海的往返机票是500多新币,而相同时间上海到新加坡的往返机票就要3600人民币。再有,国内2小时航线的往返机票通常要2000-2500人民币了(已经是打折机票了,不要拿偶尔才有的超低折机票说事),新加坡飞上海是5个小时。
没有经济舱的是新加坡直飞美国的航线。
比如那个18小时飞newark的,不过已经停了。
飞LA的还在继续。
明白了。
2小时航程国内线,比如PEK-PVG/SHA/NKG/HGH/CTU,或者PVG/SHA/NKG/HGH/CTU-CAN/SZX,平时都是1000块左右甚至更便宜,只有黄金周或者春运才会贵起来。
除非是2线城市到3线城市的,因为本来航班就少,所以才会贵。
同样是新加坡到上海,我再举个例子,同样时间SIN-PVG往返新航的要900新币甚至更贵,但是PVG-SIN往返新航只要2800CNY,为什么会差这么多?这都是市场决定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airlines tend to price the route from its domestic hub to foreign destinations more expensive than the other way round! 简单来讲就是航空公司在本地的品牌认知度比较高,所以会比较贵!
那可以在上海买sin-pvg的 return 机票么
Nope. 我说的是比较上海出发的往返和新加坡出发的往返。对于第一种来说,新航是外来竞争者,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它是本土market leader。所以两种定价策略不同。
如果你非要买便宜的上海出发的往返票,这就限制你first onward leg必须从上海出发,这对于在新加坡长居的人来说基本不可能。
男人如树 纯机票,还是包含了机场税,燃油附加费等等以后的价格, 可是不一样哦
请问你哪里的机票没有税啊?
我看你要是去欧洲、美国坐飞机,那税都要让你哭出来了。
没用
在哪儿买不重要
根据我的机师朋友跟我解释说,这次是因为驾驶技术问题导致的空难
大概是说最后的速度太慢了,飞机还在空中导致的,那个速度飞机应该已经要在地面滑行了
我的亲身经历, 半月前乘新航飞抵旧金山机场, 已经看到地面了, 就等落地的那一声咚, 飞机突然开始加速拉升, 俺的心啊, 吓得乱跳, 飞机又盘旋了好久才再次降落, 机长的解释是跑道有不安全因素, 真相如何, 俺不得而知, 时隔不久看韩亚空难, 开始的情景竟与俺的新航极端类似, 俺在感激新航机师技术过硬的同时, 不禁心中有疑惑, 旧金山机场的调度或设施真的无懈可击吗? 为什么同样的 incident 会一再发生?
上面说太慢,下面说太快,到底是快还是慢?
选择虎航,安全又省钱。缺点是航线实在太少了。
姐姐,你不要吓我了,我马上也要坐长途了。
1000块是单程吧。
找到一个更有可比性的:上海飞乌鲁木齐,约5个半小时,单程票完税后1840人民币,这已经是6折机票了。
说句没心没肺的话,他们的父母也就45岁左右,坡坡很多这种年纪的孩子才2,3岁的,说明还是可以再来一胎的。
可见机师多重要·!!
新航是在台湾那次?
韩国的航班事故太惨烈了,有一次在俄罗斯领空直接被老毛子打了下来,两百多人全遇难。
那是被金胖子派人放的Bomb。
你去哪里? 我还要飞一次旧金山, 我心里更怕怕
5个半小时,已经够美东飞到美西了,或者上海飞到新加坡了。so, what’s your point?
应该是航速太慢,飞机下沉太快,机尾撞上防浪堤。
the point is 国内机票比国际机票更贵。请你看清楚我的贴再发言。
我自己上携程测试了一下,买上海-乌鲁木齐,一周后出发,两周后回,含税是3300元,税一共才300块,可选的航空公司和航班都很多。这个价格如果是在美国美东飞美西,而且还只提前一个礼拜,那基本买不到。就是上海飞东南亚,5小时左右,这个价通常也不是last minute能买到的。有些人不会以为国内机票就该白给吧?
棒子太屎了
你一会两小时,一会五小时,你到底想怎么比?是拿国内5小时vs国际2小时还是怎么的?是拿提前一个礼拜就能买到的很flexible的国内机票和需要提前预定的打折票、廉航票比?到底怎么个笔法?
