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新加坡国籍都有什么益处
1.直接转化成数字的利益:
a 住房(3万?)
b 学费
c 医药
2. 间接的利益
a 父母有机会申请PR
b 子女。。。
c 出国方便
d
二:放弃中国国籍的麻烦
1. 回国签证 可以长期居住吗
2.
三:祖国情怀和改变国籍后对未来心理和生活的影响
1.这种想法有什么不妥吗: 为了眼前的生活我的国籍改变了, 但内心我仍然把自己当成中国人
2.在我们普通老百姓面前, 首先考虑的是生存?
3.国籍=爱国?
4.现代社会普遍的国籍观念是什么样的
在新加坡待的有年头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 换国籍这个问号也越来越普遍, 有哪些信息是我们必须了解的, 哪些想法是我们必须听到的, 有哪些问题是你疑惑的, 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
我想你没有理解本帖的初衷, 其目的不是讨论出一个答案。而是希望通过集合大家的阅历与智慧, 当有人需要考虑这类问题时能有一个全面而又充实的基本信息作为参考。虽然不会有最终答案, 但是我们的许多疑问可以得到解释, 也会从别人的发问中找到新的启示。换国籍与结婚不同的是结婚每天都在影响生活, 换国籍只是在关键的大事上影响生活。婚姻约束人的情感, 换国籍相当于娶了新老婆照样可以名正言顺的热爱旧情人, 只要别拿着新的“结婚证”在媒体前得瑟就行。至少换国籍这种事情可以在利益上讨论出一个详尽的答案, 人是有不同的追求, 但是了解了这种利益才去放弃它也无妨。其实“人的追求”也在本帖的讨论话题之内。所以不要说这类帖子没意义。曾经建立起我们价值观的红色教育就不值得怀疑吗?钱学森当年有没有申请美国绿卡被拒绝,为什么只见媒体歌颂他却说不清他到底有什么贡献?在欺骗教育中培养出的祖国情怀我们该怎样提炼。所以说这不是一个月来一次的姨妈贴, 而是活着就要思考的尿贴
爱国祖国的人可以选择呆在国内好好的为国效劳。出去外国的即使换了国藉也只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赚更多的钱,想有更多的钱寄回中国为父母活得更好为家乡建设得更好。。。为中国赚外汇这个利益不算爱国的话—那么中国要倒回去历史一万年前了不用钱只要上山打猎就行
如果你喜欢换数字的话,我可以告诉你换国籍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汇率。
你应该知道现在人民币一直在升值,很难保证几年之后你是赚钱更多还是更少。
当然如果你割断和中国的一切联系,安心生活在新加坡,那汇率变化对你就没什么影响了。
一:加入新加坡国籍都有什么益处
1.直接转化成数字的利益:
a 住房(3万?)
b 学费
c 医药
房子已经买了,不存在这3个的利益。2. 间接的利益
a 父母有机会申请PR
b 子女。。。
c 出国方便
d
没有想过给父母申请pr,和出国方便,有考虑为子女读书的事, 但也不是全部,毕竟pr也是可以读书, 主要是这边生活久了, 习惯这边的生活了,觉得以后也不可能回去中国生活了, 除了偶尔探望父母和家中的亲戚外。
二:放弃中国国籍的麻烦
1. 回国签证 可以长期居住吗
2.
不考虑回去长期居住。。。。。。
三:祖国情怀和改变国籍后对未来心理和生活的影响
1.这种想法有什么不妥吗: 为了眼前的生活我的国籍改变了, 但内心我仍然把自己当成中国人
2.在我们普通老百姓面前, 首先考虑的是生存?
3.国籍=爱国?
