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投资理财

看到这个新闻你还愿意去香港求学工作吗?

内地生香港求学死亡 2900多人“顶赞”污蔑蝗虫
10月9日,本报发表《香港发展需要“新香港人”》的文章,在香港引起讨论;10月8日,一名云南高考状元、港大毕业生因车祸不幸在港离世,香港少数人为此借题发挥,甚至将一众赴港求学的内地生诬蔑为“蝗虫”,将他们的父母诬蔑为“黄族”;10月14日,香港《文汇报》就此发表了资深评论员马建波的评论文章。文章摘编如下:
  10月8日下午,港大毕业学生,当年的云南文科高考状元,一个聪明、漂亮、勤力、乖巧的女孩—刘涵,因车祸伤重不治,永远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所热爱的香港,离开了爱她疼她、辛勤养育她成长的父母和关爱她的校友、亲朋。苍天为之动容,大地为之悲秋。
  无奈天妒英才,风华早逝,令人伤感扼腕。同众多赴港求学子女的父母一样,笔者深感难过和痛心,也深知刘涵父母培养教育孩子的艰辛和不易。为培养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锻造一个万里挑一的状元,他们付出了很多很多。可如今白头人送黑头人,情何以堪!许多香港同胞对她父母表达了真诚的慰问,为她表示深切的哀悼,愿她回归天堂一路走好,也希望她的父母和亲友节哀保重!
  “蝗虫论”破坏两地和谐发展
  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日子。刘涵的英年早逝已令其父母和亲友伤心欲绝,更令许多远离内地家乡赴港求学的莘莘学子伤怀感触,连日来许多香港同胞也对其不幸及其家人表达关切、慰问和难过之情。这是人类文明应有的悲悯之心和善良情怀。然而,令人痛心和愤怒的是,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却在幸灾乐祸,借题发挥。在有关网页上竟然有2900多人对刘涵的不幸“顶赞”,甚至将她和一众赴港求学的内地生诬蔑为“蝗虫”,将他们的父母诬蔑为“黄族”,公然叫嚣是“蝗虫”和“黄族”抢夺了他们的就业职位和香港的资源。真是令人齿冷啊!这还是人话吗?这已同香港的文明礼仪和包容多元文化格格不入。说这些风凉话的人,已丧失起码的人格自尊和道德底线,已失去为人之本的善心悲悯。如此冷血漠然,在他们身上怎能看到香港的希望?
  “蝗虫论”者的丑陋表演早有痕迹,他们制造两地文化意识冲突,阻挠经济发展。他们数典忘祖,常以“香港人”自居,刻意制造“香港人与中国人”的主体意识割裂和文字游戏,频频挑动内地和香港的矛盾,成为香港和谐发展的一股巨大阻力。
  内地生一样建设香港贡献香港
  内地生赴港求学,也是近10年来香港政府积极推行的引进优秀人才计划,是确保香港长期持续繁荣稳定的固本培元之策,实践证明,成效十分显著,对促进两地经济文化的融合发展有积极作用。
  能到香港升学的内地生,大都是各校各学科的状元、尖子和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凭借自己的艰苦努力和耕耘,以优异成绩考来香港。虽远离家乡、父母亲人,但能克服孤独、困难,努力融入香港社会,为的就是同港人一道共创香港的美好未来。他们有的凭优异成绩获得全额奖学金完成学业;有的却要付出比香港本地学子高达两倍的学费(本港生和内地生学费是不同的)。他们中很多人毕业后同刘涵一样留在了香港,努力建设香港和贡献香港。他们成为了香港的纳税人(很多人并没有拿到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正因为有他们和香港市民的积极贡献,确保香港政府有充足的财政盈余储备,使政府能从容不迫地解决基层民生问题,改善医疗、社福条件,延续惠民政策。
  “新香港人”已成香港的中流砥柱
  香港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自开埠150多年来,一代代内地移民来到香港,扎根香港、建设香港。现在很多港人的父辈、祖辈有多少不是来自内地?同祖同根,同文同源,本来都是炎黄子孙,又何来“蝗虫与黄族”之谬论。
  今天香港有720万人,其中来自内地的新移民就超过40%,他们是“新香港人”,他们奋斗在香港的各行各业,已成为香港建设的中流砥柱。因此,“新香港人”是建设发展香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确保香港长期稳定繁荣的坚实力量,是香港未来的希望。

前几天才看电视节目,有些香港人大骂那些大陆人跑去香港生小孩。
我弟弟的孩子也是在香港生的,我看了节目很不舒服。

民粹哪里都有,香港有港灿,台湾有绿粪,本地有TRUE SINGAPOREAN, 甚至北上广也有整天发牢骚本地人,楼主的标题这样写,岂不是哪里都不能去了~

当然会去。
那些只是少数罢了,我很喜欢香港人,我去香港玩,接触的香港陌生人路人都非常友好和热心,几个香港同事也非常不错。

香港和坡县的不同之处在于:
香港的大陆新移民多是底层的, 搞得天怒人怨无可避免.

