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今晚新政策,貌似政府要控制HDB价格,resale房子价格不会降了,会稳中求升。要买的还是要早呀。
没说稳中求升哦,只是说要稳定。反正肯定不会让它大跌的。
是的,就是这个意思。房价会稳定,不会出政策跌很多,该买房就买房,不然等着也亏,还要租房付租金。
政府要多出津贴让新加坡人买的起BTO,但也要让有祖屋的资产增值,祖屋这一块,大家都安心了^_^
嗯,全程收看,安了,哈哈
是的,安心了,要不买了组屋的,要是降价了,真是很不开心了。
祖屋既是住房,也是资产,前者靠政府保持BTO价格稳定以及更多津贴帮助中下层人民,后者通过转手市场跟随新加坡经济而成长。PR成买单的了。。。想长期呆下去的拿公民吧,要不亏大了^_^
有什么亏大的,饭一口一口挣,为了小利而去放弃转换国籍,有多小视就有多小视,除非自己的心已经喜欢这样了。
组屋不跌 私宅就跌不了
也不是一点钱的问题,偶觉得如果一个人在新加坡呆二三十年,又说心不喜欢这里,却又不离开,真的很纠结很矛盾啊^_^
我有我的原则, 不会为了那些小利入公民的
如果以后真入了,也肯定不是由于那些小恩小惠
是的,小恩小惠对很多pr压根不是换籍的考量。换籍是从内心认同了,跟随内心,不会后悔
+1
换不换国籍与爱国没关系。换国籍的为祖国计划生育作贡献。祖国有需要随时为祖国服务。
对,是生活十多年习惯了,有归属感了,每次飞机降落在樟宜机场都感到很温暖^_^
+1
同意 !
+1
+2 ^_^
正是因为爱国,所以不想给祖国填堵,换籍了。没有占小恩小惠。
这位大哥还是大姐,你真搞笑,哈哈。新加坡是精英制度, 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入公民呢(新公民都是优秀的,优秀的不一定是公民啊)。看到这么多人,在讨论入不入公民,就想起几年前我看到同事几个女生聊天(好吧,我八卦,不用讲我我自己承认哈)。那年PR待遇和公民差不多。他们讨论要不要如公民,A,B个反对,C个中立。大概的意思,A反对的说:才不要入呢,小地方,不喜欢,入了国内的朋友会笑话我们的。C中立的说:不喜欢,来这里干什么,人往高处走,可以离开啊。你都来这么多年了,也入了PR了,买了房子车子了。B说:我妈我爸人不同意我入。会说我不爱国的。C说:我家里人很同意我入,我在考虑啦。在人家土地上生活这么多年享受人家的待遇,也不是人家的公民。有点说不过去啦。然后1/2年过去了,政策变了,PR和公民待遇变大了。A生了个女儿,考虑到未来,要自己带女儿入公民,被拒了,不够资格,最后没办法,只好全家人入公民。B,C也入了公民。哈哈。都说不要为半斗米折腰。但是,如果你是女生哈,打个比方,你缺米正饿着呢,有个有高有帅,又有安全感责任感的哥哥不停的适合你的口味,为了你的健康,调换着给你各种米(大米,小米,玉米,高粱米。。。)让你吃饱,吃好,你就从了吧。机会不是人人有,再玩含蓄秀蜜,脑袋坏了吧。哈哈。
请问大家,如果我们去年五月定了BTO,我们还可以享受这个新的津贴吗?昨天看到好像是4房有多24000的津贴啊。。。。
你打电话问问,有的政策可以往回推一段时间的,都生效的。像上次生效孩子的加津贴的。
应该没有^_^
对了,那4000是国民服兵役的津贴,没有服过兵役的没有。多2w哈,不是2.4w
我老公是新加坡人,有服兵役。。我昨天一看到消息就紧张。24000不算少啊。好的。我打电话去HDB.
黑素素,俺有个问题:
BTO和resale的双轨,要把HDB卖掉才能获利。
如果新加坡人都去BTO,那么resale卖给谁?PR的数量是远远不够消化这么多resale让多数新加坡人套利的。
如果新加坡人也买resale,那么除非HDB有可观的增值,否则他们也就没啥获利可言。
所以政府如何去保障大家都能BTO的同时也保护resale“价格稳定”捏?
4房给24000的津贴,现在就开始实施吗?
说是给中低等收入的津贴,中等收入是指多少啊?
我很简单的想哈,要是看resale跌了,就多搞点PR,扩大PR能买房子的额度。看要涨了,就多建BTO,哈哈。不过,政府不会这么简单吧。反正新加坡政策总是不停调整。如果全球大经济变化不大(暴涨或是暴跌)什么的,新加坡政策会使内部经济稳定的。
上次看中位数是7500家庭收入。不知道新调整没。
我的感觉BTO 不是每个新加坡人都有权利买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等愿意去不方便的地方的
我是SC 我就是买的转售的组屋不是, NEVER干过BTO 因为我觉得那些地方不方便
选RESALE我有决定权. 所以转售市场依然有SC买家 还有就是PR.
基本上BTO还是面对刚起步的家庭和本地吊丝的.提供一个底端的入口.
保证本地人有房子住的同时还能让他们天天根据转售价计算自己有多少资产在手上.