4.现代社会普遍的国籍观念是什么样的
我只是普通人一个,如果有人问我什么人, 我会回答我是一个普通人而已,一个普通平凡很简单的人而已。因为,我第一考虑的是生活,第二个考虑的也是生活, 第三个考虑的也是生活,第四个考虑的也是生活,第五个考虑的也是生活。换国籍是自己个人的事,我换了国籍还是一样爱自己的父母和亲人,还是一样抚养父母直到他们终老而已,别的事不想管,也管不着,别人怎么想怎么说是别人吃饱了撑着了,不用理会,那是别人的嘴巴,管不着的。话说的不好听,可是事实如此。
以前父母也考虑过以上的问题~可想想在哪里都不是一样呢~所以在待了12年后~毅然去办了公民了~呵呵~当然绝大部分原因我愿意去做兵吧~
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环境不同, 如果用SWOT分析法来去分析这个是否申请公民,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
目前我的分析是 W>S, T>O
BTW, S&W是个人因素, O&T为外在因素
留多一条退路。
现在海龟很多,总有其中的原因。
Marketing学的真好
需要就申请,不需要就不申请,个人需要所决定
我也是这样想的
啊,为什么我以前糊里糊涂就没有想这么多呢。。。。
这种讨论一个月来一次变成了姨妈贴,有意义吗?就像你说结婚好还是不结婚好,各人有不同的经历和追求,永远不会有所谓的结论的。
哈,随便抬下杠。
最近一年多里人民币盯住了美元,基本在6.82附近晃动。
而美元贬值的比较厉害,所以人民币对新加坡元也贬值。
短期内人民币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现在很聪明,要保证出口和国家的经济稳定,就要保证汇率的稳定。
我想你没有理解本帖的初衷, 其目的不是讨论出一个答案。而是希望通过集合大家的阅历与智慧, 当有人需要考虑这类问题时能有一个全面而又充实的基本信息作为参考。虽然不会有最终答案, 但是我们的许多疑问可以得到解释, 也会从别人的发问中找到新的启示。换国籍与结婚不同的是结婚每天都在影响生活, 换国籍只是在关键的大事上影响生活。婚姻约束人的情感, 换国籍相当于娶了新老婆照样可以名正言顺的热爱旧情人, 只要别拿着新的“结婚证”在媒体前得瑟就行。至少换国籍这种事情可以在利益上讨论出一个详尽的答案, 人是有不同的追求, 但是了解了这种利益才去放弃它也无妨。其实“人的追求”也在本帖的讨论话题之内。所以不要说这类帖子没意义。曾经建立起我们价值观的红色教育就不值得怀疑吗?钱学森当年有没有申请美国绿卡被拒绝,为什么只见媒体歌颂他却说不清他到底有什么贡献?在欺骗教育中培养出的祖国情怀我们该怎样提炼。所以说这不是一个月来一次的姨妈贴, 而是活着就要思考的尿贴。
好吧,至少汇率是个不确定因素。
这个问题不懂, 也没有考虑过。
不过假设人民币与新币等值了, 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均收入和新加坡也一样了。
据说广东省的GDP是2008年超过新加坡的, 随机超过了香港和台湾。
不知道广东省的人口接下里不会算了。
不过感觉应该是很遥远的事情。
说不清钱学森有什么贡献,这话你也敢说?
钱学森有什么贡献那是连老外都知道的,你不知道就不要乱说!
海龟是不是多是在国外毕业后混不下去的,或者家里很有钱的?
我倒是想回去, 面对的是五分之一的薪水+双倍的工作?
我们恐怕是被出国了。
很多海龟觉得在国内比在国外好混,所以回去。回去后有混得不好而后悔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回去后的确混得不错的。看那里适合自己了。我有不少同学在国外,有的在美国大学里做了教授还想回国到名校当教授,原因是国外的教授觉得国内的教授很舒服,因为大家都是同学, 经常联系,走动。 国内的教授的却有混得不错的,但国外的教授回国后也能混得一样吗?很难说。
回复 16# 生活大爆炸
你连钱学森有什么贡献都不知道,你还说什么思考阅历……拜托你去google下先好不
1. 人民币和新币等值的这种假设做的有点无厘头。
2. GDP问题。
a. 广东省2008年底常驻人口9500万,加流动人口超过1.2亿,你说的GDP的是GDP总量,广东省2008年为35000亿人民币左右,5000亿美元左右。人均GDP:5000/1.2=4166美元
b. 新加坡2008年在IMF的GDP总量统计是181,939 millions of USD,就是1819亿美元。新加坡2008年底公民+居民+外籍总共460万左右。人均GDP:1819/0.046=39543美元(IMF统计是38972美元)。
如果你还要强调广东省的GDP总量比新加坡高等话,我没话好说。
其实广东省的大部分的财富是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少数人掌握了多数的财富(至少超过80%的财力都掌握在这少数人手里。。。)典型的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地区之一。5%左右的人先富起来就不得了了,按照以上统计,也达到了600万人。这就是为啥现在经常看到中国人在海外到处烧钱。。。
这先富起来的包括运气,比如拥有资源滴(比如原住民),投机的(因为在改革前线),贪污滴,因为商机无限,当然也有公平竞争得到滴,股票房地产投资滴等等。。。
新加坡总体而言是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国家,但是也是人才竞争最激烈的国家之一,一个城市国家却是全亚洲人才的聚集地竞争之地,要实现保持一定水准的生活方式,在中国还是新加坡更容易实现,大家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和经历,应该也是心里有数吧。
学术腐败几乎那儿都是,不论在美国,英国,适者才能生存~~!很多人回去以为自己就是人上人,期望值很高,如果没有如意,便充满挫折感,却不懂或者不想融入环境改变出境。。。
太同意了,在美国高校也有。还有为了个终身教席,那个勾心斗角,一点不比中国高校差。
有点跑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