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私宅市场价格在今年第二季继续下跌,跌幅达1.1%,已连续三个季度下滑,持续了今年首季的1.3%和去年第四季的0.9%跌势。组屋转售价格则连续四个季度下滑,但跌幅也有所放缓。
市区重建局的预估数据显示,私宅价格指数已从去年第三季的216.3点历史最高水平,下跌至今年第二季的209.3点,三个季度累计下跌3.2%。从年初迄今计算,今年私宅价格下跌了2.3%。
三个地区的私宅价格下跌,领跌的是高档私宅(核心中央区,CCR),下跌了1.5%,超越上个季度的1.1%。大众私宅(中央区以外,OCR)和有地私宅的价格跌幅也加剧,在第二季分别下跌1.1%和1.5%,超过首季的0.1%和0.7%跌势。
中档私宅(其他中央区,RCR)的价格跌势则放缓,从首季的3.3%减缓至0.6%。
–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special … thash.e7Ita8E1.dpuf
这个数据先看看,等月底准确数据哈。
个人感觉这个月的会有较大区别
下半年很关键,要么强力反弹,要么迅速崩盘,上半年观望的居多
什么区别?
不可能,马上要大选了,稳字当头,这一两年不会有太大变化的。。
我倒是觉得房价会在2020年左右走低,毕竟人口增幅降缓的效应需要好几年才能看出来
房地产市场要是这么可控,金融危机就不会发生了
URA 的数据是每季度的,就是三个月
国大数据,是每个月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另外一贴一个说涨,一个说跌,因为说得时间不一样。
另外,国大的数据其实就是用的URA和SLA的。所以两个的结果应该是一样。
URA和国大,都有两个数据,一个是预估数据,一个是真实数据
这次国大七月1号的数据,是预估数据。和真实数据,差不多会有一个月的区别。这一个月,就是六月的数据,六月卖的还不错。感觉会有一些差别。
真实数据,一般要慢一个月。七月底吧。
建议大家不要单单看这些部门数据的涨或者跌。这些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也很重要。这些数据粗略用一下,没什么问题。
但是细节到小老百姓,看得越细,就相对更准确。毕竟大多数人,这一辈子,也就一两套房子。赚到了,等于一辈子的工资,赔钱就惨了。
额外印花税取消就好了
私宅跌问题不大。 HDB 转售跌,则会动了大多数百姓的根基。 毕竟ZF 一直推崇HDB 是大家的养老的资产。