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新政对本地组屋持有者伤害更大

对新PR的影响不言而喻,毕竟房子是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成家的必需品。
其实新政对本地组屋持有者的伤害更大。这个政策直接导致了买方市场严重萎缩,即使是满足条件且计划最近要购买转售组屋的公民和老PR,因为这个政策的出台也大多开始观望。
选举时,很多本地的年轻人强烈地表达着对当时转售组屋价格过高的不满。事实上,在新加坡公民,已达到购买组屋条件(已婚或满35岁)的人群中,拥有组屋的人数以及他们手中的选票,远远多于这些要结婚且想先买转售组屋的年轻人手中的选票。
大部分组屋持有者,都是期望自己的组屋增值的。很多中等收入的本地人,希望中年可以upgrade到公寓,靠的除了积蓄,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购买BTO与与卖出转售组屋的巨大价差来实现这个目标的。转售组屋居高不下的时候,他们大多很安静。毕竟,只有不满的人会去宣泄情绪,满足的人一般都很低调,总不可能大张旗鼓去为政府歌功颂德。一旦新政导致COV大幅下跌,甚至开始影响估价时,这些本来离住进公寓或者EC很近的组屋拥有者,突然发现离目标的距离又加了几万,也会开始表达强烈的不满。而这个声音,估计不会比大选时那些喊转售组屋价格太高的人小。

二元市场将成形。未来组屋和公寓的价格差距会越来越大。

我觉得是多虑了,现在即使组屋价格下跌也是政府在给一些人赶快进场的机会,如果这次机会抓不住,3、5年后就更没有机会了。

这个政策其实只会形成一波新公民加入潮罢了,这才是用意。房市什么的,影响不大,大致只是成交量减少。对政府来说,一石二鸟。

有政府BTO房价的支撑,二手HDB跌不了多少的.

市场严重萎缩?
我觉得LZ多虑了,成交量会减少,但不至于萎缩。。。
数据会说话,new PR只占少数,不影响大局。

“二元市场将成形。未来组屋和公寓的价格差距会越来越大。”
实际走势可能与之相反。
现在3卧室公寓的价格是同区域3卧室组屋的2倍以上,已经反映了价值泡沫。以后若公寓的价格达到组屋3倍,还有多少人愿意选择公寓。
不要低估了市场的调节能力,也不要高估了民众的购买意愿。

公民批准数量也是在控制中,不会因为递交申请多每年批准的数量就多,他们会拖的,把处理申请的时间延长再延长

年轻一代的坡人已经不是老一代勤俭节约型
现在年轻人高薪机会很多,一旦有钱买得起,他们就会买车,买公寓。。。这个是他们享受成功的方式,不会去管什么condo比hdb贵多少。
看看现在路上的奔驰宝马的比例就知道了

如果组屋价格有相当的调整, 公寓很难独善其身, 特别是大众的公寓

首先,每个人对生活方式的定义不同,我身边也有很多公司高管一直住宽敞的组屋,临近地铁站和大型商场,周末驾车去玩。也有些人直接购买小型公寓,同时愿意牺牲空间。尽管我也赞同不少本地年轻人想要购买公寓,但你的观点“不会去管什么condo比hdb贵多少”有违逻辑和事实,除非是富二代,根本不考虑价格敢敢买。眼下来看,多少比例的年轻夫妇可以轻松地购买百万公寓,而不去斟酌价格因素。

按人口持续增长的规划,本土人又低出生率,PR的比例不会降低,但现在PR好像很难申请成功,所以目前的房子新政无疑是和现在PR的高门槛挂钩,富PR各种私宅让你选,穷PR请自便,说白了,就是势力,但从治国角度,也无可厚非,就残酷两字,估计以后HDB和Condo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私宅发展商们开心啊

前提是, 以后新富PR的比率会增加很多吗? 新富PR会选择坡县吗?

没错,政策再怎么变,来来去去还是那帮人,条件好的还是看不上新加坡,条件差的来了生存更不易
以后想来新加坡混,也要拼爹了

“事实上,在新加坡公民,已达到购买组屋条件(已婚或满35岁)的人群中,拥有组屋的人数以及他们手中的选票,远远多于这些要结婚且想先买转售组屋的年轻人手中的选票”
就冲这点,政府祖屋不会跌,放心啦

房价高还不是因为有人买,没有人买难道房价自己会爬到高位?
房价高的时候买气势最旺盛的时候,房价低却是买气低迷之时
想想2003-05这段时间,公寓够便宜吧,市场一片萧条阿
现在够贵吧,看看j-gateway, d-nest的销售吧,那不是买,是抢!
政府出这么多政策抑制hdb房价,我有点觉得将来这两年hdd跟公寓的价格可能会向相反的方向走,hdb微跌,公寓小涨,两者的价差进一步拉大。其实这个符合政府的需求,hdb是用来赢民心选票的,公寓则是经济好坏的一个指标。
其实年初一月份的cm出来后,接着又出来一些稳定hdb价格措施,那时候就能感觉到政府的决心了。
个人愚见,不要太当真

在20多年前,在新加坡的PR都是有钱人。现在好像不太一样了。呵呵

HDB和公寓房价一定会跌的,现在只是在等利息什么时候上,有钱人比我们还会算计,以新加坡的个人收入和社会福利来说现在的价钱屋价已经到顶了,如果还往上走个20-30%,到时候破的时候就和香港一样了,什么人口增加到690万,请先看看有增加多少公民和PR,五年后建成二十万屋子,租赁市场不降都不错了。现在要买房的要小心了,哈哈。

反正我担心我的房子价值了,如果下跌,果断放弃pap。

2003到2005那时还敢敢下手买房的才是高人!^_^

有道理。像股票常常是疯涨高位的时候很多人追捧,羊群效应。低位的时候好多人反而不敢买了

现在的房价绝对是一个时代的高点,还想买来投资的尤其想资本增值快速赚一笔的多保重^_^

组屋是必需品 必需品价格亲民 是好事 公寓是奢侈品 奢侈品翻番 拉动各种产业 盘活经济 顺便鼓励国民住便宜的组屋 风险也小 有啥不好  至于外国人 本来就是被宰的对象 。公寓组屋肯定要拉开差距了 不愿相信也没办法 这就是现实

新加坡是绝对不会像香港的。首先,新加坡的房价离香港的还有一段距离;新加坡的祖屋保证了80%中低收入家庭能以低廉的价格住上宽敞的屋子。以新加坡较高的收入去负担低过北上广的房价,其实非常轻松。真正公开市场上的就是20%私宅。

当香港台湾人在羡慕新加坡人的时候,总是有些新加坡人要把新加坡搞成香港台湾一样。

就算HDB降价,大部分坡人也不会选择把HDB卖掉套现。除非是非卖不可。
我有个同事,HDB房子空在那里好几年了,既没出租也从没考虑过卖掉。他讲一定要保留一套HDB的房产,下一套就要买公寓了。
留着 一个月两三千的房租,只要够钱付首付买公寓,以房养房也够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