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闲谈

中国最幸运的一群人

中国最幸运的一群人:1962–1972年出生的人。      有人在分析中国哪些人最生不逢时,活不逢地的时候,意外发现1962至1972年这十年出生的人最幸运。因为:      1. 他们躲过了三年自然灾害,有粮票就有吃有喝,虽然是粗茶淡饭;        2. 他们避开了计划生育,有兄弟有姐妹,大的带小的玩,小的穿大的旧衣服;         3. 他们错开了上山下乡,在学校里学工学农学军,反潮流交白卷;          4. 他们上大学时,大学是公费的,家境困难的还有管吃饱的助学金;他们大学毕业时,工作是包分配的,大多是党政、事业单位,央企国企还得挑挑;          5. 他们恋爱时,重要的是人品本份老实,深信真正的爱情只有一次,裸婚基本盛行;          6. 他们结婚时,房子是单位分配的,虽然有点旧 ,虽然还得论资排辈;          7. 他们生子时,母乳基本主流,奶粉没听说有毒;          8. 他们是尚有理想的最后一代,虽然虚幻但一直支撑着他们的信念;          9. 他们读书的时候,国学经典已经滥觞,世界思潮大肆涌入,传承与革新集于一身;          10. 他们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那时的领导基本上还识才用才,政风民风尚且纯朴;          11. 他们与世界同步进入信息社会,电脑工具已融入生活,是中囯信息时代的开拓者。          却是有道理。

很高兴。我赶上了。

1972年。。上有姐下有弟。。
从小就羡慕别人家一个孩子的。。。
没想到现在被别人羡慕了。。。哈哈哈

那你弟有一点超生。我妈说那时的口号是一个不少,两个正好。我弟73年的。

真是超生的。。。我弟75年的。。。

60年代出生的小时候都挺苦。有同事63年,上小学时要吃忆 苦餐,就是煮糠加菜叶这些类似鸡食的东西,还不许吐,妈  啊,恶 心死了,农村的顿顿窝窝头。70后基本不受文  革影响了,虽然初期买东西要凭票但也顿顿有鱼有肉,还有糖果饼干,周末还能去酒楼吃个饭。60中后期的高考录取率大概8:1,70后降到4:1,现在90后起码2:1了。

其实,我们的父母,生于四十年代的更幸福
虽然生于战乱年代, 但年幼无知,战争带给他们的创伤不大,
上学就解放了, 整个小学中学阶段, 都是在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热火朝天的氛围中,带给他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赶在文革前考上了大学, 逃过了上山下乡当知青,
大学毕业就遇到文革, 无事可做, 正好成家, 养孩子
改革开放他们正年富力强, 文革前大学生的牌子让他们受到重视, 可以大展拳脚
最重要的是, 他们还是拿退休金的最后一批人, 老有所养

那也要看职业。我父母都是大学生,做老师。那个年代很辛苦。要带学生下乡劳动,学工学农,有的会被学生批斗,臭老九,连孩子的医药费都不能报销。工厂的,可以分房子,过年过节分豆油等,福利很多。我家86年,还是老少三代住在14平的房子。

我父亲也是文革前大学生,可是在上海那时赶上支援大西北,每家出一个,老爹就被选上了!文革来了,又被揪出亲戚中有海外关系,被拉出去批斗了,还逼迫老两口断绝关系!
听老妈说,原来老爹是个见人就脸红的文弱书生,可我记忆中的老爹却是脾气暴躁的霸权主义!
不过,现在听他们讲以前的故事,似乎很坦然,没有丝毫的埋怨!什么迷茫,失落,颓废。。。根本感觉不到!

我当时也特羡慕那些独生女^_^!和我妹妹一吵架,就说,要早点计划生育,就没有你了哼!

现在这些苦菜,窝头都进入大酒店了!

注水路过。。。。

俺不但赶上袅 还在爸妈单位哭着喊着要吃楼上同学提到滴忆苦饭(印象中是康团子)当时咋感觉好吃涅

我弟75年的, 没有超生,计划生育刚开始施行的头几年, 有的地区管的力度小。

独生子女。。。羡慕死你了。。。

我们家就我出生时84年,自己家还没房子,住的是我爷爷奶奶单位的房子,一家三口人住在9平米的小房间里,厨房厕所都跟别人家共用。。。

80后,完全没赶上一丁点幸福的事情~
我们上小学时,大学是免学费的,我们上大学时,小学初中都免学费了。我们没工作时,工作是包分配的,等我们要工作时,毕业就等于失业了。。。

这个好~~~:):lol

很幸运生于那个年代。而且最让人怀念的是八十年代的中学与大学生活。北岛舒婷顾城,山口百惠三浦友和,上海滩的周润发,狼时期的齐秦(看他现在的模样,一声叹息),露天电影院,校园里出没的流浪歌手,六•四。
是怎样一个物质匮乏而精神极度富足的年代。
看看现在锱铢必较,连长寿都成为一种财务风险的社会,又是一声叹息。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