新加坡某些人又如何?尤其是年轻人,问过一本地poly学生,她说新加坡外国人太多影响本国人发展。又说到她以后想做管理职位。有年长者说每个年轻人都想做经理,低的职位谁做?学生说外国人。此逻辑。。。

新加坡我只能说:有过之而无不及

那里都是一样的。

昨天在west mall看到走在前面的一个年轻弟弟穿着一件黑色的T恤衫,背上写着几个字:SAY NO TO 6.9,当时看了没有反应过来,还想着,这孩子是不是考雅思的啊?仔细看才发现6.9下面还有一个小小的英文单词:million

T恤商家有商业头脑

新移民都会遇到吧,层次高的会好很多。毕竟,在本地人看来真是抢了他们饭碗,房子价格也抬高了,什么都贵了。再说,网络多是匿名的,更扩大了人性恶的一面。新移民的下一代就好了。为了子孙后代,顶住压力。呵呵。

香港的生存环境导致人们精神状态不佳,据说本地人跳楼的很多。香港人死活都没人管,还是新加坡好,
至少政府会带领每个人努力向前走。

香港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被同化了, 乌呼

新加坡好歹是外国,香港还是自家国民呢

香港边缘化是迟早的事情,习上台就有这个倾向了

白衣人看了你这话会乐死……是啊, 他们把所有5物价搞得高高的, 把自己都搞成2,3百万了, 能不乐了吗

我觉得解决香港的出路就是让上海接手香港的地位,没有了优势感,就没有这么多排挤
这些年来大陆是让着香港,要是放开干,少了对香港的特别支持,香港很快就会没落了

中国人或者说华人的一大毛病就是自己打自己,如果改掉这毛病,大家能拚力合作,共生共荣,中国的发展会远比现在来的好。
世界之大,容不下香港和上海共同繁荣么?

我说打了么?香港跟上海是竞争关系,上海全面发展起来必定削弱香港,这个不可避免
中央不给香港大手笔的支持,香港必定是江河日下
现在香港的年轻人只知道感激英国,不感激中央,看了让人很心寒

据说以前白衣人把香港当作目标追赶,现在已不把香港放在眼里了^_^

以前回去还有从香港过境,现在都不想去那边了,,供水供电供RMB换回两个字,现在欧洲国家都简化中国的鉴证办理,上海自贸区开了那边只会更加弱化

而且是死皮赖脸移的
比如怀孕过去就过期逗留死活把孩子生在那边
人家医院又不像中国医院那样没钱你死在外面也没人理
生了小孩再遣返小孩是已经拿到了身份的
然后再凭借小孩的身份自己也跟着过去
要怨就怨香港自己保留了落地就给身份的政策
十多年前香港的经济地位是傲视亚洲的
你本来就该想到非法移民问题。
尤其是背靠着这么一个人口大国,背靠着一个偷渡十分盛行的省份(只有福建有的拼)
人家北京上海都把户口卡得死死的,香港装什么英雄?
你看新加坡在杜绝外国蝗虫问题上就好多了。

中国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方面做得很好。
只是嘛,你看邓的话后半句都没几个人记得了。
北京上海人现在已经不得了屁股翘到天上了。

不是当英雄,是当救世主。这不是夸张,事实在过去某段时间,香港确实是许多人的救世主。很多人从大陆逃跑过去,保住了一命。
香港很多精英都是从大陆过去的。
现在别的不说,香港人才凋零是最明显的问题。

香港的兴起是因为中国的封闭以及和台湾的对峙
并不是中国政府扶持的
回归后中央支持香港是自己政治需求。
真正要感谢国家的是现在不可一世的北京上海本地人,这些地方的发展都是依靠政策的强烈扶持。
中国现在发展,以及资源分配极度不均衡,中央政策功不可没。
尤其是户口政策,使得像京沪这样的城市对于外地人的榨压丝毫不逊于新加坡这样对外国人榨压。