不是正好起到安慰民心的作用吗..
房子不是易耗品啊。。。。其供应要和人口增长相匹配。。。。
PR买第一套房要5% ABSD,这明显就是直接剥削啊。
而PR不能整套出租HDB,一方面是打击PR投资房产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是保障新加坡人在租赁市场的收益——毕竟外国人要越来越少,租客就会越来越少的。减少租客的同时也减少整套出租的供应量,有助于保持市场稳定。
你现在不买BTO是因为你是too rich to buy。。。。
你买resale的年代BTO和resale差距多少我不清楚,不过现在是差了好几十万。Bedok那边刚过MOP的4房估价都过60万了。当初买的才多少啊?
不知道有没有中介愿意出来介绍一下现在还买resale的以什么人为主:
我能想象的是
PR
单身SC但又不想只住两房的
不想去non mature但是mature又BTO不到的。
没有BTO资格的(比如黑素素)
买不起公寓的
只是不知道这几类人有多少。
支持了。bto保证住的上,可resale的好房子还是有人愿意出多一点钱去抢的。别的不说,光等bto的那3-4年,resale的房子就等于提前享受了。何况bto基本都很偏了,不偏的很难抢到。
好的,多谢
看政策,BTO,只是给你基本住房需求,市政府的福利。你要买更大的房子,更好的地方,只有更有钱才使解决方案。
我当年就撤了申请不买了拿了RESALE 还两回都没有用补贴
不是TOO RICH TO BUY , 谁不喜欢钱啊和矿石EASY MONEY
但是你要是比较一下挥发现车别也是明显的。。。 可取所需 政府这样的挺好的
BEDOK 还有有BTO咩? 就算有也是稀少的不行的机会。象征性的罢了 对不对
同志们,发财梦该wake up了,房子越来越越租不出去了。
美美神马情况? 担心ing
我也觉得的要
戈P了
有其外围的房子。压力阿
感觉最近好多房子建好交房了, lakeside 附近的condo + HDB想雨后春笋一样纷纷冒出来。。。
想跟政府玩 ?
横。
俺不知道你怎么想的啦,不过你那个年代和现在房市应该有比较大的区别。
如果当年BTO和resale价差。
我刚问了一个已经买了resale房子的朋友,问他为何不换BTO,他的回答是新房地点好的很少。
不知道本地人有多看中“地点好”,不知道业内人士愿不愿意分享点数据。
就目前来看,新加坡非成熟区的BTO不存在滞销的问题。
不知道这种情况下resale的需求还有多大。。。。
对于民众来说,有价无市是没有意义的。
房子要卖出去才能套利。。。。
偶觉得关键的一点要注意就是:虽然citizen手握大量组屋,但同一时间需要卖房的citizen不会很多,只是有特殊需要的比如老年人(大房换小房或养老房),经济上突然有困难的人需要套现。在每一个阶段,这些人的套现基本都可以用pr来消化。
所以从很长一段时间来看,只要组屋保值增值,只要继续让PR买二手房,对大部分新加坡人是有利的。
而且可以做到的按顺序,按需要套现,而不是同时套现。
还是十分有利可图的。。 我就是应为位置不好比较边远拒绝了
能稳定就好。。
不过以目前BTO的建设速度。。。。
是否还能如以前一样保持平衡呢?
要知道PR数量是很敏感的,而且PR一对也只能买一套,不能多买,剩下的resale只能卖给新PR。
只是好奇的问一下
你那个年代应该还是walk-in吧。
当时房子建得有现在这么多吗?
而且那时候便远地方比如punggol应该刚刚开发?
如果是现在的punggol外加价格差外加年轻人财力薄会不会不同考量呢?
比如实在抽不到成熟区BTO的小夫妻,是迁就地点,还是买resale呢?
目前resale市场冷淡,是因为大家都去买BTO了,还是等因为新BTO而带来的大量resale上市呢?
我TMD有那么老咩?
还WALKIN 什么是WALKIN? 不是也要排好几年?
BTO是近年来的产物吧?
之前不是建好了才卖的咩?
你的房子不是90年代买的咩?
小黑哥没有那么早来!
讲句实话当年walk in的都是买在最低处,都赚大了!
偶公司当年的小弟弟,已经可以卖了组屋去买公寓了!这是真实的案例!
卖了红山的80万组屋(当年35万买的),去买西海岸的1。2M的公寓!
知我者微微西提姐矣!
Genting这几天跑得8错!
还压。别提了
看的我心急如焚阿。。
1.4 了好不容易。还亏差不多一张COF 的价钱呢。
精辟
同意,补充一点,以前PR还有动力费劲巴拉的满足一下resale购买条件,现在反正也ABSD了,许多家庭干脆就一人拿到PR赶紧买公寓不再等组屋了。
组屋的需求,特别是外围地段的,不知道要用什么来支撑。
唉,如果不差钱,谁不想买公寓啊,比起价格还是hdb便宜,即使是resale的。
公寓也是有ABSD,100万的公寓你直接给5万的ABSD
大部分pr还是不能马上上公寓吧,特别是贷款收紧后
现在公寓动不动就上100万,不是每个pr都买得起。对刚拿到pr的,估计大部分都还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