我觉得机票价格看是否有可比性,不光是看几折,还要看这个价格下是否能(免费)change, cancel, accumulate milage。
我坐过一次SQ往返上海,大概是1200左右。也就是人民币6000左右。这是100% milage的价格。
所以那些500+往返的,可以看成是4.5~5折票了。这个价格,估计也就给10%的milage。
如果比fully flexible的票,那外航绝对贵很多。
如果比可积分的票,每家公司的policy都不一样,甚至同一航线不同方向的policy都不一样。举个例子:
JFK-HKG-SIN,国泰的,从JFK出发,我买到过900美元的,可以攒100%里程,往返一趟就是18000 miles。
SIN-HKG-JFK,还是国泰,从SIN出发的,最便宜大概1500新币,只能攒10%里程或者0里程。
这是歧视based在新加坡的乘客?不,这都是市场决定的。
以此次状况,只能说机师睡着了(几十次降陆,闭着眼睛就可以了),呵呵。调度睡着了,不用看的(飞机撞飞了,调度仍然不知道)
这次事故,肯定一系列认为失职。我不说人祸。中国人总是内讧,有什么事就是人祸。其实,是人就会犯错,但话不用那么难听。
当然,调查是会很长期的。因为,机师依赖机械,机械是否有报警、如果没有报警,那么设计就会有问题。等等连锁问题
是的。
有时候是记者写的不清楚,读者更读的含糊不清。其实稍微想一下就差不多了。
该机师是第一次飞B777降陆旧金山,以前有过其他机型降陆旧金山的经验,可是不同机型,操作不一样,可能没有控制好。
问题是没有经验的人也会觉得飞的太低了。机长不是菜鸟,凭经验应该直接能感觉出来啊
所以,觉得仪器可能出问题了,而机长主要迷信仪器了。否则难以思义(除非真的睡着了)
就我看到的,广州飞湛江的来回要2000多人民币(包括税),打折票很少,飞行时间才50分钟,还没飞出广东呢。
要厘清原因,只能坐等官方调查报告了。
飞行员驾驶新飞机,需要时间来适应驾驶舱的视野,不同机型的视野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差别,特别是如果飞机大小不同的话。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的调查人员正在调查的初步问题之一是,那位正在接受培训的777机型的驾驶员为什么会在好天气下目视进场时对飞机着陆角度判断错误,韩亚航空说,那位机长之前驾驶的是小得多的空客A320飞机。
可以的,
这个周末的新加坡飞上海的单程东航票,2050元,不包括税。
现在国内机票打折促销的太多了。旅游假期,黄金周机票会贵之外,大部分时间不都在打折么(当然了。。。你别今晚要买明早的机票这种容易悲剧)。而且高铁速度也不比飞机慢多少啊,只要心里没疙瘩还是能坐的。话说这楼歪的太厉害了,从空难歪到机票。。。
是的,其实这种事不可能一个人犯错,而且犯错了也应该会被排除。只有很多东西一起错了才。。。所以要好好调查才行
怎么又A320了?这全能飞行员,波音的又到空客再回波音,这本身就问题太大
这个不是理由,还有指导员,总不能他是驾737的吧?这位机长毕竟接受过长时间的777训练、实际驾驶也几十个小时
其实之前飞机一切正常,只是最后8秒,速度急剧下降!否则,看起来很完美的着陆:如果速度不突然下降就会很准确地着陆在跑道上。
旧金山那个机场也是操蛋,跑道到防波堤那么近,觉得完全不合格!当时正在进行大工程解决这个问题。
感觉这绝对是惨祸致命因素之一
1. 我查了一下携程,现在买7天后的还能买到南航单程390不含税的。跟你说的票价出入太多。
2. 广州到湛江才500公里,这种距离本来就不是飞机最经济和高效的距离,根本没法跟大巴和火车竞争。同样的,上海到南京或者宁波也有航班,一个小时不到,要400块,你会去买吗?
3. 湛江本来就是广东比较穷的粤西城市,客流不会多。你非要飞到这种地方,航线上都是小型机,就是Embraer生产的那种,运力又不如A320/B737这种大型窄体客机,一架飞机可能才能载二三十个人,距离又这么短,你还能指望多便宜?
4. 从广州开到湛江,或者坐火车到湛江,无非五六个小时,单程可能100块都不要。你非要这么极端坐趟这么贵的飞机,从到机场安检到下飞机出机场,估计起码也得3个小时。时间并没省很多。既然这样了你还要坐飞机,那说明要么你有很急的事很赶时间,要么你很有钱。但如果你有急事或者很有钱,非要坐这趟飞机的话,那还要这么矫情干什么呢?
6月底我上海买票回新加坡, 新航6千多, 东行2千多, 税前。真希望这辈子能买到你说的新航票价。
我是上个月端午节买到的。
一周后7月18日的广州飞湛江共有6个航班(这也说明这条航线绝不是冷门航线,我10几年前就坐了,即使现在高速公路发达了,这条航线并没被取消,而且航班比10几年前还更多了)
07:15 380元
12:20 940元
14:50 940元
18:35 940元
21:35 820元
22:15 760元
以上都不含税。
你说的打折多的票就一个航班有,才占16%,多数都要1000元或以上(含税后)!