在移民政策这点上,香港自己人只能抽自己的嘴巴
制度上不完善,却怪别人钻漏洞,这就说不过去。
而且据说,香港身份本来是没这么好拿的。当初是香港人自己要表现有人权改的。
这是一切混乱的源泉。

香港肯定是需要外来人口的,本质就和新加坡一样。
哪怕美国那样的人口大国,一样需要移民的人才补充。
只是,如何补充,以及确[关键词屏蔽]来的都是需要的人才而不是混饭的。这个问题每人政府都头痛。
美国也有墨西哥的非法移民问题。
德国也有土耳其的非法移民问题。

铁面无私包青天 香港是在英国手上当上亚洲四小龙的,是 在中央手上没落的,人家感激英国无可厚非啊  发表于 2 小时前
难道你觉得现在还在英国人手上就衣食无忧了,此一时彼一时,国际大环境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如果思维还停留在以前,就只能天天在complain中越过越穷。

问题是这15年后,他繁华鼎盛期同时代的两个等值参照物都没有没落,反而地位一直在提升,也维持住了高速成长,也就剩15年停滞不前的台湾,还能傲视下
你要港人如何会没有怨言呢

不懂得感激,不学会谦卑,就只能越来越没落
那两个参照物靠谁提升地位啊?

这两个参照物的产业结构比香港好。那两个参照物也不靠金融业发达的。

读贴认真点,我什么时候说过香港的兴起是中国政府支持
他的兴起是是97前的事情,怎么会是中国的支持。
回归后中国扶持香港有其政治需求没错,但难道带有目的的支持就不值得肯定么?

新加坡在抢香港金融业这块饼
前些年抢航运

我就不明白了,自己也不在香港工作,跟香港一点不沾边,非得去香港去生孩子,是什么想法呀?就要那个户口?孩子不在那长大,打了会适应那边的生活吗?

顶赞,应该是同情吧。
facebook的顶赞不好。
看着同情,应该顶讨厌还是顶赞呢?
好像都不是。

现在港人政府医院对讲普通话的病人态度要多恶劣有多恶劣,家属多询问两句,护士甚至动手推病人的家属

港人的所作所为其实自贬身份

现在蜂拥去美国生孩子的不是一个道理么

香港的大陆新移民都是底层的,有没有搞错啊,多少精英移民香港,多少富豪投资香港房地产,发展香港和新加坡一样,必须引进人才,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哪个地方都要引进人才,才能发展。

,全世界只有华人互相掐,新加坡也一样,某件事如果发生在洋人身上,他们什么都不敢说,要是发生在中国人身上,就开始众骂,华人的劣根性。

某日,孩子的老师说,他去美国,跟美国人说,她是从新加坡来的,老美问,你什么时候回中国,老师又重复一遍来自新加坡,老美又问你什么时候回中国:。还有某日,一位新加坡老同事说,他退休,想去中国支教,他说只有中国强大了,新加坡人在世界上才硬气,只有中国强大了,全世界的华人才能硬气,无论你来自香港和新加坡。

说到底都是一种不安全感
这档子事,费那么大劲,真的有多大好处么?未必
但是,天晓得18年后,20年后有没有用。。。这事就等于多买个保险,多个退路罢了
无非就是现在能尽人事的时候先尽人事,为了将来别不得不听天命而已

同意这个说法,特别是最后那句:天下之大,容得下香港和上海共同发展。
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不是建立在零和基础上的。

中国还是人口太多了,资源太少了。。

有不少精英啊富豪啊移居HK, 但你可知道有多少中港司机的子女配偶啥的也在源源不断的排队涌入?
北区,西区的多少新镇都是装这些新移民的? 那才是主流.

为啥香港让这么多低素质的人流入香港?是政策有漏洞?

香港是个工作的好地方,不论多晚下班都有地方吃到可口的东西,但却不是个安家的好地方。

哈哈,美国人没文化是举世皆知的。末年前,一个朋友在新加坡申请美国签证,苦等无音,一通追查发现回复发到广州领事馆了。

这个真是搞笑死了

咋没看懂呢,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长着华人面孔,老外都会认为是中国人,新加坡太小,好多老外不知道,上次去美国,买东西付款,美国人问你们从哪来,我说新加坡,他居然不知道,后说马来西亚旁边,他才能明白。

引用: 尤其是户口政策,使得像京沪这样的城市对于外地人的榨压丝毫不逊于新加坡这样对外国人榨压。
榨压这种词就不要用了,没人逼你去京沪这样的城市,也没人逼你去新加坡香港。
全都是自己的选择,不愿意就不要来。

facebook上没什么水军,不可能立场偏激。
这条新闻放大少数意见来批判,不符合比例原则。少数极端意见可以报道,但应该简短,不能超过比例花大篇幅来论述。
专业的新闻不会到疯人院里采访疯子,然后批判他。
RIP = rest in peace 安息

跑去哪里生干什么,
有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不做,偏偏要做做什么戆人

也有例外的。某次我在美国某偏远边境驱车过境,美国边境官拿着我的新护照跟见了亲人似的,新加坡啊,啊啊啊,很想念阿,你知道我在新山呆了5年,刚调回来,那时经常去新加坡玩,什么什么好吃啊。。。BLAHBLAH,聊了好一会,搞得我后面车里的朋友以为我的护照签证出了问题,一个个吓得。。。这是后来他们跟我说的。

拿这种事认真就out了。美剧《老友记》里面有一集,美国人连自己国家的州都记不全,写也写错。
很多人说爱中国说不要崇洋媚外,偏偏最喜欢拿老美的话当做证明。
其实米国固然比中国发达,米国无知的人也多如牛毛。拿美国一个无知小市民的话当证明本身就是搞笑。

我记得前两年看过一个民调
说美军在伊拉克这么多年,但是在国内调查下,结果90%美国人都搞不清楚伊拉克到底在哪里

很多人都觉得,我知道的东西你不知道就是无知,而你知道的东西我不知道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好像美国作为第一强国,他的国民都是周游世界过一样。
还以为美国人和中国人一样对“外国”充满了新奇感。
话说很多美国人承认“不知道”还挺爽快地,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对于他们很多人来说,和自己生活无关的东西,本身就是没必要知道的。
话说回来,西方人对于华人中国人的概念确实很模糊。中国队这方面也没有刻意区分,反倒给人从小灌输天下华人是一家,都向着中国这种错觉。
其实还有更崩溃的,就是一个马来西亚华人去美国读书,他总对的小伙伴们说:I’m a Chinese but I am not from China, I am from Malaysia. I can speak Malay but I’m not Malay, I am Chinese, Malaysian Chinese….

你觉得中国有多少人知道阿尔巴尼亚在哪的?
当年可是热血关系啊。

我和你观点完全一致
大方说声“不知道”又如何?这一点都不影响你的工作和生活,更不会影响你的快乐
所以,何妨何必?非得去知道一些跟你八辈子打不到一起的人和事呢

写了一大段,结果说有不良信息不能提交
你自己看看有啥不良信息吧。。。。

过去有位出国不久的同胞在新加坡跟一位美国人聊天,说;美国人的地理知识很差!除了美国外知之甚少。当时我也在场,觉得这位老兄说话不太礼貌,但也想看看这位老美如何应对这种尴尬,美国人当时这样说:是的,美国许多人不知道非洲在哪,但是非洲人都知道美国在哪。
说句笑话,美国许多老百姓的确对外面知道不多,不要说是新加坡了,就是北面的邻居加拿大也懒得去了解,但是美国的军舰全世界周游,从没开错地方。

来辟谣的,最新消息是那些点赞的人很多是同情那个女学生的,现在的新闻都只是给你看到表面的,没有深度

@贾樟柯
昨天聚会才知道,在坐的十几个朋友除我之外,都办了或正在办移民手续,这让我非常震撼。http://news.163.com/13/1024/10/9BUQPRIA00011229.html#sns_163
@小童看天下:就我认识的已移民、正在或准备办理移民的人,其将带走的资产不少于300亿。最重要的是官员太腐败了,实在没心劲玩下去了。有个集团董事长给我说:中央千万别再出什么企业优惠政策了,尤其是减税,出一个下边就会变本加厉,我们反而又掉层皮!

看来某些香港人的素质需要提高。

最好还是各回各家吧

只能说现在的香港青年生不逢时   
不可能跟80年代香港如日中天的时候比例
不管大陆接受香港与否,中国开放,韩国 新加坡等越来越发达,香港的优势只能越来越小。香港的畸形政商关系决定了高房价,高生活成本渐渐剥夺了这个城市在金融业之外的其他领域尝试发展创新可能,这些都是自身的问题怪不得外人。可是有些loser民粹就喜欢指责,而不是自己奋起。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