还有飞机绝不是什么20-30人的小飞机,至少有100来个座位的,这个航线还有头等舱呢,票价要2430(不含税),还都坐满的。
另外,做大巴的话,至少7-8个小时,坐的你屁股都要发痛了!
光有理论知识真的是没有实际经验的好,会有太多的偏差。
07:15
08:20
新白云国际机场
湛江机场南方航空 CZ3323计划机型:E90(中)经济舱¥380 1元3.9折 退改签[url=]更多舱位[/url]惠飞保购票限制最高返现¥35 [url=]查看更多舱位[/url]
既然有便宜的,你还要买贵的,还说什么理论实际不结合,简直是很奇怪。
既然有便宜的,你还要买贵的,还说什么理论实际不结合,简直是很奇怪。
飞机也许我说的夸张了点,不过道理很显然是越小的飞机,运力越低,航程又这么短,成本/passenger必然更高。所以你举这种极端的例子根本无意义。前面也有网友说了,中国机票基本上常年打折。现在排名前20之间的机场之间2小时左右航程上,提前一两礼拜票价很难超过八百或一千,这都是事实。在其他任何国家都很难做到。还非要说这么贵,我觉得你们最好还是别回国了,或者靠走的。
兄弟,便宜当然好,但也要看时间的阿,不是07:15适合每个人,也不是每个人想这么早走,每个人有自己的时间安排的。否则航空公司要弄那么多时间段做什么呢?不就是迎合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嘛
这个是运行了10几年的航班,而且用的也是中型飞机,不是20,30人的小飞机,怎么会是极端例子呢?
还有深圳也有飞湛江的,每天一班,用的是737,也是中型飞机,说明广州深圳到粤西是有正常的市场需求的。
定期航班就不是极端例子啦?我都说了,你这价钱都能飞到北京天津沈阳了估计。这能说明什么呢?就因为广州-湛江机票高所以你就下结论说全国机票高?湛江这条线才多少客流?全国多少客流?还是广州-北京机票便宜所以说全国机票低更有说服力?如果你有点逻辑的话,应该懂得可以比较一下平均(经济舱)机票票价per passenger per km,和国外同行比,算一算的话结果肯定是国内票价不算高。
看机票是否贵,不能只是看绝对值,还要看和收入比的相对值。新加坡收入3000新币,买张200新币(1000人民币)的机票不算贵,但国内买张1000人民币的机票,有多少人的每月收入超过了15000人民币?公费出差的不算。
兄弟,我有下结论说全国机票高吗?如有,请帖出来。
我只是说了“就我所看到的“举个例子而已,我都没下结论啊,你怎么替我下结论了呢?真是年轻气盛。
举个例子是吧。我也举了很多例子啊,其他网友也举过例子不是。但结论偏差这么大,这样讲不是鸡同鸭讲吗?
那我就说用个普遍一点的方法,就是算每公里每人次价格。结果你认为是年轻气盛,那还有什么好讲的?
讲来讲去又讲到人均收入了,而且一讲到这个就会有人点头赞同(但基本这个论坛上每次就都是那么几个人)所以我说了嘛,是不是你们认为只要是国内的东西就应该白给?难道建机场不要钱,机场安检不要钱,买飞机不要钱,买航油不要钱?所以我说了嘛,你要是觉得贵就别坐,自己走路或者坐火车!反正中国人穷也没这个需求,不去坐飞机那机票是高是低又关你几毛钱的事啊?
这个并不成立
航空业的成本并非都是人力成本。
比如波音空客卖飞机,不会因为中国人均收入比美国低就把飞机卖便宜点
类似的还有油价,机场税等等,这些成本都和所在国人均收入没有关系。该多少就是多少。
还有,即便是人工费用,无论是服务口碑绝佳的SQ,CX,还是那些名声不好的公司,同一个国家的不同航空公司之间差距也不至于倍数记。
如果说美国人均GDP是中国的10倍,难道说中国的机票只能卖美国1/10?哪里可能啊?
好吧,国内机票价钱高是我说起的,参见本人在29楼的回帖,可是已经被某个“非常执著”的人顽强地纠缠了。此帖已经严重歪楼了,就此打住吧。
你好想理解错我的意思了?
哪错了?你说200sgd vs 1000rmb和 3000sgd vs 15000rmb,不就是这个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